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Top Sales正在離開,財富管理行業的至暗時刻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我們趕上了房地產行業的全面爆發、財富管理行業的巨幅擴張、股權投資的黃金時代……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帶著大家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的富了起來。 我們開始過上曾經夢寐以求的生活,雙十一成交量年年攀升,國產電影也能偶見佳作,物質娛樂可謂全面開花。

15年股災哀鴻遍野天台見、16年P2P暴雷拉開帷幕、18年股票質押爆倉證券類產品違約潮,上市公司老闆跑路頻頻失聯……

出路在哪裡,我沒有答案。

每個人都壓抑的忙碌著,少有朋友歡聚一堂的時刻,大家都在忙著處理著各種焦頭爛額的情況。

也沒什麼好消息可以分享,也再不願意給彼此帶去沉重。突然一個好友約吃飯,說有事聊聊。心頭一緊,想起他離職已有半年卻再無聽見他重返職場的消息。簡單介紹他的職業經歷,曾經的Top Sales後來的城市總。早期之所以與之相近,後又相處成好友,是因他身上總有異於常人的清醒和對客戶的責任心。簡單的品質在銷售行業裡彌足珍貴,金融行業的性價比遠超於普通行業,超高的收入總是滋養著慾望和膨脹。

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最近行業的情況,他還時不時的補充點小道消息和行業八卦,一臉故作諱莫如深的樣子。我開他玩笑,沒想到離職了消息還這麼靈通啊?他好笑的說我只是離職了又不是遠走他鄉了,又突然正色道,最近一直在觀察這個行業,這半年看來,這個行業應該是不能做了。聽到這句雖然心裡難受還是強行安慰他:別啊,你手裡的客戶和資源盤活一下,也可以做些事情?


你說你會啥,十幾年都在這個行業裡,離開這個行業你還能幹什麼? 他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說道,這世上不存在感同身受這回事,我就隨便說說你也隨便體會一下,你看我好像是幾乎避過職業生涯中所有雷區能全身而退的少數,或許是我運氣好,也可能是我嗅覺靈敏,幾乎每次出事前半年我都提前走了,但是我走了又有什麼用,身邊的朋友因為各種原因滯留的,客戶抱著僥倖心理盲從續投的,不是沒有勸過,但那個時候沒人經得起貪婪的慾望,賭徒一般的堅信再等等,再等等,等我再賺幾個月,我會退出的。

再後來,換到新單位一發現公司勢頭不對,就強行帶著團隊離職,手續都辦好了,人都走過了。一週以後告訴我又回去了。你說這是為什麼呢?不管你廢多少口舌,好像這個時候讓他們退出就像要他們命一樣

但你說這些人後來都怎麼著了?他們過的非常不好。

你看現在的市場,我不敢去賭運氣,我知道只要在這個行業裡,遲早被套上。我是真的想對朋友負責,把客戶的錢當做自己的錢一樣珍惜,可是同樣的事情還在不斷的發生,我備受煎熬。

一通話說完,或許是他不希望氣氛就此遇冷,隨即又岔開了話題。在飯局即將結束時,他突然認真說道,我是真的想好了轉行這件事,也挺好的,終於能去做自己一直喜歡卻沒空做的事了。他如釋重負的樣子讓我第一次體會到,無奈選擇的背後是這段谷底的職業經歷帶給他從未間斷的心理折磨。

Top Sales正在離開,財富管理行業的至暗時刻


這個冬天才剛剛開始,冷颼颼的寒意卻止不住,他不是第一離開的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心裡總是反覆在問,這個行業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劣幣驅逐良幣的事情頻頻發生,優秀人才的轉行屢見不鮮,投資者血本無歸,從業者心驚膽戰,黑公關冷嘲熱諷。再談起投資似乎已經變成眾口鑠金的騙子,大概這就是行業的至暗時刻吧。

