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諸葛亮為什麼沒實現興復漢室?

用戶6502379185851


我是翰林鑑史,我從個人角度細緻分析回答這個問題。

導語:話說從公元190年起,東漢後期各路軍團層出不窮,混戰中曹操脫穎而出,孫劉聯合抗曹才形成三國鼎立局面,最後魏國憑藉雄厚實力碾壓孫劉政權,奠定了一統天下局面。興復漢室已成黃粱美夢,實在是什麼也不如人,即使有孔明能耐否,也只能捶胸頓足,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01

一、從三國組建分析,蜀國不佔優勢

1.從曹魏集團分析。曹操通過官渡之戰殲滅了7萬多人的袁紹集團軍,陸續又消滅了其他一些軍閥勢力,基本上在整個北方地區都屬於他的地盤。地理位置佔據司隸、豫、青等十三州,共計六十八郡。基本相當於今天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遼寧、陝西、寧夏、甘肅,以及江蘇、安徽、湖北的一部分,包括內蒙古一部分,總之長江以北。有戶數103萬,人口443萬。

2.從蜀漢集團分析。因自身實力實在是弱小,和曹操比較起來就是雞蛋碰石頭,於是聯合孫權組成聯盟,通過赤壁之戰以少勝多取得勝利,才初步促成三國鼎立局面。地理位置佔據益、良二州,共計二十四郡。包括現在的陝西南部、重慶、四川,貴州、雲南,以及廣西的一部分,統稱西南。有戶28萬,人口94萬。

3.從東吳集團分析。同樣是弱勢群體最後才聯合劉備集團,共同發起戰役奠定了其基礎。地理位置佔據揚、荊、郅、交、廣五州,共計四十三郡。相當於如今的江南和華南,包括江蘇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以及越南北部。有戶52萬,人口234萬。

從建國開始,劉備就一直處於弱勢群體,所佔地盤是最少的,所處之地均是未開發之地,而吳國自江陵而下,全據長江以南,但是開發落後於北方曹操。所以三國中魏國最為強盛,故吳蜀時而聯合攻打。

02

二、從三國首腦分析,已經一見高低

1.從曹操分析。出身大官僚地主家庭,歷來給其定位就是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詩人這裡就不提了。天資聰穎,從小博覽群書,喜讀各家兵書,結交名士,走上仕途。期間推行開荒種田,產生較好的效果,奠定了其發展基礎。

2.從劉備分析。出身高貴的王室後裔 ,從事以編賣草鞋為生的低下營生。但是其志存高遠,以光復漢室為己任,有著卓越品質和謙虛的作風,引來關羽、張飛等超牛大將相助。而又憑藉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死磕精神,“三顧茅廬”迎來臥龍諸葛亮輔助,推行治蜀十六方針,促進事業發展迅速進入快車道,建立了蜀漢政權。

3.從孫權來分析。出身就贏在起跑線上,繼承家族事業。也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君主,他致力於中國東南地區發展, 並曾經派軍隊抵達臺灣,將島上居民遷至內地。

從領導個人魅力方面明顯看出,劉備明顯處於末尾,沒有曹操的雄才偉略,也沒有孫權的英雄霸氣,只是僅僅佔據了仁義二字。更是因失去關張兩位大將,意氣用事將打下基業瞬間揮霍殆盡。

03

三、從三國經濟分析,優劣勢較為凸顯

1.從曹魏分析。面對混亂局面,以人口最多,墾荒面積最廣優勢,接受謀臣建議,實施“以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推廣實施屯田制度,把東漢末年失去土地的流民與土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流民積極性,實現“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實現農業快速發展,促進社會秩序穩定。

2.從蜀漢分析。益州自古就有天府之國過美名,諸葛亮派人整修都江宴、開荒種田,促進農業發展。實行公營,設立專職官吏管理,大力發展鹽、鐵和棉紡業,產品遠銷吳、魏,增加了軍費開支來源渠道。蜀國作為商業大都市,有著“財貨山積,纖麗繁星”《蜀國賦》。

3.從東吳分析。面對江淮地區經濟起步晚不利因素,結合遠離戰亂,北方大量人口遷入,帶來先進技術和生產力,一改以往地廣人稀尷尬局面,農耕技術有了空前發展。再結合之前效仿曹魏實施的屯田制度,重視水利灌溉,使得江南地區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同時手工業、製造業、造船業得到很高發展水平,並以建業、吳郡、番禺 為主,開展國外貿易。

從經濟方面,表面上看三方各有千秋,但是北方的曹操佔據人多地多優勢,早已是糧草豐碩;孫權佔據南方有力地勢以後來居上之勢,經濟發展迅猛。反觀劉備所處之地雖有美譽,但是荒地較多而且是沼澤地,適合耕種較少,對於軍隊供應形成掣肘。

