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為何長平之戰30年後,趙國才被秦國所滅?

薛佩萁


長平之戰後,趙國為什麼還能差點滅了燕國,而且安穩地度過了30多年才被秦國所滅?

燕國,最被人熟知的君主,莫過於燕昭王了,因為孱弱的燕國在他手中曾強極一時,但燕昭王之後燕國就換了一副模樣,不思自我圖強,總想著趁火打劫。

那麼燕昭王之後的燕國有多弱?被青壯年死傷40餘萬的趙國,差點滅了國。

而讓燕國栽跟頭的是老將廉頗,有人說廉頗位列四大名將有水分?其實並沒有,因為就是他曾帶領老弱殘兵差點滅了燕國,挽救了趙國。

秦趙長平之戰正酣,燕國坐上了小板凳。

秦趙長平之戰,不僅僅只是秦趙之間的決戰,而是決定了整個戰國局勢的走向,在此之前,秦國對於山東六國的軍事力量並不具備顯著優勢,至少趙國還能和秦國相抗衡,但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秦國儼然已經一家獨大。

那麼長平之戰時,山東其餘諸侯都在做什麼呢,毫無疑問,它們由於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都採取了壁上觀的態度。

作為趙國世仇的燕國,自然也是搬起了小板凳,看起了熱鬧,相比較其餘諸侯或多或少的猶猶豫豫,燕國則看熱鬧不嫌事大,兩軍對壘,燕國並沒有想著會唇亡齒寒,畢竟對於燕國來說,秦國離自己遠著呢。

燕國為何會與趙國有世仇呢?其實還是因為趙國動不動就會拿燕國出氣,當秦國佔領了趙國的城池,趙國就會去攻佔燕國的城池,畢竟秦國不好對付,但燕國是軟柿子嘛,尤其到了戰國中後期,燕趙之間更是動不動就開打。

趙國損失40餘萬青壯年,燕國打起了歪主意。

長平之戰前期,秦趙雙方對陣的將領是秦國王齕和趙國廉頗,雙方交戰了數次,結果廉頗被打的節節敗退,隨後轉攻為守,意圖和秦國打持久戰,在當時而言,秦趙都不適合打持久戰,因為這等規模的戰爭,對於糧草的需求太大了。

據後世史學家推論,秦趙雙方在這次戰爭中投入了近百萬的兵力,根據《居延漢簡》記載,一個士兵一個月的口糧大約3石3鬥左右,按照當時的標準計算,三石三斗大概相當於現在的89斤左右,也就是說每天一個士兵需要大約三斤的粟米,那麼長平之戰時,一天消耗的糧食大約就有三百萬斤之多。

這樣驚人的數字,在當時其實已經能拖垮一個國家了,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速戰速決成為了雙方都迫切需要的打法。

戰爭的結果是秦國慘勝,趙國40餘萬青壯年被坑殺,隨後秦趙又發生了邯鄲之戰,趙國幾乎被打殘,但並未被滅國,此時最開心的並不是秦國,也不是劫後未死的趙國,而是坐在小板凳上的燕國,因為燕國打起了歪主意。

燕國趁火打擊,廉頗挑起大梁。

燕國想到的歪主意是什麼呢,是趁火打劫,常言道:趁其病要其命,燕國也正是這樣想的,於是派出慄腹借祝壽為由,試探趙國虛實,結果慄腹彙報說,趙國可打(《戰國策》記載:趙民其壯者皆死於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

燕王一聽大喜,隨即出兵60萬伐趙,儘管此時有樂間勸阻說趙國不可打,但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對於燕國的進攻,趙王憂心忡忡,但兵來必須將擋,趙王又啟用了老將廉頗,讓他和樂乘一起迎敵。

結果,廉頗不負眾望,帶領著老弱幼等組成的軍團,打的慄腹滿地找牙,不僅殺死了他,還一鼓作氣直接包圍了燕國的國都薊城,逼的燕王割讓五座城池,廉頗才退兵。

這場戰中,廉頗大敗燕軍之後,並沒有像白起那樣坑殺幾十萬人,而是隻殺死了始作俑者慄腹就作罷了,這或許就是廉頗的”仁“,如果此戰換做白起來打,估計戰國時期的冤魂又會徒增幾十萬。

讀歷史,寫歷史,我是飛魚說史,歡迎關注,讓我們一起探討春秋戰國那些事!


