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不做胃鏡靠查大小便判斷胃正常嗎?

快點愛


你好!不做胃鏡,但靠檢查大小便,是不能準確判斷胃功能是否正常。現在,做胃鏡可以做無疼胃鏡,就是在插入胃鏡檢查之前,從靜脈血管內,注入幾毫升麻醉藥,讓病人很快入睡,再插入胃鏡檢查,大約兩三分鐘,就可以檢查完畢,隨後病人就自然甦醒了。沒有一點痛苦。睡一覺就檢查完了。

當然,如果病人非常恐懼做胃鏡,也可以做胃部彩超,需要喝一杯胃粘膜顯影劑,然後,在高清晰的彩超下,也可以看到胃粘膜的基本情況。

隨著科技的發展,醫療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現在,有一種無痛的膠囊內鏡,大小和一個膠囊藥一樣,上面帶有攝像頭,讓病人服下膠囊後,隨著胃腸蠕動,膠囊逐漸往下流動,通過電腦可以全程錄下病人胃腸粘膜的情況。非常方便。可以避免插管做胃鏡了。

電子膠囊胃鏡,確實很方便,就是價格有點貴。一般三甲醫院收費標準是:5000元左右,而無疼胃鏡檢查費大約是:1200--1300元;胃部彩超加顯影劑大概需要500元左右。


歲月靜好守望幸福


即使一個豐富臨床經驗的醫生(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僅憑大小便,都是無法判斷胃是否正常的。

之所以這麼說,我們先來看一下中西醫的診斷方法。

西醫診斷

現代西醫診病,除了視、觸、扣、聽四診和問診外,很多疾病一般都要藉助其它輔診手段,才能確診。

您所說檢查大小便,應該是指便常規、尿常規,這兩項的檢查指標對於胃病的診斷只有參考價值。

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由於胃病的種類很多,有些胃病,比如急性單純性胃炎可以通過二便檢查出來,但更多的胃病,比如慢性胃炎等,二便的指標有時並不會出現異常。

所以,現代西醫,一般藉助X光、胃鏡等更多診斷方式去了解胃部是否存在病變。然後再結合種種指標,綜合判斷出胃部是否有問題。

中醫診斷

即使是中醫用傳統的診斷方法,也需要望、聞、問、切四診合參。

望,是指用肉眼去觀察。

聞,是聽聲音、聞氣味。

問,是問情況。

切,就是脈診。

所以,中醫“檢查”大小便,只能是通過看顏色、形狀等來對一個人的二便來做一個最最基礎的瞭解,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需要說的是,現在很多的傳統中醫,為了更快治癒患者,有時也在藉助現代診查手段。

古代西醫曾經通過尿液來診斷過疾病,現在的藏醫據說也在用攪動尿液“閱讀氣泡”診病,但也要與其它方法想結合才能瞭解病情。

所以,當您的胃部出現不適症狀時,最好及時到醫院,尋找專業醫生的幫助。

我是阿巖,關注我,我會向您介紹更多實用的知識。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歡迎您的轉發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