四、從三國軍力人才分析,勝負早已註定

1.從曹魏分析。曹魏漢中之戰後軍力大致穩定,關中軍常駐20萬,雍涼有10萬,宛洛有20萬,淮南江北有20萬,北部遼東有10萬,估計70萬左右。牴觸中原和華北,人才匯聚之地,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三下求賢令,為魏國培養了不少人才。

2.從蜀漢分析。軍隊最多不會超過10萬,大將軍姜維屢次北伐帶兵2萬,最多時帶兵5萬。雖然諸葛亮採取屯田政策,但財政依然很困難,又因因蜀國人口少,財政收入主要靠的蜀錦,供養不了幾十萬大軍,保守估計8萬。當地人才匱乏,有些人才甘心為劉備所用。關張等大將年過四十,過了巔峰已經走了下坡路。

3.從東吳來分析。為了擴充軍事力量,征討境內山越,補充兵員來源。軍隊最多20萬。赤壁大戰吳國動用軍隊是8萬,基本是傾全國之力。後來吳蜀大戰後,吳國奪得荊州地盤,但魏吳大戰,張遼大破吳軍於逍遙津,淮河流域丟失,所以大的地盤體量增加不多,所以常備軍大概10萬。雖有叫得響的魯肅、周瑜、陸遜等一流人物,但是缺乏有萬夫不當之勇的戰將和謀士。

從軍隊人才方面,曹魏是徹底佔據絕對性優勢,你不讓他贏都說不過去,實力在難擺著不服就打。劉備這邊是人口少導致兵丁少,戰鬥數量嚴重不足;過分依託諸葛亮以及關張大將,其餘叫得上的頂得住的人才比較少,到了無人可用境界,失敗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論斷:劉備死後,太子劉禪繼位,稱為後主,一切國事政事交由諸葛亮打理。諸葛亮出使東吳,吳魏斷絕,吳蜀和好。隨後集中力量平定南中地區叛亂,實施安撫政策,消除後顧之憂。三次揮師北伐均以失利告終。主要原因就是國力不強,北伐路途遙遠,糧草接濟不上,再結合諸葛亮用兵謹慎,穩紮穩打,不敢突襲曹魏。所以僅憑諸葛亮個人立挽於狂瀾,結局註定是悲劇收場。


翰林鑑史


《三國演義》裡有一句話很有名: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臥龍先生諸葛亮27歲時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到54歲時隕落於五丈原,奮鬥了27年,幫助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但始終無法更進一步,統一天下。

或許真的是應了那句話吧——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我來通過韓信與諸葛亮的對比,分析一下諸葛亮為什麼沒能興復漢室。

先說說韓信。韓信剛出道時,默默無聞,在戰神項羽的帳下做執戟郎中,就是一個保安大隊長。但韓信就是韓信,不甘心一直做個跑龍套的,就多次給項羽建言獻策,希望得到重用,結果項羽言不聽計不從。韓信棄暗投明,加盟到劉邦陣營,並在夏侯嬰和蕭何的幫助下,被劉邦拜為大將軍。

韓信就是韓信,出手就是不同凡響,一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策略就帶著漢軍還定三秦,並逼得名將章邯自殺,接著又打敗魏、趙、代、燕、齊和楚國的龍且大軍,相當於把戰國七雄重新吊打了一遍。最後設十面埋伏之計,逼得老東家項羽陷入四面楚歌的淒涼境地,最後在烏江邊自刎。韓信只用四年時間,便幫助劉邦收服群雄,建立了大一統的漢朝。

同樣是在巴蜀之地起家,諸葛亮為什麼沒能成功複製韓信的成功呢?

首先應該是對手不一樣。

韓信面對的主要對手只有項羽,其他的名將章邯、陳餘、田橫、龍且都只有被吊打的份。

而項羽又是隻逞匹夫之勇、剛愎自用的人——用兵比不上韓信,收買人心比不上劉邦,搞陰謀詭計比不上張良、陳平,失敗在所難免。

諸葛亮的對手則難搞很多,且不說東吳方面的周瑜、陸遜,光是曹魏這邊就讓人受不了。一是曹操,一個被譽為“治國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人,一聽就不是善茬。

曹操手下文有荀彧、郭嘉等謀臣,武有五子上將,足與蜀漢五虎上將分庭抗禮。好不容易把曹操熬到掛了,曹魏裡又出來個司馬懿。

司馬懿有一副讓人忌憚的狼顧之相,江湖人稱“冢虎”,這外號一聽好像也沒比“臥龍”“鳳雛”差多少。雖然司馬懿智謀、用兵均不如諸葛亮,但其極善隱忍,一直都用堅壁清野的防禦策略對付諸葛亮的火力全開,諸葛亮每次重拳出擊都打在棉花上,無功而返,也是很惱火卻無可奈何。

