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唯心主義為什麼存在?

活動中心17653708


只要是有人類社會存在,就有唯心主義的存在。人類社會上存在著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相互依賴的關係。只是在唯物主義哲學家認為物質”存在”決定了人們的思想”意識”,把客觀物質的存在,定為第一性的唯物論辨證法。而唯心主義則不然,它把精神意識看做是苐一性的,也可稱為主觀唯心主義。在唯心主義論者認為宇宙間什麼東西都是先有精神意識而後有物質的存在。個人見解歡迎批評指教,感謝不盡!


薛廣禮


唯心主義為什麼會存在?

看了一些回答,雖然比較專業,但是我覺得可能他們侷限於他們的認識,回答得並不夠準確,甚至還含有很多錯誤。

下面我來談一下我的看法,雖然我也不能說,我的看法一定是對的,但可以供大家參考。

首先定義一下什麼是唯心主義?

我們國內的人受到的教育往往是唯物主義為主,唯心主義是作為唯物主義的對立面而接觸到的名詞,所以對唯心主義的認識還含有唯物主義的色彩。

唯物主義是在說法上排斥唯心主義的。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第一性,意識是物質產生的產物。

而唯心主義主要分成兩個含義:

一個含義,是世界的存在與否是由人的意識感覺到的,是主觀意識的產物,正如我思故我在,這個含義稱作為主觀唯心主義。

另一個含義,是認為世界先有意識,意思是不為物質所影響的,是第一性的,這個含義可以稱為客觀唯心主義。

實際上真正作為批判對象的唯心主義往往是指主觀唯心主義,也就是認為世界的存在是人的主觀意識決定的。

而客觀唯心主義,有時又成為一種唯理主義,與唯物主義有一部分重合。

實際上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有時還真難以區分。也就是說唯心主義中有唯物主義的部分,唯物主義中有唯心主義的部分。

我們先從唯物主義出發。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但是唯物主義又包含著非物質的存在,也就是說存在決定意識。這個存在不一定是物質的存在,也許還包括著意識的存在。

其次,我們來深入分析一下什麼是物質?

也許一般人說物質就是有形體的物質。

但是我要告訴你有形體的物質也可能不是有形體的。你認為一塊石頭是一個有形體的物質,但對無線電波來說,它以為這塊石頭是不存在的,他直接從石頭穿越而過。

從這個角度來講,唯物主義中的物質的存在與否也跟意識的認識與否有關。

進而推而廣之,“我思故我在”也不是完全不合理,也有一定的合理之處。因為對不同的意識主體來說,這個世界被看到的狀態是不一樣。

正如唯物主義說,物質決定意識一樣,那麼唯心主義的意識能決定物質嗎?在一定程度上,意思也能決定物質,例如一個人的情緒會影響生理健康,生氣的時候吃飯沒胃口,一個人的精神意志會爆發出肌肉物質力量。這也可以看成是意識決定物質的一種現象。

因此,“意識決定物質”也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物質是一個相對意識而言的概念,是一個相對概念。

接著唯物主義所說的“物質決定意識”是否一定對呢?也不一定。唯物主義認為意識是由物質產生,但如果你深入分析一下,就會發現世界上有的物質有意識,有的物質沒有意識,也就是物質產生意識也不是一種規律性和絕對性。

打個比方,唯物主義認為人的意識是由大腦的功能產生。這個觀點對不對呢?在人活的時候這個觀點是對的,當人死去的一瞬間,這個觀點就不對了。因為死去的一瞬間,物質變化幾乎在瞬間極小,但意識完全不一樣。哪怕你人工能夠組建成這些物質,也不一定有這個意識功能。也就是說你無法通過組建一個物質來產生意識。

另一方面意識能產生意識,你又怎麼能用“物質產生意識”來解釋?例如你學會了乘法,由此推理,領悟了連乘法。這是一個意識產生意識的過程。這裡沒有物質參與,也就是“物質產生意識”這個論斷只對了一半。

因此,單純的講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都是不夠完整。原因就在“唯”字上。這個字排斥了對方,也無意中砍掉了自己很大一部分內容。

唯心主義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應該是有其合理而符合客觀現實的一部分,就像唯物主義之所以存在一樣。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是這個世界的兩個側面,只是觀察角度不同,而形成了自己的觀點。

