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媽媽們,你們讀過最好的育兒書都是什麼?

銘月媽咪


 

對基礎差、習慣不良的學生,我會有種憐惜。他們也想學習好、頭腦聰明、人見人愛,可是學習上卻比別人慢一拍;他們也想及時完成作業,不打架、不惹大人生氣,可是總是管不住自己的身體和頭腦。病症表現在孩子身上,病根實際在家長身上。想到這些家長,我腦海裡浮現最多的就是一張張焦急、無奈、恨鐵不成鋼的面孔。

交流時,往往我還沒說幾句,家長們就迫不及待的如祥林嫂般嘮叨孩子的不是,最後以老師,您使勁打結束。遇到這樣的,我就推薦他們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一書。    

2、《非暴力溝通》讓我們溫和的說出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用語言暴力傷害人!

3、《捕捉兒童敏感時期》知道兒童什麼年齡什麼階段想什麼,想做什麼,弄懂娃娃的內心深處。

4、《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學會讓我們當好父母,塑造好新家庭,受益終身。


生活瑣事和趣事


首先,先確定您的孩子是多大年齡段的,然後為孩子的年齡段來量身定製閱讀計劃。

其次,說一下閱讀的重要性。閱讀對於一個孩子非常重要和關鍵,從我女兒一出生,我就每天會給孩子不停的講睡前故事,因為我是做家庭教育培訓的,有時候經常出差,就算在外面的時候,我也會視頻給孩子讀故事,有時候,晚上回家了,孩子睡著了,我就對著睡著的她講,有時候我知道她聽不懂,也知道她睡著了可能聽不見,但是,堅持去講,因為我知道,我一定會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同時未來孩子的閱讀量一定決定了這個孩子的格局和見識。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有多大取決於孩子從小到大的閱讀史。

第三,推薦書單 我一般買書就到噹噹網,因為會打折,而且保證正版。

0-3歲 《鼠小弟的小背心》《米米愛模仿《大象雜技團》《小玻在哪裡》《好餓的毛毛蟲》

3-4歲 《你一半,我一半》《拔蘿蔔》

《數數看》《大衛,不可以》《我就是喜歡我》

4-5歲 《四大名著》插圖版 《巴巴爸爸》《神筆馬良》《媽媽,買綠豆》

5-7歲 《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巨人和春天》

1-6年級《神奇的校車》《中國神話故事》《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成語故事》《第一次發現》《十萬個為什麼》

希望能幫到您!


江湖遊俠34507472


媽媽們,你們讀過最好的育兒書都是什麼?

我大概跟別人是不一樣的,我讀過最好的育兒書就是各種育兒論壇。

<strong>從孕期到現在我一直堅信每個孩子的差異性,沒有哪一本育兒書是可以解決所有育兒問題的。在三歲前可能他能有個健康的體魄是我最看重的,身心的健康才是給未來打下的結實基礎。所以三歲之前我一直是沒有完全依賴哪一本育兒書。


一、差異性

孩子前三年的成長最讓人頭疼的就是身體上的問題,隨時隨地都會發生之前沒有遇到的問題。這時候不能單靠某一本育兒書。多多逛逛論壇,看看大家在遇到這些問題時是怎麼做的,綜合大家的經驗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

二、實戰性

現在很多育兒類的書籍是可以直接給到我們處理各種育兒問題的辦法,但是具體的實施並不是像書上說的那樣簡單,客觀因素太多了,如果期間長期受挫得不到有效解決,完全可以打擊大家的積極信念。我是真的很喜歡逛論壇,因為論壇裡有我所有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各自分享自己的育兒期間遇到的客觀因素,現在的媽媽多多少少都會看相關書籍,書裡面缺的就是客觀因素的解決。

總結:養孩子其實不用特備的小心翼翼,我們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和孩子都能在輕鬆的氛圍中成長。不要單一的靠某一類書籍去判定自己育兒行為的對錯,現在的媽媽太需要被肯定了,外界的批判聲音太嘈雜,內心滿足被認可的媽媽才能養育出最陽光有愛的孩子。


欣若繁花


寶貝今年四歲,現在已經開始給她接觸一些有聲讀物,鑑於中國傳統教育缺乏對幼兒樹立財商方面的教育課程,結合我的寶貝年齡及實際領會能力已經較好,我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和寶貝一同閱讀《小狗錢錢》這本理財啟蒙書籍。

