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魯迅先生的文章你覺得怎麼樣?

黎瓏


身為90後的我對魯迅先生的文章並不陌生,因為我初中就有學過魯迅先生的文章,譬如《藤野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風箏》、《故鄉》、《孔乙己》等。那時候讀魯迅先生的文章,很多時候我都覺得非常枯燥難明,畢竟我沒有生活在那個時代,我難以理解語文老師說魯迅先生的這篇文章是批判封建禮教的黑暗,那時候我就很疑惑什麼叫封建禮教,語文老師又說這是一個人吃人的黑暗制度,我還是未能明白。雖然對於魯迅先生文章的深層含義未能深刻理解,但是魯迅先生文章中描寫的童年美好以及與玩伴的友誼、藤野先生的敬愛、孔乙己的悲苦貧困引起了我內心的共鳴。或許是情感的共鳴,誘發我對魯迅先生文章的思考,思考著魯迅先生文章中出現的人物結局悲苦的原因,思考者魯迅先生文章為什麼絕大多數都是講述那個時代的小人物,百思難以得其解。於是我自己買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與《狂人日記》來看,翻開書頁,我發現書頁裡有許多關於文章的註釋,這有助於幫我瞭解那個時代的背景,也讓我開始明白理解什麼是封建禮教,簡單點來說封建禮教就是統治者或者上層階級用來禁錮思想、奴役愚弄百姓、鞏固統治、踐踏女性尊嚴的一種工具。通過閱讀魯迅先生文章,你會發現原來那個時代不但有封建禮教的壓迫,更有帝國列強的欺凌。正是處於那樣的一個時代,那些小人物的悲慘結局正是那個時代的縮影。魯迅先生想通過這樣的講述,不止要批判封建禮教的黑暗,更要喚醒中國人反抗人吃人的封建禮教,面對帝國列強的欺凌中國人要在沉默中爆發。

這就是我對魯迅先生文章理解的變化歷程。

通讀魯迅先生文章,我覺得魯迅先生的文章有童年的美好、師生的情重、小人物的悲涼、愛國者的浴血奮戰,文章主要批判了封建禮教的壓迫與帝國列強的欺凌,極大鼓舞了人們勇於反抗封建禮教與帝國列強。同時我也覺得魯迅先生文章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與現在的時代相比,我們會異常感到幸福,因為現在的時代是一個美好的時代,我們可以為自己的夢想奮鬥,無論男女。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的國家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不再是那個受帝國列強欺凌的時代了。所以讀魯迅先生的文章可以讓我們居安思危。



瘋魚籽


1、保持人格獨立。魯迅沒有智者虛張聲勢、打拱作捐之陳腐,沒有文人衣冠楚楚、道貌岸然之虛偽,更不存在舊知識分子無病呻吟、顧影自憐之惡習。他,生就一副傲骨,秉承先哲才氣,鶴立雞群,獨往獨行。

2、真實的自我。魯迅之所以獨一無二(效仿之人多亦,但無人能比),關鍵是魯迅的真實。魯迅的真在於他敢於直言,公開說別人“不敢說,不想說,不願說,不能說”的話。他是一名孤膽俠士,單槍匹馬地向舊勢力衝殺。

3、強烈的使命感。魯迅之所以為魯迅,是因為他不明哲保身,受到恐嚇,他出門不帶鑰匙,以示不歸之志。他不惜以其生命高揚理性,以其堅毅警示眾生,因而使人望其項背終生敬仰。



皮曉芳


魯迅先生的文章當然好啦!他的文章思想深刻,筆鋒犀利,用批判的語言來揭批社會黑暗,為勞動人民吶喊,竭盡全力喚醒那個沉睡的世界,麻木的國民!他借《孔乙己》來批判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借《祝福》祥林嫂來批判封建禮教,寫《狂人日記》來說明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就是一個吃人!借《藥》,華家,夏家的悲慘人生,來說明革命者的悲哀和人民群眾以及整個社會的麻木不仁。他的小說《阿Q正傳》,點明批判當時的國民性,以自我陶醉,安慰自我的精神勝利法在社會上渾渾噩噩。另外,他的雜文,獨樹一幟,像匕首,像頭槍,直指社會黑暗!魯迅的時代,新舊交替,白化文剛剛開始,所以他的文字讓現代人看起來,有點晦澀難懂。但是,他的文章和裡面蘊含的思想,就好像一壺老酒,越是歲月久遠,越是散發出無與輪比的醇香,讓人回味無窮,越讀越愛讀,越讀越深思!他後期的文字基本上都是白描,不用任何渲染的文字來襯托所寫故事,還能把小說人物寫的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可謂功力渾厚,堪稱一代大師!



