02.25 阿里巴巴不是擁有UC瀏覽器了?為何還要發展夸克瀏覽器?

曹孟德青梅煮酒論英雄


阿里巴巴發展夸克瀏覽器的原因很簡單,就跟抖音推出抖音極速版,今日頭條推出頭條極速版一樣的道理。

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UC瀏覽器通過這麼長時間的發展,功能非常臃腫,雖然符合一些用戶的使用習慣,但是還有一部分用戶的需求是非常簡單的。例如我自己用瀏覽器就沒有那麼多需求,所以我一直都用自帶的瀏覽器就可以。

夸克是目前人類能夠觀察到的最小粒子形態,從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夸克的意思就是提供極簡的核心功能,以此來滿足像我這樣的用戶體驗。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還特地下載了一個夸克瀏覽器來測試。總體上感覺速度比較快,界面更加乾淨簡潔,整體感覺更加接近原生應用的體驗。相較於我一直使用的華為瀏覽器,用起來更加舒服。

為什麼阿里要做瀏覽器

很多人不理解阿里現在做的這麼大了,又收購了一個市場佔比很高的UC瀏覽器,還有必要專門去開發一個瀏覽器嗎?

其實對於阿里來說,一切皆為流量,阿里所有的收購行為,都是在找流量入口,流量是電商最大的軟肋。

阿里數次想進攻騰訊的社交領域,數次失敗。想收購美團,結果王興不買賬,又倒向了騰訊的投資,這都讓阿里非常受傷。美團是多大一個流量入口啊,甚至跟阿里的電商形成極強的互補。

失去美團以後,阿里又開始風口的找尋流量來源,當年想收購ofo,結果ofo不賣,氣的阿里直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間接造成了ofo今天的局面,甚至讓ofo以抵押的形式找自己借了幾億。現在馬上要到期了,阿里收歸自己後,應該會全部換成哈羅單車。

所以現在任何一個可以導流的邊邊角角,阿里都不會放過,這就包括了已經日薄西山的瀏覽器。


小漁的創業信條


我來說個故事吧:

從前有個小朋友叫UC,單純又幹淨,純潔又善良,於是喜歡它的人越來越多,小UC也一天一天的長大。

長大後的UC,有了家庭要照顧,有了經濟壓力,所以開始在朋友圈發廣告,做起了微商,幫助別人也從無償,變成了有償,人們都說UC你變了。

於是有一部分人開始不喜歡UC了,遠離UC,嫌它總髮廣告,渾身散發著銅臭。

後來UC生了一個兒子叫夸克,單純乾淨,純潔又善良,就像那時候的UC一樣。

故事講完了,總結來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互聯網的人力這麼貴,UC也一定要有盈利模式,要麼會員、要麼電商、要麼搭平臺、要麼廣告,沒有第五條路。UC只是選擇了其中的一條而已,人家也要吃飯,撐起一家人的柴米油鹽。

對廣告敏感的流失人群怎麼辦呢?我就再造一個小UC出來,把這些人吸引住,成為我的流量用戶,日後再進行變現,就給他起名叫“夸克”。

所以夸克就是從前的UC,也總一天會長大成UC,現在他們只是一家人的父與子的關係,UC養著夸克,將來UC徹底老去之時,夸克也會變成一個散發著銅臭的瀏覽器,來養著現在的UC人。

不過移動互聯網產品如此,人類不也是如此麼?


滄丘先生


這個問題其實相當簡單,因為UC當年已經墮落的不成樣子了,臃腫不堪,根本沒法正常用,在移動互聯時代早就不適合了。

1、UC震驚部的墮落:

早期的UC瀏覽器是真不錯,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移動互聯的高速發展,UC開始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也是國內知名軟件最常走的道路,那就是往軟件中不斷的塞各種假想的所謂用戶需求。

作為瀏覽器UC具備一定的入口優勢,因此U隨著版本的更新,UC不斷整合新功能。並被阿里收購後,這種情況愈演愈烈,畢竟當時的阿里在移動互聯網還沒有靠譜的門票,有了UC之後必然會充分利用起來,將自己的各種資源整合進去。

最終,我們看到了一個瀏覽器變身為一個內容聚合平臺,UC頭條、小說閱讀、遊戲中心、應用管理等等全給硬塞了進來,而它的主業瀏覽器功能卻越來越弱化。

這樣的一個瀏覽器,你覺得用戶們會買賬?瀏覽器雖然具備一定的入口優勢,但移動端和PC端並不完全相同,各種專業的APP才是用戶們最常用工具。

墮落後的UC開始不斷被用戶們拋棄,其市場份額逐年被QQ手機瀏覽器蠶食,雖然最新的數據顯示UC瀏覽器的份額還是高於QQ手機瀏覽器。但當年如果UC不是這麼墮落的話,哪有QQ瀏覽器什麼事兒。

