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當高血壓遇上冠心病,如何用藥才合理?

傲世寶寶


高血壓本身就容易發生冠心病,如果高血壓合併有冠心病,就屬於很高危的危險分層,必須嚴格控制血壓,做好冠心病的二級預防工作。



首先,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應該進行危險分層,這個高血壓合併冠心病的情況直接屬於很高危的危險分層,10年內發生心血管主要事件的概率超過30%,是需要嚴格控制血壓的情況,血壓控制目標值如果能耐受,最好控制在130/80mmHg左右。降壓藥首先美託洛爾等β受體阻滯劑、洛汀新等ACEI降壓藥或代文等ARB藥物,並需要心內科門診定期隨訪評估。



其次,高血壓患者還有非常重要的血脂管理,因為已經合併冠心病,他汀類降脂藥也需要終身服用,並且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同時因為是合併冠心病的很高危危險分層,還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

至於冠心病方面,如果活動後胸悶等症狀,可加用硝酸甘油等改善症狀的藥物;如果心衰,加用利尿劑等藥物和其他藥物。

整體而言,這種情況需嚴格控制血壓達標,同時做好冠心病再發的預防。


醫患家


當高血壓遇上冠心病,如何用藥才合理?這是一個好問題,很多人在現實中也會諮詢個問題。其實,冠心病是一個統稱,還可以分出很多類型。比如說穩定性心絞痛,不穩定性心絞痛和心肌梗死。不同類型的冠心病,我們可能使用不同的藥物。

1、穩定性心絞痛

對於穩定性心絞痛患者來說,我們最推薦倍他樂克這類β受體阻滯劑和地平類藥物,因為他們可以降低心肌耗氧,較少心絞痛發作。當然,血壓控制不好可以聯合普利或者沙坦類藥物。

2、不穩定性心絞痛

對於勞力性心絞痛我們還是推薦β受體阻滯劑和地平類藥物。當然,血壓控制不好也可以聯合普利、沙坦類藥物。但是,如果考慮存在冠脈痙攣的因素存在,那就要避免大劑量使用β受體阻滯劑,因為這可能誘發冠脈痙攣。

3、心肌梗死

對於有心肌梗死病史的冠心病患者來說,最為推薦的藥物是β受體阻滯劑、普利或者沙坦類藥物。如果血壓控制不好,可以聯用地平類藥物或者利尿劑。

以上,是張大夫對於同時有冠心病和高血壓患者,應該吃什麼藥的看法,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張之瀛大夫


在確定高血壓用藥之前,首先就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針對性的定製治療方案。因為高血壓有可能合併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腦血管意外等等多種併發症。那就意味著不同的併發症應用不同的藥物。


高血壓合併冠心病病人來說,就要選用一些除了有降壓作用,還有保護心臟作用的一些降壓藥。

比如β受體阻滯劑類如美託洛爾,比索洛爾等。除了降壓還有減輕心肌耗氧作用,適用於合併心絞痛高血壓者。另鈣通道拮抗劑硝苯地平類一樣有預防心絞痛作用。

還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託普利,依那普利,有改善心室重構的作用,一樣適用於冠心病。就是部分人會出現藥物副作用乾咳。

還有高血壓合併冠心病伴心衰的時候可以選用降血壓兼顧糾正心衰的藥物如利尿劑螺內酯,速尿等。


總的來說在藥物選擇上要根據每個人具體情況針對性選用一些兼顧各方面情況的藥物。延緩病情進展。


餘千蘭


高血壓和冠心病均屬於老年人常見及多發病症。研究認為,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本質上有很多相關性,長期高血壓可能誘發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引起和加速冠心病的發病。積極和有效的降壓治療對於高血壓合併冠心病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效的控制血壓可減少冠心病的發生率,降低病死率。

當高血壓遇上冠心病,如何用藥才合理?

