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林氏人口在這個縣排第一,真是名門望族啊

林氏人口在這個縣排第一,真是名門望族啊

連江縣總有人口62萬多人,其中林氏10萬餘人,為全縣370多個姓中人口最多的一個姓氏,佔全縣的17%左右。而據全縣林氏239個祠、點統計,包括現今遷居在外的連江縣籍的林氏共有126700多人。
連江林氏聚居較早,據縣誌記載,在建縣300多年後的隋開皇十三年(563)就有蕃衍數代的林嶢家族居住在縣城北郊欽平上裡。其後陸續有105支先後遷入連江,繁衍播遷在23個鄉鎮的160個聚居村中,衍成239個林氏祠、點。萬人以上有5個鄉鎮,五千以上有四個鄉鎮。
(一)連江縣固始林氏未詳支系
連江縣固始林有陶江(濟南)林氏、控鶴(濟南)林氏、濂江林氏、六橋林氏之外,還有四支未詳支系的固始林氏遷居連江,衍為七個祠、點,共有685戶,2900多人。
林乾 祖籍河南南陽轉遷至安徽省鳳陽梅嶼八角井。於宋朝寶慶元年(1225)遷徙至福建連江縣,今東岱鎮山堂村。
名諱(1-28世):乾、坤、順、慕、稪、舉、樂、玉、碩、水、木、炳、希、曾、紹、有、茂、天、嘉、會、奇、良、新、松、乾、坤、開、泰。
字輩(1-28世):君、兆、謹、常、問、生、得、汝、伯、世、廷、德、思、惟、爾、用、允、伍、慎、修、日、發、學、昌、本、支、奕、世。


林興 祖籍河南京華府梅嶼縣。於嘉靖四十五年(1566)遷入福建連江縣,今東岱鎮山堂村坑門裡。傳至第五世孫林逢春於康熙十五年(1680)分遷東岱鎮關頭村開基。
名諱(1-16世):興、廷、應、光、春、學、任、必、振、大【進】、成【增】、通【仁】傳【忠】、慶、連、樹。
林源 在元朝延佑元年(1314)由福寧府官塘(今屬福建省福安市甘棠鎮)遷移連江縣官坂鎮東澳村。後裔蕃衍各地。傳至第九世孫林必求(智房),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分遷今坑園鎮下嶼村肇基。第十二世孫(智房)林士元,約在乾隆二年(1737)遷徙今筱埕鎮下嶼村開基。
名諱(1-22世):源、以、慶、景、詮、公、文、茂、後、志、學、重、在、孝、思、倫、明、端、本、家、修、廷。
字輩(8-22世): (1-7世失載),起、俊、志、學、士、尚、賢、智、有、肇、龍、章、保、世、恆。
林叔忠 於元朝泰定元年(1324)由福州遷居官坂鎮白鶴村定居。
名諱(1-24世): 叔忠、生、榮、福、勤、囗?橙、炳、一、應、春、日、盛、熙、挺、俊、毓、立、修、齊、志、雙、桂、庭。
字輩(18-24世): (1-17世失載),存、忠、孝、心【新】十、德、堂。

(二)連江縣濟南林氏未詳支系
自春秋戰國時期起逐漸形成的濟南林氏是比干後裔中最大的望族,其後裔遍及天下。廣陵林、郯城林、平原林、下邳林、晉安林、壽州林、三原林、隴西林等均奉林尊為祖先。林尊之裔林孫邈,後漢時期為徐州刺史,清泉侯。傳八代孫林道明,為後魏清河太守,生子林勝,為北齊散騎侍郎。在晉安林和來自固始的濟南林後裔外,還有其他濟南林氏支系陸續播遷福建,後轉入連江或直接遷入連江。
其中數支分遷連江,但未知其先祖世系。這些未詳支系的濟南林氏有東岱和東澳二支,衍為十個祠、點,還有未詳祖籍的四個分支,至2007年,共計2600戶,11000多人。
林昶 福安南江人。於宋崇寧元年(1102)遷入東岱鎮東岱街開基為始祖。
傳十三世孫林鋅,字孔才。約於明朝成化十二年(1476)分遷蓼沿鄉後坂村定居。傳第六世孫林朝鼐,約於清朝順治二年(1645)由後坂村移居蓼沿鄉四定村。東岱街第十七世孫林熊,約於康熙四年(1665)遷居潘渡鄉坡西村壋厝。第廿二世孫林堯瑚約於同治四年(1865)由東岱街遷徙曉澳鎮曉興街。
名諱(1-32世): 昶、繼璋、元良【伯康】、覺登、有慶、圓、淛、碏、定、樞、升、坣、鐸澡、希元、宏茂、應班、永庵、玢政、敬懷、長佳、振清、藺農、紫峰、春、山、蔚、起、泰、運、聿、新、敬。

