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網文該如何加強作品內容的代入感?

鄧小梵


關於代入感,我一直認為是很好理解的東西,但因為一直有作者在詢問這方面的問題,我就單獨開一篇來介紹吧。

所謂代入,就是讀者在閱讀時,把自己想象成主角的一種行為,而這導致的結果,就是讀者會隨主角喜而喜,隨主角悲而悲,身臨其境地參與到故事中去,獲得更強的心理感受。

顯然,這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很有益的。自己的事情和別人的事情,帶來的必然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就好比我們看奧運時,有沒有中國選手參加,我們的觀看和助威,絕對是不同的,而如果更進一步,選手是我們的親戚朋友,那關心的程度就更不一樣了。

所以,代入感能讓讀者更關注作品,更深入劇情,更迫切想知道未來發生了什麼。或者簡單地概括,代入感使作品具有更強的吸引力。

然而,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在獲得了這些好處的同時,代入感也會帶來一個負面作用,那就是當主角遭遇不幸時,讀者的感受也會加強,而如果強度超過了讀者的承受能力,他們可能直接放棄閱讀,甚至會產生一些謾罵。

這也是網絡文學中會有一些寫作禁忌的原因,比如結局必須是大團圓,如果最終主角的結局是全家死光光,在強烈的代入感作用下,讀者自然是無法接受這點。

當然,在寫作中,我們完全可以規避掉這些代入感帶來的負面效應,只保留它好的影響。所以,對作家,尤其是網絡作家來說,代入感絕對是個好東西。

那麼,代入感要怎麼才能有,怎麼才能被加強呢?

在談論這點之前,我們首先要區分兩個概念——代入感和認同感。

代入感剛才提到了,是讀者把自己想象成主角的特殊感覺,而認同感則是讀者對主角行為的認可程度。這兩者有關聯,但並不一致。

先說代入感。它的產生其實並不難,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什麼都不用做,它天生就已經有了。只要小說有主角,讀者就會下意識地去代入,甚至哪怕主角是一隻貓、一棵樹,讀者也同樣會有代入感產生。

區別只在於代入感的強弱,而影響這點的是讀者與主角的相似程度。

這個相似度是全方位的,包括了形象、性格、三觀等各個方面。相似度越高,代入感自然也就越強。所以,女性讀者一定更容易代入女性主角,中國讀者一定更容易代入黃種人主角,年輕人一定更容易代入年輕的主角……可以說,主角的每一條人物設定,都在決定著代入感的強弱。

這裡要注意的是,破壞容易建設難,一條相符設定帶來的加分,一般是抵不過另一條不符設定所帶來的減分的。所以,單是為了代入感的話,對於主角的人物設定雖然不能太模糊——這導致了沒有加分項,但也不能太清晰——這導致了更多減分項的產生。

因此,除了一些無可避免的設定,比如性別,我們應該儘可能增加能明確符合對應閱讀人群的設定,比如確認讀者是年輕人,我們就一定要加上主角是年輕人的設定,與此同時,則要儘可能減少不確定對應人群,或者對應人群狹小的設定,比如主角的具體身高。

另一個注意點則是,內在的東西往往比外在的體現更重要。比如,主角的性格就比他的體型影響程度更大。因此,一箇中國人穿越成白人,白皮黃心,與一個白人穿越成中國人,黃皮白心,顯然是前者的代入感更強。

在這裡,還有一個點是非常重要,但往往又會被忽視的——讀者心目中自己的形象,與他的實際形象未必相符。

一般而言,我們都會下意識地美化自己的形象。比如在小說裡,主角出言頂撞父母,讀者看了很可能不滿,並且直接影響到代入感,因為他們覺得主角的行為異於自己,自己是孝順的,不會有這樣的行為。但實際上,我們未必真的那麼的孝順,我們也可能頂撞過父母,只不過我們會下意識地忽略掉,會下意識地認為自己人品很好,從而覺得主角不像自己。

同樣的,我們自己也許很膽小怕事,也許出門遇到個壯漢一聲都不敢吭,也許被他一把揪住就開口討饒了,也許被打了一巴掌就痛哭流涕……然而,當我們看到這樣的主角時,會認可他的這種舉止,會認為這是自己麼?

