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農村有些土地撂荒增多,為何一些農民不願意種植莊稼了?

安子


一家就那麼點地咋種?做農民職業、業餘都分不清。把地交給職業農民你看種的好不好。


多看多悟


農村土地撂荒增多,農民不願意種植莊稼,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種莊稼不划算,掙不到錢!

就拿前不久家裡種植油菜這個事來算一筆賬,種植了將近兩畝土地,化肥用了兩百多一點,請人打地80元一畝,我在頭條上買的油菜種子19.9一包,買了5包,只夠一畝地的,另外又買的有,不過便宜的多,大概費用將近五百元,不含自己的人工成本。

如果要算人工,從種植、除草,到收穫,所用的人工成本沒法算。要是把油菜賣了換成錢,絕對不夠所用的成本。

身邊有戶鄰居不願意種地了,但是不想讓地荒著,就問其他人有沒有願意種地的。問了幾戶,其中有一戶答應種他的土地。但是第二天,人家又跑來跟他說,不種他家地了。

問其原因,人家說兩口子年齡五十多歲,還能在工地幹活,雖然沒去外地,在家門口打零工也可以。直接就說種一畝地,還不如去工地幹幾天活。

我們這土地不多,人均一畝多,並且不集中,無法機械化作業,只能用小型耕地機,所以人工成本很高。並且農村近幾年,都外出務工了,勞動力緊缺。才會導導致農村土地撂荒增多!


鄖陽小李


我來自農村,也是通過讀書出來的,談談我家鄉四川,我的農村這裡的情況。

1、幾年前國家推行退耕還林後,家裡的上山就沒有種莊稼了,開始種樹,但也沒見活多少,還是沒有管理好吧。

2、還待在農村的都是自己的父輩,勞動力有限,有70後的都比較少,即使有也不再種植傳統農作物了,而是種姜、蔥(在我們當地有一定規模),上了年紀的人有空可以去幫工每天有個一百左右,可以貼補家用,加上子女在外打工寄回一點,吃喝問題不大,加上老人吃的也不多。

3、家裡閒置的土地都租出去了,別人拿去規模種植姜,在我們市姜種植已經形成規模。土地租出去可以轉到一部分租金,有空閒可以去幫工賺生活費也不錯了。

4、年輕人都大部分在外,不需要消耗家裡的糧食,老人吃的不多,所以看起來不種莊稼也有吃的,糧食種植整體是偏少了,但可以促進規模種植,比如一些糧食大省,買來吃成本也不會說比自己種就高。

5、看起種植糧食少了,傳統作物少了,但這幾年的規模特色種植得到了發展。





農村馨爸


關鍵是年輕的一層人的觀念轉變了,種糧本來也就不賺錢,一年辛辛苦苦,賺的錢沒有出去打兩個月工掙的多,我們是山區農民,以前三十戶的莊間,現在剩下不到十戶人,由於各種原因,人都搬走了,土地也沒撂荒了,就是剩下的不到十戶人,在家的也是老弱病殘,種點自己夠吃的,不再多種地了,以前的人,比的是誰家糧食多,幾十戶人,家家麥子從地上圍到房頂,現在呢,就是農民,家裡也是沒存糧的,好多農民也到買面吃了,忙一點憂患意識,家裡那一天供應出了問題,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的存糧能吃上一個月。


手機用戶51503142924


年景好了不旱不澇農民種田還有點收入,不好的話旱了要澆地澇了就沒辦法啦,再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出外打工了,家裡都是老年人,要麼就是在家帶孩子的寶媽,勞動力嚴重不足,不種吧老人又捨不得!今年就有點旱,地沒澆,玉米收成不好,我家的玉米收入剛好和投入持平,就是辛苦了我們,種,打藥,收,曬,脫粒!白辛苦一場什麼都沒落!賠上人工白白乾了這麼多活實在是不划算!明年就沒打算種了。


閒農孔



農村土地撂荒增多,為何一些農民不願意種植莊稼了?

朋友,這個問題我早已在頭條上作過詳細的回答,今天又受到你的邀請回答,那我就借你邀請的機會,再重複一遍。

農村土地撂荒,在我們這裡也十分嚴重,許多高產的大田大地,現在因無人耕種,田裡長滿了樹木和雜草,看到古人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的土地,在我們這一兩代人手裡被人為的荒廢了,的確叫人心痛。


為什麼出現這種撂荒情況呢?其主要原因是,因打工潮的興起,主要勞力全部外出打工去了,留下老弱病殘的人在家看守,因此就無人耕種。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外出打工,有的是全家外出,無人打理耕地而導致土地撂荒。

最後一個原因,恐怕是土地撂荒的最主要的原因。

近兩年,由於糧食銷售渠道不暢,糧食價格持續走低,而種地投資持續上漲,一畝地的純收入,最多隻有三四百元,這還不包括自己的人工。

由於糧賤傷農,嚴重的挫傷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大多數人對種地不再像責任制時期那麼高漲,見種地賺不了幾個錢,就隨意撂荒的人越來越多。

以上是我個人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所反映的實際情況,不知道其他地方農村土地耕種的情況如何,大家一起來說說吧!


