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上半年談業績,是奢侈,把握科技股的“市夢率”

請原諒我,不厚道的笑了。

日本股市因為昨天休市,今天才開始補跌,日經225指數跌幅3.34,這樣,全球股市都湊全了,受疫情的影響,基本跌幅是3%。

上半年談業績,是奢侈,把握科技股的“市夢率”

比較特殊的是意大利,跌超了5%。

上半年談業績,是奢侈,把握科技股的“市夢率”

按照意大利人的性格,股市確實應該多擔心一點兒。

好在,今天韓國股市反彈了,截止到收盤,韓國KOSPI漲了1.18%。

這代表韓國的疫情好轉了嗎?並不是。最新消息,韓國新增8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977例。韓國恐怕要採取更嚴格的措施才能起效果。

韓國股市的反彈,只代表股市對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第一次核減完畢。我們回頭看中國股市,這個核減動作是春節後第一天上證指數跌幅7.72%;深成指指跌幅8.45%。當天是千股跌停,我們核減的更徹底。

所以,全球股市普跌3%,這個反應比較合理,畢竟還沒有一個國家感染人數達到萬人的級別。

但是接下來情況就複雜了,意大利、希臘、西班牙跌的更多,南歐的民眾自由慣了,資本市場顯然更擔心一些。

請原諒我,不厚道的笑了。搞股市分析的,視野已經從縣、鄉、村,拓展到了美、日、歐。

美國股市不要慣性下跌才好,但是,很難。美股如果盤中再跌3%,會引發量化交易踩踏盤,再疊加累積了一年的獲利盤迴吐,美股比A股難。

世衛組織專家組說“像中國這樣去做吧,可挽救更多生命”,講得非常對,這是對抗疫情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哪個國家的經濟能像中國這樣硬扛7個星期?

全球股市必須重估疫情對世界的影響。

中國已經開始指導外貿轉內銷,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消費和出口全年都很難扭轉,中國要想實現經濟增長的全年目標,只能靠投資。

大家要清楚一個賬,靠投資拉動的GDP增速要彌補消費和出口的缺口,估計得比19年翻倍才行。這個時候股市有多重要,大家應該清楚了吧。

有券商大佬提示科技股的估值風險。

是,沒業績,市盈率100倍,當然是風險。

但是不炒科技,能炒什麼?

我也想要業績啊,但是誰有業績?食品飲料能有業績?酒水能有業績?鋼鐵行業能有業績?

上半年談業績,是奢侈;拋開業績不談,有增長的,是科技股。

科技股是投資拉動的首選渠道。

工信部印發指導意見:有序推動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重點支持5G、工業互聯網、集成電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還說啥,計劃5年的投資,最好在3年落地。要談業績,3年之後再說。

老李現在唯一擔心的是房地產出來蹭熱度,那個池子是能搶股市水的,最好不要動。

上半年談業績,是奢侈,把握科技股的“市夢率”

➡ 多多指教

大家好,我是老李,用心寫乾貨,給大家呈現不一樣的精華內容,大家看完後若能給老李點個贊且轉發一下,就是對老李最大的鼓勵,感謝各位。

➡ 免責條款

老李文章內容僅為老李的個人看法,據此操作,後果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