飛魚說史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結束,趙國45萬精銳盡失,導致趙國從戰國後期第二號國家一下子成為了一個二流國家,當時連弱小的燕國都敢來欺壓趙國了,但是即便是損失了45萬人,趙國還是把燕國打的大敗。如果從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結的話,到公元前222年趙國滅亡一共過了38年趙國才滅亡,當時趙國最多不過四五百萬人,當時長平損失了45萬人幾乎是趙國全部的兵力了,為什麼趙國還能堅持這麼久呢?

首先來說,就是秦國自己的失誤,當時長平之戰趙軍損失殆盡,當時秦國如果一舉攻下趙國邯鄲的話,那麼趙國很可能就滅亡了,但是秦昭襄王竟然答應了趙國的割地求和,可是過了半年之後趙國又不答應割地了,於是秦昭襄王才派大軍伐趙,包圍邯鄲,三十萬秦軍,包圍邯鄲,但是在趙軍的拼死防守之下,加上後面的魏楚聯軍趕來,後來韓國也加入到聯軍之中,導致秦國大敗,從邯鄲一路退守到了河西。秦軍三十萬就這樣損失殆盡了。邯鄲之戰也是影響秦國統一步伐最關鍵的一戰,直接導致了秦國統一時間的推遲。而邯鄲之戰的勝利也讓趙國從長平之戰的失敗中走了出來。

後來趙國還出現了短暫的中興局面,當時燕國派遣六十萬大軍伐趙,但是卻被廉頗打的大敗而且還包圍了燕國都城,燕國割地求和趙軍才退去,後來趙軍在廉頗的統帥下又攻下了魏國的繁陽,廉頗之後趙國當時有李牧還有龐煖,龐煖可以說接替了廉頗的位置,趙悼襄王三年燕國再次伐趙,但是又被龐煖擊敗,趙悼襄王六年,當時秦國派遣蒙驁統帥十萬秦軍伐趙,結果被龐煖打敗。斬首秦軍三萬。當時趙國國威大振。後來秦國又派遣桓齮伐趙,趙軍在李牧的統帥之下,全殲了十萬秦軍。

這幾次戰役的勝利直接導致了趙國短暫的恢復,而且國威大振。在這幾次趙國的勝利之戰中,最主要的還是邯鄲之戰的勝利。這次的勝利讓秦國在長平之戰的勝利全部吐了出來,上黨重新歸了韓國,而且趙國也收回了太原,皮牢等等地方。這次戰爭的勝利給了趙國恢復的時間。而且趙國正因為在長平之戰的失敗,也是激發了全國抵抗秦軍的熱情,邯鄲之戰當時全部老百姓都上去了,就連平原君趙勝都把自己所有的家產變賣了來鼓舞士兵。所以說趙國能夠堅持那麼久,趙國人的勇悍也是少不了的。

後來秦國大軍伐趙,趙國派遣李牧司馬尚抵抗,但是秦國利用反間計李牧司馬尚被殺,之後趙國滅亡。


中國歷史研究所


筆者一直以來認同一個觀點——那就是讀歷史千萬不能帶著結果去找原因,先入為主地認定一個結果之後,再回頭去看歷史事實,看到什麼都像是造成了這一結果的原因。

比如秦滅六國就是如此,大家只看到了長平之戰秦國坑了趙軍45萬人,把趙國打得非常慘,通俗史學界就普遍認為“長平之戰是秦統一六國的轉折點”,實際上長平之戰後秦國並沒有佔據優勢,不僅沒有佔據優勢,還一度落到極為困窘的地步——我們前面說到了,長平之戰把秦國打到了“士民倦、糧食缺”的地步,打完之後就把上黨丟掉了(韓國“奪上黨”)。第二年秦昭襄王一頓操作猛如虎,自說自話地派兵繼續進攻趙國(秦軍“復定上黨”),攻下武安後直撲邯鄲,結果在頑強的趙軍面前頓兵堅城之下久攻不克,另一邊是魏安釐王開始放大招抄秦軍後路。這一系列戰役的後果,實際上造成了前257年10月秦軍在河東的總崩潰——攻擊邯鄲的秦軍被趙、魏、楚三國聯軍打得大敗,一路潰逃躲進函谷關,整個河東之地都被趙、魏兩國悉數奪回,連秦昭襄王先前攻韓奪下來的土地(封給範睢當食邑了)都給聯軍奪走了。秦國的勢力範圍一下子又被打回到了函谷關裡面,以至於秦昭襄王晚年對楚考烈王極為忌憚,甚至還說出來了用鐵劍和優伶做比喻形容楚國的強大這種話。等到了秦孝文王時期甚至還要函谷關晚開早關來向列國表示自己的警惕。

