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你覺得藝術家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嗎?

美術之光


客觀來說,成為藝術家,需要去培養,這種培養有一部分是大自然和生活,以及人生經歷給他們帶來成長,帶來靈感,這不就是一種培養嗎?

當然也更加離不開老師和家庭對他們的培養,老師和家庭其實真正最終目的是在培養藝術家的過程中,如何去做人,只有人真正走到了正道上,才能夠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所以成為藝術家,有老師和家庭的引導很重要。

怎麼樣才能好的藝術家

1,首先,一定要有一個善於發現美的心,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在心中確定自己對美的標準是什麼,如何去達到美的要求。

2,要培養其正確良好的品行,藝術現在目前有很大的商業空間,藝術可以用來做為一種謀生的手段,但是不擇手段用來發大財,那就不行了,因為藝術最終的作用是喚醒人們共鳴,讓人們欣賞美。

3,成為藝術家,還需要懂得虛心學習,因為藝術是無止境的,想要在藝術領悟有更高的造詣,不多去學習怎麼能行?

4,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獨立的風格,很多人藝術功底和基本功很好,但是喜歡去模仿別人,那麼這樣的人始終無法成名成家,真正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才能夠在藝術上有更多的發展方向和空間


哲哲鋼琴老師


分享一下我的觀點:當然是可以培養出來的!

藝術家的培養,這和培養的年齡、方向、以及個人的天賦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當然,這期間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也是很大的。想成為藝術方面,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條件:

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師父。比如說你從小跟隨泰斗級的大師去學習,當然會少走很多彎路,前途也不可限量,畢竟閉眼投胎,睜眼拜師,中國人也常說,經師不到,學藝不高,都說明了有一個好的師父是多麼的重要。這個師父不見得是名師,但是一定是明師,是明白的老師。要保證所教授的東西都是正確的,規範的,而不是隨心所欲的。比如說書法、繪畫、舞蹈、鋼琴,很多大師都有自己強烈的風格在裡面,不能只教自己的風格,要注重打基礎,還要注重多方面的融入。在投師方面,如果家傳淵源,不必另投他門,確實有一定的便捷性,也少了很多必要的花費。

其次,和自己的努力以及天賦有關。雖然說勤能補拙,如果你沒有這個天賦,也很難達到一個高度,就像象棋特級大師,中國象棋等級分第一的王天一所說:沒有我的天賦,學我也沒有用。這句話看似很高傲狂妄,實際上是有一定道理的,別人每天訓練八小時,他只需要兩小時,而且比別人的成就還要高很多。這就像我們上學的時候,有很多同學上課不認真,但是一考試就特別好,有一些同學很努力,但是成績總是一般般。反過來講,有了很好的天賦,自己不努力,也很難有巨大的成就,或者最終是曇花一現。

最後總結一下,我覺得藝術家是可以培養出來的,但是要有很好的學習條件,要有很好的天賦,要有自身的努力,祝您或者您的孩子早日成為藝術家!



歷代書法研究


藝術家當然是培養出來的,草根的如不經過培養,肯定不行。

因為藝術家需要全面的藝術修養。不掌握自己表演體系內的理論,不懂與自己理論的相關理論學習,成不了家。

也就是說必須進院校深造。跟著自己感覺走的提高,是不全面的,不全面就稱不上藝術家。

蔣大為說大衣哥成不了藝術家是錯的。朱之文如果進行系統的深造學習後,肯定是藝術家。但目前他只能算個藝人!

