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為什麼一些農村老年人很反對年輕人搞養殖業?

墮落的俗人西瓜號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每次和父親提到這個話題都會被罵的狗血噴頭。在他們眼裡養殖業就是投入大,下力大,回報少的行業。老人不讓年輕人搞養殖,一是覺得風險大,二是覺得年輕人做事不穩重,三分鐘的熱度。三是周圍太多的反面教材,看到周圍的人因為養殖賠的傾家蕩產,沒有一個老人想讓自己的孩子走到那一步。老人的想法大多都是平平安安穩穩當當過一輩子。當然老人的想法有他們的道理。

作為我們年輕的一代,如果想搞養殖,切不可盲目行事,看到別人養殖掙錢了腦子就發熱,曾經有段時間我看致富經看的入迷,覺得每一個項目都能致富。其實在成功的背後有多少心酸也只有養殖戶自己知道!

想做養殖第一要有經濟基礎,不能擔的起賺錢擔不起賠錢。第二要有足夠強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掙錢的時候高高興興賠錢的時候尋死覓活!第三場地要選好,瞭解國家政策,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建場地。第四,要有銷售渠道,你養的再好沒有銷售渠道等於零!第五和村裡人處理好關係,農村人啥脾氣性格的人都有,你養的不好有人看你笑話,你養的好了有人會嫉妒。這是我這幾年總結的養殖前的計劃。希望和想要養殖的朋友共勉!最後祝所有養殖的朋友鼠年發大財!


男人四十140


1998年那年我老丈母孃退休了。退休了一下來沒啥事兒了待著鬧心。尋思乾點啥呢?得了養豬去吧!以前他家就是農村江北的。離嫩江江邊兒特別近,村子叫哈拉村。

在村子花了1萬多買了三間平房。院子200多平方米。帶了一個大豬圈。雄雄氣昂昂高高興興地去了搬過去了。準備大幹一場。抓了兩頭老母豬。過了倆多月,下了兩窩崽。一個母豬下12個。一個母豬下十個。

可把我老丈母孃樂壞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九八年一場大水。把房子沖垮衝破。豬圈也衝沒了。村委會地勢高。把豬和豬崽子抱到村委會去了。大水退了。把豬崽子和豬都給賣了。連本兒帶倉都賠進去了。這一下子積極性就沒了。房房子1萬塊錢買的。6000塊錢賣了。這一下子眼睛直了。點兒也背呀!現在一提養殖的事兒,他直搖腦袋。

所以農村養殖風險挺大。你得了解市場行情。還得懂得養殖技術。

還得成天和糞便打交道。小型養殖場抗風險能力太差。大養殖場有國家扶持。要是趕上禽流感。豬瘟就完了。。老年人經歷太多了。不如出去打工。和養殖掙得差不多。沒有多大風險。所以有的老年人不贊成年輕人養殖。就這個道理。


東北二剛


我有一個朋友,在老家投資了幾十萬建場地搞養殖業,在當地來看規模不小。三年前養羊,拉的羊回來水土不服,死了很多,虧。兩年前養牛,剛好碰對牛生病,死了很多,虧。去年養豬,豬瘟襲來,又死了一大片,虧。好吧,做什麼都虧,沒本錢了,投小點吧,養雞。好了,雞養得大了,準備可以賣了,又出現疫情,人都出不來,更不用說賣雞了……

當然,一個人做生意除了運籌帷幄之外,還有一部分運氣的成分避免不了。做任何事都有風險,但如何規避風險,項目是否可行,就要看自己來考量了。

今年的行情更難了,做生意的老闆需謹慎,管好自己口袋的錢。養殖業不是做不了,做事需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機會合適,還是可以做的。父輩關心的是我們的穩定,對於投資來說,肯定不如有份穩定的工作好。思維方式不一樣,所以父輩還是希望我們安穩。現世安穩,多好!



江楓行者


大家好,我遇到過這種情況。首先說,我就是農村長大的。

大概是在2013年的時候,我在當地城市裡面做藥品銷售的工作。我們這裡屬於三線城市,那時候市裡面的基本工資是3000元左右吧。

有一次回到農村老家,看到一個朋友養雞挺好的,覺得很賺錢。他養的是肉雞,就是那時候很火的,供應的某某洋品牌連鎖快餐店做炸雞,漢堡的。40多天養一批,一隻雞可以賺3元左右,一批可以養10000多隻,一批就可以賺好幾萬元。40多天的收入抵得上我的一年收入了。當時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覺得這是我覺不能錯過的發財機會。當天晚上就去朋友的雞棚好好參觀,甚至當時就計劃好在哪選址建雞棚。

回到家給父母說這個事的時候,誰知受到了堅決的反對。首先他們說我的工作雖然不是特別掙錢,但是好在穩定,日後會更好的發展。再者養雞需要投資20萬建雞棚,什麼時候能回本,是否順利都不一定。最後一個原因,覺得我受不了那個苦,養雞需要24小時值班的,更別談餵雞,清理雞糞啦。父母又給我舉了很多養殖賠錢的例子。我當時沒聽進去,一心只想養雞。