字輩(23-32世): (1-22世失載),學、傳、誠、正、志、紹、允、恭、克。
林伯遠 於南宋景定五年(1264)由福寧府官塘(今屬福建省福安市甘棠鎮)遷移官坂鎮東澳村定居。傳第十三世孫林仕選,於明朝崇禎二年(1629)分遷浦口鎮益砌村鄧後居住。第十二世孫林鳳進(又名洪進),於清順治十三年(1656)遷居東湖鎮洋門村。第十三世孫林世順,於清康熙七年(1668)遷居浦口鎮益砌村。第廿一世孫林承春,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分居筱埕鎮定海村。
名諱(1-26世): 伯遠、茂、景、勝、洪、睿、規、嘉、道、守、尚、鳳、世、君、廣、其、志、向、可、得、承、家、作、述、克、振。
字輩(15-26世): (1-14世失載),孚、於、邦、政、允、為、榮、宗、孝、恭、永、篤。
林紹遠(又名纘善) 祖籍連江邑中。元大德元年(1297)遷居馬鼻鎮南門村。
名諱(1-24世): 紹遠、仁、桂、海、宗、伯、瑀、傳、萃、東、秩、堯、殿、大、學、賢、為、信、良、德、惟、欽、鳴、鳳。
字輩(5-24世): 纘善、(2-4世失載),則、廷、文、永、達、初、佳、昆、御、朝、日、上、雲、翔、寶、宇、生、光、善、士。
林友諒 祖籍連江坑園鎮夏嶼村。於洪武元年(1368)遷徙官坂鎮梅里村。傳第十八世孫林季達,約康熙五十六年(1791)遷居安凱鄉下灶村。第十八世孫林恭,清嘉慶廿三年(1818)遷居筱埕鎮定海村。

名諱(1-25世): 友諒、仕源、洪、文質、伯通、蓮峰、仰曾、春元、日盛、子志、國才、紹德、宗、昌、孟、叔、季、裔、統、德、言、功、忠、厚。
字輩(13-25世): (1-12世失載),祚、登、振、兆、恭、克、詩、秉、彝、倫、孝、友。林氏宗親點擊進入林氏總群

(三)連江縣西河林氏未詳支系
在晉安林氏、濟南林氏、固始林氏播遷連江縣之外,還有許多林氏由全國或福建各地陸續遷衍連江,由於各種原因,他們多不知派出何支,甚至有的始祖和遷源地也不知,這些未詳支系的西河林氏共有28個分支,34個祠、點,約1660戶,6800多人。為了方便尋根訪祖,按遷自本縣、福州地區、福建省內其他地區、省外和祖籍地未詳的順序列出世系如下;
①連江縣內的西河林氏各支世系
林開基 約清順治十三年(1858)由透堡鎮尖墩村田墘遷移透堡鎮埔里村嶺兜。★佚名?約在清同治十一年由遷移苔菉鎮東洛村。
名諱(1-15世):開基、孔明、挺大、崇奇、以利、永國、長茂、存發、志、學、明、和、順、聖【發】、賢【輝】。
字輩(9-15世):(1-8世失載),新、猷、建、興、隆【旺】、忠、厚。


