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神奇九寨:探尋自然深處的精靈,它們才是大自然的主人

神奇九寨:探尋自然深處的精靈,它們才是大自然的主人

2020

(攝影:桑吉)

瑰麗多姿、神奇美麗的九寨土地上,孕育著一群可愛的精靈。有的羽毛如彩虹一般絢麗;有的憨態可掬,時而扭動著胖嘟嘟的身軀;有的自由飛躍於林間,高掛在枝頭......

它們是維護自然生態平衡的使者,它們大度慷慨、善良溫柔,它們在秘境深處與我們對望,只希望偶然的相逢不被打擾。

在疫情防控戰疫中,“保護野生動物”更成了我們的使命,九寨溝人希望通過一組組野生動物的圖片和視頻,讓大家看到它們最真實悠然的生活狀態,因此本期推出《神奇九寨,秘境之眼》專題,讓我們通過“不打擾”來體現最值得的溫柔吧!


神奇九寨:探尋自然深處的精靈,它們才是大自然的主人

2月22日,CCTV13新聞直播間報道了九寨溝景區紅外線相機記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毛冠鹿和歐亞水獺活動畫面。安靜的環境成了野生動物們自在活動的天堂,毛冠鹿、歐亞水獺在景區閒逛的樣子就被紅外相機拍了個正著。

紅外線相機畫面中,拍攝到毛冠鹿正低頭覓食,另外兩臺紅外相機還拍到歐亞水獺活動畫面,一隻在水中游泳,另一隻通過排便標記自己的領地。更令人震撼的是,另外一段毛冠鹿活動畫面是工作人員用手機拍攝的,當時,這隻毛冠鹿正躲在草叢中,舔著自己的前腿,如此近距離人為拍到毛冠鹿,實屬難得。

神奇九寨:探尋自然深處的精靈,它們才是大自然的主人

九寨溝生態系統保護完好,景區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讓我們跟隨景區的鏡頭,去了解自然深處的小精靈吧。


金毛扭角羚

01

PART


神奇九寨:探尋自然深處的精靈,它們才是大自然的主人


金毛扭角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中國僅存數千頭

體型粗壯,體長200釐米左右,肩高150釐米左右,體重250千克左右。雌雄均具角,形胯曲特殊,扭曲狀,故而稱之“扭角羚”。尾短,四肢強健,前肢特發達,高大於臀高。它們體型龐大,長相奇特,似牛似羊似馬,俗稱“六不像”。

棲息於2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它們身上長有一身厚密的被毛,能抵禦嚴寒,不怕寒冷。上下往來於群山之中,縱橫於懸崖峭壁之間,如履平地。


02

PART

歐亞水獺


歐亞水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軀體長,吻短,眼睛稍突而圓,耳朵小,四肢短,體背部為咖啡色,腹面呈灰褐色。多穴居,白天休息,夜間出來活動,善於游泳和潛水,聽覺、視覺、嗅覺都很敏銳,食性較雜。

主要棲息於河流和湖泊一帶,尤其喜歡生活在兩岸林木繁茂的溪河地帶,它是九寨溝河湖生態系統的頂級捕食者,是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指示種。


毛冠鹿

03

PART


毛冠鹿,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又叫青鹿,為一種小型鹿,是草食性動物,多以種子植物以及蕨類和傘菌為食。

棲息於高山或丘陵地帶的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灌叢、採伐跡地和河谷灌叢,經常活動於海拔1000—4000米之間的山上。


04

PART

豹貓


神奇九寨:探尋自然深處的精靈,它們才是大自然的主人


豹貓: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體型較小的食肉類,頭部形狀與家貓一樣但體型略比家貓大,尾長超過體長的一半。是夜行動物,通常以齧齒類、鳥類、魚類、爬行類及小型哺乳動物為食。

主要棲息于山地林區、郊野灌叢和林緣村寨附近。分佈的海拔高度可從低海拔海岸帶一直分佈到海拔3000m高山林區。主要為地棲,但攀爬能力強,在樹上活動靈敏自如。


黃喉貂

05

PART


神奇九寨:探尋自然深處的精靈,它們才是大自然的主人


黃喉貂,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因前胸部具有明顯的黃橙色喉斑而得名。耳部短而圓,體形細長,大小如小狐狸。頭較為尖細,略呈三角形,前後肢各有5個趾,趾爪粗壯彎曲而尖利。

主要棲息于山地森林或丘陵地帶,穴居在樹洞及巖洞中,善於攀緣樹木陡巖,行動敏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以食物及隱蔽為主要條件而多活動於森林中。


06

PART

藍馬雞


神奇九寨:探尋自然深處的精靈,它們才是大自然的主人


藍馬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是珍稀名貴的禽類,羽毛美麗,頭側緋紅,耳羽簇白色、突出於頸部頂上,通體藍灰色,中央尾羽特長而翹起,尾羽披散下垂如馬尾,故名藍馬雞。

棲息於海拔2000-4000米之間的山地針葉林、混交林、高山森林、灌叢和苔原草地。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邊吃邊叫,此起彼伏,其聲粗而洪亮;夜間結群於枝葉茂盛的樹上,它不飛而是跳,由低枝跳到更高的樹枝,一直跳到接近頂端的樹枝上為止。


鬣羚

07

PART


神奇九寨:探尋自然深處的精靈,它們才是大自然的主人


鬣羚: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17)——易危物種(VU)

也叫明鬃羊,屬牛科,典型林棲獸類,全身被毛以黑褐色為主,稀疏而粗硬,雜以灰褐色,頸部有白色長毛,四肢由赤褐色向下轉為黃褐色。

棲息於海拔1000~4400 米針闊混交林、針葉林或多岩石的雜灌林,偶爾也到草原活動。生活環境有兩個突出特點,一個是樹林、竹林或灌叢十分茂密,另一個是地勢非常險峻。


08

PART

亞洲黑熊


神奇九寨:探尋自然深處的精靈,它們才是大自然的主人


亞洲黑熊: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體毛黑亮而長,下頦白色,胸部有一塊"V"字形白斑。頭圓,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足墊厚實,前後足具5趾。食性較雜,以植物葉、芽、果實、種子為食,有時也吃昆蟲、鳥卵和小型獸類。

是一種森林性動物,活動範圍廣泛,棲息于山地森林,主要在白天活動,善爬樹,游泳,能直立行走。嗅覺和聽覺很靈敏,順風可聞到半公里以外的氣味,能聽到300步以外的腳步聲。

神奇九寨:探尋自然深處的精靈,它們才是大自然的主人


野生動物是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的使者,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得它們能夠在地球這個家園悠然的生活。

保護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壞境,不打擾,拒絕野味,是我們大家的使命!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保護野生動物,從拒絕野味做起!


神奇九寨:探尋自然深處的精靈,它們才是大自然的主人


神奇九寨:探尋自然深處的精靈,它們才是大自然的主人

圖片:九寨溝管理局科研處肖維陽、護保處

轉自:九寨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