2、夸克瀏覽器的誕生

UC墮落雖然是夸克瀏覽器出場的主因,但是它也並非是專門用來代替UC瀏覽器的,其正真的目標還是搶佔細分領域,搶佔制高點,也就是抓取那些以用戶體驗為主的用戶群體。因為這部分群體,如果你不去抓住,必定會被其他競爭對手搶走。

此外,夸克的功能定位也並非是很多人認為的極簡瀏覽器,雖然其的確沒有天氣掛件、沒有新聞推送、沒有購物頻道、沒有遊戲插件、沒有精準廣告,但這只是從用戶體驗角度出發,改善用戶瀏覽體驗而已。夸克正真的定位是輕應用類型,因為它本身並沒有極簡,並且從2.0.0版本開始就逐步開始上線各種輕應用內容。

3、夸克怕是會走上UC老路

很多網友在夸克推出後就擔心它會走UC的老路,顯然這種擔心目前正在慢慢變成現實,又出現了不斷填塞內容的情況,同時由於屬於阿里系的APP,目前很多整合內容也傾向於阿里,這裡我就不多說了,其他答主也都明確提出,大家自己體驗一番就能明白。

Lscssh科技官點評:軟件越做越臃腫幾乎是國內大多數廠商都存在的通病,就我軟件圈混了N年的情況來看,幾乎沒有哪家可以有效避免這個問題。前期產品一旦有了龐大的用戶群,廠商們總歸想要給用戶更多的內容,或者說想要掌控用戶更多的使用時間。但這種操作往往事與願違,功能越來越多,用戶越來越討厭。希望夸克能及時止損,不要走上UC的老路!



Lscssh科技官


剛好我兩個都用,夸克專門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瀏覽一些網站,而這些網站很多會被UC屏蔽


偶爾舔咪妮


夸克的存在是因為UC已經不再是一個真正的瀏覽器了,而阿里UC團隊依然需要一個真正的相對純淨的瀏覽器,而不是一個“淘寶新聞瀏覽器”。夸克一開始確實是這樣做的,遺憾的是隨著夸克瀏覽器的在逐漸做大,你會發現夸克瀏覽器也越來越重,開始向信息流、內容側傾斜,也開始向阿里系傾斜,最終夸克也不能免俗,而且夸克瀏覽器的後臺資源佔用高居不下。

夸克漸漸做大,逐漸簡而不輕

我主要嘗試了專業領域,醫療廣告,英語搜索等多種搜索結果進行比較。當然UC在聚合搜索結果整合方面確實做得比較好,相對廣告確實也比較少,不過在英語以及專業能力搜索方面比較欠缺。三個觸目驚心的事實,證明夸克有可能成為下一個UC ,或者說是下一個差異化的UC,這也算是一個悲哀吧,產品做大以後自然KPI壓力就上來了,不然公司做這個產品幹嘛呢?一個商業公司做的產品絕對不可能是公益的。

  • 第一個事實:夸克正在走UC的老路,越來越重

  • 第二個事實:夸克有向淘系傾斜的趨勢、比如大魚號
  • 第三個事實:夸克向信息流和內容側傾斜明顯

極簡極速、搞笑純粹,毫秒啟動、沒有信息流沒有推送;沒有廣告騷擾,AI引擎根據搜索結果智能選擇百度、必應、谷歌、搜狗等結果,搜索結果是直達,而且你可以對網頁廣告進行標記;AI語音實時喚醒、智能語音搜索。曾經的夸克就像它的名字一樣輕量級,不過漸漸地夸克變了,變得越來越重,只不過夸克非常聰明的將這些臃腫的功能隱藏得比較深,導致用戶第一感覺上確實夠輕。

曾經UC臃腫之後的尷尬

相當長一段時間內,UC瀏覽器都是國內市場的絕對統治者,基本上其他瀏覽器沒辦法威脅到UC瀏覽器的江湖地位,可以說從Android誕生開始,UC瀏覽器就已經開始統治移動端的瀏覽器市場。

一切的改變就從UC優視被阿里巴巴收購之後,UC被迫無奈的要承擔阿里巴巴流量導入的政治任務,現在的UC是大魚號的承載平臺,也是淘寶在移動端的主要流量來源,還是阿里神馬搜索的主要入口。

UC瀏覽器要承擔起阿里巴巴信息流業務的重任,大魚號是阿里的自媒體平臺,UC必須將大部分的搜索和推薦流量都轉向大魚號。同時UC還是淘寶移動端的重要流量入口,基本上兩到三條內容就會夾雜一條廣告,而這些廣告大部分都是淘寶的廣告投放。神馬搜索誕生之後,也要靠UC瀏覽器來承擔引流入口。

