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敢給皇帝多次甩臉的大臣,古弼三難太武帝一個不給皇帝面子的猛人

古弼是北魏太武帝拓跋主政時的大臣。這個人很正直,只認理不認人。古弼原來叫什麼名字,史書上沒有記載,只說他“後改名弼”。這個名字還是魏明元帝拓跋嗣給他改的,意思是古弼是個“輔佐之材”。在改這個名字之前,拓跋嗣還曾賜過一個名字給他,叫“古筆”,意思是古弼這個人,不但像筆一樣有用,而且像筆一樣直。

敢給皇帝多次甩臉的大臣,古弼三難太武帝一個不給皇帝面子的猛人

大概也是因為古弼的頭長得尖,像毛筆頭一樣,人們於是都親切地稱他為“筆公”,而魏太武帝拓跋燾則呢稱他“筆頭”。有時發起怒來,便罵他“筆頭奴”。總之,古弼這個人,真的像筆一樣直而有用。

發生在444年的三件事,完全可以說明這一點。

這一年的正月,古弼收到一封群眾來信,反映皇家的上谷苑囿佔地太多,老百姓都無田耕種了,希望朝廷減掉大半分給貧民耕種。古弼讀後,覺得意見很好,就馬上去見皇帝拓跋燾,要把意見奏給他聽。

敢給皇帝多次甩臉的大臣,古弼三難太武帝一個不給皇帝面子的猛人

當時,拓跋燾跟給事中劉樹下圍棋,正在興頭上,古弼進來,拓跋燾就像沒有看到一樣。古弼在旁邊坐了很久,也沒有獲得奏事的機會。古弼火了,突然站起來,揪住劉樹的頭髮,把他拉下床,然後撲上去,又是扇他的耳朵,又是打他的背,並且邊打邊罵:“國家的事情沒有治理好,都是你這個小子的罪過!

拓跋燾臉都變色了,十分尷尬,丟下手中的棋子說:“沒有聽你奏事,錯誤在我。劉樹有什麼罪過?快停手,不要打了!”

敢給皇帝多次甩臉的大臣,古弼三難太武帝一個不給皇帝面子的猛人

古弼這才放過劉樹,把事情奏給皇帝聽。事後,古弼也覺得自己的舉動太失禮了,於是光著頭、赤著腳到官署裡去“自劾請罪”。拓跋燾知道了,便把他召去,對他說:“你有什麼罪過啊?快把帽子戴上,把鞋穿上吧!以後,只要是利國利民的事,你做就是了!即使‘顛沛造次’,你做了,也不要有什麼顧慮!”

拓跋燾,是魏道武帝之孫、明元帝之子。泰常八年(423年)即位。他為人勇健,善於指揮。有知人之明,常從士伍中選拔人才。賞不遺賤,罰不避貴。自奉儉樸,而賞賜功臣絕無吝惜。認為功臣勤勞日久,應讓他們以爵歸第,隨時朝見宴餉,百官職務則可另簡賢能。總之,他是一個好皇帝。

敢給皇帝多次甩臉的大臣,古弼三難太武帝一個不給皇帝面子的猛人

這一天,太武帝赴西河打獵,讓古弼留守京城,命令古弼為隨從騎士選送良馬,以便狩獵。

聖意如山,誰敢違抗?可是到了狩獵的那一天,太武帝驚奇地發現,古弼送去的卻都是羸弱的瘦馬,行動緩慢,哪裡能追得上獵物?

太武帝怒道:“這個筆頭 奴如此不聽話,竟敢節制捉弄我,等我回宮後定要殺古弼周圍的人都為他擔心,心想這次他一定性命難保。回到宮中,太武帝並沒掉他!

敢給皇帝多次甩臉的大臣,古弼三難太武帝一個不給皇帝面子的猛人

有下令殺掉古弼,而是冷靜下來,把古弼叫到大殿上,詢問為什麼不聽他的話?

古弼不慌不忙,十分鎮定,他說:“替君王辦事,不能使君王玩得盡興,這是小人的罪過;但假如不為危急時刻做出準備,煊赫才是大罪。現在北狄南朝的敵人正在窺探時機,隨時準備入侵,這是我所擔憂的。養戰馬是為了讓戰士馳騁,以防強敵入侵。我要挑選好馬充實國防,假如這樣對國家有好處,我又何惜一死。皇上行獵,用一些劣馬已儘夠了。朝廷有什麼責罰,全由我承擔。明主會分清是非。此事與別人無關。”

敢給皇帝多次甩臉的大臣,古弼三難太武帝一個不給皇帝面子的猛人

太武帝聽了古弼述說完之後,知道了古弼選送劣馬的原因,沉吟半晌,嘆道:“有這樣如此用心的臣子,的確是國家之寶。”於是“賜衣一襲、馬兩匹、鹿十頭”。

從河西打獵回來不幾天,拓跋燾又到京城的北山去打獵了。這次打獵收穫甚豐,獵獲麋鹿數千頭。因數量太多,運輸成了問題,便下詔書給尚書令古弼,要求古弼速派500輛車來接運麋鹿。送信的人去了不久,皇帝深知古弼的脾氣與為人,他醒悟到這次肯定又要碰釘子,便對左右將士說:“依我看,筆公一定不會給我徵發民車來,你們還不如就用馬把麋鹿運回去吧!”說完,就命令大家動身回京城。走了百來裡,遇到送信的人回來,古弼真的奏表說:“今年秋天穀穗下垂金黃,桑麻大豆遍佈田野,野豬野鹿常去偷吃,飛鳥大雁亦來啄食,再加上風吹雨打,這樣的損耗,早上與晚上就相差三倍。乞請皇上允許推遲延緩運送麋鹿,以便把穀子儘快收割,運入國庫。”

皇帝看後,說道:“果然與我所說一般,他可謂社稷之臣、國家棟梁啊。”

敢給皇帝多次甩臉的大臣,古弼三難太武帝一個不給皇帝面子的猛人

在事情面前,能讓保持自己沉默、靜聽對方的傾訴、主張、陳情,這才是一個領導者的風度。太武帝能夠做到讓古弼說清原因,才真正認識到古弼是國家的棟樑之材。鬼谷子認為,古代以大道教化眾生的聖人,所以能與無形共生共存,是自然物化的規律,古弼所做的事情,都是從國家和民眾的利益出發的,所以堪稱聖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