中外對藝術人才的培養,都是在院校系統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全面發展才能成家。

比如一個交響樂團的團員,不但在本國的專業院校學習。大多還需到歐洲的音樂學府進一步的深造,他們幾乎都是具有相應學位的人才。


乾杯安德烈


個人認為藝術家是培養不出來的。

首先就古人對成家成派的理解是,先成工,再成匠,後成師,最後成家。而培養,最多僅僅能成為工或者匠。

以攝影藝術為例:

當你處於初學者的階段的時候,你會不停的看別人的作品,分析、研究、鑑賞別人的作品,而後開始做;

當你開始做的時候,因為你的技術不是很鮮明,最多對於書本上教授的內容得心應手,在思考一段時間後,可以拍攝出一部分優美的畫面;這是你就成了“工”。

而後,當你對手中的相機有了更加熟悉的應用,也懂得了一些構圖之後,可以很輕鬆的模仿出辨別人拍攝的畫面的時候,這時,你就成了“匠”

大部分的人都在“匠”這個階段打彎,因為成了匠之後,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已經到達了頂峰,這個時候,你需要學習一些對於場景上的表達,就像是寫文章一樣,這個場景內,我能表達出多少種含義,拍攝出多少張照片,當你達成的時候,你就成為了師。

而後,你會進入一個真正的瓶頸期,這個瓶頸期不是單純的自我修養,而是與人交流之後,能夠完美的融入生活,融入現實當中,能夠得心應手的拍攝出各種畫面,能夠用無意識當中,拍攝出你想要的畫面的時候,拍攝出真正有含義的畫面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就成了“家”。

其實在藝術的金字塔裡,“工”僅僅是對手中工具的理解;“匠”僅僅是可以模仿;“師”則是由自己的思鄉;“家”則是可以把自己的思鄉在各種限制的條件下發揮的淋漓盡致。


大胖子爸爸


藝術來源於生活!藝術家也一定是一位社會生活豐富的歷練者,而大學生活是一個非常狹窄的社會空間,社會實踐的時間地點都非常有限,有時被戲稱為象牙之塔,概念上很文藝,但卻不能產生文藝上的大家。

大多數在生活中取得重大成就的人都會告訴你,成功沒有捷徑。你必須努力工作,持之以恆。然而,現在情況似乎有所不同。

現在有太多的模仿者希望通過社會媒體和電視使其成為名人階層,而這種社會潮流並已成為社會生活巨大組成的部分。感覺就像各種網紅在電視和網絡上一樣,世界就是喜歡讓愚蠢的人出名。

理智的人並不難判斷一個名人是否值得他或她成功的方式,但現在看來,不值得和假裝成功這似乎才是常態。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會以畫家、歌手、演員或設計師等具有創造力的形式脫穎而出,為他的“工作”,而不是為了作秀和誇誇其談。

真正的藝術家不相信銷售自己的形象能讓他們獲得成功。他們相信推銷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這是“銷售”和“分享”的區別。真正的藝術家會與世界分享他們的天賦,通過他們的工作來激勵人們。

當你get到你的創意時,你就不會害怕錢了。作為一個藝術家,你“創造”一段充滿愛、自信和信念的作品。

你做任何事都是為了手頭的工作,而不會太在乎結果;錢只是隨著你的工作自然而然地流入。當藝術家的意圖純粹而簡單時,金錢就會跟隨他去。


陳老師愛畫畫


藝術來源於生活!藝術家也一定是一位社會生活豐富的歷練者!

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就能培養出來的。現在好多孩子很小就開始上各種興趣班,很小就練鋼琴,但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永遠成不了藝術家。

搞藝術要有感情,藝術是誕生於感情的。比如,我對你有感情,我就用各種辦法,用眼神、用語言、用耳朵跟你交流。我畫一個東西,不是畫這個東西本身,而是要通過這個東西把我的想法、我的感受告訴你,你一看就有新的感受。凡高畫的向日葵,不是畫向日葵的肖像,而是把各種各樣不同性格的向日葵組合在一起,那是一種感情,不是向日葵本身。所以,藝術就是一種感受。只有對藝術有深厚情感,歷經磨難,才能對藝術有真正感受。


行走的小民


我不認可。

什麼是藝術家?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各類文學,繪畫,歌唱,相聲等專業優秀人士才能稱為藝術家。