可以說UC瀏覽器這種時候已經被迫成為一個輔助性工具,而自己獨立性的瀏覽器功能反而顯得不再那麼重要,這時候競爭對手就上來了,QQ瀏覽器則更加重視用戶的瀏覽體驗,而擁有搜狗的技術支持,搜索體驗也要遠遠超過UC神馬搜索,QQ瀏覽器的市場份額就逐漸追上來了。

在UC瀏覽器市場口碑逐漸下滑,QQ瀏覽器、Chrome、Safari等瀏覽器更加關注瀏覽器本身的體驗之後,UC的體驗已經不佔據優勢了,競爭對手逐漸追趕上來了,似乎UC團隊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夸克瀏覽器就在這種環境下誕生了。

夸克瀏覽器一開始也確實是堅守的這個原則,不過逐漸用戶量上來,夸克似乎又要成為下一個UC,正如前面的分析,夸克已經不再是真正的輕量級,反而變得原來越重,只不過現在很多功能沒有太露骨的展示在用戶面前。


EmacserVimer


UC瀏覽器如果說是一個綜合體的話,夸克瀏覽器應該是其極簡版

第一、UC瀏覽器其實跟如今市面流行的其他瀏覽器,QQ、搜狗、百度等並沒有本質區別,是一個綜合體。也就是說在UC瀏覽器上可以搜索、看小說、視頻等,甚至因為阿里巴巴的收購後UC加入了大數據計算,會根據用戶的搜索需求進行完美推送。但是用過UC瀏覽器的朋友應該知道,目前UC瀏覽器的內容比較單一,而且由於阿里巴巴本身電商的性質決定了UC瀏覽器大多數內容開始向產品和娛樂轉移了,多數的流量和內容支持都偏向於商品和娛樂。可以說如今UC已經成為了阿里旗下產品輸出和娛樂輸出的主要陣地,這或許也是阿里要重新發展夸克瀏覽器的原因之一吧。

第二、夸克瀏覽器是阿里旗下推出的一款簡潔高效、專注為用戶提供極致搜索體驗的智能搜索APP,其簡介就說明了夸克的區別。說到底瀏覽器的本質還是要以搜索服務為主的,但是如今隨著電商的轟炸和自媒體時代的發展,催生了大量的內容和流量向商品和娛樂新聞轉移。UC給我的感覺就是已經逐漸偏離了搜索的本質,這個時候推出夸克為用戶提供極致搜索就顯得更加重要。

不僅僅是阿里包括如今的今日頭條等都在頻頻踏足搜索領域,搜索領域是搶奪用戶的基礎

第一、雖然說前段時間百度宣佈百度PC端瀏覽器停止更新,但是移動端的爭奪依然激烈,如何最大化的覆蓋用戶成為一種必然選擇。互聯網江湖進入移動終端時代後,對於互聯網企業的要求越來越多,因為一個十分簡單的問題,相比於PC端動輒幾個G的內存和幾百個G硬盤內存相比,智能手機的儲存量是很難對比的,畢竟一般的手機內存都是有限的,這也就決定了只有提供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吸引用戶最終選擇。而相比於UC臃腫的內容單元來說,單獨推出一款僅僅以搜索為主的APP就更能凸顯其本質。

第二、瀏覽器的本質還是搜索服務,如果說大量的被其他內容所覆蓋,其結果就是佔用的內存越來越大,被客戶卸載的概率就越大。就以目前的UC瀏覽器來說,其安裝內存為44.5 MB,但是實際使用後佔用的內存會達到幾百兆;而夸克瀏覽器其佔用的實際內存才10幾兆,因為專注於搜索服務,實際使用後對於手機內存的佔用也是很少的。正是因為這種簡潔、高效或許會吸引一批反感傳統瀏覽器(過度透支內容而臃腫不堪)使用者的反戈。說句實話,我就是這樣的人群之一。

綜上,就像今日頭條早就推出了極簡版一樣,UC推出極簡版的夸克瀏覽器也是屬於情理之中。畢竟手機內存再怎麼增加也是有限的,而且手機端的這波風口不可能永遠存在下去,搞不好那一天手機就會像PC一樣被另一種產品所淘汰。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關注頭條號:勇談房產經濟壹貳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壹貳叄


你好!我是康哥!

阿里巴巴投資了很多不同類型的產業。所以同時發展兩個瀏覽器很正常,這就如同同一個部門的兩個人一樣,有競爭才有進步!而且準確的說應該說是夸克是UC旗下的,而UC是阿里巴巴旗下的!

