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為什麼不讓張之洞入主軍機呢?有才有德且是中興四名臣之一,為何不可主理軍機呢?

滾粗腳盆雞


張之洞的經歷比較特殊,他是一個更加純粹的文人出身,而且長期在地方,和京城關係不能說沒有,但也不算多硬,入主軍機是很難的。張之洞相對年齡偏低,軍事上沒有什麼歷練,比李鴻章都要小十來歲,資歷又決定了他在京師比較受排擠,這也是客觀上他選擇長年在地方的一個無奈吧。

就滿清權貴一方來說,慈禧在同治時期有過一段時間重視漢臣,也就是號稱幾大中興名臣湘軍淮軍骨幹學洋務積極作為的一段日子,但隨著光緒繼位,張之洞雖然在中法戰爭有過一點功績,但都知道他還是藉助老湘軍的馮子材,不是張之洞自己有多大軍事才幹,這和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親自掛帥的才幹是不能等同的。

甲午之後,光緒試圖變法,張之洞是支持的,為此積極謀劃,但他對康梁是漸漸牴觸的,為此通過陳寶箴舉薦了楊銳和劉光弟,其實謀劃過進京主持大事,但結果戊戌失敗了,張之洞失去了這個機會。

事實上,晚清軍機處雖然沒有聚集太多真正的能臣,但習慣上主要是在京的官員,所以地方大員一般都很難有機會,左宗棠能進軍機處是特殊情況,實際上反而是為了削弱左宗棠在軍中的力量,讓他脫離自己的隊伍。但後來遇到新疆難題,左宗棠主動請纓,就有出征指揮老部下劉錦棠、金順收復新疆的輝煌。但一遇到談判條約的敏感點,就把左宗棠拉回來了以明升暗降的方式讓他脫離了軍隊。後來中法戰爭也是一樣,最後以兩江總督的職務,讓左宗棠離開了北京。

再試想,就連李鴻章這樣應該說很受慈禧任用的人物,至少關鍵時刻她會想到李鴻章可用,都沒能進入軍機處,張之洞在京的關係太淺,肯定是沒有什麼機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