林祿生 約在清康熙十三年(1674)由安凱鄉郭婆村遷移浦口鎮官嶺村。
名諱(1-12世):祿生、祖、尚、耀、綸、清、和、由、禮、義、維、世。
字輩(2-12世):(1世失載),君、子、開、枝、忠、孝、本、詩、書、興、家。
林高德 約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由苔菉鎮北茭村牛埭遷移苔菉鎮上塘村。
名諱(1-11世):高德、2-3世失載),在思、學千、于謙、國平、矮俤、金官、思和。
林能灼 清乾隆廿九年(1764)由東岱鎮東岱街北門遷移曉澳鎮曉興街。
名諱(1-10世):能灼、廷華、禮發、明盛、金獅、立春、開、國、興、邦。
字輩(1-10世):能、文、章、華、本、立、治、家、建、業。
★佚名 約在清嘉慶廿三年由鳳城鎮遷移敖江鎮山亭村財溪。
名諱(1-7世):(1-2世失載),懷嫩、品金、順清、建國、樂偉。
林夏官 約在民國九年(1920)由馬祖島南竿塘遷居苔菉鎮琇〈王邦〉村。
名諱(1-4世):夏官、文、昌、曉。
②從福州地區遷入的西河林氏各支世系
林元甫 在元至順四年(1334)由福州等七地遷徙浦口鎮塘口街定居。

名諱(1-18世):元甫、(2世失載),天、清、作、興、森、忠、孝、友、為、大、本、傳、家、貴、積、德。
字輩(3-18世):(1-2世失載),子、如、正、禮、樂、仁、昌、明、逢、景、運、厚、生、重、行、善。
林元鄉 約清順治元年(1644)由福州市鳳坂遷居透堡鎮北街村。
名諱(1-14世):元鄉、君章、爾通、茂葉、文炳、章雲、肇、基、仁、裡、蒙、業、而、發。
字輩(7-14世):伯寧、(2-6世失載),繼、繩、濟、美、克、俊、大、觀。
★佚名 於清順治十一年由長樂縣猴嶼村移居琯頭鎮藍田村。注:據《長樂林氏》記載猴嶼林氏多數是忠義林,林慎思後裔在不同時期有四批十多人遷入猴嶼村。琯頭鎮與猴嶼村之隔閩江而相望。
名諱(3-12世):(1-2世失載),汝發、祥、文、光、孟、增、富、貴、蘭、桂。
字輩(3-12世):(1-2世失載),大、長、能、成、世、遠、友、延、花、開。
林證袞 約清康熙五年(1666)由福州東盛遷居馬鼻鎮拱頭村。
名諱(1-13世):證袞、國周、君調、慶如、開升、來成、謀、翼、贊、承、迪、光、瑞。

字輩(7-13世):1-6世失載,開、元、亨、利、貞、榮、華。
林孟宗 約清康熙八年(1669)由福清縣海口鎮遷徙敖江鎮幕漁村。
名諱(1-12世):孟宗、子、道、德、世、信、春、亨、利、齊、家、本。
林忠天 清康熙八年(1669)由福清縣海口鎮遷徙敖江鎮幕漁村。
名諱(1-12世):忠、天、孝、智、勇(珍)、祥、國、勝、賢、書、聿、瑞。
林長重(父林其享) 清乾隆廿七年(1762)由福清縣舊籠村遷徙江南鄉花塢村。
名諱(1-10世):長重、日富、清秀、安、開、統、今、增、光、仁。
字輩(1-10世):明通、應麟、淑興、明見、(4-7世失載),尊、敬、孝。
林紫金 於清乾隆廿九年(1764)由平潭縣北厝遷入苔菉鎮北茭村。
名諱(1-9世):紫金、光、輝、我、同、人、孝、道、為。
字輩(1-9世):時、守、邦、爾、伯、孝、賢、聲、貴。
林宗福 清乾隆三十年(1765)由長樂縣沙堤移居潘渡鄉仁山村汾磹。據《長樂林氏》記載沙堤林氏有忠義林、九牧林後裔居住。
名諱(1-10世):宗福、(2-3世失載),長、發、其、祥、文、守、道。

