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真如鎮街道一線戰“疫”日記(0224)——為老服務、暖心關愛

真如鎮街道一線戰“疫”日記(0224)——為老服務、暖心關愛

疫情圍城下,真如各居民區紮實做好社會為老服務工作,盡力保護獨居老人及孤老免受病毒侵襲,同時對他們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特殊困難給予積極的幫助。

下面就跟小真一起去看看在清三小區發生的那些暖心故事。

走訪排摸,與獨居老人密切聯繫

“張師傅,這是你預約的口罩,居委會幫你買好,送過來了。這段時間還是儘量不出門,有什麼需要您隨時聯繫我們。”近期,真如鎮街道清澗新村第三居民區居委會的社工們一直很忙碌,每天在做好小區疫情防控宣傳、摸排等工作的同時,她們還要為小區內一些獨居老人、純老家庭及時送口罩、拿快遞。

在疫情爆發時,清三居委會就對小區56位獨居老人進行了走訪排摸。“我們小區還有一些訂餐、參加長護險的老人,疫情期間又是過年,這些服務都停掉了。”黨總支書記劉海清說,他們逐一打電話給其兒女,希望在特殊時期,有條件的家庭能過來照顧老人,或將老人暫時接到自己家中。碰到子女遠在外地的,他們也叮囑老人有事及時致電居委會。

當機立斷,照顧生病老太

“叮鈴鈴鈴……”2月14日下午1點多,居委會的電話又響了起來,社工陶惠芬立馬接起電話,“喂,居委會嗎?我家老人好像拉肚子,能辛苦你們去看一下嗎……”電話那頭,老人的兒子說剛剛接到老爸電話,說老母親身體不舒服,但具體情況也不清楚,希望居委會能先去看一下。掛掉電話,陶惠芬決定先打個電話給老人,想著如果是拉肚子,那就問下老人是否要居委會幫忙買些藥品帶過去。

向老人核實後,居委會才知道蔣老太太常年便秘,這一次便秘復發,導致肛門脫落。“老太太82歲了,狀態好像很不好,經不起折騰,我們得馬上送她去醫院。”劉海清當機立斷,陶惠芬和區文旅局的兩名志願者楊風明、東京不顧危險,主動請纓送老人去醫院。

趕到老人家中,屋內傳來陣陣異味,只聽蔣老太太很痛苦地坐在馬桶上哼哼唧唧,已無力站起來拉褲子。一看這情形,陶惠芬沒有“嫌棄”,主動上前幫老人穿好衣服,再由楊風明、東京合作將老人抱上輪椅。做好充足的防護措施後,他們將老人送到了隔壁的利群醫院。

多方合力,獨居老人終於好轉

一切都是那麼“給力”,當天值班的醫生陳家友正好是肛腸科醫生。經診斷,蔣老太太這是“混合痔伴嵌頓”,這種情況必須要立即清除肛門內糞便。然而蔣老太太行動不便,無法側臥配合治療,只能趴在治療床邊。陳家友二話不說蹲下身來用手為蔣老太太清理淤積的糞便,十幾分鍾後,老太太終於不痛苦了。

將老人送回家後,陶惠芬又仔細叮囑兩位老人用藥比例和注意事項。傍晚5點,聽聞蔣老太太的兒子從松江趕來,陶惠芬又趕到老人家中,告知他老人的詳細情況。

第二天中午,陶惠芬再次打電話詢問蔣老太太情況,聽到老太太中氣十足地回覆,劉海清懸著的心才落地。

“疫情期間,除了社工每天打電話關心獨居老人,也會安排樓組長對樓內老人重點關注,時不時隔著大門問候一下老人。”劉海清說,知道小區老人購買了酒精用來消毒,居委會特地一一打電話告知他們,在使用酒精噴灑消毒時,要保持家裡通風。

現在,第二輪口罩預約開始了,一些老人不太會用手機進行線上預約,就會打電話拜託居委會上門幫忙,社工上門幫老人預約後,也負責將口罩送到老人家中,免去了老人排隊、久站的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