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甘肅市場監管:強化措施抓防控 傾心竭力促發展

強化措施抓防控 傾心竭力促發展

近期以來,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強化使命擔當,紮實履職盡責,一手加強疫情科學防控,一手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緊密結合職能精準發力,積極強化幫扶措施,提高服務效率,努力恢復各地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全力維持穩定的市場秩序,不斷提升市場監管水平。


蘭州市

各類市場主體復工復產19201家

連日來,蘭州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積極行動,防控疫情的同時有序推進食品生產企業復工復產。


“我們雖然不能在一線,但也要用實際行動為一線分憂解難。”蘭州天生園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榆中生產分公司負責人在申請企業復工復產時說。經過榆中縣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的認真核查,該企業已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達到復工復產條件。


據蘭州市市場監管局統計,截至2月23日,在達到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全市各類市場主體復工復產19201家,餐飲業復工復產655家,食品生產企業83家。作為民生保障行業之一的食品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如何?防控措施是否到位?


在蘭州黃河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掃二維碼錄入信息取代了常見的紙筆登記,身份信息、電話號碼,現場實測體溫、近期有無發燒等信息通過掃碼後呈現在手機屏幕上,填寫完上述信息,再拍一張戴口罩的自拍照上傳至信息採集區,體溫檢測正常後方能進入廠區。“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設置了兩道檢查崗,一個是廠區大門,另外一個就是生產車間。”該公司供應鏈生產車間經理郝康寧說,“嚴格管控外來人員的同時,廠內工作人員每天進行兩次體溫檢測並記錄在案,廠區每天按照生產時間進行兩到四次消毒,運輸配送車輛進出都要消毒。”

天水市

多措合力抗“疫”有序復工復產

天水市市場監管系統堅持市、縣區局、鄉鎮所三級聯動,採取有力措施,積極出臺多項措施支持復工復產,保障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圍繞簡化優化政務服務、支持有序復工復產、優化市場監管服務環境、維護良好市場秩序五個方面出臺免收特種設備檢驗費、延長從業資格(證明)有效期、強化疫情防控用品監管等20項“硬核”措施,指導全市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有序恢復生產經營。堅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確定專人指導、全程幫辦,在半小時之內為甘肅成紀生物藥業有限公司辦結《營業執照》經營範圍變更;並主動協調、積極邀請省藥監局專家現場調研,指導幫扶企業做好醫用口罩生產許可事項現場核查和產品註冊申報工作,加快推動企業醫用口罩產品註冊和生產線建設工作同步進行。


在全面排查檢查、督促經營者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酒店、商場、超市、商店、餐飲店、理髮店、集貿市場等各類商業門點正常營業,合理安排營業時間,嚴格實施場所消毒、人員佩戴口罩、檢測體溫等措施。積極指導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截至2月20日,全市餐飲服務單位正常營業98戶、食品生產企業恢復生產46戶、醫療器械生產經營單位正常營業95戶、藥品生產經營單位正常營業744戶。


隴南市

安全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截至目前,隴南市市場監管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19440人次,檢查食品生產企業520戶次,餐飲經營者4387戶次,責令整改152戶。全市餐飲企業復產復工227戶,商貿流通經營戶3220戶,藥品醫療器械經營戶879戶,食品生產企業64戶,集貿市場8家,有效確保了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物資穩定供應。


事前抓指導,科學合理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積極引導餐飲服務行業和食品生產企業在符合相關部門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分階段、分批次、分規模開展正常經營活動,盡全力滿足市民生活需求、保障市場供應,科學合理解決供需矛盾。


服務零接觸,證照全程網上辦理。全面推進“無紙全程電子化登記”,涵蓋市場主體設立、變更、遷入遷出、增補、註銷等業務;大力倡導登記審批業務“網上辦”,鼓勵企業和群眾登錄甘肅政務服務網等線上平臺,網上在線辦理登記註冊和各類行政審批業務。


事中事後強監管,疫情防控工作不鬆勁。督促檢查復工復產食品生產企業和餐飲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制定嚴格的索證索票制度,全面落實進貨查驗和環境消毒要求。持續強化疫情防控期間藥品經營企業監管力度,加大各類口罩、消殺用品等醫療用品質量監管,嚴厲查處製售假冒偽劣行為。加強計量器具檢測工作,為復工復產企業精準提供檢測服務,免費對測溫設備進行檢測校對。加大對電梯、鍋爐、加油站等特種設備監管力度,督促企業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做好復產復工前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在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企業可提前預約特種設備檢測服務,採取先檢測後繳費的辦法,確保復產復工企業設備檢驗到位、隱患整治到位、持證上崗到位、制度落實到位。


嘉峪關市

精準實策全力保障企業復工復產


嘉峪關市市場監管局立足職能、靠前監管,針對不同情況分別採取措施,指導企業在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的基礎上,有序復工復產。


針對轄區內即將復工復產的企業,該局確立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督體系,通過實地指導確保該項工作有序進行。一方面督促企業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和工作措施,明確疫情防控責任機制,並做好外出員工入嘉返嘉相關信息核查、隔離觀察等措施;另一方面要求企業購置體溫監測儀、消毒水、口罩等防疫物資,做好生產經營場地設備清潔消毒、員工的體溫檢測、身體異常狀況排查等工作。在此基礎上,督促企業建立並落實員工防護培訓制度,切實提高企業員工的防範意識和參與社會群防群控的自覺性。


