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P2P監管方向疫情之下現轉機?銀保監會:仍以“退”為主

P2P監管方向疫情之下現轉機?銀保監會:仍以“退”為主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朱丹丹 單美琪 北京報道

當前,P2P專項整治方向不變,依舊以“退出”為主要方向。

去年年底以來,受疫情影響,此前已計劃退出的P2P機構已延遲復工,很多工作無法進行,清退進度或已有所延遲。

“方向不變,節奏不變,繼續堅定不移、徹底地執行。”當被問及P2P的監管政策是否會因疫情而有所改變時,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在25日召開的通氣會上如是強調。

事實上,自去年監管部門對P2P行業下達了“能退則退,能關盡關”的指示後,網貸行業的清退工作便有序進行著。

早在去年11月12日,李均鋒曾在銀保監會通氣會上表示,下一步,網絡借貸專項整治目標清楚、方向明確、手段多樣,將以出清為目標、以退出為主要方向、以“三降”為主要抓手、以依法合規的分類處置為主要手段。

李均鋒還在該通氣會上指出,截至2019年10月末,全國在線運營機構有427家,較去年末降低60%,借貸餘額下降50%,出借人數下降55%。而對於在運營的427家機構,年底之前,每家都要完成分類處置路徑,對於一些資本實力強、具備一定金融科技基礎及良好內控能力的機構,要推動其主動轉網絡小貸公司,個別符合條件的也可以轉型為持牌的消費金融機構。

同年11月15日,互金風險專項整治辦、網貸風險專項整治辦聯合印發了《關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稱“83號文”)要求,引導部分符合條件的網貸機構轉型為小貸公司,主動處置和化解網貸機構存量業務風險。

自83號文下發後,P2P平臺轉型小貸便成為主要出路。而由於近期受到疫情影響,P2P的清退進程也受到波及。記者注意到,已有部分頭部平臺宣佈逐步退出網貸業務,開始轉型小貸。

多家千億級P2P平臺或將退出P2P網貸業務。2月11日,深圳P2P平臺人人聚財對外披露,受疫情影響,平臺逾期情況較同期高出三四倍,嚴重影響公司回款。根據監管部門要求,已啟動清退報備工作。

2月15日,杭州頭部平臺51人品發出公告停止發新標,而早在去年年底,51信用卡發佈就曾公告稱正積極爭取申請互聯網小貸牌照;同日,北京頭部P2P平臺積木盒子也公告停標,平臺稱將開展有序、分批次的業務結清工作,穩步退出網貸業務,為轉型小額貸款公司做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兩平臺都在公告中提及受疫情影響,導致借款人的還款意願和能力下降、平臺催收工作艱難等。

另外,頭部P2P平臺愛錢進或將於3月份宣佈清退網貸業務。據鐳射財經報道,愛錢進平臺或退出網貸業務,預計在3月份披露網貸業務清退公告。從已公佈的數據來看,愛錢進是近期披露停標或清退的頭部P2P平臺中,借貸餘額最多的一家平臺。據愛錢進官網運營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末,平臺累計借貸金額1039.7億元,借貸餘額280.33億元。

一位資深行業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事實上,上述千億級平臺的退出,一方面是受到當前疫情的影響,而另一方面也是踐行網貸政策的“以退為主”。

“另外,此次疫情對網貸行業的衝擊較大,或已直接導致行業底層資產質量的下降、借款人還款能力的減弱,甚至催收效果不理想等,不排除會出現一些想要轉型的P2P網貸機構因為存量業務清理困難而出現暴雷。”該人士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