但是長平之戰與秦國的暫時被打得失去威脅帶來了意外的後果,那就是東方六國兼併擴張野心急劇膨脹——魏安釐王趁著趙國被打得夠嗆又開始搗鼓想成為三晉共主;楚考烈王同魏安釐王瓜分泗上後對於魏國試圖整合三晉的努力極為不滿;燕國則打算趁火打劫一把從趙國揩點油水(可惜被廉頗帶著一群青少年打得跪在地上叫爸爸);齊國一看貴圈這麼亂乾脆放棄治療轉入混吃等死模式。這幾個國家尤其是魏、楚、趙三國的火併急劇增加了合縱方的內耗,待秦王政上臺後轉變對外戰略方針,加上趙孝成王、魏安釐王、楚考烈王的集中逝世與後繼者明顯在內耗上更加沒輕沒重,才給了秦國以可乘之機,後續秦軍果斷出手絕縱親之腰,加上最後一次龐湲合縱打的路線實在更加詭異(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楚、魏兩國的矛盾完全壓倒了秦國的威脅),才意味著秦滅六國的大幕正式拉開。


軍武次位面


長平之戰,秦國軍隊前後斬殺趙國士兵45萬人,趙國上下一片震驚。

長平之戰後,白起本擬乘勝滅趙。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再次平定了上黨,後軍分二路:一路由王齕率領,進攻皮牢;一路由司馬梗攻佔太原。而白起自將圍攻邯鄲。韓國和趙國驚恐萬分,派蘇代用重金賄賂秦相應侯范雎說:“白起擒殺趙括,圍攻邯鄲,趙國一亡,秦就可以稱帝,白起也將封為三公,他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漢中,北擒趙括之軍,雖周公、召公、呂望之功也不能超過他。如果趙國滅亡,秦王稱王,那白起必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嗎?即使您不願處在他的下位,那也辦不到。秦曾經攻韓、圍邢丘,困上黨,上黨百姓皆奔趙國,天下人不樂為秦民已很久。今滅掉趙國,秦的疆土北到燕國,東到齊國,南到韓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卻沒多少。還不如讓韓、趙割地求和,不讓白起再得滅趙之功。”於是范雎以秦兵疲憊,急待休養為由,請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秦昭襄王應允。韓割垣雍,趙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聞知此事,從此與范雎結下仇怨。

長平一戰,趙國軍力盡失,舉國一片惶恐,難以短時間內重新聚集有效的抵抗,本來是最佳的滅趙時機。可惜由於趙國的離間,範睢的讒言,秦昭襄王的誤判,導致秦國錯失了這一滅趙良機。

長平之戰一年後,秦昭襄王見趙違約不割六城,反而與東方諸國合縱對付秦國,遂令王陵率軍二十萬兵伐趙,直攻趙都邯鄲。

此時長平之戰的惶恐已經漸漸散去,趙國全國上下同仇敵愾,對秦軍進行了殊死的抵抗。秦軍強攻邯鄲一年,兵力逐漸增加至三十五萬,仍不能攻克邯鄲,反而傷亡過半。同時,趙國開始派使者聯絡魏國和楚國前來救援。

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兩國軍隊先後進抵邯鄲城郊,進擊秦軍。趙國守軍配合城外魏、楚兩軍出城反擊。在三國軍隊內外夾擊之下,秦軍大敗,損失慘重。王齕率殘部逃回汾城,秦將鄭安平所部2萬餘人被聯軍團團包圍,只好降趙,邯鄲之圍遂解。魏楚聯軍乘勝進至河東,秦軍覆敗,退回河西。此時韓國也加入合縱攻秦,趙、魏、楚、韓先後收復魏之河東郡以及安陽,趙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韓之上黨郡以及汝南。

邯鄲之戰不僅給秦國造成了近三十萬兵力的傷亡,還使秦失去了黃河以東的幾乎所有領土,一夜回到解放前,大大延遲了秦統一六國的步伐。秦昭襄王不聽名將白起之言,屢出昏招,可謂是自食惡果了!