正常來說,多數讀者都不會這麼認為。而這種不認可,就直接破壞了上文所說的認同感,進而因為認同感受影響,破壞了代入感。

如上所述,在對代入感的影響上,人物的內在是更重要的,而內在的體現,當然就是通過他的言行。因此,主角的言行是否能被讀者認可,也就是認同感是否強烈,直接影響到代入感的強弱。

不過,與代入感不同的是,認同感並不一定要求主角的言行與讀者相符。

比如,主角被敵人抓住,嚴刑拷打但死不屈服。事實上,讀者哪怕下意識地美化自己,也未必會認為自己真是那樣的鐵漢,所以主角的行為,與讀者會做的並不一致,但這並不妨礙讀者的認同感,他們會認可這樣的行為,讚賞這樣的行為。

簡而言之,就是讀者認為主角做得對。

認同感,並不都是往道德高尚的方向發展。比如,主角發現一個寶藏,從道德高尚的角度看,他應該努力尋找寶藏的主人,試圖原物歸還,如果做不到,就應該嘗試捐出去做慈善,至少也是貢獻給國家,而不是自己私吞,然而,如果主角真這麼做了,讀者很可能罵他傻,很可能不認可這樣的行為,直接破壞認同感。

總的來說,讓主角在大是大非上把握住,然後儘可能選擇有利於自身,同時讓自身更有面子的言行舉止,是把握認同感的大致規則。

上面的例子裡,主角發現寶藏交出去,不利於自身,所以破壞認同感;主角笑對毒打,這看起來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所以讀者能夠認可;而他做出各種軟骨頭的舉動,當然是大失面子,所以讀者無法接受。

這就是認同感。

最後再總結一下。當小說開始,主角出現時,代入感天然就已經存在了。而在此之後,隨著主角的人物設定一條條出現,代入感的強弱會隨之變化,越是內在的設定影響越大,在設定完全呈現後,代入感會達到一個峰值,而在此之後,它會受到認同感的影響。如果讀者認可主角的言行舉止,認同感就會加強,從而維持代入感甚至略略強化,反之,如果讀者不認可,認同感就會被破壞,嚴重時會直接導致讀者棄書。

相比之下,認同感比代入感更為重要。



天健傳媒


首先是標題

標題要像謎面一樣,如:品牌營銷要有三顆心。哪三顆心呢,謎底在正文。再比如:大咖都在用的寫作九大技巧。這樣的標題直接帶出了利益點,且帶有歸納後的數字,便於讀者在徵文裡找到答案。

其次是正文小標題

正文裡要有小標題出現,統領一小段闡述性的文字內容。這樣才能將複雜的事情有條理的解釋清晰,更利於讀者閱讀和吸收。而不要大篇幅的都是文字,讀者會有文字密集恐懼心理。

最後是正文

正文撰寫儘量少用長句,簡潔、明瞭、有利。而且短落儘量多一些,就像散文詩一樣。而不是一整段都沒有切割開,令讀者有閱讀壓力,不容易讀完。

還有諸多寫作技巧,如多用動詞有畫面感,少用稀鬆平常的形容詞等等。但以上三條是基礎,掌握了以上三條就完成了寫作進階,再逐步提升內容的含金量。


念芮聊品牌


大家好,我是金戈鐵馬

既然問的是網文,我就簡單說一下吧。

第一人稱最有帶入感,不過需要你有很深的文章造詣,連所謂的網文大神也不敢輕易觸碰。

第三人稱基本你看到的。“張三正在考慮是不是要去找李四”。都屬於此列,需要你有完美的世界架構,信手捏來的情景塑造手法,更需要你有足夠的詞彙量來豐滿這個故事。動機—過程—結果。建議;看書,體會,練習。



金戈鐵馬號外


個人是一個撲街寫手,有兩點建議,可以參考。

第一,如果你是新人,建議用平淡樸實的語言,因為大多數讀者閱讀,都是一目十行。如果語句太複雜,再加上生僻字,閱讀起來就會有困難,讀者棄書,是唯一的選擇。

第二,可以用一些表達情感擬聲詞,還有儘量少的形容詞,讓你的文字,儘量貼近人們說話時候的語言。

當然,學習成功的作品是必不可少的。

希望你早日成神!