《小狗錢錢》書中介紹了小女孩吉婭和一隻名叫“錢錢”的拉布拉多狗之間的小故事,從小狗錢錢成為吉婭的好朋友後,吉婭逐漸學會了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一定的酬勞,她還建立了自己的夢想儲物罐、夢想相冊,還和小狗錢錢約定每日寫成功日記,故事內容生動有趣,雖然不能立刻對孩子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一定是樹立孩子理財意識的最佳書籍。



大內蒙的小元寶


推薦你4本書:第一本《幸福從接納開始》愛自然生命力創始人林青賢先生所作,就如我們武俠小說所講的少林正宗心法,心法對方法才有效,方法才好用,是讓我們能提升幸福感的一本書,任何一章都充滿智慧。推薦指數五顆星

第二本推薦:林文采博士《心理營養》如今我們的孩子是幸運的那一代,不用擔心溫飽,不用擔心身體營養,同時孩子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的出現。心理營養比身體營養關鍵30倍以上。是每一個父母必須知道的內容。絕大數孩子青春期後出現的問題都與心理營養未被滿足有關。推薦指數五顆星

第三,四本推薦《讓孩子成才的秘密》《喚醒內在天才的秘密》第一本是著名教育和尚寂靜法師所作,書中主要講到,如何從小引導孩子的夢想。夢想是一個人成才的關鍵秘密。第二本是亞洲催眠大師李勝傑所作,書中提到每一個孩子都是一粒金種子,我們如何把金種子培養成本身就應該的天才,而不是將孩子培養成油炸花生米。

第五本推薦《微教育》朱小平老師大作。書中提到人人是老師,事事是案例,處處是學校。教育無處不在。家長如何從一點一滴的生活中支持到孩子。家長一個微小的改變,就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推薦書籍還有很多,先看這幾本吧,或者還有需求可以私信我,根據不同的年齡段,我也可以推薦書單給你







愛自然生命力張老師


讀過幾十本育兒書,有一些心得想分享給大家。

1,首推《P.E.T.父母效能訓練》,強烈五星推薦,實戰技巧性育兒書籍,豆瓣評分高達9.1,是無數父母心中的育兒聖經。致力於解決父母子女之間的溝通問題,當父母子女之間出現矛盾,是父母讓步還是子女讓步,如何說,孩子才肯聽,怎麼解決孩子青春期叛逆問題,這本書會給你答案。

2,《捕捉兒童敏感期》,豆瓣評分8.2,是國產育兒佳作,對蒙氏教育感興趣或者孩子正在上蒙氏幼兒園的家長,強烈建議你閱讀。它收錄了200多個孩子敏感期的真實案例,讓你通過一個個具體而鮮活的案例,更清晰的認識孩子的敏感期,給予孩子愛與自由,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

3,《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豆瓣評分8.7,作者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最強大腦裡的導師魏坤琳,他本身是一個腦力達人,又致力於腦科學的研究。每個家長都希望生一個聰明的寶寶,我們知道智力除了天生因素外,後天培養也佔了很大的因素,這本書詳細的從智力腦,情緒腦,運動腦,語言腦,創意腦幾個方面出發深入介紹了孩子的智力提升方法。這本書的寶貴之處在於完全不會看不懂,不會給你講晦澀難懂的腦科學,而是像拉家常一樣,用淺顯的文字告訴你育兒的時候要怎麼做,什麼不能做,可操作性強。

在選擇育兒書籍的時候,給大家一些建議,儘量選擇那些出版過很多次,評分很高的作品,這些都是經過市場時間檢驗,父母認可的育兒方法理論。那些購物網站上銷量很高,書名起的花裡胡哨的,作者沒聽說過的書籍不要買,大多空洞無物,是到處拼湊而成的。

沒有絕對好的育兒方法,只有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我雖然看了很多育兒書籍,仍認為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最瞭解孩子的是父母自己,我們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寶媽育兒攻略


我是一個二胎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出現焦慮併產生自我懷疑,無法分辨教育方式的對與錯,這時候,除了向有經驗的媽媽們取經外,還有一個途徑就是讀書。

事實表明,多讀育兒書有助於提高媽媽的親和力與育兒能力,所以,媽媽們一定要多讀書,在此,向你推薦我讀過並覺得還不錯的幾本書。

1、《父母的語言》——達娜·薩斯金德(美國)

這本書建議孩子剛出生時就可以買來看看,因為這裡面講了大量如何利用父母的語言來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如何優化大腦的親子溝通方式。

父母只要讀完這本書,就知道孩子的“起跑線”到底在哪裡,也懂得了對孩子早期教育的意義,相信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原來早期教育對孩子有著這麼大的益處!非常值得推薦!