網絡水軍大都督


在戰國末期,唯一能跟秦國抗衡的只有趙國了,但是在長平之戰這一強強對戰的戰役中,趙國完敗,而且還是毀滅性的失敗,這一役趙國損失四十五萬兵馬,動了國之根本,整個趙國大部分戰力都在這一戰中損失掉了。



長平之戰後,趙國被打蒙了,他們完全想不到會這樣慘敗,這時候的邯鄲城差不多已是個空城了,最多也只有趙王的幾萬護衛隊而已。

而這時候,死神白起正兵分兩路攻往邯鄲!在這緊要關頭,趙王趕緊派人遊說秦相范雎,讓他建議秦王撤兵,結果秦王還真聽了他的建議命白起撤兵了,趙國就這樣躲過了一劫。

但隨後趙國耍賴不賠償戰敗時答應賠的土地,秦王十分憤怒,於是派兵攻打趙國國都邯鄲!這場不亞於長平之戰的邯鄲之戰十分慘烈!這場戰爭之中,趙國把全國的軍隊和糧食都運到邯鄲,不管是王侯將相還是平民百姓,所有的趙國人都參與了進來,平原君趙勝甚至把自己的妻妾編入軍隊中去,這一刻,趙國人都在為這尊嚴一戰奉獻自己的力量。



這場攻城戰持續了整整一年多,趙國軍民齊心,守住了強大的秦國一波接一波的猛烈進攻。直到最後雙方都咬牙堅持,邯鄲城內糧食缺乏到人皆“以骨為炊”“刎子而食”,可想而知當時是多麼慘烈。

關鍵時刻,楚國和魏國出兵支援了,春申君和信陵君功不可沒。其實這時候秦軍也已經到了山窮水復的地步了,在三國聯軍的進攻下,秦軍一敗塗地。



邯鄲之戰非常關鍵,直接讓秦國損失了三十萬人,嚴重地消耗了秦國的實力,延遲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步伐。這也讓趙國起死回生,沒有立刻被秦國滅掉。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接下來在名將廉頗和李牧的指揮下,趙國堅持了三十年,後面他們兩個被小人陷害逃的逃,死的死,最終趙國再也無力對抗越來越強的秦國而滅亡!


博古論今天


秦國與趙國的長平決戰發生在公元前260年,以白起坑殺40萬趙軍降卒而告終,但是,過了30多年以後,也就是公元前222年,秦國才最終滅掉趙國。既然趙國已經在長平元氣大傷,為何秦國過了那麼久,才滅掉趙國呢?


一、秦國損失巨大。長平之戰中,秦軍的兵力投入也不少,大約是50萬-65萬之間,如此才能做到分割和包圍45萬趙軍。 但是,儘管秦國取勝,但自身損失也不少,甚至達到了損失過半,也就是25萬-30萬左右。 如此看來,長平之戰實際上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戰役。所以,在此之後,秦國也選擇了休養生息。

二、秦國內部不和。長平之戰,讓白起立下赫赫戰功,然而此時的秦國宰相范雎,卻對此極為嫉妒和眼紅。他屢次建議秦王休戰,同是還讓秦王感覺到,白起正在變得尾大不掉。於是,秦王決定暫時罷兵。



三、趙國餘威尚存。長平之戰後,經過一年養精蓄銳的秦軍,再次入侵趙國,秦將王陵一度攻到了邯鄲城下。結果趙軍眾志成城,奮勇殺敵,再加上魏國、楚國的增援,將秦軍擊敗。

因此,秦國未能立即滅掉趙國,主要還是因為在長平之戰中損失巨大,沒有力量立馬吃掉趙國。再加上秦國內部並非鐵板一塊,還沒有形成上下的合力。


深夜聊齋


長平之戰後,趙國確實是元氣大傷了。

若是白起在打了長平之戰後,立刻帶領秦國驍勇善戰的士兵,殺到趙國的都城邯鄲去,肯定是可以一舉拿下趙國,直接滅掉趙國的。而且當時的白起就是這樣想,這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但是,當白起把這個情況彙報給秦昭襄王之後,被秦昭襄王給否決了。

