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如果某人的團隊研製出新冠病毒特效藥,能否得獲得今年諾貝爾獎?

唐明皇遊月宮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已經在很多個國家蔓延,其致死率雖然不及SARS和MERS,但傳染能力明顯要強。對於新冠肺炎,目前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能夠殺死致病病毒,主要是依靠人的免疫系統將病毒清除掉。如果有人能夠研製出針對新冠病毒的特效藥,為其頒發諾貝爾獎應該是不成問題的。至於什麼時候能獲獎,至少也要等十幾年。

每年諾貝爾獎的提名截止日是當年的1月31日。即使明天有人突然研發出神藥一下治好了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也不可能拿到今年的諾貝爾獎。當然了,一夜之間將新藥投放到市場中的可能性也是0。

最近很多人經常看到誰誰誰的團隊發現什麼什麼對新冠病毒有抑制作用,消息很是讓人興奮,可沒兩天就不再炒那個曾令人興奮不已的消息了。因為藥物的研發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般需要經歷候選藥物研發、臨床前研究、Ⅰ期臨床試驗、Ⅱ期臨床試驗、Ⅲ期臨床試驗、新藥申請、上市及上市後監測等多個過程,每個過程中又有多個環節。研發一款藥物從開始到上市通常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明天突然冒出一款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研製出能夠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之所以有望得諾貝爾獎,這是因為新冠肺炎目前有向全球蔓延的趨勢,同時像SARS、MERS等病毒和新冠病毒非常相似。科學家們有望根據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開拓出針對其他冠狀病毒甚至所有病毒的藥物,這將是人類和病毒對抗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如果藥物真的研發成功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要拿諾貝爾獎還有一個時間問題。這個時間長也正常,短也正常。屠呦呦在70年代發現青蒿素,到了2015年才獲得諾貝爾獎。目前大多數獲諾貝爾獎的成果要經歷這種時間的考驗。


刁博


今年?

您怕不是對諾貝爾獎有什麼誤解。

從科研成果誕生到獲得諾貝爾獎現在至少需要三四十年的時間,隨著科研成果越來越多這個間隔時間還有可能越來越長。

你能想象嗎?其實青蒿素對抗瘧疾的成功是上世紀的事情。

所以今年拿,不可能。

另外一個就是特效藥研製成功的問題。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說,希望非常渺茫。

為什麼?很簡單,因為研製特效藥所需要的時間遠比疫情徹底結束所需要的時間長。

等特效藥真的研究出來了,疫情已經結束了。沒有患者做臨床試驗誰能證明它就是特效藥呢?就包括疫苗也是一樣的。

但是研製工作必須要做,為的是如果有下一次爆發可以立即投入工作。假如——我是說假如,新冠病毒第二次爆發了,這些特效藥才能夠真正的投入使用。

但是連這種假如也基本不太可能了。

以上。


劉算同


那是肯定的,目前為止人類對冠狀病毒研究還停在認識初期,如果有團隊可以研究出特效藥,那不僅是新冠肺炎,而是整個冠狀病毒庫都可以被攻破,其價值無法估計,所以諾貝爾只是其一,歷史上會永遠記載,教課書上會記載。

但是冠狀病毒感染攻擊力強,感染身體細胞,初期不被免疫系統發現是最大難點,就是無法區分藥物靶標,感染後期因為被感染體細胞病變被免疫系統攻擊,但是已經滯後,病毒已經完成了生命週期,和人類是共生關係,所以研究特效藥很難。


大唐金牌殺手


不會的,如果這樣可以拿諾獎,那各大醫藥公司能壟斷諾貝爾獎。



眼睛之家


不能。

諾貝爾獎的主要獎勵對象是對整個人類社會在某個領域的研究做出重大貢獻的人,他們的研究不是為了解決某一個或者某一類問題,而是這個研究在某些領域的表現十分突出,同時他們的研究成果會影響到其它的領域,在相關甚至不太相關的領域產生促進作用,推動其它領域的同步發展。這個有點類似於研究一個命題的時候遇到了一些瓶頸,而這個瓶頸由於其本身存在於相對底層的級別,因此一旦這個瓶頸被解決,可能會同時促進多個領域的研究得到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