再見李敖


如果有人和你說,寫小說只要努力的去寫就好了。

我會說,只要努力去寫,這句話,其實就是一碗毒雞湯。

努力很重要,但方向更重要。

沒有方向的努力是無頭蒼蠅,就像射箭沒有靶,你永遠找不到正確的答案,只會白白蹉跎光陰,一撲再撲,最後激情全散。

一門學科中的基石是什麼?是一個一個準確、清晰、不模糊的概念。

只有把每一個概念徹底都搞清楚了,你的方向才不會錯,你的目標才不會歪。

而我想做的事情,就是大家一起,把網文中所有的概念,搞清楚,弄明白,然後證道,成神。

如果你也這麼想,那請在評論區支持我,讓我有足夠動力寫下去。

今天,三文魚來說說網文中基礎的基礎,代入感。

現在很多作者都不知道代入感的重要性,代入感嘛,就是讀者看書時代入其中的感覺嘛。

像這樣認為的作者,別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沒有看到有人寫出了什麼優秀的作品。

代入感有多重要呢?就好比寫小說只有兩個維度,一個是代入感,一個是小說的精彩程度。

一本小說如果說滿分是100分,那小說得分=代入感×精彩度。代入感是10分,精彩度也是10分。也就是說,哪怕你的小說精彩絕倫,但是代入感為0,那也不會有一個人喜歡看。

當然,上面這個例子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比如外星人的小說(假如有的話)就屬於舉例範疇,人類看這種小說,根本就代入不了,所以情節在精彩也是沒用的。

(外星人:你們地球人在叫我?)

一、代入感的定義

每一次我講一個概念時,我喜歡從不同角度,不同維度的弄懂它,因為一個準確、清晰的概念就是一塊最好的基石,你後面所有的技巧等應用層面上的東西,都是從這塊基石上長出來的。

只有你清晰的瞭解代入感的概念,那以後你在寫作時,就會下意識的趨利避害。避開那些小說中撲街因素,所謂的大神,其實就是這樣的。

好了,回到正題,那什麼是代入感呢?我找到很多種答案。

代入感是符合讀者審美和幻想,是讀者想要做的,但是現實中卻做不到的。

代入感是熟悉感

代入感是真實性、合理性。

代入感是讀者對角色的認可和共鳴。

代入感是讀者將自己想象成主角的一種行為。

代入感,是主角言行、性格、經歷等符合讀者的渴望、期望、慾望。

代入感是注意力吸引的程度。

最後,我總結一下,代入感是在符合當下的社會規範、具有一定真實性、合理性的小說中,讀者專注的代入其中角色,產生的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關鍵字:社會規範,真實,合理,專注,身臨其境。下面我一個一個說。

1、社會規範

社會規範是指調整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行為規範。比如說法律法規、風俗習慣,這些都是一種社會規範。

為什麼小說要符合社會規範呢?

因為人是社會動物,必須在社會中生存,所以人大腦中默認的模式就是社會規範。比如都市中,殺了人,卻沒有任何原因的逍遙自在,這種情況就是違反社會規範的,代入感也就無從談起了。

2、真實合理

真實合理的小說情節設定人物,會讓人產生熟悉感,熟悉感是代入感最好的潤滑劑。為什麼都市小說這麼火?為什麼大神們都會建議新手寫都市?

就是因為都市是投射現實生活的架構體系,在讀者熟悉的世界中開展故事,這樣的代入感就強。

3、專注

專注直接決定了代入感的多少,因為專注可以感受到更多細節,從而使得小說越發真實。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個人專注的看小說,和三心二意看,感覺是不是就會差很多?

4、身臨其境

前面準備得差不多了,身臨其境是代入感的具體感覺了,這個不難理解,我們跟著角色一起哭一起笑,就是身臨其境。

現在大家明白些沒有?

代入感來自我們俗成的社會規範,來自真實,來自合理,來自熟悉,來自專注,來自人的共情,來自讀者的代入其中。

二、代入感的原理

那代入感的原理是什麼呢?

代入感的原理是人的共情功能,也就是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這個涉及到進化論、大腦神經學、心理學,我也不是很懂,就不深入的講了。

大家只要明白一點,我們的大腦,會讓人感同身受就足夠了。

三、怎麼加強代入感?