看著朋友從行業中離開,我也不止一次的質問自己,這個行業還需要我繼續堅守嗎?所謂的投資本質究竟是什麼呢?就因為不確定的行業未來就要選擇放棄嗎?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是明智的選擇,但我比誰都清楚,還在堅守的人不是因為逐利不是因為沒有選擇,而是因為他們真正懂得,經濟週期會有輪動,不成熟的行業需要成長,投資者需要幫助,從業者需要支持。陣痛或許比想象的漫長,但作為國家的命脈、民生的支柱,金融行業會變革卻永遠佇立。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Top Sales正在離開,財富管理行業的至暗時刻

我們對行業充滿敬畏也深知個人的渺小,從不敢奢望於做一個英雄,但如果沒有星星之火的勇氣,又談何夢想和信仰。

與其斥責、埋怨、去憤怒、去悲嘆不如去發現問題、去試著改變,至少每一個堅守的人都應該去散發光和熱。

或許文筆還稍顯稚嫩,遠達不到妙筆生花,但作為奮鬥在一線的工作人員,我們比從業者更懂表達,比媒體人更懂市場。

魯迅說的好,學醫救不了中國人,我們若僅是服務於公司數量有限的投資者,根本無法有效的幫助更多的人。在行業動盪的時代投資者真正需要的是知識武裝,所以,我們選擇堅守自己的良知!!!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

1.打破信息不對稱

投資者總是嘆息花費了半生積蓄可能換來的僅僅只是幾頁簡單的產品介紹和為了促單不夠客觀的產品優勢。這些太過於有限的信息往往讓人摸不清門道,看不見摸不著的項目真實情況究竟怎樣,沒有人可以為他們解答。我們想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改善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客觀地講述機構在產品結構、投資策略、談判邏輯等重要因素上的思考方式,用最接地氣的方法幫助投資人學會分析產品,同時為他們提供相關產品更多的有效信息。

2.只為投資者服務

每一個投資者都至少接觸過一個理財師,但業務人員就職於公司,逃不開要為公司服務的職責。。而公司與項目方強綁定的關係,使得他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並且大多數打著為投資人服務旗號的媒體,最終為了企業生存和儘快盈利,還是不得不走回替機構分銷產品的老路。平心而論,他們很難擁有完全中立的立場。從未有人可以完全站在投資人的角度,只為投資人服務。毫不偏頗的將市場產品比對分析,客觀地為投資者所投產品進行評測,甚至是產品暴雷後應該怎麼辦,我們希望能用最正面的方式,最專業的方法來解決投資人的問題。

3.專注投資者教育

銷售人員的本質在於幫助公司銷售產品和服務已經參與產品的投資人,他們無法有更多的精力投身於投資者教育,導致投資人往往搞不清楚自己所投的產品是什麼和無法正確認知投資行為下的風險。我們想要為學習型的投資人服務,讓他們成長為合格、成熟的投資人,不需要再追問業務員基礎的投資知識、不再被黑公關牽著鼻子走,聽風就是雨,真正瞭解市場,敬畏風險。

4.打造行業KOL社群

財富管理行業從初具規模到迅速擴張只用了短短几年,不成熟的體制、變化多端的市場和激烈的彼此競爭,使得行業極度缺乏沉澱和反思,也幾乎沒有共同探討的機會。因而造成了大批“網紅經濟學”的流行,那些似是而非的結論和充滿煽動性的言論讓投資人變得更加焦慮且沒有安全感,缺乏真正的養分。行業中其實不乏真正優秀的KOL,他們對行業的思考和觀點既深刻又獨特,我們希望能夠將他們帶到線下與投資人面對面平等交流,真正實現帶領投資者去感受業界大拿眼中的投資界。


我們知道投資者教育將會是一段既漫長又艱難的路程,但這一段難走的路是行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們也知道將來可能會遇到的困境和質疑,但我們始終相信,只要知識能夠變成力量,諮詢可以產生價值,那這就值得我們為之努力!

奧博財經,會是財務諮詢的創變者,也會是始終堅守行業的普通一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