在生活體驗中,人們顯然能體會到唯心主義的存在,人的主觀意識和心理情緒是存在的,而且也能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和物質力量,進而甚至能改造世界。這是一般人的生活體驗。

然而有一部分人還有超越多數人的體驗,甚至能感覺到物質之外的另外一個世界,這也是宗教產生和存在的理由。

說到底,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字,是一種極端的世界觀。把這個字去掉,可能更符合客觀世界的存在狀態,也就是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用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來劃分哲學流派,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來劃分,更加貼切得多。

最後再補充一句:物質世界有物質世界的規律,意識世界有意識世界的規律,這兩者不一定矛盾;我們人能認識物質世界的部分規律,也能體會到意識世界的部分規律;能利用物質世界的規律改造物質世界,也能利用意識世界的規律來改變意識世界;也有被各自的客觀規律所支配製約的部分。

世界遠比我們所認識的帶“唯”字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要複雜得多。


極點學說


唯心主義為什麼會存在?因為作為唯物主義的對立面是必須存在的。就像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有正就有反,缺一不可,失去了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就不可能存在。

唯心主義是一個人的世界觀問題,是對事物的認識和看法。有人說,唯物主義解決我們的吃飯問題。而唯心主義則解決了我們的生存意義問題。沒有唯物主義 我們無法生存。沒有唯主義 我們的生活就沒有意義。仔細思考一下,其實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馬克思主義認為唯心主義是哲學兩大基本派別之一,與唯物主義對立。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哲學上的兩個基本問題,也就是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是第一性。唯心主義認為物質為第二性,即物質依賴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

我們信仰馬克思主義哲學,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理所當然的認為唯物主義是正確的認識觀,唯心主義是錯誤的認識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世界的探索越來越多,越來越深,人們對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也越發迫切,而這些正是唯心主義所探討的問題。

人類生活在宇宙當中,由於人類認識的水平還不高,對事物的理解還處於初級階段。一大堆哲學問題還不能解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爭論還將長期存在下去。


D東哥


唯心主義是心所造,心有所住,才顯現出來。比喻,一個桌子是木製出來成為桌子,在佛教來說,木製品就是木,沒有木怎能做出桌子。從現象看實體,所以木材可以做很多用品。唯心還存在著!一切唯心造。

從唯物角度來說,桌子就是桌子,椅子就是椅子,但沒有著以實現象而說,任何東西出,就從表面現象看問題,這是唯物所顯現。

以上是我的分析,如果有錯請指教。有錯畢究。謝謝!


劉國民81223781


我認為唯心主義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是一個對立體的兩個方面。有唯物論就有唯心論。就和有好人就有壞人,有病人就有醫生,有小偷就有警察一樣,共同存在於一個社會中。

二、唯心論產生的原因是科學技朮不發達。在古代人們對地震、洪水、乾旱、風暴,人的病痛、生死、貧富等找不到原因,認為是神靈對人類的懲罰,所以就產生了各種門類的宗教和神仙,人們崇拜這些神靈,祈禱風調雨順,人人平安。實際上這只是對自身的一種心靈安慰。

三是宗教被統治者所利用,是唯心主義長期存在的主要原因。西方世界,阿拉伯世界,亞洲一些國家,利用宗教來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的情況彼彼皆是,其目的是維護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

四是宗教信仰自由是唯心主義存在的土壤。在我國主流意識是無神論,但也允許宗教信仰自由。

五是有個別人利用唯心主義牟利,所以難以根除。實際上信神、信鬼、上廟、算命、看相、抽籤、算卦、燒紙、測運氣等等都可以用來為一些人牟取個人利益。

六是在這個世界人們還存在一些迷惑。比如人生的種種不如意,人生的艱難曲折,還有就是人生的種種希望,希望生意興隆,希望順利如意,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等等,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把希望寄託於神靈的保佑之上,這也是唯心主義存在的一個原因。

在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唯心主義還會存在。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的發展,它將變得越來越少。


悠閒典雅


一、唯心主義得以產生和長期存在有三個根源

1、社會歷史根源,主要表現為產生初期生產力低下和科學不發達;

2、階級根源,保守、反動的階級或集團的需要和支持是唯心主義能夠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原因;

3、認識根源,割裂主觀與客觀、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係,片面誇大認識過程的某一方面或環節,也將通向唯心主義。