大神們幾乎都是寫出來的,幾百萬字,幾千萬字,這麼多的文字中,代入感早就形成了一種本能,這是他們千錘百煉練出來的。

如果我們想要達到這種程度還能怎麼辦?

答案就是掌握原理,然後推出技巧。

1、人物設定上增強代入感

一般來說,網文中讀者都是代入主角,所以對主角的塑造是加強代入感的一個關鍵來源。

可以從外貌設定、性格設定、經歷設定、身份設定等設定上下功夫,力求塑造一個有正能量,積極主動、愛憎分明的角色。這裡就不細談了,以後有時間會專門講設定。

但有一點一定要注意,有一些寫作指導帖子告訴新人說:對於主角的相貌特徵設定要模糊普通處理,性格也要設定成那種常見的“泛性格”,這樣能加強代入感。

在這裡,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大家,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讀者自身實際情況和他YY想象主角的情況是兩個概念,大家去看火的小說,哪一本小說沒有一個個性鮮明的主角?

如果說相貌模糊普通,性格模糊普通,能增加代入感,那是不是主角的生活普通,身份屌絲,經歷屌絲,這樣加一塊是不是更能增加代入感呢?那這樣的書誰看?

網絡小說的本質是YY,人物設定都不真實,沒有細節,怎麼讓人好好的YY?

2、世界設定上增強代入感

小說三要素大家都知道,人物、情節,環境。環境這個因素也就是世界設定的範圍。所以這也是都市類小說火的原因。

1)生活化場景

龍空上有一篇有名的帖子,叫做成神證道正當時,裡面講的是當今網文的潮流所向,這種潮流就是生活化。這是空穴來風的,因為生活化的場景、情節,能極大的增加讀者的代入感。

生活化可以寫寫生活中中共同經歷的話題,年輕人面對多得場景,這些都是生活化的內容。

生活化的確是一個趨勢,但我分不清這是小趨勢還是大趨勢。

2)利用當下的潮流和社會熱點

紅包流,微信QQ聊天群,直播流,遊戲,這些都是當下的潮流,只要是潮流就說明有足夠多的受眾,當你在寫這個潮流的時候,這些受眾就天然的有代入感。

3)符合當下社會規範的

這點在前面說過,簡單舉個例子,當你寫一本學霸小說,主角主要鑽研數學,這時候你設定成數學使用的是二進制,1+1=10,那還不得毒死一片觀眾。

3、內容真實合理加強代入感

真實合理之前也說了,這裡再補充幾點。

1、小說的真實合理性體現在細節。很多大神告訴我們,寫作就是寫細節,為什麼?就是因為你細節寫得多,讀者就感覺越真實,就越有代入感。

2、多鋪墊,慢節奏。不得不說,慢節奏下的鋪墊多的情節代入感是很強。就像一個人慢慢看一部電影一樣,一個畫面接一個畫面,讓人沉浸在其中。

3、要真實合理,要會用“六感”描寫手法,即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味覺、感覺,和有序的敘事視角。這是文筆寫作方面的技巧,這裡不詳談。

4、寫作技巧上加強代入感

1)選擇合適的視角。

第一人稱視角是代入感最強的視角,但我們一般都是用第三人稱視角寫作,但上帝視角也是有比例選擇的,所以,我們應該更多的使用主角視角。

2)鏡頭焦距主角

不要寫配角寫太多,要把7成以上的筆墨留給主角。當然,100%主角視角代入感是最強的,但也是犧牲了佈局等寫作技巧換來的。

3)緊張、懸疑能調動情緒氣氛的情節

《我有一座恐怖屋》為什麼這麼火?因為代入感強啊,很多讀者晚上看書,看著看著就覺得房間裡突然很熱鬧。這其實就是深度代入的體現。

為什麼懸念、緊張感能讓人增加代入感呢?因為人天性好奇,好奇致使專注,專注能體會到更多的細節和感覺,所以代入感強。

5、避開讓讀者出戏的因素

大家記住一句話:一切不合理都會讓讀者出戏。這種不合理體現在劇情的不合理和讀者預期中的不合理。

1)避開劇情毒點

為什麼空龍水友在試草時會毒發身亡?你說因為他們傻?不,是因為小說太毒了。綠帽什麼的我就不說了,還有那些什麼分身自己C自己啊,精神分裂啊,聖母啊,窩囊廢啊,想必大家深有體會。

2)避開中斷劇情

中斷劇情的方式有,打鬥,轉換視角,切換鏡頭,換地圖,還有糟糕的文筆。就好比男主把美女剝光丟在了床上,然後作者把鏡頭一切,講起了主角兒時的經歷。你們說這劇情還有代入?

