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面對疫情,如何調適心理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牽動著大家的神經。少數人出現心理失衡,產生焦慮、恐慌等負性情緒,影響正常工作、生活。面對疫情帶來的心理不適,我們該如何調整好心態,積極有效應對?

面對疫情,人們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負性情緒

第一 漠視,不相信事實

在最初得知疫情信息時,一些人會對事件的嚴重程度予以漠視或否認,或者認為沒那麼嚴重,就算有病毒也不會傳染到自己身上,覺得與自己沒有太大關係,不做任何個人防護。

第二 恐懼,過度緊張害怕

隨著疫情的不斷髮展,人們最常見的情緒反應是恐慌。這類反應一般會伴有失眠與焦慮。輕度的緊張和焦慮,可使人迅速進行有效防護,是無害的。但過度緊張往往造成高度恐慌,比如害怕自己或家人感染病毒,以為到處都是病毒、人人都是 “新冠肺炎” 病患,感到生活不可把握、失去了確定性等等。有的還伴隨著過度的個人防護行為,不僅對個人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也會對周圍其他人的心理狀態產生不良影響。

第三 憤怒,影響人際關係

有些人會將全部注意力集中於關注疫情的發展動態,頻繁刷新關於疫情的新聞,轉發、分享各種消息,情緒一直處於應激狀態。還有人產生憤怒情緒,會抱怨、指責甚至遷怒於其他人,導致人際衝突。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些負性情緒,有效調適心理健康呢?

1.瞭解認識疫情性質和流行情況

從國家或地方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官方渠道平臺,獲取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信息;科學認識疫情性質、流行情況、臨床表現和危害,不過分關注負面報道,不輕信傳言,不過度解讀;積極關注防控信息,學習掌握防控知識,堅定戰勝疫情的必勝信心。

面對疫情,如何調適心理


2.接納恐懼、焦慮等應激情緒

面對疫情,出現恐懼、緊張、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時, 我們經常會認為自己是軟弱的、意志不堅強,認為這些情緒是不應該出現的, 對這些情緒進行剋制和壓抑。這樣反而不利於心理健康。

面對應激情緒,我們越是壓抑和否認,就越容易被它們支配,影響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所以,大家要正確認識到,面對突發疫情時出現的負性情緒,是人在不正常情境下的正常心理反應。當感覺到自己的情緒變化時,應做到理解和接納。

面對疫情,如何調適心理


3.進行自我暗示、樹立堅定信念

積極的自我暗示能直接影響言行和身心狀態。面對因疫情產生的負性情緒,我們要積極進行自我暗示,要相信自己現在接受的就是科學合理、 對自己最大保護的解決辦法。這個信念非常重要,有了這個信念的引導,內心會變得更加鎮定,從而有利於理性的判斷和正確的選擇。

面對疫情,如何調適心理


4.多交流,獲得心理支持

在疫情流行的時期,我們可能會產生孤獨感。這時要多與朋友交流,相互鼓勵,溝通感受,增強心理上的相互支持。在與人交流後,我們的內心會產生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心情也會舒暢許多。

面對疫情,如何調適心理


5.建立積極的應對方式

面對疫情造成的心理壓力和負性情緒,不要採取否認、迴避、退縮、指責和抱怨等不良應對方式,而要採取積極的應對方式。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儘量保持飲食平衡,保證睡眠充足。不要過度關注疫情新聞,要把注意力適當轉移到運動、聽音樂、閱讀等活動上,讓焦慮、恐懼的情緒變弱,還能促進多巴胺的分泌,有助於心理健康。

面對疫情,如何調適心理


面對疫情,如何調適心理


6. 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

當難以承受恐懼、緊張、焦慮等情緒並感到痛苦時,應當尋求心理從業人員的專業援助,不必諱疾忌醫。

面對疫情,如何調適心理


只要我們在行動上做好力所能及的自我保護,在心態上堅強樂觀積極的調節。互相支持,相信醫療,有序聽從建議,保持良好的狀態, 這一切將會走向平靜。

這是一場艱難的戰役,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擁有必勝的信念。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一定!

湖南艾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公司由資深的食品安全防控專家、物聯網資深專家,移動互聯網信息服務創新團隊等共同投資成立的高新技術企業。一直致力於食品安全追溯系統;監控系統的研發與運用,公司將二維碼應用與食品安全溯源;監管及智能智造相結合,研發出針對食品、農產品、藥品等相關生產企業的系統解決方案。我司結合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為廣大消費者、政府監管機構打造食品安全信息及食品溯源信息綜合平臺,並依託平臺打造農產品大數據庫,為客戶深入分析市場各項有效數據。為客戶提供產銷對接、終端數據,電子商務、區塊鏈技術等O2O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