報紙廣告守望著


魯迅的所處的時代是中國“病弱不堪”,“萬物齊暗”的時代。這個有良知的中國知識分子棄醫從文,吶喊呼喚著國人的覺醒。先生的穿透力、震撼力無窮的雜文,散文像投槍匕首一樣射向沒落的社會,沒落的世風,沒落的制度,無不體現出一種罕見的民族大義和骨氣,這正是我國知識精英當所汲取的。


15863130


就我個人而言,我是非常喜歡魯迅的文章

魯迅的文章每一篇都很深刻,都很有洞察力

魯迅敢說,敢寫,敢做。魯迅從前從事醫務工作,後來發現中國人腐敗的並非肉體,而是精神上的頹廢,果斷棄醫從文,開始利用文字喚醒中國人的良知,無論魯迅的哪一篇文章,我讀過之後,都感覺唇齒留香。他的每一個字都準確的批判了中國人的現狀也準確的指出了中國人應該今後成為怎樣的人。相信在那個年代,會有很多人看了魯迅先生的文章後,都深感欣慰,收益匪淺。


建木小窗


尖銳、犀利、深刻。民族脊樑,先生當之無愧。既是新文化運動的旗幟,也是民族靈魂的旗幟。先生以筆為武器、為匕首,無論愛與恨,都力透紙背。為喚醒昏昏噩噩沉睡幾千年之同胞之國民,先生以瘦弱之軀、搖旗吶喊、終其一生。其性、剛烈;其筆、辛辣;其文、酣暢。


禪茶與人生


魯迅的文體簡練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鐵殺人,一刀見血。重要之點,抓住之後,只消三言兩語就可以把主題道破。文章,幽默,辛辣乾脆,全近諷刺。

具有偉大的思想性和偉大的革命性,還因為他窮畢生之力,在中國的文學史上,樹起了一座偉大的文學豐碑。魯迅的語言風格是獨特的,獨特到別人難以摸仿的程度。沒有紮實的知識做底子,就算是摸仿,也只能是鸚鵡學舌,得其表而難入其裡。

魯迅的文字風格“是從中國的舊文學出來,就是所謂的包小腳,小腳解開了,可是那骨頭裡面,還是碎掉了,所以解開了以後呢,還是有那種舊文學的底子,寫白話文有的時候不能夠脫胎換骨”。


龍之傳人龍行天下


魯迅先生的文章,入選課本更多,想想他的初衷,棄醫從文,他發現醫學只能救得皮肉,而文章才可震懾心靈,警醒世人!

現在的人,大多浮躁!而且短視頻的出現,大街上多的是抖音和快手,而真正靜下心來品讀魯迅先生文章的人不多!魯迅先生的文章,平實而有讓人深思!需要我們細細品,慢慢理解的文章!

即使是現在,同樣給我們全新的思考!在劉和珍君的文章中給我印象深刻,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而新冠疫情的威脅下,醫生護士不顧個人安危,直面病毒!

魯迅先生的文章,每一篇都有很好的解讀以及震懾心靈的地方!我依然記著他手拿半截煙,身穿長袍坐著,眼神嚴肅的望著遠方的那個圖片。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仔細的看看,讀讀!非常值得!


星際戰艦領航員


一、對國家和民族有著深沉的愛,因而對現實的黑暗深深地恨;他屬於我們整個祖國和民族;

二、對歷史和現實的洞察;

三、對人的分析和認識入骨三分;勇於自我批評;

四、語言冷峭,幽默,諷刺性極強;

五、直面現實,痛恨虛偽;

六、愛憎分明,剛毅頑強。


河洛伏羲文化研究院


從藝術的角度看,魯迅的文章非常棒。你要說他的思想立場,不同階級的人評價可能不一樣。文筆犀利的人總會招來某些人的反對,魯迅的文章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