由此觀之,諸葛亮所遇到的對手要比韓信的對手高上幾個水平,統一天下的難度也高上幾個級別。

還有一點,就是時機。

劉邦登壇拜將,封韓信做大將軍時,雖然名義上是項羽收服了各路諸侯,但其內部並非鐵板一塊。陳餘、田橫、彭越等諸侯都因為分封不公平,在造項羽的反,項羽這邊忙著撲火,沒時間搭理劉邦這邊。韓信可以從容淡定地帶著漢軍一路從西到東,分而殲之。

而諸葛亮剛出山時,曹操已經滅了袁紹、呂布等各路群雄,統一了長江以北的中國,正帶著大軍殺往荊州而來。諸葛亮剛跟著劉備混,就得先跟著他抱頭鼠竄,一頓逃跑。

當然,諸葛亮沒能實現興復漢室的原因還有很多,但盡人事、聽天命,六出祁山進行北伐,已是儘自己所能,至於出師未捷身先死,功敗垂成,那或許真的是天命不可違,上天助曹不助劉吶!即使是諸葛孔明這樣的大神,也只能徒呼奈何!





追逐孔方兄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東漢之後,魏蜀吳三國鼎足而立,各自爭雄,都想統一中國。三國當中,蜀國綜合實力最弱,魏國最強。劉備諸葛亮一心想再造兩漢的強盛局面,可以事與願違,劉備稱帝不久,兵敗而死,諸葛亮臨危受難,六出祁山,徒勞無功,病死五丈原之後,復興漢室的幻想再一次破滅。按理說劉備死後的的蜀國由諸葛亮獨掌朝權,為什麼仍然沒有復興漢室?其實不然。首先,從領土大小和地理優勢上講,蜀國地小而有閒可守,魏國地大人眾,卻兩面受敵,東晉之前的吳國地區雖貧弱也有三江之險,所以說三國的從地理優勢上講,三國勢均力敵。其二,從最好領導人的素養上講,曹操能文能武,廣納賢才,政治上高瞻遠矚,劉備寬仁大度,與諸葛亮同心同德,孫權也是知人善任,賞罰分明,三者除了曹操略優但又早逝,繼位者曹丕,也算稱職,所以這方面也是勢均力敵。其三,從政權組織上,三國都有著優良的團隊,畢竟都是剛剛從東漢軍閥末年的混戰中脫穎而出的,戰鬥執行力都很強,這方面也算是勢均力敵。三國政權建立於同一時期,誰都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迅速的走向腐敗而給別人以可乘之機,所以說,在三國的前兩代統治者時期,註定了三國相互制衡,長期鼎足的局面,決不可能走向統一。其四,從人才選拔儲備上,曹操是唯才是舉,到這種唯才是舉的優點是團隊整體戰鬥力有保證,缺點就是人才的忠誠度不高,劉備諸葛亮選人的標準是德在才先,這種缺點是團隊的忠誠度高,但後期團隊的戰鬥力不足,孫權用人德才兼收,但用人不盡其材,不敢大膽地委任呂蒙陸遜等人,歸根結底三國真正的較量不是拼當前,而是拼未來,未來誰擁有的人才多,誰就能取勝。從這點分析,依然吳蜀兩國地狹人少,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低,自然產才不足,再加上吳蜀兩國用人比較挑剔,自然後備人才不足,而魏國地處北方的黃河流域,是中國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底蘊深厚,產才又多,唯才是舉,自然魏國後備人才濟濟,將來統一三國的肯定是魏國團隊,至於統一後,掌權者是誰,那就說不定了。最後歷史也證明了,劉備和關張龐統法正死後的,諸葛亮接手的是一個內憂外患的蜀國,朝中無人,領導昏庸,諸葛亮縱有奇才,也只能是以攻為守,保全蜀國不滅而已,諸葛亮死後,又不能提拔出一批新秀,姜維等輩才不及諸葛亮,蜀國滅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諸葛亮實現復興漢室的夢想,從此徹底的破滅了。



樂天知命人


是什麼讓文韜武略的諸葛亮不能興復漢室?時也!命也!


諸葛亮是三國曆史中著名的政治軍事大家,他的出現影響了三國時期的歷史走向,而在他輔佐下的漢室最終沒有興復,原因不能只看諸葛亮一個方面,其他因素也要綜合考慮。


其一,蜀漢隨立,然命運多舛,諸葛亮無法靠一己之力挽回。


諸葛亮自劉備“三顧茅廬”出山後,審時度勢,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劉備的初始班底,在曹魏和孫吳兩大集團勢力的夾縫中成長壯大,最終得以三分天下。

