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兩個聖人唱主角!宋仁宗與劉太后同聽政,年號設置有講究

宋仁宗繼承皇位時只有13歲,在當時來說,13歲已經不再是小孩了,是可以直接親政的。但是宋仁宗並未立即接管國家大權,而是按照皇家的傳統習俗,等成年之後再親政,這段時間由劉太后垂簾聽政。也造就了宋朝歷史上首次兩位聖人當主角,共同聽政的新局面。

劉太后之所以能順利地垂簾聽政,與真宗皇帝也有著極大的關係。真宗晚年病重臥床不起,很多政務都是劉後協助處理,因此真宗在遺詔中提到了“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這裡的“權”不是權力的意思,而是指“代理”,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就促進了劉後在仁宗繼位後長時間垂簾聽政局面的形成。

兩個聖人唱主角

從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大宋王朝,劉太后是第一位在皇后時期協助皇帝處理政務,更是第一位垂簾聽政的太后。一時間,兩個聖人唱主角,所以難免之前的一些規章制度不恰當,因此仁宗繼位後的第一件事基本上就是修改相應的規章制度,以期適應這一局面的發展。

兩個聖人唱主角!宋仁宗與劉太后同聽政,年號設置有講究

參知政事參考漢朝時期的禮制,請太后和小皇帝每五日一御承明殿視事,皇帝在左邊,太后在右邊。但是當時的宰相丁謂認為這樣不妥,認為皇帝只在每月初一、十五見群臣,軍機大事則由太后召見輔臣決定,一般事物則由內侍傳奏,太后在宮中批閱。至此,所有的權力都集中在了太后手中。

兩個聖人唱主角!宋仁宗與劉太后同聽政,年號設置有講究

乾興元年二月二十五日,仁宗和劉太后一同登殿聽政,大殿之上掛起了簾子,太后坐於簾後。宋朝第一個太后垂簾聽政的時期就此正式拉開了序幕,當時的任何人都沒有想到,這垂簾聽政的局面一直維持了長達十年之久。按說宋仁宗繼位的時候已經13歲了,古人以18歲為成年,滿打滿算劉太后最多聽政五年,但是權力或許太讓人不能自拔了吧,劉太后遲遲不歸政於仁宗皇帝,直到臨死前才將手中的大權交了出來。

權力慾望

劉太后一直為皇太后,處理所有的軍國大事,雖然未能像武則天一樣自立為女皇帝,但是權力的慾望也是無限的,皇帝擁有的一切也要盡一切可能的去追求,從而滿足自己的慾望虛榮心。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聖節制度,聖節在唐朝時期也被稱為誕節,顧名思義就是皇帝的生辰節日。聖節制度產生於唐玄宗時期,唐朝時期由於制度還未相對完善,因此唐玄宗之後的皇帝並非每個人都有聖節名,但是不管有無聖節名,皇帝的生辰那一天必然要舉國同慶。

兩個聖人唱主角!宋仁宗與劉太后同聽政,年號設置有講究

宋朝時期,聖節制度逐漸完善,並走向成熟,太祖、太宗、真宗等皇帝均有聖節名。仁宗繼位後,劉太后垂簾聽政,掌控著國家的最高權力,因此她也為自己設置了聖節名——長寧節。長寧節的設立直接打破聖節為皇帝所獨有的特權,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擁有聖節名的太后。對宋朝聖節制度的發展也是產生了極大地影響,劉太后之後並非太后都建立聖節名,而是依舊為垂簾聽政有權勢的太后才有資格建立聖節名,雖是太后,卻有著同皇帝一樣的特權待遇。

兩個聖人唱主角!宋仁宗與劉太后同聽政,年號設置有講究

年號設置有講究

老皇帝駕崩,新皇帝繼位後的第二年是要改年號的,宋仁宗繼位後的第二年將年號改為“天聖”,這是什麼意思呢?是隨便想的年號嗎?這年號可不是隨意起的,這裡面可有著深刻的寓意。當時的翰林學士阿諛奉承,為了迎合新皇帝登基、太后垂簾聽政的時事,可謂是為了年號的事絞盡了腦汁。最後,“天聖”二字在眾多備選年號中脫穎而出,“天聖”二字有什麼寓意呢?它又是怎麼和太后垂簾聽政聯繫在一起的呢?據翰林學士解釋,天聖者,二人聖也。寓意著兩位聖人同時聽政,這可謂是正合劉太后的心意,於是“天聖”作為新年號頒行全國。

兩個聖人唱主角!宋仁宗與劉太后同聽政,年號設置有講究

綜上,宋真宗趙恆駕崩後,13歲的宋仁宗繼位,劉太后以新皇帝年幼及真宗遺詔為由進行垂簾聽政。出於對權力的迷戀,劉太后在仁宗成年後仍然未歸政皇帝,而是繼續垂簾,直到其死前才交出了大權。劉太后雖在歷史上不是很有名氣,但是他對權力的追逐也可比得上晚清的慈禧太后,對於皇帝獨有的聖節制度,也是史無前例開創性地為自己開綠燈,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數得上的“女中豪傑”。

參考文獻

①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②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③徐松:《宋會要輯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