二、唯心主義長期存在的影響力

萬物的始基不是可以感覺的具體物,而是抽象的數;數才是萬物的始基,數支配著世界,數包含著萬物的“實質”;認識世界的結構及其規律,就意味著認識支配世界的數。畢達哥拉斯學派把數的概念絕對化、神秘化,把數看作是先於事物而獨立存在的神秘實體。


永盛美


唯心主義為什麼存在,因為有用。

唯心主義是誕生唯物主義產生的基礎,因為心是物的母親,人要通過心去認知世界。

貓,可以叫喵、叫咪咪,名教不必太糾結,一個稱謂而已。我個人,不是特別願意用唯心、唯物二分,來看世界。

畢竟,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不可偏頗。



蛋蛋的二蛋哥


這是個很無聊,很沒價值,很簡單的一個問題。

唯心主義是意識形態屬性存在能動性對生命存在屬性價值取向的理論描述。

因此,與其討論唯心主義屬性狀態為什麼會存在,不如討論唯心主義的屬性存在是由什麼“東西”支配掌控生產製造出來的。

唯心主義理論屬性來源於主觀意識形態能動屬性的生產製造,主觀能動意識形態的功能屬性來源於大腦功能結構的運動規律屬性狀態存在所生產製造,大腦功能結構屬性狀態來源於各種有機物屬性和無機物屬性的運動規律組合狀態存在所生產製造,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屬性狀態存在來源於各種分子元素電子等等運動規律屬性狀態存在規律性組合運動變化所生產製造,電子、光、熱、質子等等運動規律屬性狀態存在由宇宙最小基礎微粒物質實體所具有固有光速運動屬性狀態通過運動規律組合變化所生產製造形成。

……

因此,物質實體存在所具有的固有運動屬性是決定產生世界一切其它衍生運動屬性存在的支配權者和所有權者。

……主觀能動意識功能屬性存在僅僅是世界這些運動屬性演繹變化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而已,而不是世界的本源支配掌控者。

……

主觀能動意識的功能作用不是生產製造衍生屬性既得利益,而是讓客觀運動規律衍生製造既得利益屬性狀態的“無序隨機性”變得“有序可控性”。

……

唯心主義則以為主觀能動意識就是這些既得利益屬性存在的“生產製造者”,比如麵包存在是神仙上帝賜予的,而不是勞動人民用社會實踐活動生產製造出來的。


竹筒夫子的鋼筆


意識本就是客觀的以物質形式存在的。看不見的不等於沒有物質。比如暗物質的存在。任何信息的傳遞都需要介質。也就是說人的意識也是通過物質的相互作用產生的物理現象。通過介質去傳遞的。

意識本身就是一種能量的釋放,而能量本身就是物質。這個世界上一切都來自於物質。來自於能量。不論你是浮想聯翩,還是白日做夢。都是能量的相互作用。

人類的主觀意識本身就是受物質世界影響產生能量釋放而已。

人類的情感。記憶,也是物理能量的作用。他們之間有著微妙的順序,相互作用。但缺一不可。

人類的意識包含已知的和未知的所有學科。但絕不包括神學。

精子和卵子是沒有意識的。但它們會勇敢的結合。直到大腦發育到一定程度,人才會有意識。

請不要用石頭。電波來舉例子。電波穿過石頭不等於石頭不存在。對於沒有意識的電波來說。沒有不存在,也沒有存在。

光穿過玻璃。如果光有意思,它肯定知道玻璃的存在。

所謂唯物還是唯心。前提必須是以人為出發點。談其他的都是扯淡。


嚴冬過後綻春蕾


源於對未知無解,而產生出的敬畏或者嚮往,漸漸深植於內心,成為虛妄的人生信仰,進而化神,進而成為宗教形式的核心基礎。古時人智初開,世界未知無法解釋的現象太多,人相對處於弱勢,生存是首要問題,而求解是次要,長此以往,對未知事物和不可抗力就產生心靈依附,不去探尋其中道理,神化巨化之,漸漸形成唯心主義。隨著文明進步,社會階級分顯,這些原本存在的東西再被權勢者野心家利用,以君權神權教權的方式,成為統治聚集人心的手段。文明走到今天,依然有很多未解,加之某些人超凡脫俗的自我包裝本領,對部分失勢的大眾進行洗腦式的說教,又成為唯心主義土壤。相對於唯物而存,也是唯心主義存在的原因,有唯物質信仰,必有唯虛妄信仰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