而就在劉備的蜀漢集團平穩發展的過程中,發生了不可挽回的大事。劉備的結義兄弟、蜀國“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在與東吳作戰時兵敗被殺。同時義弟張飛死於非命。劉備不顧勸阻,親自帶兵報仇,最終兵敗夷陵,病死於白帝城,並託孤於諸葛亮。個人認為,蜀漢的建立源自劉關張,而此三人卻都半路丟掉了性命,感覺這時的蜀漢的命數已經斷掉,雖有諸葛亮主持大局,但劉禪終究不是劉備,諸葛亮也不是帝王。

其二,忠於劉備遺念,北伐卻傷及根本,身死道消。



諸葛亮自打劉備死後,朝政大權在手,他沒有自己上位,而是衷心輔佐後主劉禪,一心推動國內建設,發展經濟民生,同時也為以後的北伐打下基礎。在諸葛亮的操勞下,蜀國實力得到了大範圍的提升,諸葛亮也終於下定決心北伐。

然而,北伐之路卻異常坎坷。

北伐失敗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糧草不濟。眾所周知,打仗時間勞民傷財的事,大軍出動糧草乃是重中之重,北伐前幾次無功而返,多因糧草。魏軍也正是抓住這一點,能拖則拖。雖然諸葛亮後來靠著軍隊前線種糧來彌補這個缺陷,但終究無濟於事。

北伐失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諸葛亮“事必躬親”。我認為這是一個大問題,根據記載,諸葛亮在北伐過程中,大多事情都要親自處理。要知道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凡事都要親自過問身體自然吃不消,這也為後來買下了禍根。還有就是,諸葛亮沒有多培養軍事人才,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事事都要諸葛亮操心,長此以往下面的人離了諸葛亮就不成事,這仗還怎麼打,不累死才怪,不出問題才怪。如果每一級都有可以勝任的武將,這樣諸葛亮坐鎮中樞指揮,下面一級一級傳達實施,效率會高很多,這一點現代軍事就做得比較好。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可能是諸葛亮難以逃脫的宿命,在最後一次北伐過程中,諸葛亮病死於五丈原,北伐徹底結束。諸葛亮歸天以後,蜀國沒有能擔起北伐重任的人物,加上多次北伐失敗導致勞民傷財,國力不濟,讓蜀國積勞成疾,再也沒有真正興復漢室的實力。

總結:諸葛亮是大才,這點毋庸置疑,沒能興復漢室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總的來說,對於興復漢室,諸葛亮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歷史趣訪談


這個道理很簡單,歷史上除了漢高祖在能從蜀地,暗度陳倉,殺到漢中,在與項羽爭霸過程中取得了天下,還有沒有相同的案例?


相同的地點,暗度陳倉這種計謀也只有用一次。除此之外就得拼硬實力了。

劉備的起家

實際上從劉備的起家到衰敗,與東吳都有著極大的關係。雖然當時在隆中,諸葛亮與劉備制了三分天下的戰略,但是實際上如何實現,當時是沒有具體方案。只能在荊州隴人心,擴大影響力。

而赤壁一戰,東吳為了抵抗曹操的入侵,與劉備結盟,讓劉備有了更大政治舞臺,而且接收了劉表的小部分軍隊,在荊州有相當高的人氣。經過赤壁一戰,孫劉聯軍取得了勝利,而且劉備趁雙方打得你死我活的時候,擴大了地盤,佔領荊州南部三郡。東吳只能默認了這種結果,戰後,東吳還是擔心曹操捲土重來,必須還得依靠孫劉聯盟,所以,孫權還把妹子嫁給了劉備。


而劉備不但沒有收斂行為,反而變本加厲以同盟和妹夫的身份借到了荊州南郡(在魯肅做了大量的工作,才能成功)。實現了打通進攻益州的通道。實現了在隆中的戰略目標:三國鼎立。


即使後來,劉備取了益州,蜀國進入鼎盛時期,這個時候從綜合國力而言,三國之中還是最差的一位。這時,孫權開始發難,欲討回荊州。

蜀的盛極必衰的過程

一方面當時劉備也承諾了取得了益州就歸還荊州。

另一方面,駐守荊州的關羽經常與東吳搞摩擦,沒有處理好與東吳的關係。

所以,在關羽進攻樊城,劉備在漢中與曹操打仗,讓曹操感到了威協。所以,魏吳開始聯手,東吳本來也咽不下這口氣,很快就達成共識,東吳趁關羽攻打樊城時,偷襲了荊州,斷了關羽後路,並且誅殺關羽成功。不僅把劉備所佔的所有荊州地盤全部收回,而且上庸的蜀將也被 近投了曹操。此消彼長,蜀的國力更弱了。