不得已白起只好心不甘,情不願的班師回朝了。

那麼,秦昭襄王為何不讓白起直接把趙國給滅了呢?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秦國的宰相范雎了,正是這個范雎從中作梗,然後壞了白起滅趙的計劃的。

本來趙國在長平之戰失敗之後,他們最怕的就是秦國直接出兵去打他們,畢竟他們損失了幾十萬人馬,國家也沒有糧食了。這時候強秦來了,他們根本無力防守;想要請求別的國家增援,也是沒有機會的,因為時間不允許。

所以,他們就派了人去說服范雎,讓范雎說服秦昭襄王,讓白起不要這麼快去滅趙國。

趙國使者打動范雎的,就是一旦白起把趙國給滅了,他在秦國的功勞肯定是最大的了,若是白起功勞第一,范雎儘管是宰相,他在面對白起的時候,也要底一頭了。

正是這個理由打動了范雎,所以,范雎就給秦昭襄王建議,最好不要現在滅趙。因為秦國的士兵在外已經征戰了幾年了,現在我們也要休養生息。現在在疲憊的情況下,出兵去打趙國,不一定能滅了他。

更何況趙國如今已經元氣大傷了,沒有個幾十年,他們是恢復不過來的。所有,秦昭襄王就聽從范雎的建議。

就這樣白起失去了最好滅趙的時機。

白起知道此次若是滅不了趙,短時間內也一樣滅不了趙國了。這就是為何趙國能在長平之戰後苦撐三十多年的原因。

為什麼白起會說,長平之戰後若是不立刻滅趙,短時間內就滅不了趙國了呢?

原因如下:

第一,當時的其他的國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趙國滅亡的。一旦秦國沒有立刻去滅趙,就會給趙國爭取更多的時間,去遊說另外五個國家。

只要有任何一到兩個國家來援助趙國,那麼秦國想要滅趙就不是那麼容易了。畢竟是一個國家,對付幾個國家呀。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白起班師回朝之後,趙國就說服力了魏國和楚國,讓這兩個國家的出兵來援助趙國了。

這也就是後來,為何秦國再次發兵滅趙的時候,沒有打敗趙國的原因。

第二,趙國還有很多名將,至少李牧還在,當然廉頗也在,只不過廉頗已經不被重用了。

李牧和廉頗都是戰國四大名將,李牧一直帶領著他的士兵,在北方抗擊匈奴,他的主力軍還在。

長平之戰的時候,李牧沒有參與,所以,他的軍隊還是十分的完好的,而且李牧的軍隊,也是十分驍勇善戰的,他們長期和匈奴作戰,積累了大量的作戰經驗。因此,長平之戰後,李牧的軍隊就擔負起來了護衛趙國安全的重任。

第三,趙國自身一直在發展中,因為秦國沒有直接把趙國給滅了。所以,趙國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在這期間趙國的男子不斷的成長起來,補充了趙國的兵員。

所以,正是這些原因,綜合在了一起,導致了秦國再想滅趙已經不那麼容易了。


漢史趣聞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來形容此時的趙國,毫不為過,即使是被拔光了抓牙,但老虎依舊是老虎,豈是幾隻豺狼就可以刁難的?雖然長平之戰後,趙國已沒有了利爪,但身為曾經的王者,底蘊猶在,尤其是在胡服騎射後,那種來自戰鬥民族的野性,更是被激發出來,使得趙國從那時起就是舉國皆兵。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那種源於對秦國,來自血海深仇的悲怒,轉化成了對燕國落井下石的憤怒。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的趙國,在嗜血和狂性的激發下,所爆發出來的戰鬥力之強,豈是那種無戰鬥之力的豺狼,所能抵禦的。要知道當時最弱的幾個國家當中,就有燕國的縮影。本就是一個實力不強的二流國家,卻一時頭昏,幹起了趁火打劫的勾當,能不失敗嘛,活生生的成為了被趙國人民當作宣洩的端口,最終賠了夫人又折兵。

另外就是在當時趙國還有幾個能抗大梁的將領,如李牧,廉頗等。在趙國強弩之末之際,均起到了肩挑大樑的作用,這也是給了趙國留下了喘息之機。但趙國最終的滅亡,還是離不開當權者的昏庸糊塗,自斬羽翼,最終落了個國破人亡的下場。