阿里2013年以50億美金估值收購UC瀏覽器。從當年阿里巴巴的戰略佈局來說,這一步棋子是走的非常正確的!當年的淘寶需要打通PC和移動端平臺,完成移動電商的佈局和發展。而UC在當時剛好能幫助阿里巴巴打通這關鍵的一步!

收購UC後,阿里巴巴成功的搶佔了互聯網的流量池,並且這是UC在這10年間耕耘的間接成果。UC的核心是移動瀏覽器,但當年瀏覽器已經開始被邊緣化,用戶的月活躍度一直不斷明顯下滑,百度和騰訊瀏覽器依靠自己強大後盾支持,搶佔了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

換一句話說就是:很多東西在你手上不值錢,在別人手裡馬上變成香餑餑了!

UI瀏覽器發展到今天來說當然也存在他的一些問題。例如:開發了很多不同的功能。UC頭條、遊戲中心等等,是個雜家!所以當今的UC最為移動互聯網APP入口與其他的專業性強的APP來說優劣勢一部瞭然!

所以阿里巴巴研發的夸克瀏覽器也是想從根本上去除在用戶心中的大雜燴形象!以更加簡單和專業的形象入局移動互聯網端口!

夸克瀏覽器的標語是:以輕、快為核心,專注用戶瀏覽體驗。看看整個的界面是不是和UC感覺完全不同呢?有一種小米的設計感覺!其實這樣剛好符合了現代人的審美和需求!從用戶體驗出發,簡單直達用戶內心!

其實很多企業都是在尋求不同的方向!例如字節跳動公司除了成功的開發了抖音,不也在開發不同的短視頻APP嗎?西瓜視頻、火山視頻,只是定位不同而已!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想更加多元化的搶佔C端用戶市場!正所謂有C才有B,有B才有盈利模式和能力!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刪除,謝謝!)


康哥說新商業


被阿里巴巴收購的公司好像大多都廢了吧?

反正就是佈置戰略的,空降個高管下來盯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吧。

uc就是這麼一個犧牲品。

uc團隊心也很痛,但沒辦法啊,誰讓已經變成了別人的公司了呢?

於是只好有搞了個夸克獨立運營。


夕陽武士的救贖


自從頭條起來後,UC一點吸引力都沒有了,新聞質量差,視頻差。從塞班用過來過來的,以前能看看小說,從小說看不了換手機就沒裝過它了。


呵呵噠哈呵呵


就像騰訊入股京東了,為啥還要入股拼多多和唯品會?為什麼有了QQ還要發展微信呢?這不是自己搞自己嗎?

我給您舉個例子。在我做淘寶店的時候,我接觸到兩個術語:坑位、店群營銷。坑位的意思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一定要搶佔最靠前的一個坑位,一旦形成壁壘,第二名就很難再超越,因為人們有一個搜索習慣,銷量最高的、評價最多的,一定是最先被搜索到的。另外,一個公司分裂成4-5個,甚至10來個店鋪,利用店群去做淘寶,無論客戶怎麼搜索,怎麼比較,有了足夠的店鋪,並且把它經營好,客戶搜索對比就跑不了這個公司了。

同樣的道理,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24個小時,能瀏覽出來的流量是有限的。如果阿里只有Uc瀏覽器,那麼市場上還有很多優秀的瀏覽器,比方qq瀏覽器、獵豹瀏覽器等等,就形不成一個軟件群,一個軟件被客戶使用的幾率肯定會小於兩個軟件的,所以如果有客戶來比較,那麼還是跑不了這家公司。所以,用眾多的軟件把客戶瓜分到一起。

努力扶植UC,是為了佔領一個坑位,排名靠前一些。又扶植夸克,還想去佔領另外一個新的位置。可能阿里還會扶持別的公司,總之,我相信阿里的高層,肯定是希望越來越多的優秀app團隊加盟阿里,形成一個軟件群,讓首頁和第二頁的朋友,看到的都是阿里系團隊製作的產品,而不是別的公司。目標是讓某些喜歡來回比較的朋友,比累了,就選一種好了。

當然,如果一個公司一個類型的軟件一家獨大。是不利於公司發展的,內部競爭也會創造無限的可能。

就像是同樣騰訊的孩子:京東和拼多多。同樣在微信第三頁,給了一個流量入口,結果拼多多發展很快,京東感到地位被威脅,然後為了對抗拼多多,又出了一款軟件叫:京喜。也是主打拼團的社交。

總之,對於兩款瀏覽器。內部而言,可以起到內部競爭、提高企業活力的目標。外部而言,可以起到打擊競爭對手,搶佔更多市場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