加上兩年後,劉備伐吳,夷陵一戰,損失大半兵力,整個有生力量更加被削弱。在劉備死後,蜀國已經開始走向衰弱。

實力不夠,諸葛亮也無力迴天

劉備死後,託孤諸葛亮掌管大局。採取了種種修生養息的措施,平定民少數民族的叛亂,讓國力逐漸恢復,但短期內無法達到強盛時期的國力。


最強大的是魏,其次是吳,最弱小的是蜀。如果拿領土來比較的話,

魏的領土包括幽州、冀州、青州、幷州、徐州、兗州、豫州、司州(洛陽一帶)、雍州(關中和隴右)、涼州以上十個州;

吳的領土包括揚州、荊州和交州這三個州(其中揚州和荊州與魏分割所有);

蜀的領土只有益州這一個州。

拿人口來比較的話,蜀當時的人口有28萬戶、94萬人(《蜀書·後主傳》裴注引王隱《蜀記》);

吳當時的人口有52.3萬戶、230萬人(《吳書·三嗣主傳》裴注引《晉陽秋》);

與蜀吳相比,魏的人口有66萬戶、443萬人(此數字是從《後漢書·郡國志》注引《帝王世記》中記載的魏滅蜀時的總人口中減去前述蜀的人口得來的)。吳的人口是魏的一半,蜀更少,只有吳的一半。


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在實現了與吳重修舊好和完成了南方平定之後,於建興六年(228)正月,終於開始了他消滅曹魏恢復中原的北伐。對於以漢王朝正統繼承者自居的蜀來說,國家的至高使命就是消滅篡權者魏,為達到這個目的,無論付出多大的犧牲也在所不辭。

諸葛亮從前一年起就率軍進駐漢中,開始進行周到細緻的準備。想當年漢高祖劉邦也正是從漢中進軍中原,消滅了項羽取得了天下。對繼承了劉備遺志的諸葛亮來說,最大的心願就是再現漢王朝的輝煌歷史。在與吳的同盟關係上諸葛亮不惜做出讓步,也正是為了北伐的成功。臨行前諸葛亮給後主劉禪上疏的《出師表》裡,明確記述了北伐的目的就是要“興復漢室,遷於舊都”。

很可惜,街亭失守,前功盡棄, 一切努力都白費了。斬了一個馬謖不了了之。

此外,沿漢水東下雖然可以到達荊州,但是途中要經過上庸,駐守上庸的孟達已經投靠了魏。諸葛亮這時寫信給孟達,勸說他再次歸順於蜀。曹丕死後,孟達對自己的前途感到不安,對諸葛亮的話很動心。可是,這些都被司馬懿覺察到了,他派人殺了孟達,使諸葛亮的計劃還沒開始就受到了挫折。


一方面,魏國有了司馬懿這位軍事天才在與之抗衡,諸葛亮始終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局部戰爭各有勝負。諸葛亮與司馬懿在上邽對峙,大破魏軍,獲首級三千。六月,諸葛亮糧盡退軍,司馬懿派張郃追擊,張郃戰死。張郃的死也算是替馬謖報了仇。


再次回到綜合國力,從成都到漢中,路途遙遠,糧草運輸不方便,而且蜀國老百姓經過連年的戰爭,已經不堪重負。所以才出現李嚴籌糧不利,諸葛亮最後的努力付之東流,即使這一次李嚴籌糧成功,諸葛亮也未必能成功。

實在是沒錢,耗不起,這是北伐失敗是了重要的原因。

鑑於前面幾次北伐都因糧草供給不足而失敗,諸葛亮在此後的兩年時間裡,勸農講武,積極備戰。建興十二年(234)二月,諸葛亮調集十萬大軍,由褒斜道再次北伐。諸葛亮到達郿縣後,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設營。這次諸葛亮不僅使用了木牛、流馬運送兵糧,還在五丈原一帶分兵屯田,作長久之計。

但因司馬懿採取固守不出的戰術,就一個字“耗”。無論諸葛亮用什麼手段都不濟於事。

雙方對峙百餘日沒有結果。到了八月,諸葛亮終因積勞成疾病死於軍中。終年五十四歲。

民心散、知識份子對恢復漢室不再熱情

對於蜀來說,更為不幸的是不僅來自北方的名士不盡力配合,就連蜀本地的知識分子也對蜀的前途持冷淡態度,甚至對魏更有好感。

蜀的學問中心在位於成都東北部的廣漢郡。其特徵是盛行讖緯,也就是預言之學。

廣漢是近年發現的一種獨特的青銅器文化三星堆文化的所在地,可以想象,這種古代獨特的文化在這一地區被中國化,儒教廣泛普及之後仍然以不同的形式得到繼承,形成了重視預言的風氣。

到了後漢時代,廣漢的讖緯學者也一直層出不窮。對劉璋之父劉焉說蜀地有皇帝之氣的,也是廣漢學者董扶。另外,名聲稍次於董扶的還有周舒。

周舒在解釋“代漢者,當塗高也”這句《春秋緯》中的預言時說,“當塗高”就是指魏,他的話在鄉黨學者裡引起反響。與董扶齊名的還有任安,任安的弟子杜瓊也說:“自漢已來,名官盡言曹(現在日語中還有“法曹”一詞)。吏言屬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他們不惜牽強附會,認為這都是曹氏要取代天下的預兆。