3)避開多主角

4)避開不符合讀者預期

上面的例子也可以解釋這一點,就好比書名簡介掛羊頭賣狗肉,觀眾一進來看不到自己想要看的內容,也會沒有代入感。

再次強調一下,代入感來是社會規範,是真實,是合理,是熟悉,是專注,是細節,是人的共情。

大家現在有沒有對代入感這個概念理解更深一點呢?

學而不用等於白學,想要讓自己知道自己知道,就得重複!重複!再重複!

今天講的代入感,請水友們在都市背景下,在商場、愛情、埋伏三個關鍵詞中任選其二,寫一個小場景,看看能不能用最少的文字最效率的寫出最強的代入感。





超燃高清60幀


一、什麼是代入感?

相信很多玩家在評論區都經常看到這樣一類話:代入感好差啊。 或者:作品中的“你”換成“我”就好了,這樣代入感更強。 無論是作品的製作者還是玩家,都在追求一種“代入感”。 那麼什麼是代入感呢?

簡單的說,代入感就是玩家將自己想象成主角的一種行為。

隨著主角的喜怒哀樂而喜怒哀樂,身臨其境參與到故事當中去,獲得更強的心理感受,由此才會更想要知道故事的後面發生什麼。代入感強,就會讓玩家產生想要玩下去的動力。功利一點的說,一部作品只有擁有代入感,抓住了玩家的脈搏,才能讓玩家下定決心去“追番”,去“送花”,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

二、提升代入感可以在哪些環節下功夫?

一個故事的代入感越強,給玩家的感受就越深刻。而能否讓玩家感同身受,某種意義上決定了這款作品會不會火起來。我們都知道,講故事最大的核心就是人物。所以,圍繞著人物下功夫是一種可取的方式。不如我們設想一下記憶裡面許多曾經打動過我們的故事。可能我們已經不記得故事裡面具體有什麼情節,但是對許多角色還是有著深刻的印象。

比如《火影忍者》裡面永不言敗的鳴人;比如《射鵰英雄傳》裡面愚鈍但英雄俠義的郭靖;再比如《君心我心》裡面白衣瀟灑、舉世無雙的龍堯離。

我們喜歡上這些角色,是因為他們身體中的某種特質吸引著我們。雖然他們出現在虛構的故事裡面,但形象卻非常的鮮活。作者為玩家們編制了一個美麗的夢境,讓我們在其中為得失,為愛恨糾結。

因此,想要為玩家營造一個好的作品氣氛,增強主角的代入感,就要多圍繞主角下功夫。除此之外,提升代入感的本質是為了提升爽感,從畫面、敘事等多種角度入手。多方位更加立體的提升故事的質感。

三、增強代入感的方法

1.人設

在人物屬性設定方面,我們可以考慮到的因素有形象,身份,國籍,年齡,背景等等。橙光是一個典型的女性向的網站,因此女性主角更容易受到玩家的青睞。由於橙光玩家的年齡分佈是在12歲-35歲之間,因此用年紀相仿的年輕女性作為主角是比較明智的。形象上面,清麗可人的主角會比邋里邋遢的主角更受歡迎。為了引起玩家的情緒波動,擁有悲慘身份和冤屈的主角更容易調動玩家的情緒。國風人物對於玩家而言接受度更大。

總而言之,越貼切玩家屬性的,越容易被玩家所肯定,擁有相同經歷的玩家們也更容易代入主角。成功的屬性設定,讓作者在作品製作的道路上成功了一大半。理解了屬性設定,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深入到人物的塑造。

橙光作品角色的性格設定可以分為兩種方式。第一種是作者確定了主角的性格,然後讓玩家按照已經設定好的性格進行作品。第二種是在開頭模糊主角的性格,然後根據玩家在作品中的選項建立主角的性格。

這兩種都是可取的,主要看製作者如何把握。有些作者喜歡在開頭列出人物的性格,認為這樣可以加深讀者的代入,但這樣的做法卻並不理智。每一個都是血肉的,豐滿的。列出人物性格,等於是從一開始就把人物給樣板化臉譜化了,讀者還如何對僵硬的人物產生代入感呢?