★佚名 約清咸豐七年(1857)由福清遷居苔菉鎮東洛村。
名諱(1-6世):(1-2世失載)順、福、金峰、子函。
林達朗 約清咸豐十年由福州市三叉街遷移琯頭鎮下塘村。
名諱(1-6世):達朗、道、世昌、少真、馨、治鑫。
③從省內地區遷入的西河林氏各支世系
林達發 約北宋政和六年(1116)由莆田遷入官坂鎮塘邊村。
名諱(1-36世):(2-26世失載)友、興、忠、裔、協、修、常、紀、居、仁。
字輩(1-36世):(2-26世失載)道、盛、春、輝、克、和、可、邦、伯、仲。
林學忠 於明成化四年(1467)由寧德白鶴山石祠{今屬寧德市蕉城區城南鎮(白鶴嶺)嶺頭村釣魚嶺自然村}遷移東岱鎮東岱街北街。
名諱(1-22世):學忠、繼、成、道、逞、大、亨、孝、興、元、仕、兆、能、文、章、華、本、立、開、國、興、邦。
字輩(19-22世):1-18世失載,治、家、建、業。
林世質(父林志明) 明萬曆十三年(1585)由漳浦縣遷江南鄉花塢村,再遷下宮鄉上宮村。
名諱(1-15世):世、可、兆、文、道、光、大、振、家、聲、元、亨、利、楨、承。

字輩(3-15世):1-2世失載,以、則、克、恭、寬、信、敏、惠、長、發、其、祥、明。
★佚名 清乾隆廿九年(1764)由閩南遷居鳳城鎮北嶽村。
名諱(5-9世):1-4世失載,仁華、子俤、炳光、輝、曉泮。
★佚名 清道光十七年(1837)由興化八角井遷筱埕鎮官塢村再遷安凱奇達,又遷苔菉鎮東洛村。
名諱(3-7世):1-2世失載,金、福、忠、兆、子。
④從陝西西安遷入的西河秀水林氏各支世系
林文昭 約北宋乾道六年(1170)由陝西西安遷入鳳城鎮西南街(白石頂)。傳十三世孫林進福,於明隆慶三年(1589)分遷曉澳鎮小鳳街。第十九世孫林殿柄,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分居敖江鎮幕浦村。第廿二世孫★佚名?在嘉慶廿三年遷徙坑園鎮紅夏村。
名諱(1-31世):文昭、子雷、光祖、應安、嗣孫、惟善、士明、子全、宿祖、仲達、正湜、仕顯、進玉、有資、爾俊、良高、日進、秉秋、殿常、國瀛、樹元、德學、光蘭、華、守、正、大、建、業、肇、新。
字輩(1-31世):宗範、士震、囗?寅義、囗?興、宗遠、源盛、應辰、囗?淑清、彥明、朝貴、祿山、囗?登閣、新銘、枝春、重倫、世楊、允享、明禮、桂官、濟、振、家、邦、貽、謀、自、遠。

⑤西河埕裡林氏各支世系
林洪 ★祖籍地失載?宋淳佑十一年(1251)遷入透堡鎮北街村埕裡。傳十五世孫林芳,約在明崇禎十二年(1639)分遷潘渡鄉坡西村庶坂。第十六世孫林映雲,康熙五十八年(1719)遷坑園鎮嶼頭村。第十七世孫林文朱,乾隆五十六年(1791)遷居長龍真建莊村王化村。
名諱(1-29世):洪、伯聰、下林、茂之、貽謀、慶餘、文康、秉紹、循、孟鍾、東溪、錦全、志聰、思儀、自祥、克象、榮章、新科、而美、希貴、紹、庭、樹、積、經、邦、壽、國、賢。
字輩(17-29世):1-16世失載,榮、華、富、貴、秉、禮、芳、宗、善、繼、可、從、中。
⑥祖籍地未詳的西河林氏各支世系
林發 ★祖籍地失載?在明弘治七年(1494)遷入東湖鎮祠臺村。
名諱(1-19世):發、揚、萬、光、明、清、裕、其、昌、世、友、學、任、加忠、建章、立、見、宗、功。
字輩(16-19世):1-15世失載,恭、行、孝、道。、
林渭如 ★祖籍地失載?在清康熙十九年(1710)遷居江南鎮魁岐村。
名諱(1-11世):渭如、天文、明興、清逮、茂元、盛烈、貴、作、善、致、祥。

字輩(8-11世):積、德、愛、福。、
★佚名 ★祖籍地失載?清嘉慶廿二年(1818)遷入筱埕鎮邏廻村。
名諱(3-7世):1-2世失載,增福、心、春、宇、文。
輯錄於2014-03-01
注:以上載至二零零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