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兩隻眼睛一個近視,一個不近視達到5.0還需要戴眼鏡麼?

有不少兒童和青少年,兩個眼睛視力不一樣,嚴重的甚至一隻眼睛5.0,另一隻眼睛4.0。

兩隻眼睛一個近視,一個不近視達到5.0還需要戴眼鏡麼?

家長對於這件事很困惑:有沒有必要矯正呢?

  不戴眼鏡也能看清楚,可是有時候眼睛又容易累,甚至還會有點頭暈噁心……雙眼度數相差這麼大,對孩子眼睛的發育有影響嗎?

兩隻眼睛一個近視,一個不近視達到5.0還需要戴眼鏡麼?

  兩眼的屈光狀態不一致者,稱為屈光參差。一般來說,人的兩眼屈光狀態普遍存在輕度的差異,完全一致者很少見。可以是一隻眼正視,另一隻眼近視、遠視、散光;或者兩眼都有屈光不正,但兩眼的度數或種類有所不同。在眼睛的發育過程中,遠視的度數在不斷減輕,而近視的度數在不斷髮展,如果兩眼的發展進度不同,就可能引起屈光參差。

兩隻眼睛一個近視,一個不近視達到5.0還需要戴眼鏡麼?

  <strong>兩眼屈光相差25度,可使兩眼視網膜上成像大小相差0.5%,而人兩眼視網膜像的大小相差5%是最大的耐受限度,即兩眼的屈光參差最大耐受度為250度,故屈光參差大於250度者,則會影響患者的視功能。

  屈光參差性弱視:

  患有屈光參差的兒童,觀察物體的時候,一隻眼比較清晰,另一隻眼比較模糊,甚至兩隻眼的視力都相當模糊,所以容易形成交替視力,一隻眼看近,一隻看遠。且由於屈光不正的度數存在差異,兩隻眼視網膜上的物像的大小也存在差異,大腦皮層的融像功能受到不良影響。如果相差5%以上,則兩隻眼的物像不能融合,大腦皮層會主動抑制物像比較模糊的一隻眼,屈光不正度數比較大的一隻眼就會發生弱視。這類弱視稱為屈光參差性弱視。

  斜視:

  當孩子的兩眼存在高度屈光參差時,大腦會主動抑制其視力較差的那隻眼的視覺發育。如果一隻眼睛長時間“視而不見”,那麼孩子就喪失了測距功能和立體視覺。有一些工作和活動會受到很大影響。比如開車。再時間長些,從外貌上,就能找到蛛絲馬跡了,在這種情況下,患兒如不進行有效的治療,久而久之其視力較差的那隻眼睛就可能發展成斜視。

兩隻眼睛一個近視,一個不近視達到5.0還需要戴眼鏡麼?

  <strong>因此,當家長髮現孩子的兩眼視力相差較大時,一定要儘早儘快地進行治療,以免影響孩子視覺功能的發育。

  如果單眼矯正視力都可以達到1.0以上,配遠用眼鏡時,遠視眼應完全矯正,近視眼適當(不完全)矯正。使雙眼視力不低於單眼視力,防止兒童遠視眼弱視和斜視,立體視覺正常,避免形成雙眼交替視力。如果遠視眼矯正視力低於0.8,雙眼完全矯正後,雙眼視力不低於近視眼視力,應完全矯正。若雙眼已經形成交替視力,應不完全矯正近視眼,使近視眼不再發展。

兩隻眼睛一個近視,一個不近視達到5.0還需要戴眼鏡麼?

  孩子左右眼的視力不均衡,都和孩子的用眼習慣有關,比如歪著頭寫字、側躺床上看書、讀書環境左右兩側燈光明暗差異等等。一旦發現孩子有這樣情況,一定及時提醒孩子調整,如果已經形成視力參差的情況,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進行必要的視力訓練,以減少和消除視力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