2、《孩子:挑戰》——魯道夫·德雷克斯(美國)

這本書適用於各個階段的孩子,裡面有大量的例子,通俗易通,讀起來不費勁。書裡面主要介紹如何讓孩子遵守規則、承擔責任、贏得合作以及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等。

讀這本書時,我把很多方法都試用在家裡的孩子身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書裡的方法實用性很強,建議媽媽們可以買來看看。



3、《正面管教》——簡·尼爾森(美)

在教育這件事上,我們經常對孩子說“你不要”,卻很少說“你要”或“如何做才能”。《正面管教》之所以叫正面,就是讓父母用正面的溫和而堅定的信念教養孩子,這本書會一步步教我們如何做才能既不嬌縱也不嚴厲。非常值得讀的一本書。



4、《不管教的勇氣》——岸見一郎(日本)

很多父母經常會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必須按自己的指令去行事,如果稍一反抗,就會被貼上“不聽話”的標籤。通常父母有了極大的控制慾望,他們教育出來的孩子要麼懦弱無比,要麼叛逆不堪。

這本書顛覆了傳統觀念,讓父母做到真正“放手”,深入淺出地總結了簡單切實的育兒之道,比如,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如果賦予孩子生活的勇氣等等。



5、結語

以上幾本,是比較有代表意義的,每本書的可操作性都相當強,相信你看完以上幾本,會對育兒有著更深入的瞭解,同時也會改變現有的教育方式,你會發現,原來教育可以很快樂,原來不吼不叫的感覺這麼好。

所以,媽媽們,當你還在為家裡的小惡魔頭疼時,不要總在自責與懊惱中不斷掙扎,而是要做出改變,做出改變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讀書,相信讀完這些高質量的育兒書,會讓你育兒之路更加輕鬆,更加暢通無阻!

我是熊媽,兩男娃的媽,關注我,帶你一起讀更多的好讀!


熊媽碎碎念


我讀過最好的育兒書是《內向性格的潛在優勢》,這本書的作者是馬蒂·奧爾森·蘭妮(Marti Olsen Laney),蘭妮博士是一位研究者、教育家、作家和精神治療醫師。她是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內向性格研究權威之一,曾在美國和加拿大舉辦過多次演講與專題討論會,錄製過200多個電臺和電視節目。

這本書分析了孩子的不同性格特點,讓我們可以對孩子因材施教,挖掘孩子的性格優勢,讓孩子可以健康成長。

這本書談到因為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讓人們的生存環境不再侷限於彼此很熟的鄰里、鄉村關係中,更多的匿名業務和社會關係瘋長,人際交往變得重要。同時,社會文化從注重品格的“品格文化”向注重個性和吸引力的“個性文化轉變。這些原因使得外向理想型價值取向佔據了大多數人的想法。

外向理想型價值取向的意思是:認為一個人最理想的性格狀態是外向。它是目前普遍但並不正確的觀念。

內向孩子能在這個外向的世界中取得成功嗎?是否要讓他們變得外向一點?

不,實際上,內向性格的孩子會給你帶來驚喜,當你真的瞭解他們,你會發現你很樂意接受他們本來的樣子。



育兒學堂有話說


《育兒百科》日本松田道雄寫的,非常暢銷的一本書。

從嬰兒誕生前一直寫到孩子上小學,共分651章。以孩子的年齡段為單元劃分,各部分相互獨立,內容包括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餵養方法,環境,異常情況,集體保育等,詳細解答了育兒時遇到的各種問題,細緻入微,全面周到,父母只需閱讀孩子同年齡段的部分即可,使用方便,實用性強。