我是森蟻,透過叢林探尋歷史遺蹟,尋找不一樣的歷史味道,如果你也喜歡我的見解,歡迎點贊,留言,關注,小森蟻在此就謝謝啦~


森蟻聊史


關於原因的討論,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長平之戰發生的背景與起因。

秦昭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爺爺,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王,可以說,在他做秦王之的那段時期,是秦國擴張最快的時期,偏偏他又比較長壽的,在位時間比較長,所以他也是秦歷史上功績最顯著的君王之一。

終於,在一個風輕雲淡的下午,贏稷任范雎為相,並採用了他遠交近攻的思想,這樣一來,兔子專吃窩邊草,離秦國最近的幾個國家倒了黴,其中就有韓國。



秦軍要進擊韓國,弱小的韓國無力抵擋,於是把上黨等地獻於當時尚且強大的趙國,請求幫忙抗秦。這下秦趙兵戎相見,趙國派善於防守的老將廉頗出馬,這下可難倒了白起,經過幾戰之後,廉頗堅守城池不再出擊,一味採用防禦戰術,而這邊的秦軍,糧草匱乏,如之奈何,後方補給不足,更可怕的是,後方也是糧草緊張,籌措需要很長的時日,畢竟連年征戰,百姓已經苦不堪言。終於秦昭襄王採用了范雎的反間計,趙國國君,愚蠢的趙孝成王終於上了鉤,換下主帥廉頗,而起用趙奢的兒子趙括,趙奢者,一代名將。久經考驗的沙場老將,但是虎父有犬子,最終釀成慘敗,四十多萬人被坑殺,從此紙上談兵的趙括也在歷史上留下了他不好的名聲。



雖然此戰秦國勝了,但是他們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士兵傷亡過半,再加上長期大軍對外東征西討,國內空虛,糧草籌措難度大,百姓也沒餘糧了啊。所以秦軍也需要休整,不適宜再發動大規模的作戰。

另一方面,趙國利用范雎度量狹小,無容人之量的特點,賄賂范雎,說以利害,最終秦昭襄王答應韓趙割地求和的方案,暫得一時之安。

而趙國雖然再也無力與秦抗衡,但是秦也無力一舉滅掉趙國,趙在其他諸侯國裡依然不算小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何況還沒死呢,當然秦趙長平之戰後,其他幾國都比較惶恐,對秦軍頗為忌憚,於是在秦國一國做大的此時,諸侯國開始相互聯合以求苟延殘喘。



當然此時的趙國依然有李牧,廉頗,趙奢等名將,因此依然有一定戰鬥力。於是此時燕國的軍隊正好撞上來了,此時的趁火打劫實在不厚道,好在廉頗等將率軍大敗燕軍,並斬殺了其主將。

因此,秦未能一鼓作氣攻克趙國,是諸多原因共同造成的。有秦自身原因,也有當時大環境的原因。


撫劍兮聽風


長平之戰後,當時趙國舉國震恐,趙王大恐、群臣驚悚!趙國上下,父哭其子、子哭其父、妻哭其夫、弟哭其兄……

然前方又傳來消息,說武安君白起已定上黨,復親率大軍直逼邯鄲!揚言要月餘克趙。

這就有點趁你病要你命,把人往死了整的意思了。趙國危在旦夕,三十六計咱都互相玩的溜溜的,誰不會用?此時也使用了反間計,說客對范雎進行離間,成功讓秦王退兵。錯失一舉殲滅趙國的良機。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秦國也需要修養生息。給了趙國喘息的機會。此後趙國又起用廉頗,在邯鄲之戰時以割地給齊國,楚國及魏國為代價(本是長平之戰割地求和給秦國,背約引發邯鄲之戰)聯合伐秦,大敗秦軍,又贏得一絲喘息的機會。此外還攻伐魏國,打燕國,諸侯國之間互相攻伐,雖然意識到來自秦國的威脅,也確實被打怕了,秦國的實力在那裡,統一隻是時間問題。

從趙孝成王四年利令智昏接受上黨郡,到六年(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後,歷經趙悼襄王,趙幽繆王,趙幽繆王八年(公元前228年)王翦率秦軍攻克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正式嗝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