比如繪畫,繪畫畫的再好沒有自己獨特風格只能稱為畫師,畫匠,而不能稱為畫家。

當然,藝術家都是從學習前輩優秀,模仿前輩技藝開始入門的。但突破卻必須得是吸百家之長為己用形成自我風格才算成功。

但這關健的一步卻是最難的。這點必須得有創造思維才能做到。這與每個參與此行者天賦,悟性有關。有人能夠做到,有人可能追求一生也突破不了最後一關。

專業熟練是可以培養的。藝術家卻是自我領悟,創造力豐富才能實現。


隱身的棋棋


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家不是通過後天的培養出來的。能培養出來的,是藝術從業者。

藝術家的真正含義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明確藝術家的真正含義。如今,藝術家這個過去無比神聖的字眼變成了一個幾乎爛大街的稱號,我們總可以看到,一個歌手、一個畫家、一個演員……,動不動就說自己是藝術家,我想,這個嘈雜的世界總有一些東西還是需要呵護,還是不可以褻瀆的。不然,我們將失去所有面對靈魂、神聖的事情。

藝術家不是一門職業

藝術家是直接與上帝對話的人類,如尼采、梵高、拜倫、歌德、貝多芬……他不是一門職業,職業是一種人類用以謀生存的東西,顯然,真正的藝術不具備這樣的功能,藝術的唯一功能,是與上帝對話,解決生命存在的本質問題。

藝術家是不可以培養的

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這句話對於世上大部分的事業都是適用的,適用的重點是那99%的汗水。但對於藝術,這句話卻是完全不適用的,真正的藝術家,不需要外力強迫其去揮灑那99%的汗水,他自己就會自發地揮灑100%的汗水,因為對他來說,藝術對他來說就是100%的生命,他與生俱來的本能與感受,使他不得不投入其畢生所有的精力去追求藝術,從而完成對自己生命的回答。


氏名無


我認為是可以的,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

要成為一個藝術家,要有洞察藝術的能力,天賦當然很重要,後天的培養我覺得也是必不可少的。環境很重要,什麼樣的環境培養什麼的人,這是普遍規律。

我記得看過朗朗的一段採訪,大概如下:

主持人:你從小就開始學彈鋼琴了,那個時候你喜歡彈鋼琴嗎?

朗朗:不喜歡!而且很恨彈琴,都想把鋼琴砸了!

主持人:那你為什麼堅持下來了?

朗朗:我爸逼我的!

朗朗能夠成為一名在國際上知名的鋼琴演奏藝術家,應該說完全就是培養出來的。


光頭如一


藝術來源於生活!藝術家也一定是一位社會生活豐富的歷練者,而大學生活是一個非常狹窄的社會空間,社會實踐的時間地點都非常有限,有時被戲稱為象牙之塔,概念上很文藝,但卻不能產生文藝上的大家。大多數在生活中取得重大成就的人都會告訴你,成功沒有捷徑。你必須努力工作,持之以恆。然而,現在情況似乎有所不同。現在有太多的模仿者希望通過社會媒體和電視使其成為名人階層,而這種社會潮流並已成為社會生活巨大組成的部分。感覺就像各種網紅在電視和網絡上一樣,世界就是喜歡讓愚蠢的人出名。理智的人並不難判斷一個名人是否值得他或她成功的方式,但現在看來,不值得和假裝成功這似乎才是常態。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會以畫家、歌手、演員或設計師等具有創造力的形式脫穎而出,為他的“工作”,而不是為了作秀和誇誇其談。真正的藝術家不相信銷售自己的形象能讓他們獲得成功。他們相信推銷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這是“銷售”和“分享”的區別。真正的藝術家會與世界分享他們的天賦,通過他們的工作來激勵人們。當你get到你的創意時,你就不會害怕錢了。作為一個藝術家,你“創造”一段充滿愛、自信和信念的作品。你做任何事都是為了手頭的工作,而不會太在乎結果;錢只是隨著你的工作自然而然地流入。當藝術家的意圖純粹而簡單時,金錢就會跟隨他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