還有一些作者會在製作過程中因為玩家的意見更改主角的性格這樣也是不理智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作者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勉強如此只會讓角色變得詭異。因此,不管你用那種方式去做,主角的性格都是應該要有一個基本的標杆的。

試想一下,如果主角的性格兩面三刀,人前聖母白蓮花,人後綠茶婊,這樣的角色你會愛麼?如果作品裡面的男主三妻四妾,表面卻故作情深,你會接受麼?在道德觀的影響下,我們更樂意和經常於將主角刻畫成一個正直善良,天賦和努力並存,並且年輕貌美的女性。這代表著我們每個人心中的理想型,代表著我們的希冀所以用正能量的手筆去刻畫主角,更容易取得成功。例如:

《逆襲之星途閃耀》當中的女主角蘇橙就是樂觀向上、越挫越勇、正能量的。因為蘇橙身上優良的品質,她才能夠成功逆襲,並受到三位男主的青睞。她的人物屬性也是我們所喜愛的年輕靚麗的小鮮肉,並從最基層的娛樂圈小助理開始成長。這樣的環境和設定,讓我們更能接受這個人物。或者說更加的親民和接地氣。這也很明顯增強了代入感,體現了人設的重要性。

2.劇情、畫面

講完了人設,下面我們更進階的將一下劇情和畫面處理上的部分,並著重的講講“製造衝突”對於提升代入感的重要性。製造衝突,可以包括感官刻畫、情緒衝突等。感官刻畫,就是角色內心情感在視覺上面的體現。

比如你玩橙光的時候就會覺得比小說要直觀,看到主角流淚的時候就會覺得比她說出難過要更加的傷心。人們的喜怒哀樂大多表現在臉上,因此感官的刻畫就更加的必要。比如,在《與狐謀情》裡,女主角的家人因為造反的罪名被處死,母親在望向女兒的時候,眼含熱淚,眼眸低垂。她身上染著血跡,背後烈火熊熊。

我們一下子就被這樣的畫面抓到,被人物所感染。同樣的,在立繪上,應適當做一些表情的變化。比如心情沮喪時可以皺眉或者流淚,受傷可以在立繪上面增加血跡。

而情緒衝突,就是讓你的人物和故事跌宕起伏,讓玩家感受到情緒的波動。什麼樣的情緒最容易抓住讀者?

一種是新奇,一種是壓抑。

新奇,就是新鮮感,可以是有趣的腦洞,和令人覺得怦然心動的東西。比如一個鬼畜的表情包,出其不意的橋段等等。

壓抑,就是讓主角面對這個世界的壓力。壓力這種情緒體驗,是塑造代入感最常用的方法。其來源包括社會等級、金錢、健康、感情、使命等等。

這與之前所說過的悲劇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同時,對於人物的刻畫也和情緒衝突相輔相成。因此要想提高文章的代入感,就是要讓人物和故事的情緒始終處於波動之中。

同樣還是《與狐謀情》,一開篇就介紹了女主的悲慘身世。懷了龍種,卻要被最愛的男人挖肝救人。一瞬間,愛與恨,痴心與薄情,受寵與冷漠全部交織在一起。瞬間就抓住了觀眾的眼球和心理,進入到故事的情緒當中。

3.創作的技巧

上面提到了故事要有衝突,因此,我們就要加快敘事的節奏。尤其作品的開篇,直接決定了玩家會不會追下去。所以開篇的節奏一定要加快,故事的內容一定要跌宕。

敘事方面的另一個注意事項是,在作品裡面儘量多用對話劇情,少用回憶和解釋,這樣有利於提升作品的代入感。如果作品當中對人物對話解釋性的內容太多,很多不該是正常人物說的話,結果被你借人物之口說出來了,就會讓讀者感覺不真實。

簡單的說就是正常生活中我們怎麼說話,作品中人物也怎麼說話。正常人對話信息含量可能非常大,但不會刻意包含解釋性的內容。很多時間、地點、起因、經過,因為當事人都清楚,所以說起來就比較簡略。

但是解說性的對話卻很影響代入感,因為哪怕是完全不瞭解情況的讀者,看到後也能一目瞭然,就失去了劇情層層揭秘的意義。人物的刻畫,也就黯然失色。下面就用兩則對話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大家可以自行感受一下。

對白1:

甄嬛:皇上起色倒好多了。

皇上:夏劉呢?