湖北大老方


對於這個問題,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由於地域的限制,很多地方都是以傳統的家庭為單位,包產到戶的模式操作,無法達到規模化生產。正因為規模小,除去成本,種田產出低,無法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而外出打工或選擇其他行業卻可以得到可觀的收入。所以很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或者做其他工作,只剩下一些老年人種地。



其次,由於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或者做其他不種地,這就造成農村勞動力缺失。而剩下的老人勞動力有限,只能選擇那些水源豐富或者有其他便利的地塊來種,而那些缺少水源的地塊只有閒置了。


最後,雖然說相比之前有越來越多的土地拋荒,但由於在平原地帶實行機械化操作,產量得到很大的提升,這樣一來,總糧食產量並未減少。且還從外國進口糧食,加起來可以說是糧食充足。

綜合來看,正因為現階段不缺糧食,而種田又產出低無法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導致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而又因為年輕人外出造成農村勞動力缺失,導致土地閒置。如果是吃不飽飯的50.60年代,誰能讓土地閒置?

你們怎麼看?歡迎大家評論?(圖片來源於網絡)


打工仔的農村生活


您好,感謝你的提問,我是一個農業職業經理人,來自廣東河源和平縣,對於你的問題我的看法如下:

一、土地閒著著有很多原因,一方面現在除了耕種土地,也可以外出打工,到城裡去成為產業工人,拿到比種糧食更高的工資,工作卻沒有種糧食類;另一方面現在種田,除了農藥化肥和機械投入,如果再除去人工基本上賺不到錢,所以種田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最後也有一部分人是賴人,什麼不想做,等著政府來救濟扶貧。

二、關於糧食充足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現在人明天消耗糧食的量是降低了,因為現在人可以選擇的食物越來越豐富,有更多的水果、蔬菜、肉類和其他的食品可以選擇;

  2. 目前中國農業取得了很好的發展,現在種植的畝產量比以前提高了好多倍,哪怕是有小部分的土地閒著,但每年總的糧食產量基本上都是歷史新高的水平;

  3. 現在除了我們本土的糧食生產,每年我們還在全世界進口糧食,這個量也是非常大的,國外的糧食生產機械化程度高,產業化程度高,價格比我們低很多,哪怕是到岸價格也有很大的競爭力;

  4. 消費升級,很多家庭不僅僅滿足吃飽,還需要吃好,我們會在全世界其他糧食生產地進口他們優質的糧食產品,比如泰國香米,巴西土豆、美國玉米等等。

謝謝你,也請大家關注“文兄說三農”#我要上頭條# #帶你看三農# #頭條學院# #頭條公開課第二期培訓班# #頭條圈子學院#



光頭新農人


答,中國幅員遼闊,可能有些區域農村土地出現撂荒比較嚴重,如若是我們世界壽鄉,中國,梅州,蕉嶺這邊的農村土地,越來就越少出現有撂荒的這種現象了,基本上都可以說,農村沒有撂荒的土地了。

隨著國家政策不斷地向農村傾斜,就像我們這邊,現如今有很多有能力的人返鄉,在農村把以前農村撂荒土地、荒山、荒地,水田、以租賃、合作、聯營、股份制等等的各種方式,發展現代農業,綠色農業,生態農業,農業與旅遊業連接、旅遊、觀光、民宿、發展路子。



現我們這邊原有農村撂荒的水田、荒山、荒地、因這些有能力的人返鄉創業,集約土地,造成帶來土地租金價格不斷地上升,如今農村基本上見不到有撂荒的土地了啊。


對於有些農民不願意種植莊稼這個問題,並非是農民不願意種植莊家,而是有些區域農村分到責任田地少,山區田地又分散耕作不便,僅靠耕種那點責任田,難以維持生計,故造成有些區域農民放棄耕種,能願出門打工討生計,比農村種植莊稼收入高,或嚮往城市發展。


上下左右681218


土地撂荒增多,農民不願意種植莊稼,這都是錢惹的禍,這錢讓我們農民放棄了視為命根子的土地,放棄了家鄉而投奔他鄉,丟下父母、孩子(拋家棄子),外出打工掙錢,讓我們農民變成了農民工,讓曾經熱鬧而充滿生機的農村,變成了留守兒童和老人們的“樂園”,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幸福”了,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了。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而變成白天上班,夜晚加班,三點一線,日復一日,說實話,我也不知道這到底是幸還是不幸,難道這就是我們農民想要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的結局。

我是農民,農民應該生活在農村,如果我們在家種糧種莊稼,也可以掙到錢該多好,遺憾的是現實大殘酷,種糧種莊稼的收入,維持不了家庭開支,更別想發家致富了。

農村土地撂荒增多,只怪糧食和農產品價格太低,種地不掙錢,要不就沒有“在家種地一年,不如在外打工一月”這一說法了。

農民不願意種莊稼,不是農民懶了,而是做了一個沒有辦法的選擇,別怪我們農民,我們身累、心更累,誰能讓我們活得更輕鬆、更幸福呢?歡迎各位給我們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