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被兩隻猴子改變了結局的一場戰爭

1917年,亞歷山大登基,稱希臘人國王亞歷山大一世。亞歷山大一世成為國王的當年,希臘王國對同盟國宣戰。1918年春,希臘全國動員了25萬人的軍隊,在馬其頓、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作戰。9月,保加利亞投降,10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投降,希臘軍隊跟隨協約國軍隊進入伊斯坦布爾。

在戰後的巴黎和會上,希臘王國首相韋尼澤洛斯對北伊庇魯斯、色雷斯、士麥那及附近地區和佐澤卡尼索斯群島提出領土要求,但這些要求大多遭到其他協約國的反對。1919年5月,希臘在英國的慫恿下佔領了小亞細亞半島上的士麥那,12月佔領了北伊庇魯斯。

在這種情況下,奧斯曼帝國被迫於協約國簽訂《色佛爾條約》。通過這個條約,希臘得到了包括阿德里安堡和加里波利半島的全部色雷斯,愛琴海諸島和士麥那附近地區。《色佛爾條約》遭到了土耳其民族運動領導人穆斯法·凱末爾的反對。

1920年10月,希臘軍隊向凱末爾的軍隊開戰,第二次希土戰爭爆發。

就在第二次希土戰爭剛開始的時候,雅典御花園發生了一件看上去微不足道,卻影響了整個希臘現代史的事件。亞歷山大一世國王帶著他的寵物狗在御花園散步,寵物狗遇到一隻猴子的攻擊。亞歷山大一世用棍棒趕走猴子,卻被猴子輕微咬傷了手。這時另一個猴子跑來保護它的同伴,國王在將它趕走的過程中,又被咬了一口,這次的咬傷較為嚴重。兩隻猴子後來都被殺死。幾天後,國王的傷口發生感染,10月12日病情加重,危及生命。1920年10月25日,亞歷山大一世在雅典因敗血症去世。

亞歷山大一世死亡以後擁護君主制的一方在大選中獲得多數票,並通過公民投票使得亞歷山大一世的父親康斯坦丁重回王位,韋尼澤洛斯流亡巴黎。復位後的康斯坦丁一世繼續著第二次希土戰爭。然而康斯坦丁一世領導的這場戰爭卻以希臘的慘敗而告終,25萬希臘人在戰爭中犧牲,希臘人的"偉大理想"徹底結束,亞歷山大一世在位期間得到的所有領土也全部丟失,康斯坦丁國王被迫第二次退位,由他的長子喬治二世繼位,6名保皇黨高級軍官因為戰敗被處決,韋尼澤洛斯也被邀請回國任職。

丘吉爾對此評論道:"一次猴子咬傷導致了25萬人的死亡”。

被兩隻猴子改變了結局的一場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