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助聽器是不是等到完全聽不見了才買啊,注意什麼?

廈門艾聲聽力科技連鎖有限公司


如果完全聽不到了就不能配了,有殘餘聽力建議及時選配為好,不要拖著這是不可逆的。最好讓使用者親自到驗配中心,驗配師首先會幫使用者做聽力檢測,再根據檢測結果選配調試助聽器,使用者可當場試聽直觀感受效果。海之聲是全國連鎖的聽力服務機構,可提供助聽器驗配、助聽器效果評估、言語康復指導、助聽器的售後服務等,為您提供全面的聽力解決方案。一般來說當聽力損失達到30-40分貝應考慮配助聽器。喪失40-60分貝者效果最佳,喪失60-90分貝效果較好,喪失90-110分貝效果欠佳,喪失110分貝以上者無效。


聽海65


要有殘餘的聽力才能配助聽器,選配助聽器需要注意

1一定要自己親自試戴助聽器,體會一下助聽器的感覺。一般來講,如果戴上助聽器,音量放到適中,能聽清一米以外的普通講話聲,這就初步說明有效果。決不能圖方便,託別人去帶一個助聽器來用。例如,有的子女孝敬父母,從國外帶個價格不菲的助聽器來,但事實上配戴效果往往不佳。2選用盒式或耳背式助聽器的朋友,一定要選做耳模,這樣既能有效地防止助聽器反饋嘯叫,又能改善和加強助聽器的聲學效果,提高聲音的清晰度。3戴上助聽器,並不是萬事大吉了。開始戴助聽器時,會不習慣,不舒適,尤其是聽力下降已持續一段時間的朋友,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這個過程一般是1~3個月。第一步,戴上助聽器,音量適宜,聽聽自己的聲音,聽聽周圍生活中各種熟悉的聲音。第二步,適應了小範圍內的聲音後,可試著聽大範圍內的聲音。第三步,去適應各種場合聲音。原則為:先單調,後嘈雜;先室內,如廚房、客廳等,後室外,如菜場、商場等;先短時間配戴,慢慢適應,逐步延長時間,直至整天配戴。4助聽器為精細的電子產品,忌潮溼、忌高溫、忌碰撞。一般使用壽命5~10年,精心保養,可延長其使用壽命。晚上應取下助聽器,關閉電源;一段時間不使用就取出電池,這是最基本、最有效的保養方法。5有人說,戴助聽器會加重耳聾,這種觀點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有些朋友在習慣戴助聽器一段時間後,因為各種原因不戴了,比如耳內流膿、外耳道過敏等,此時會感到聽力似乎比以前更差了。這實際上是因為已經習慣了聽放大的聲音,我們稱之為功能性耳聾;再則因為衰老的過程並沒有停止


海之聲枝江123


據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廣東省聽力殘疾人有136.09萬人,他們中絕大多數有殘餘聽力,可以通過配戴助聽器達到部分補償,但由於各種原因目前聽力殘疾患者中配戴助聽器僅佔40-50%,特別是中老年人,聽力障礙已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

助聽器是不是等到完全聽不見了才買啊,注意什麼?

一般來說當聽力損失達到30-40分貝應考慮配助聽器。喪失40-60分貝者效果最佳,喪失60-90分貝效果較好,喪失90-110分貝效果欠佳,喪失110分貝以上者無效。


有很大一部分老人的聽力損失是逐漸下降的,一般輕度的聽損驗配率很低。如果影響了正常生活,就一定要驗配助聽器了,這個程度已經到中度聽力損失41-60分貝。如果說完全聽不見就意味著聽力完全喪失,這時候助聽器是無用的。 早干預的目的是 1、保持現有聽力不再持續下降 2、保持言語聲音刺激,聽覺靈敏度,言語分辨率。 3、提高生活品質、保證與人的正常溝通交流。 長期聽損會導致言語分辨衰退嚴重,聽得不好的老人容易封閉自己、孤僻、不愛參加社交活動,進而反應遲緩。