定西市

打通復工復產綠色通道

30小時完成企業審批


近日,定西市漳縣市場監管局在調研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時發現,轄區內一家生產飲用純淨水的企業“萬事俱備,只欠‘許可’”。


定西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此情況,按照省市關於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相關指示,於2月13日中午直奔企業,現場指導企業進行網上申報,現場受理並立即進行現場核查,核查通過後當場作出了許可決定。並於2月14日上午打印出了《食品生產許可證》,當時用郵寄方式送至企業。


當前,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定西市市場監管局幫助全市各類企業堅定信心,指導企業加強對返崗復工人員健康防護,督促企業加強質量管控,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渡過難關,實現有序復工復產。


白銀區

399家餐飲店恢復營業


“目前,恢復營業的餐飲單位,無需遞交餐飲單位復業備案表、疫情防控預案等復業備案材料,只需向所在鄉鎮街道食藥所提交餐飲業復工營業備案承諾書即可。”白銀市白銀區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取消審批並不是監管放鬆。白銀區市場監管局加大對復營業的餐飲企業進行督查力度,督促餐飲企業落實好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配戴口罩、體溫監測、定時消毒等防控措施。同時,嚴格檢查餐飲單位食材安全、操作區和就餐場所的環境衛生消毒情況、餐飲具和工用具清洗消毒情況及餐飲單位從業人員個人防護情況,確保市民用餐安全。


截至2月24日18時,白銀區恢復開門營業的餐飲企業共有399家,包括蘇大姐火鍋在內的大型餐飲店有10家,其餘大部分是以麻辣燙、麵館、炒菜、快餐店、炸雞店、飲品店、小吃店等為主的中小餐飲經營店。


崆峒區

細化措施積極指導企業復工復產


面對當前疫情防控的新形勢、新要求,平涼市崆峒區市場監管局積極發揮部門職能,堅持防疫情、促經濟兩手抓、兩不誤,多措並舉,全力指導市場經營主體有序復工復產。


一是研究部署再深化,積極推動市場主體復工復產。為統籌考慮疫情防控與市場主體恢復營業,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商務局、衛健局研究下發了恢復營業防控工作等方案,明確了市場經營主體的恢復營業流程、條件以及後續監管和責任分工等內容。


二是防控措施再細化,有序恢復市場主體經營秩序。對餐飲業、零售業等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防控設施、經營方式、原料採購、食品加工、網絡訂餐等作了細化規定,嚴格落實平涼市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報備制度,要求復工復產企業在做好準備工作後提交復工復產方案,對達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堅決不予審批。


三是監督檢查再強化,全力做好市場主體後續監管。全面加強監督檢查勤度,按照網格化監管區域,對復工復產市場主體從建立防控機制、做好復工準備、加強人員管理、保持生產(經營)場所衛生清潔和消毒、嚴把採購關口等五個方面進行全面監督檢查,嚴格風險防範。


慶城縣

開"綠色通道"保障企業復工復產


疫情防控以來,慶陽市慶城縣市場監管部門下沉油田等企業,服務指導食堂管理,切實解決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大力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加快發展,全面督查指導企業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工作,開闢網上辦公通道,實行“零上門、不見面”網上辦理,為企業提供24小時個性化服務,行政審批事項一律實行網上辦、馬上辦、簡化辦,推行“一條龍”服務,讓網絡多跑路,企業少跑路。


山丹縣

多舉措助力餐飲服務行業復工復產


測體溫進廠區,開工前先消毒。2月14日開始,山丹縣各行各業陸續開始復工復產,2月20日,山丹一家牛肉麵餐館開門迎客,顧客必須戴口罩,進門測量體溫,買票、取餐排隊,用餐單人單桌,市場監管派專人現場監管。為儘快恢復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縣市場監管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積極謀劃,嚴格落實行業主管部門責任,準確瞭解各企業實際情況,對企業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及時協調幫助解決,多措並舉,全力支持和組織各行各業開始復工復產。同時,發佈《關於疫情防控期間部分生活必須服務類經營單位恢復營業的告知書》,告知書提到,經營單位滿足條件、承諾備案,並嚴格按要求做好防控措施即可開門營業。“復工復產,我們信心堅定,共克時艱,早日戰勝疫情。既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也要打贏經濟發展保衛戰。”該局一名工作人員如是說。


肅北縣

多舉措助力餐飲服務行業復工復產


為認真落實省市縣“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促進”的要求,酒泉市肅北縣市場監管局在做到嚴格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基礎上,支持和指導餐飲服務行業恢復正常營業,滿足公眾飲食安全需求,促進經濟穩定發展。“我們結合行業特點制定‘防疫情保穩定促發展’復工審核標準,主動聯繫口罩、體溫檢測儀、消毒液等防護銷售企業,溝通協調採購,千方百計助力餐飲服務單位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復工營業。”縣局工作人員說。該局對轄區餐飲服務單位摸底,做到底數清、情況明,通過肅北發佈、餐飲服務監管微信群、微信公眾平臺、電話溝通等方式宣傳告知企業復工流程及要求,對餐飲服務單位提交恢復營業申請的第一時間深入現場進行指導。據悉,為了防止人員聚集消費,該局成立了巡查組,每天利用早中晚錯時巡查復工經營的餐飲企業,嚴格管理復工餐飲企業,同時也積極鼓勵通過網上點餐、零接觸配送服務。截至目前,全縣復工復產餐飲單位提出申請17家,實地審核14家,審核通過11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