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5天關停3個,豌豆莢們涼了?

2月20日,豌豆莢宣佈從2月28日豌豆莢PC版開始停止提供在線服務。


5天關停3個,豌豆莢們涼了?


從2009年12月成立,這已經是豌豆莢的第11個年頭;早期,在安卓手機進入中國市場之後,豌豆莢和91助手們幾乎是每一個遊戲玩家的裝機必備。

即便是後來同行們紛紛賣身,豌豆莢也是堅持到2016年才被阿里收入麾下,截至目前,按照豌豆莢官方數據,豌豆莢平臺還有超過5億用戶。

5天關停3家應用分發渠道

事實上,最近關停的應用分發渠道並非豌豆莢一家。

2月14日,PP助手告用戶數,宣佈下線PP助手iOS版、PP助手PC版。

5天關停3個,豌豆莢們涼了?

2月17日,百度手機助手宣佈,百度將下線91和安卓市場渠道的渠道包上傳和管理功能。

5天關停3個,豌豆莢們涼了?

從14號到20號,5天時間內關停或者下線了三家曾經聲名顯赫的第三方應用分發渠道,真的的是讓人唏噓,曾經是裝機必備的豌豆莢,就此沒落了麼?

想當年,在那個手機自帶應用商店體驗極差的年代,安卓手機自不必說,手機到手的那一刻起,必然要裝一個或者兩三個商店。儘管半封閉如蘋果,用戶也會刷機裝上一個第三方應用商店。

即便問現在手機發燒友關於豌豆莢們的記憶,那答案也必然是“愛過”。

始於體驗,卒於體驗。

不管是安卓手機還是蘋果,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後,難免遇上水土不服的問題;再加上,當時的手機制造商們,都將目標盯再在如何在硬件產品上和競品上拉開距離上,忽視了軟件的發展,這就給了第三方應用分發渠道野蠻生長的機會。

安卓這個開放系統自不必說,在手機出場初期,應用的商店質量良莠不齊,有些安卓手機甚至沒有自帶的應用商店。

蘋果雖然有自帶的應用,但彼時的蘋果還有蘋果手機的驕傲:不僅手機價格貴,應用商店裡面的應用也貴的離譜,還不支持支付寶、微信這些國內的支付手手段支付。

正是這種環境,給了國內第三方應用發展的機會。僅僅幾年的時間,國內的第三放應用商店數量激增。

到2013年,百度以19億美元收購91助手,將第三方應用分發渠道的價值展示給了以前未曾看到分發渠道價值的人面前。讓外界看到了應用分發的“錢景”,於是各家開始做自己的手機應用。

不到一年時間,手機預裝軟件成了手機出場必備程序。2013年當年的智能手機預裝軟件用戶調查報告中,預裝16到45個軟件的比例佔到了60%以上,預裝46個或以上應用的佔到了15.1%


5天關停3個,豌豆莢們涼了?

直到今天,預裝軟件還是智能手機用戶不可言說的痛。

在搶第三方應用商店飯碗這點上,手機廠商有著天然的優勢。

預裝軟件對第三方應用商店來說,影響不算太大。最致命的是,手機廠商們開始在自己手機裡預裝在家的應用商店,最近幾年,各大手機定製系統也是愈加封閉,不僅自帶應用商店,還限制通過第三方渠道安裝應用。

相信不少用戶在通過第三方應用渠道安裝應用的時候,會收到“安全警告”的提示;有時候自帶應用商店還會推薦同款給你,提示你從應用商店安裝的應用更安全。

除了手機廠商,其他互聯網公司也嘗試通過自家產品帶“貨”,比如下載一款手機管家,就有了騰訊全家桶,各大互聯網公司手機應用全家桶就是這麼來的。還有一些產品本身自帶分發功能,比如微信支付寶的小程序功能;比如抖音自帶的點擊就可以下載小遊戲的功能。

在不知不覺間,他們已經搶走了第三方應用商店的生意。

現階段,隨著科技的進步,有能力的互聯網公司又有了和第三方應用商店搶生意新手段,比如說免流、比如說雲存儲。

以前,流量還很貴的時候,很多用戶就各種助手從pc端下載軟件,再安裝同步到手機。現在,隨著wifi的普及,手機應用本身體量的優化,除了遊戲應用外,大多數在百兆以內的應用,用戶同通過手機可以直接下載,而不需要擔心流量的問題。

另外,為了解決流量問題,很多大的互聯網公司,直接和運營商合作推出聯名的SIM卡,自己旗下的產品使用流量免費,騰訊大王卡、阿里寶卡等等,直接全家桶免流,即便早期用戶可能並不喜歡全家桶式的應用,但有著流量的優勢,慢慢也就接受了。


5天關停3個,豌豆莢們涼了?


5天關停3個,豌豆莢們涼了?


同樣的理由還可以推及到雲應用,早期的很多用戶還需要手機pc兩端互傳,解決存儲的問題,現在大的互聯網公司都有自己的雲存儲,沒有了存儲壓力,第三方應用商店的吸引力就減少了一半。

在手機廠商和其他互聯網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到2018年,小米、華為、vivo、oppo這些手機廠商,以及騰訊、360、百度助手已經步入了應用商店的第一和第二梯隊;反倒是進軍第三方應用市場很早的豌豆莢被歸入了其他裡面。


5天關停3個,豌豆莢們涼了?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第三方應用平臺已經涼涼了。但凡還有用戶在,還是有翻盤的機會的,只是會比較難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