研究表明,絕大多數雙耳聽力損失的小兒都可得益於個性化的助聽器使用,應該將聽力損失確認與助聽器驗配之間的時間延誤降低到最小程度,原則上要求在診斷為永久性 聽力損失 的一個月之內為嬰幼兒驗配助聽器,當然越早越好。此時助聽器驗配目的是使配戴助聽器的嬰幼兒最大可能地獲得言語聲的刺激,而且其聽到的言語聲強度應當在安全舒適的可聽範圍之內;也就是說,經過放大後的言語聲強度應該在嬰幼兒的感覺閾以上,但是又要低於雙耳全部言語頻率範圍的不適閾。

配後:至少一年定期複查一次

“與配眼鏡相比,配助聽器是更為精細和專業的工作,因此,配之前和配後 要跟蹤聽力的情況”。與年輕人的耳聾不同,老年性的耳聾是進展性的,根據其生理的變化會出現不斷下降的趨勢,因此,老年人配助聽器之後至少一年做一次定期複查。 複查的目的主要在三方面:一是重測聽力,追蹤聽力的動態改變;二是由專業的驗配師對助聽器的音量進行調整;三是檢查外耳道的情況,預防因助聽器使 用時間長導致的繼發外耳道炎症等。

老年人的聽力損失一般呈現出低頻段聽力相對較好、 高頻段聽力損失嚴重的狀況,老年人選配助聽器,應對高頻段聲音進行放大,而對低頻段聲音儘量保持“原音重現”, 這就對助聽器的性能提出了較高要求; 而且, 並不是越貴的助聽器就越好,在挑選上,還需考慮年齡、用耳習慣、雙耳聽力差 異,聽力曲線特點等諸多因素,因此,一定要遵醫囑。而且,剛佩戴助聽器的老年人需要一個適應過程,老人會出現反應較慢等現象。


歐仕達助聽器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很多老年人飽受聽力下降的痛苦。據調查,部分聽力下降的老年人寧肯忍受無法與人交流的痛苦,也不去配助聽器。專家介紹,老年人多是神經性聽力減退, 人進入老年,肌體機能逐漸減退,而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老年常見病大都會引起全身器官的退行性改變。而人耳內部是自然界中進化得最精巧的生物器官,也最容易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耳背,對老年人生活質量影響很大隨著老年人聽力下降,他們越來越聽不清楚別人的談話,在家庭中常常是默默地獨坐一隅,生活質量大受影響。起初,家人還會加大聲音來和他們談話,但由於往往答非所問,不少家人也會變得越來越沒有耐心,甚至產生厭煩情緒,不是喝斥就是不理。漸漸地,家中聊天他們成為局外人,從而變得煩躁、孤獨甚至性格古怪不合群,到後來就連老伴都感到不勝其煩。與人交流是人們精神上的基本需求。心理學家認為,其實不僅是交談,音樂聲、自然界的聲音,在維持人的心理健康方面也起著相當大的作用。但隨著聽力的下降,這些令人愉悅的聲音會漸漸從生活中消失。不要等到聽力明顯下降才去選配老年人節儉一生,不熬到實在聽起來費力了,是不會去配助聽器。專家介紹,助聽器可針對老年性聽力下降的特點,主要放大高音。而且可以做到“輕聲多放大,強聲少放大”,配戴後的聲音是比較柔和的。對聽力損失輕的,可以配隱型深耳道助聽器,戴上後看起來和正常人無異,不會讓還未到退休年齡的人承受社會心理壓力,但需要提醒的是,聽力損害嚴重到一定程度,所需要的補償也就越大,助聽器的外型往往也大。當然,價錢也是制約老年人選配助聽器的重要因素。老人佩戴助聽器能提高生活質量。首先,生活會更方便。如門鈴聲、汽車的喇叭聲,這些聲音在佩戴助聽器後都可能被聽到。其次,能改善老人的社交。在佩戴助聽器後,能夠更好地與家人朋友交流溝通,生活更加愉快。佩戴助聽器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正如眼睛老花了需要佩戴老花鏡,老年人聽力差了也應該佩戴助聽器。