作者在書中致力於梳理育兒理念,示人給嬰兒愛而不僅僅是餵養;從孩子立場出發,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是松田老人育兒理念中最精華的部分。松田老人強調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強調尊重孩子的選擇權利;教育孩子,注重創造力的培養;以讀者為中心,從父母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作者為了支援焦慮的母親們,專門設立了“孩子的疾病”篇,更為重要。孩子生了病看醫生是理所當然的事,任何育兒書籍都不可能成為醫生的代用品。遺憾的是醫生們太忙了,無暇向母親們詳細解說、解釋病情。“孩子的疾病”篇即擔負起了替醫生向病人說明病情這一角色,這樣使患兒父母在理解了病情的基礎上接受治療,避免了以病患無知為前提的盲目治療,也避免了從醫院經營的角度出發無視患者立場、漠視患者痛苦的治療。





努力的三元


在我初為人母時,也經歷了一番兵荒馬亂。因為心理學專業,深知0~6歲對寶寶的重要。我翻看了大量育兒理念書籍,比如:親密育兒、程序育兒、“園丁式育兒”、正面管教、雙向養育、蒙氏等,及如何為人父母,如何家庭養育的各類書籍。一心想找到一種“非常正確”的育兒理念和方法。而當人可有很多選擇時,反而更容易引起焦慮,因為你總想選擇出所謂“最好的”、選擇那些“永遠不會出錯的”,那些“不會有遺憾的”。

後來我發現,其實所有的育兒理念大體都有其共通之處,比如:情感聯結,愛,尊重,瞭解孩子,引導而非控制,培養自主性,管教而非絕對自由,自我成長等等。不同理念大多在此基礎上有所側重。

撥雲見日,世間各類育兒法,沒有非黑即白,沒有強烈的排他性。

第一,分階段分情況有所側重的選擇育兒方法,博採眾長,不要一塵不變的固守某一理論,正如西爾斯博士所言:“應採用書中講述的各種手段來形成你自己的養育體系,應採用適合你的孩子和你的家庭的手段來創造出你自己的養育風格。”

第二,最重要的是瞭解你的寶寶。選擇哪種理念和方法來育兒,要根據寶寶的氣質類型,根據父母的性格特點、底層邏輯、精力財力狀態等綜合考慮。

第三,有一些育兒理論和方法,需要強烈抵制。比如:哭聲免疫法,各類行為和言語上的懲罰,懲罰性質的“暫停”等。

以下,我列出了一些我個人有所得的育兒理念及方法著作,希望給大家提供多一些選擇並借鑑參考。這裡不過多比較各理念和方法,強烈建議大家多參考幾家之言,選擇適合自己的部分,沒有非黑即白,只有適合與否。無論選擇哪種育兒方法,重要的是不要心存內疚,沒有所謂的完美,只有適合和剛剛好。

<strong>

你們讀過最好的育兒書都是什麼?沐媽推薦書單如下:

  • 《西爾斯親密育兒》,(美)威廉•西爾斯,瑪莎•西爾斯著。老實說,親密育兒是大多數媽媽的本能,這本書在親密育兒理念的基礎上,分三個階段介紹來如何建立親密關係以及在此基礎上如何管教孩子,包括了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

  • 《實用程序育兒法》,(美)特蕾西•霍格等著,這本書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世界,觀察觀察再觀察,瞭解自己寶寶的個性,進而使用各種技巧和方法建立常規程序。

  • 《自主養育:焦慮時代的父母之道》,趙昱鯤著,如果讓我只推薦一本育兒書,我會推薦這一本育兒書,它與我的底層邏輯和一些核心育兒理念很契合,現有道,後有術,授人以漁,文筆幽默,通俗易懂,既接地氣又有紮實的理論背景。

  • 《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美)Alison Gopnik,家長應該具備園丁精神,重環境輕技巧,而這本書能給你答案。

  • 《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美)簡•尼爾森等著,內容包括了正面管教的原則,先了解自己的孩子,再告訴你具體怎麼做,非常值得推薦,尤其書本第3章神奇的大腦。

  • 《父母平和 孩子快樂》,(美)勞拉•馬卡姆博士著

  • 《這樣做父母就對了》,劉萍主編

在沐媽看來,育兒書的作者各有千秋,不可能說一本書就能涵蓋你所有想知道的知識,也不可能完全符合你的教育理念,但是多看書多積累多學習是沒錯的,要做的就是從看的書裡總結出你自己的育兒觀念。

注: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