甄嬛:藥熬好了,皇上怎麼先喝參湯了?

皇上:夏劉。

甄嬛:夏劉不能伺候皇上,反而使皇上憂心,臣妾已經替皇上處置了他。

皇上:你殺了他!

甄嬛:皇上一向教導臣妾,無用的人不必留著。

皇上:你果然知道了。

甄嬛:皇上聖明庇佑,臣妾只需依賴皇上,其餘什麼都不用知道。

對白2:

甄嬛:皇上起色倒好多了。

皇上:夏劉呢?

皇上看著甄嬛,他之所以問這個問題,是知道嬛嬛早就不似當初那朵純白無邪的蓮花。她偏偏要問些奇怪的問題,定是夏刈出了什麼岔子!

甄嬛:藥熬好了,皇上怎麼先喝參湯了?

皇上:夏劉。

儘管不敢相信,但是面前嬛嬛的態度已經讓一切明瞭。他曾經教導過她,無用的人不必留著。如此,是她也學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了吧。果然,他做的那些事情,是始終瞞不過她的……

皇上:你果然知道了。

甄嬛:皇上聖明庇佑,臣妾只需依賴皇上,其餘什麼都不用知道。

對白1全部由對話組成,不會有跳戲的感覺,整個段落渾然天成,角色情緒很連貫,讓讀者覺得很有氣場。而對話2則對皇上的話語進行解釋,會有跳戲和情緒間斷的感覺,代入感變弱,表達不如對白1強烈。

最後,對於新手來說,最好的方法是採用主角視角,通過主角的感受來交代情節的發展。比如《與狐謀情》用的就是女主視角。當女主醒來,通過女主的動作、女主眼睛看到的、女主的心理活動。不但交代清楚了女主當時的狀態,還巧妙的提出了懸念,讀者自然就完全代入進去了。

作者應該注意的是,主線要圍繞著女主進行,同一場景內儘量保持視角一致,不能一會主角視角一會上帝視角,這樣會讓玩家覺得混

4.互動環節的設置

前面講了故事和人物上面的設定,最後我們回到作品性。橙光是依託於文字作品去講故事,那麼互動環節的設置就尤為必要。毫無疑問,養成作品的代入感是比較強烈的。因為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你一步步的選擇和養成出來的。劇情向的作品相對主動性要弱一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設置才能讓玩家產生代入感,對主角感同身受呢?

(1)增添選項

適當的增添選項可以分出不同的劇情,玩家依據喜好選擇自己更偏好的選項,有利於增強代入感和認同感。

(2)養成環節

作品可以是劇情向作品,但是可以在裡面添加適量的養成環節。

(3)地圖搜索

幫助玩家更好的瞭解背景和融入劇情,可以是冒險、尋物、探案等等。

(4)人物好感及狀態

在菜單裡面設置好感及狀態有利於作者查閱主角的當前屬性,從而決定在後續劇情的攻略目標和屬性走向。對提升代入感有引導性的作用。

(5)其他

包括觸摸系統、房間、主角後宮等等,這裡不多說,大家可以去自行體驗。


A暖視頻


代入感就是能迅速引起閱讀者的注意,並且能進去你所描述的場景。

首先,內容泛生活化或貼近熱點事件,容易讓人身臨其境或感同身受。

其次,寫作套路以對話和疑問的方式開頭。

再次,使用文末有獎勵等小技巧,強行帶入。

再次,


哲遠優思


我的建議是:你親自去修一次仙、當一次霸道總裁、穿越回清朝當一次皇帝、統治一次宇宙、跨越一次三界輪迴。

這樣就有代入感了,什麼唐三、西紅柿之流,跟你比都拿不上臺面!相信我,這樣做必成功!


微博每日價值熱搜


根據具體情況,彩取靈活對付方法,簡單粗暴的作品,都應加強版權做到符合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