當時蜀國學問最高的大學者譙周就是杜瓊的弟子。譙周效仿老師杜瓊解釋說:“先主諱備,其訓具也,後主諱禪,其訓授也,如言劉已具矣,當授與人也。”意思就是說劉備和劉禪,從名字上就能看出,就是“準備禪讓”,暗示蜀將被魏所取代。

最後勸後主投降的人正這位知識份子譙周。所以內部不和諧,也是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另一個原因。


國內ERP專題


諸葛亮沒有復興漢室,主要原因是,第一,劉備的失誤,荊州當時對吳蜀魏三國來說是兵家必爭之地,地大而險要,任何一方佔領,都有統一天下的可能,特別是吳國孫權,垂涎已久,只是劉備暫借,不好說還。劉備在進兵益州時, 留下了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可見對荊州的重視程度,這時劉備還很清醒,後來在攻打益州時,只留下關羽一人鎮守荊州,再取得益州和漢中後,只顧自己當漢中王和稱帝了,把荊州關羽二弟給忘了,只封個官,沒派一兵一卒,如果此時派兩員大將幫助關羽鎮守荊州,不至於關羽被殺,荊州失守,最次也得通知劉封幫助關羽。關羽被殺,荊州失守直接導致劉備戰略打翻盤,緊接著,為奪回荊州,給二弟報仇,發動夷陵大戰,戰敗,損兵折將,好不容易攢下的家底,快折騰光了,如果當時派人幫助關羽鎮守荊州,荊州在,關羽在,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這樣諸葛亮興復漢室也有了保障。

第二,諸葛亮自己也有失誤,首先在用人上的失誤,諸葛亮在街亭保衛戰中用馬謖領兵,馬謖自大,不聽勸告,致使街亭失守,雖然馬謖被斬,但以後無法得到此戰略要地,讓後來幾次北伐無功而返,其次是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沒有幫助劉禪培養人才,使蜀漢後期人才缺少,有蜀國無大將廖化當先鋒一說,可見當時情況,國家缺少人才,沒有出色軍事統帥,想興復漢室,也是難上加難。如果沒有劉備和諸葛亮的失誤,荊州人馬加上益州人馬,興復漢室還是有可能的。





國哥愛生活


劉備在世階段,諸葛亮是輔助,行參謀之職,無決策之權。這個階段就不說了。

劉備去世,諸葛亮主政蜀漢,大權在握。然時勢已變,天下格局初穩,雖強力為之,但已迴天無力了!

一、諸葛亮自身的情況

1.“興復漢室”是他一直的志願。這也是他和劉備根本上的不同之處。

劉備是拿“興復漢室”當“幌子”,時機一到就自己當了皇帝。

諸葛亮卻始終“不忘初心”,蜀漢政權並不是他的終點。這也是為什麼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原因。

2.諸葛亮一生謹慎,事必躬親,不能放權。勞累不說,關鍵是一不利人才發現和培養,二挫傷了一些人的積極性。可以說蜀漢後期人才凋零,諸葛亮責任很大。

3.沒有解決好國內的派系紛爭,也沒有做好國內的思想動員,整合力量統一方向。以致整個“北伐”成了自己的“獨角戲”。尤其是沒有真正獲得劉禪的支持!

二、蜀漢政權內部。

1.蜀漢政權系外來政權,且立國尚短,又經“失荊州”、“敗夷陵”兩次重挫,國力嚴重受損。

2.派系紛爭嚴重,“荊州派”、“本土派”、還有劉備的老班底一派。劉備在世尚能鎮住,劉備死後立時顯現。

3.劉禪,守成之主,非開拓之君。對於“興復漢室”並不感冒!相比而言,他更關心現有政權的穩定!自己位置的穩定!

對於諸葛亮所為,劉禪肯定是不滿意的,限於種種考慮,只能聽之任之罷了!

4.蜀中自古天府之國,物產豐富,自給自足,人心思安,根本就沒有徵戰天下之慾望。遑論“興復漢室”?因此,群臣、軍隊、百姓,均無戰心!

且越到後來,由於連續的“北伐”導致民生凋敝,國力越發不濟,國內怨聲載道……

三、外部形勢

1.曹魏已統一北方,地廣人眾,實力雄厚;曹氏征戰多年,兵多將廣,樹大根深,素有一統天下之雄心。

2.東吳三代經營,人心歸附,根基穩固,且主明臣賢,人才輩出,時時虎視天下,伺機待動。

由上分析可知,諸葛亮如此內外交困之境,豈能成功!“興復漢室”豈能成功!