研究表明,血壓在115/75—180/115mmHg範圍內的人群,冠心病危險呈持續上升趨勢;且每增加20/10mmHg,冠心病危險增加一倍。一般建議,穩定性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心肌梗死的高血壓患者目標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但治療宜個體化。

一、基本原則:降壓應緩慢進行;舒張壓不應降太低,不宜低於60mmHg;降壓目標是130/80mmHg。對慢性穩定性心絞痛合併心衰者,可將血壓降到120/80mmHg。

二、對症治療:高血壓合併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用藥應注重對症。

1、藥物應具有減少心肌缺氧缺血或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從而減緩心絞痛症狀。

2、應持續性長期進行動脈血管的擴張,以便宜於狹窄部位血管周圍動脈增粗,建立良好通暢的側支循環,改善阻塞問題,提高心肌供血供氧。

3、要對已有斑塊採取穩定和逆轉措施,採用長期藥物治療的方法,堅持合理用藥,達到有效的血壓和血流的控制。

4、當然,高血壓合併冠心病的臨床治療應首先降低和平衡血壓。目前臨床的降壓類藥物主要包含五大類: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三、合理用藥注意:高血壓合併冠心病的合理用藥應注意以下幾點。

1、應堅持長期用藥,包括降壓藥、抗心絞痛藥物、抗血栓藥物等。長期用藥應注意對心肌細胞的保護和修復功能,減輕心臟負荷。

2、穩定期應繼續服用抗血小板類藥物、阻滯劑、調脂藥等。抗血小板類藥物可預防血液凝固而產生的血管阻塞,如阿司匹林,但其有胃刺激等副作用,服用時應加以注意,如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可換用氯口比格雷;β受體阻滯劑具有保護心臟、降低心率等用處;降脂藥物主要用於對患者血脂的調理以預防動脈硬化,包括他汀類藥物。

3、準確用藥,患者日常用藥應置於固定位置,外出時隨身攜帶,用藥後及時關閉瓶蓋防止藥性揮發。另外注意按時服用藥物,及時發現不良症狀,及時就醫。

4、預防類藥物的應用,預防類藥物包括抗血小板凝集、調脂、活血化瘀的中成藥等。5、加強患者自我保健,合理飲食,多食粗糧、蔬果等,多食含鉀、鈣類食品;定期測量血壓,保持血壓平穩;保持體育鍛煉,但應注意適度,不要做劇烈運動;改善不良習慣,戒菸酒,規律作息,保護良好心態;積極治療相關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


鹽酸索他洛爾


“心內科喵醫生”觀點:

1、高血壓人士更容易發生“冠心病”。有效地控制血壓(血壓達標),會使冠心病的病死率下降53%。

2、所以當高血壓合併冠心病,用藥需要2方面。

3、第1方面使用有效地降壓藥物,確保血壓達標(小於140/90),包括;地平類、普利類、沙坦類、B受體阻滯劑、利尿劑。

4、第2 方面使用治療冠心病藥物,主要針對血管的動脈硬化病變,包括:阿司匹林腸溶片、他汀類藥物、B受體阻滯劑等。


心內科喵醫生


您好。


長期高血壓導致冠心病的病例不下少數,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患冠心病危險是非高血壓患者的2~3倍,且血壓升高水平與冠心病發生率呈線性相關。長期血壓升高可致左心室肥厚和心肌纖維化,使冠狀動脈血流供應發生障礙,也影響冠狀動脈儲備能力。由於血壓持續升高,機械壓力,血管內皮功能受損以及血管緊張素Ⅱ、兒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質共同作用,促使冠狀動脈內膜損傷、血管壁增生肥厚、脂質沉積、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導致冠心病的發生。
冠心病患者合併高血壓,高血壓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產生加速及惡化作用,高血壓可因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加劇冠心病的發展,可發生心絞痛,重者可致急性心梗、猝死的發生。
研究表明,高血壓一旦合併冠心病即判斷為高危,降壓治療的效果是明確的,收縮壓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冠心病風險降低15%~30%。血壓控制目標應在<130/80 mmHg,並控制心絞痛發作,避免心梗。對於老年及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者,應使收縮期血壓降至150mmHg以下。
冠心病伴高血壓降壓應注意的問題是什麼?
1、降壓並非越低越好。研究表明,對於冠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舒張壓與冠心病危險呈J型曲線,當舒張壓降至某一水平(J 點)以下時,心肌供血減少,可增加冠心病患者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專家認為,舒張壓的J點為70mmHg,所以說,在降壓過程中,勿使舒張壓降至70mmHg以下。
2、控制清晨高血壓。血壓自身有一定的節律性,在晨起6:00~10:00時段血壓驟升,易致靶器官損害及心臟血管事件發生。如能對清晨高血壓進行有效控制,將有益於靶器官保護,可大大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為此應選擇24小時全程平穩降壓的藥物,如平欣纈沙坦類、復欣纈沙坦氫氯噻嗪片等,1日僅服1次,可達到長效平穩降壓的目的。
3、綜合管理冠心病的危險因素。研究表明,冠心病合併高血壓患者僅有效降壓是不夠的,要控制冠心病多重心血管危險十分必要。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除高血壓外,還包括吸菸、糖尿病、高血脂等,對這些危險因素的控制,尤其是血脂管理,同樣至關重要。患者除了注意堅持用欣康單硝酸異山梨酯片等基礎用藥外,一定要進行降脂治療,可選擇服用瑞旨瑞舒伐他汀鈣片等降脂藥物以控制血脂正常。
4、注意脈壓變化。研究發現,脈壓(高低壓之差)增大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子,無論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在預測冠心病作用上,均不如脈壓。國內研究發現,脈壓每增加 5mmHg,冠心病風險增加10%。因此,高血壓患者降壓時,在控制收縮壓、舒張壓的同時,控制脈壓是十分必要的。

欣康


據統計,地球人約三分之一的死亡原因都可歸因於心血管疾病,其中很多人都是高血壓合併冠心病患者。高血壓本身就是造成冠心病的主要原因,高血壓引起的動脈內皮損傷,大大增加了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可能性。再加上很多患者還同時罹患高脂血症或者糖尿病,使得心腦血管疾病成為人類死亡的第一大殺手。

高血壓合併冠心病的患者,在治療上要遵循“降壓又護心”的原則,目標是在控制血壓、緩解症狀的同時還能減少心臟的負擔。國內外主流的高血壓診療指南大都建議,合併冠心病的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是130/80毫米汞柱。如果患者年齡超過80歲,可以適當放寬至150/90毫米汞柱以下,但要依據醫生的實際評估而定。

在具體用藥上,由於每位患者的冠心病病情不同,需要採取個性化的用法方案,具體情況還要以醫囑為準。我們以高血壓合併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的用藥原則為例:

1、控制心絞痛症狀

推薦選擇β受體阻滯劑類降壓藥來改善心絞痛症狀,這類藥物能夠幫助患者降低心率,減少心肌耗氧。代表藥物都是那些以洛爾為後綴的降壓藥,如果這類藥物不能緩解心絞痛症狀,可以改用其他類型的藥物,如長效硝酸酯類藥物或者鈣離子拮抗類藥物;

如果沒有任何禁忌,建議選擇血管緊張素酶抑制劑類降壓藥來控制血壓,這類藥物大都以普利類為後綴,可以預防冠心病患者的心肌重構問題;如果患者不耐受普利類降壓藥,可以選擇沙坦類降壓替代。

3、聯合用藥問題

如果一種降壓藥無法將血壓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內,就需要服用兩種或者三種降壓藥控制血壓,這需要符合聯合用藥的原則;對於膽固醇指標不達標的患者,還需要服用他汀類降脂藥;對於已經發生了心肌梗死的患者來說,還要預防性地服用抗血小板藥來預防心肌梗死的復發

特備提示,這裡我們只能將大致的用藥原則介紹給大家,切勿生搬硬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