常德建設路惠耳聽力


要有殘餘的聽力才能配助聽器,選配助聽器需要注意

1一定要自己親自試戴助聽器,體會一下助聽器的感覺。一般來講,如果戴上助聽器,音量放到適中,能聽清一米以外的普通講話聲,這就初步說明有效果。決不能圖方便,託別人去帶一個助聽器來用。例如,有的子女孝敬父母,從國外帶個價格不菲的助聽器來,但事實上配戴效果往往不佳。2選用盒式或耳背式助聽器的朋友,一定要選做耳模,這樣既能有效地防止助聽器反饋嘯叫,又能改善和加強助聽器的聲學效果,提高聲音的清晰度。3戴上助聽器,並不是萬事大吉了。開始戴助聽器時,會不習慣,不舒適,尤其是聽力下降已持續一段時間的朋友,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這個過程一般是1~3個月。第一步,戴上助聽器,音量適宜,聽聽自己的聲音,聽聽周圍生活中各種熟悉的聲音。第二步,適應了小範圍內的聲音後,可試著聽大範圍內的聲音。第三步,去適應各種場合聲音。原則為:先單調,後嘈雜;先室內,如廚房、客廳等,後室外,如菜場、商場等;先短時間配戴,慢慢適應,逐步延長時間,直至整天配戴。4助聽器為精細的電子產品,忌潮溼、忌高溫、忌碰撞。一般使用壽命5~10年,精心保養,可延長其使用壽命。晚上應取下助聽器,關閉電源;一段時間不使用就取出電池,這是最基本、最有效的保養方法。5有人說,戴助聽器會加重耳聾,這種觀點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有些朋友在習慣戴助聽器一段時間後,因為各種原因不戴了,比如耳內流膿、外耳道過敏等,此時會感到聽力似乎比以前更差了。這實際上是因為已經習慣了聽放大的聲音,我們稱之為功能性耳聾;再則因為衰老的過程並沒有停止


大良海之聲2


選配助聽器需要注意

1一定要自己親自試戴助聽器,體會一下助聽器的感覺。一般來講,如果戴上助聽器,音量放到適中,能聽清一米以外的普通講話聲,這就初步說明有效果。決不能圖方便,託別人去帶一個助聽器來用。例如,有的子女孝敬父母,從國外帶個價格不菲的助聽器來,但事實上配戴效果往往不佳。2選用盒式或耳背式助聽器的朋友,一定要選做耳模,這樣既能有效地防止助聽器反饋嘯叫,又能改善和加強助聽器的聲學效果,提高聲音的清晰度。3戴上助聽器,並不是萬事大吉了。開始戴助聽器時,會不習慣,不舒適,尤其是聽力下降已持續一段時間的朋友,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這個過程一般是1~3個月。第一步,戴上助聽器,音量適宜,聽聽自己的聲音,聽聽周圍生活中各種熟悉的聲音。第二步,適應了小範圍內的聲音後,可試著聽大範圍內的聲音。第三步,去適應各種場合聲音。原則為:先單調,後嘈雜;先室內,如廚房、客廳等,後室外,如菜場、商場等;先短時間配戴,慢慢適應,逐步延長時間,直至整天配戴。4助聽器為精細的電子產品,忌潮溼、忌高溫、忌碰撞。一般使用壽命5~10年,精心保養,可延長其使用壽命。晚上應取下助聽器,關閉電源;一段時間不使用就取出電池,這是最基本、最有效的保養方法。5有人說,戴助聽器會加重耳聾,這種觀點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有些朋友在習慣戴助聽器一段時間後,因為各種原因不戴了,比如耳內流膿、外耳道過敏等,此時會感到聽力似乎比以前更差了。這實際上是因為已經習慣了聽放大的聲音,我們稱之為功能性耳聾;再則因為衰老的過程並沒有停止