天地過客1971


三國時期是中國古代動亂最嚴重的時代,但也是中國最絢麗多彩的時代,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人物,如美周郎周公瑾,又如亂世奸雄的曹操,但最讓人們佩服的還是有智聖之稱的諸葛孔明,但諸葛亮的結局是悲劇的。

為興復漢室嘔心瀝血,最後落得個身死五丈原的結局,至死也沒能完成興復漢室的宏偉理想,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諸葛亮的失敗呢?後人多有評說,有千古一完人之稱的曾國藩看的透徹,三點原因點出原因。

其一,起步時的準備不足,曾國藩一直是個謹慎的人,他講究凡事都應該先思而後行,準備應該充分。然而諸葛亮出山之前的隆中對,其實先天就存在不足,隆中對提出佔據荊州在和孫權聯合對抗曹操,但荊州本是孫權的門戶,你佔了別人的地方還想要讓別人幫忙,顯然很矛盾。

其二,用人不當。眾所周知曾國藩是一個非常有眼光的人,有曾國藩會識人的說法,他覺得在用人方面諸葛孔明存在不足。先是用了驕狂的關羽守荊州,導致荊州失守。後又用馬謖失街亭,這些都是決策的失誤導致失敗,最重要的還是蜀國除了五虎將之外並沒有特別出名的人物支持。

其三,用人唯親。在曾國藩的一生中其實對於用人並沒有特定的要求,只要有能力就提拔,就像左宗棠和李鴻章都是他提拔上來的。而蜀國當時可能是受劉備的影響,導致諸葛亮在用人方面也傾向於用自己人,才有了諸葛亮的諸多失敗。

其實曾國藩對於諸葛孔明的失敗原因更多的是從用人方面出發的,可見曾國藩對於用人非常看重,畢竟你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親力親為,需要人幫助,諸葛亮失敗的原因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還是曾國藩看的透徹,三句話點出原因。


梅姑姑318


你好,我是新手Burning愛歷史,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諸葛亮為什麼沒實現興復漢室"這個問題我覺得主要原因是以下這幾個:

1、戰略規劃:課本上咱們都學過《隆中對》,這個是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給到他的未來發展規劃,其中心思想就是以抓緊時間搶佔荊州,並以此為根據地,西取益州,隨後再發蜀中之兵攻秦川,最後養精蓄銳進取中原。

規劃很棒,但是不足也明顯。首先說荊州,北有曹操,東有孫權,本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而且還無險可守(襄樊在曹操手裡),前期能守住就是萬幸了,後期丟了也是早晚的事。荊州一丟,再加上連鎖反應,劉備實力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再說益州,就是今天的四川,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雖說是天府之國,但是進去了就不好出來,經常是前方打仗,後方糧草跟不上,路太不好走了!從諸葛亮之後北伐六出祁山中就能看出來,失利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糧草不濟!

2、蜀國實力:大家可能看《三國演義》看的不少,畢竟是演義,裡面對於軍隊規模的描述太誇大了,實際上到三國統一了以後,蜀國總人口才90萬而已,全國帶甲10萬多一點。

也就是說諸葛亮在北伐期間,能動用的全部兵力是不到10萬的,也就在6-7萬左右。而曹魏的實力是遠遠大於這個數字的,無論是人口,經濟還是軍隊數量都遠超蜀國,再加上地形劣勢,想以弱擊強,進取中原其難度可想而知。

3、用人及自身問題:用人方面也怪不得諸葛亮,真是無人可用,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不是說蜀國沒人才,是真的到後期時去世的去世,病的病,真的無人可用。

本來就是無人可用,再加上自己這邊的容錯率低,所以諸葛亮不能走錯棋,可惜呀,還是走錯了,馬謖失街亭,第一次北伐大好形勢,也是很有希望的一次,全盤皆輸了。

再看看諸葛亮自身,曠世奇才,神機妙算這類詞用他身上到不為過,但是諸葛亮在行軍打仗方面的建樹真的不多,相比之下,他更擅長於治國理政,三國演義把他太誇大了而已。而且他為人謹慎,事事親為,不過這也是無人可用的原因,結果自己身子被掏空~累死了~~~

以上就是本人的愚見,篇幅問題沒好意思寫太多,歡迎大家點評[呲牙][呲牙][呲牙]





Burning愛歷史


我是歷史也溫柔,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東漢末年的皇權基本在宦官與外戚之間交替,皇帝早已沒有實權來治理國家。董卓入主洛陽後的殘暴導致東漢政權進一步惡化,各州郡蜂擁起兵討董,真實目的無非是為自己增加更多的政治籌碼與佔領更多的城池。