後來機會來了,我和一起朋友在鄰村租了一個建好的雞棚,一年租金20000元,比起自己建棚划算多了。

結果呢,呵呵,我們倆轟轟烈烈的失敗而歸,養了兩批,賠了兩批。每個人都瘦了十幾斤,據說養肉雞的人剛開始都會瘦的。

老人不讓搞養殖是對的,裡面風險太大了。有想入行的朋友,望你三思,也可以給我留言探討一下。


蘋果味的小葡萄


不是說養殖業不賺錢。養殖業的風險太大。搞不好還要虧錢。我以前就是在家裡面搞養殖的.家裡有個小型豬場.從08年養到2014年.前幾年小賺一點不算虧.到了14年的下半年豬價直線下跌.加上一批育肥豬的傷亡.幾年賺的錢又都虧進去了.養殖別的我不太理解.但對養豬來說.我深有體會!所以說盡量做點別的生意都不要搞養殖.可以這樣說5年以後的你和現在的你.會發現原來搞了幾年養殖還是原地踏步.沒有任何進展!


亮哥80後



小張一家人


我家老人跟我說:家財萬貫,帶毛不算。就是養殖帶毛的動物一天沒賣出變成錢,一天不能算你的財產。搞養殖需要有足夠的精力還有經驗。不能瞎摸索著和蠻幹。養殖業大多群養,一但出現病瘟,群體得病。那就是血本無歸甚至負債累累。而且養殖業的價格不太穩定。今年高明年低也是正常。我家老人就反對我搞養殖。


農村虎妞的生活


老人反對也是有考慮的,只不過觀念陳舊了點。年輕人現在搞養殖其實還挺有前景的。

  1. 不好找老婆。老人會覺得年輕人嘛,天天在家搞養殖,不好找老婆,畢竟現在的年輕女孩誰願意跟你一起養豬養羊的,找不到老婆就是個光棍,別人會笑話。我有一個同學就是養羊的,20歲開始養,養到24歲。最後他爸回去偷偷把他養的羊全賣了,直到去年結婚了。才讓他繼續養。
  2. “沒出息”。老人的觀念就是年輕的時候就要出去闖,吃點輕鬆飯,做點輕鬆事。只有在外面混不下去的人才回去養豬養羊。哪個老人不希望別人誇自己子女能幹哦。
  3. 規模小,不掙錢。以前農村養豬養羊都是為了貼補家用,一家最多也就喂幾頭豬,幾隻羊。養殖方法也不科學,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所以才反對。

現在不一樣了,政府支持年輕人回家創業,其中養殖業更是大力支持。科學養殖,規模養殖還是很有前景的。


擺渡小勇子


因為養殖業風險大,投資大,當然利潤也是可關的。比如說豬吧,去年豬肉瘋長,去年養豬賺了一大筆,但是前年呢?我沒記錯的話,前年豬肉便宜的要命,為啥那麼便宜,就因為前年生豬的疫情嚴重,從而造就了去年的豬肉瘋長。所以老人們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冒這麼大的風險去闖蕩養殖業。畢竟誰也不知道在自己搞養殖的時候會不會碰到那種災害性疫情。


忽然見小胖


為什麼一些農村老年人很反對年輕人搞養殖業?

老話都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放到這裡也是非常合適的。之所以一些農村老年人很反對年輕人搞養殖業,除了養殖風險大,即“家財萬貫,帶毛不算”這一個原因外,還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養殖行業是個又髒又累的行業,很多年輕人涉足以後都會後悔。有的年輕人搞養殖業純粹就是為了好奇和好玩,以為可以當甩手掌櫃就能輕輕鬆鬆賺到錢,可是當他們真正從事這一行之後就會發現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有點大。

二、養殖行業要想賺錢需要持之以恆的精神,年輕人做事往往虎頭蛇尾。年輕人不缺乏衝勁,但最缺乏的是堅持到底的信念。而養殖行業是個需要長期經驗才能慢慢獲利的事業,這和年輕人賺快錢、賺熱錢的初衷不符。


三、農村老年人形成的一個固有概念就是搞養殖業的年輕人沒本事,這種思想在沒有靠養殖賺到錢之前很難改變。不知道別處農村老人是不是這種思想,反正我們這邊的農村老人就是這樣,在你沒有靠養殖業成功之前,他們一直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你,並貶低你。

四、養殖行業前期投入大,年輕人沒有啟動資金只能靠貸款,這種做法並不明智。養殖行業前期需要的投資非常高,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並沒有多少創業本錢,只好靠貸款搞養殖,若成功了還可以,一旦失敗,沉重的債務會壓的他們翻不過身來。


最後總結:一些農村老年人反對年輕人搞養殖業,也不是沒有他們的道理,上述四點就是他們認為搞養殖業所存在的問題。但是話說回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靠養殖業發家致富的人大有人在,也不要被一些老年人的古董思想左右了自己的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