海之聲虹口中心


,當然不是,不要等到聽力明顯下降才去選配,助聽器可針對老年性聽力下降的特點,主要放大高音。而且可以做到“輕聲多放大,強聲少放大”,配戴後的聲音是比較柔和的。對聽力損失輕的,可以配隱型深耳道助聽器,戴上後看起來和正常人無異,不會讓還未到退休年齡的人承受社會心理壓力,但需要提醒的是,聽力損害嚴重到一定程度,所需要的補償也就越大,助聽器的外型往往也大。當然,價錢也是制約老年人選配助聽器的重要因素。  老人佩戴助聽器能提高生活質量。首先,生活會更方便。如門鈴聲、汽車的喇叭聲,這些聲音在佩戴助聽器後都可能被聽到。其次,能改善老人的社交。在佩戴助聽器後,能夠更好地與家人朋友交流溝通,生活更加愉快。  佩戴助聽器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正如眼睛老花了需要佩戴老花鏡,老年人聽力差了也應該佩戴助聽器。


hzs海之聲


您好,您問題是助聽器是不是等到完全聽不見了才買啊,注意什麼。

有很大一部分老人的聽力損失是逐漸下降的,一般輕度的聽損驗配率很低。如果影響了正常生活,就一定要驗配助聽器了,這個程度已經到中度聽力損失41-60分貝。如果說完全聽不見就意味著聽力完全喪失,這時候助聽器是無用的。

早干預的目的是

1、保持現有聽力不再持續下降

2、保持言語聲音刺激,聽覺靈敏度,言語分辨率。

3、提高生活品質、保證與人的正常溝通交流。

長期聽損會導致言語分辨衰退嚴重,聽得不好的老人容易封閉自己、孤僻、不愛參加社交活動,進而反應遲緩。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這種觀念是錯誤的。聽力分為兩種狀態,一種是聽不到,一種是聽不清。聽不到必然會導致聽不清,聽不清卻並不一定就是因為聽不到而來的。所以助聽器首先解決的是聽到的問題。但是實際上,聽不清也屬於聽力損失的一種。更多的時候,聽不清有頻率特異性,特別是高頻聽力損失下降較多的,往往低頻還比較好,導致能聽到聲音但是就是聽不清楚。聽不清楚必然會帶來言語識別能力的下降。所以助聽器需要及時干預,不光是為了解決聽到,還是為了維持言語識別能力不下降,甚至很多用戶在佩戴一段時間之後,通過聽覺鍛鍊,言語識別率會有提升。所以,一定不要等到完全聽不到了才選配助聽器,這種情況一個是助聽器功率不夠,不能再選配。除非考慮人工耳蝸,一個是助聽器即便選配上,言語識別率也會非常差,助聽器幫助解決了聽到,但是用戶主觀的言語識別能力已經喪失了很多,助聽器效果沒法保障。所以出現聽力損失,早佩戴早干預才是正確的選擇。


用戶3443048003221


高音。而且可以做到“輕聲多放大,強聲少放大”,配戴後的聲音是比較柔和的。對聽力損失輕的,可以配隱型深耳道助聽器,戴上後看起來和正常人無異,不會讓還未到退休年齡的人承受社會心理壓力,但需要提醒的是,聽力損害嚴重到一定程度,所需要的補償也就越大,助聽器的外型往往也大。當然,價錢也是制約老年人選配助聽器的重要因素。  老人佩戴助聽器能提高生活質量。首先,生活會更方便。如門鈴聲、汽車的喇叭聲,這些聲音在佩戴助聽器後都可能被聽到。其次,能改善老人的社交。在佩戴助聽器後,能夠更好地與家人朋友交流溝通,生活更加愉快。  佩戴助聽器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正如眼睛老花了需要佩戴老花鏡,老年人聽力差了也應該佩戴助聽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