三國是分裂州郡互相討伐後的產物,這只是一個過程,不可能長久。劉備的蜀漢政權也僅僅是三國之一,無論魏蜀吳任何一方都無法避免長時間的政治腐化與內部勾心鬥角。

魏蜀吳三國的互相牽制

諸葛亮的《隆中對》不僅流傳千古,更使劉備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一直以來的四處漂泊、依附眾諸侯,都隨著赤壁之戰成為了過去,荊州五郡真正成為了劉備的地盤。

在成功佔領西蜀、漢中之後,劉備終於有了與曹魏、東吳一爭雌雄的資本。然而,此時的荊州成了最大的矛盾區域。荊州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劉備不可能會放手。關羽以強硬的態勢長期鎮守荊州,致使東吳敢怒而又無可奈何。這是觸發矛盾的導火索。

東吳得不到南郡的江陵,便會面臨被曹魏與蜀漢同時夾擊的危險,這種危險對吳國是一種國家性質的災難,所以,襄樊之戰東吳在看到機會的時候便該出手時就出手了,此時的吳、蜀聯盟是利益的分配不均導致,聯盟也就名存實亡了。

隨著襄樊之戰的失敗,蜀漢失去了從江陵出兵北伐的機會,更不可能再有漢中、江陵同時出兵對曹魏形成夾攻的機會。夷陵之戰,蜀、吳矛盾升級到頂峰,早已無可避免。這一些都與諸葛亮的《隆中對》背道而馳了。

蜀漢的內部矛盾

白帝城舉國託孤之後,諸葛亮接手的無疑是一個爛攤子。軍士可以招募,可以操練,經濟可以發展,但蜀漢的世族富豪卻很難像對劉備一樣的對諸葛亮了。

地主、富豪與蜀漢政權之間的矛盾,這與當權者是劉備還是其他人有本質上的區別。諸葛亮平定南中雖然暫時性的緩和了這種矛盾,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唯一的辦法就是將他們的利益與蜀漢政權綁在一起——北伐。

一直對外在緩和這一矛盾上見到了顯著的效果,但劉禪與諸葛亮之間的君臣矛盾成為了新的矛盾。歷史如此,哪一個皇帝都不希望有個乾爹整天約束著自己花天酒地、及時行樂。演義終歸是演義,不是真實的歷史,君臣和平相處是一種美好的願景。

明朝萬曆如此懦弱,在長期被約束之後,同樣會鞭屍張居正,更何況精明如劉禪了。試想,如果你是劉禪,是皇帝,國家的政權長期掌控在相父手中,並且這個相父還總是約束你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做應該做的事,你會是什麼心態?

蜀漢的這種內部矛盾對諸葛亮的北伐是一種制約與掣肘。當然,魏蜀吳三國滅亡都與內部矛盾息息相關,只是魏國司馬懿專權之後內政更穩定,但這與曹氏已經沒有太大關係了,可以說曹魏此時已經名存實亡了。

蜀漢的實際軍事情況

看到過有人對諸葛亮軍事才能質疑的,其實這未免太過絕對了。一個政權的軍事強弱軍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後勤補給。剛剛託孤的時候,蜀漢的實力很難平定南中叛亂,諸葛亮用了兩年時間才恢復部分。

蜀漢全國90萬人口,卻長期供養這10萬軍隊,這個比例別說在三國,即便是整個歷史當中也堪稱奇蹟。但,蜀道運糧太難了,有糧難運這對北伐戰爭是致命的。

諸葛亮數次北伐失敗,無外乎兩個原因,一是糧草不足,二是士兵不夠。僅說第一次北伐時期的街亭之戰,曹魏大將軍曹真統兵十萬負責西防,其中一半分給張郃救援街亭,這還沒算曹叡帶往長安的軍隊。

反觀蜀漢,剛剛經歷了平定南中,軍事上恢復了部分,但也僅能拿出三萬人北伐。斜谷佯攻,面對曹真的五萬軍隊,趙雲至少要分兵一萬,當然即便是分兵一萬也太少了,最後還是敗了。攻取涼州其他二郡至少需要一萬五的兵力,最後分到馬謖手裡的只有五千,雖然這五千人裡有最精良的無當飛軍,當也只有1000人,最後也確實是王平帶著這些無當飛軍救下了被馬謖丟下的其他蜀漢士兵。

以五千對五萬,對方將領又是名將張郃,馬謖如何能不敗?即便是按諸葛亮的方式紮營依然無用,畢竟雙方的軍力相差太大。

總結

不是諸葛亮沒有興復漢室,而是漢室不可能興復。這與統帥能力無關,即便是韓信也無可奈何。諸葛亮的蠶食策略與法正攻取漢中時說的不謀而合,也就是戰略沒錯。

三國長時間的相互消耗,土地疲敝的蜀漢是最吃虧的。其實以中原地區的地大物博,消滅蜀、吳兩國只是時間的問題,不存在任何爭議。所以,三國只是一個過程,並不是一個可以長久的政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