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紅樓夢後四十回不符合曹公的原筆原意,為何還要用它來狗續貂尾?

竹子岩石


曹雪芹寫完80回就去世了,三十多年後有了高顎寫紅樓夢後四十回,那時高顎正中舉人,人生得意,開始續寫紅樓夢,而紅樓夢從開始就對金陵十二釵的命運就有了暗示,個個都是不幸的歸宿。可謂千古一哭,萬豔同悲!結局肯定是淒涼讓人灰心的,再高顎卻寫出了皇恩浩蕩,賈家又被寬恕,又可能賈府重振家業,這雖然不符合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思想宗旨,但是高顎敢改,而且結局接近大團圓,就連賈寶玉也中了舉人,按照賈寶玉的性格與脾氣是不會去參加科舉考試成為祿蠹的。而高顎續寫紅樓夢正是高中舉人春風得意之時,可能有意為之。也是有原因的,這樣有力的迎合了當時的封建階級,塑造了明君思想,變相的獻媚於政治,有利於自己在仕途上的發展,而枉顧曹雪芹寫紅樓夢的初心。這雖然是自私的,但是卻贏得當權者的支持,又因為自己又是官場中人,高顎的後續自然佔了優勢,得到了大賣,而且是一百二十回完整的回目!


厚德載物健行天下


從續者而言,是符合曹公的原筆原意的,是我們讀者讀出了他與曹公的不同,並說他是狗尾續貂。

我個人的意見是這樣的。

既然有作者對《紅樓夢》進行了補續,並且流傳至今已有二百年,這也說明他所補續的後四十回是有一定價值的,甚至有人還認為是在曹公殘稿的基礎上進行的補續,由此我們更可以看到補續的價值了。

我們應該報一個向補續者學習的態度,區別書中的優劣,優者為我所用,劣者為我修訂。誰也沒有讓我們把補續的當做標準,當做唯一,我們是可以只拿他當一家之言的,他不會妨礙我們各抒己見。

我們知道《紅樓夢》發展到今天,有些地方我們也沒有予以很好的解釋,並令大家滿意,因此我們也就沒有權利對補續者求全責備。讀者應該抱有一顆虛心,不斷的孜孜進取,從當時的文化理解他們,從當時的語言運用掌握它們,這樣我們可以追尋作者的原筆原意。

但《紅樓夢》作為一部不朽的文學作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也是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或更新我們原有的理解的。


文學與教育


為什麼新紅學會轟然倒塌,周汝昌會從神壇上跌落?只因《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其實就是《寶璽記》,講的竟是二十五塊石頭的故事!那個“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的林黛玉和薛寶釵,以及賈寶玉和江寧曹家毫無任何關係,都是石頭的化身!不管你信不信,事實就是如此!

曹家也敢號稱“天下望族”?這是在挑戰智商下限。可見,很多紅學大師的智商實際上連小學生都不如。就這種智商也敢研究紅樓夢,令人嘆嘆!所以“曹雪芹”三個字,和“空空道人”“吳玉峰”“孔梅溪”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是作者的遊戲筆墨,是“真事隱,假語存”為逃避文字獄而虛擬的符號,他和江寧曹寅之間毫無半點關係。那個“天下望族”以及“都中旺族數吾門”,其實就是大清皇家,只有它才配稱。這也是常識。

何人這麼大膽?竟敢自作主張將《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作者,標成曹雪芹!《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書上,本並沒有標註作者的名字。但自從產生了新紅學後,也不知何時何人開始在上面,胡亂地添上了“曹雪芹”三個字。以至於今天我們看到《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上,寫的全是千篇一律“曹雪芹”三個字。《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作者,就是脂硯齋。白紙黑字,不容置疑!《石頭記》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是兩本不一樣的書。

紅樓夢講述的是發生在紫禁城這座高牆“紅樓”裡面的故事——宮鬥!為爭奪皇權,愛新覺羅的子孫“自殺自滅”起來。康熙的大兒子胤禔偷窺帝位,偷偷請巫師魘咒太子胤礽案,就寫在《紅樓夢》上。又比如,孝獻皇后董鄂妃在後宮被“王熙鳳”折磨而死全過程,以及順治拋棄皇位出家,此事也一清二楚地寫在《紅樓夢》上。以及清王朝唯一的太子妃“秦可卿”被廢后,絕望之中在禁所懸樑自盡等等……

在《紅樓夢》上,記載著大量絕密級別的大清宮闈秘史。它的權威性遠遠超過今天任何一位清史專家:孝莊確實下嫁了;順治真的出家了;雍正是吞丹死亡的;乾隆系漢女所生等等……以及孝烈武皇后其實是被勒死的;孝賢純皇后其實是跳河自盡的;太子妃其實是自縊身亡的;而慧賢皇貴妃則是投井自殺的等等……

紅樓夢作者是愛新覺羅·弘暟!他是康熙的孫子。因為逝於“壬午除夕”。九子奪嫡最終是在親哥倆老四胤禎和十四胤禎之間爭奪,而這個十四皇子又恰恰是他的父親——胤禎!第五回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傳流,雖歷百年,奈運終數盡,不可挽回者。故遺之子孫雖多,竟無可以繼業。【甲戌側批:這是作者真正一把眼淚。】繼業,實乃繼承帝位也。作者乃離帝位很近之人,最終失之交臂。不得不“無材補天,幻形入世”,哭成此書。

無材可去補蒼天,【甲戌側批:書之本旨。】枉入紅塵若許年。【甲戌側批:慚愧之言,嗚咽如聞。】脂硯齋還提到“無材補天,幻形入世”這八字,是《紅樓夢》作者一生的慚恨。暗示《紅樓夢》作者也曾是一塊被廢棄的“補天石”!天,即天下,亦即國家。補天,即治理和管理國家。作者曾經是離帝位很近的人,是“補天石”的候選人。他系清王朝愛新覺羅的子孫。他感嘆自己空有一身才藝,卻無用武之地。他就是康熙的孫子——愛新覺羅·弘暟(1707年—1759年)!弘暟逝世的這一天恰好是除夕,而除夕那一天又恰恰是“壬午日”,完全符合“壬午除夕”記載。











伯仲679688


紅樓夢後四十回不符合作者原意的判斷是部分讀者個人的認識。之所以得出不符合的結論,是部分讀者根據前八十回個人理解人物故事情節作判斷的。前八十回的故事情節真嗎?能作為依據嗎?人情故事類的休閒娛樂作品就是作者所稱的“假語村言”,作者的真正目的在於闡述自己敬仰的古道無為而治文化觀點主張,這在儒學文化獨尊獨掌文化大權的清朝是決不允許的,所以作者只得借表面人情故事的假語村言來掩蓋自己闡述揚道思想的主張,因此,沒有作者要寫真揚真,紅樓夢中是不會存在人情故事的。所以,紅樓夢所產生的所謂考證派考證書中的人物或人物原型是荒誕可笑的。不要說書中人物不好考證,就連作者曹雪芹也是很難考證的。曹雪芹就一定是真名嗎?我看未必。“芹”是真意,芹意;“雪”是掩飾掩蓋,那麼“曹”就是假,也即假掩蓋真的意思。同理,“高鶚”是真名嗎?同樣不是!其所後續四十回的目的就是為了“高咢鳥”,“咢鳥”是鳥,非人,其主要功能在嘴,而人的主要功能在手;這就是其假非真處。“高鶚”寫後四十回,不是為了真要續人情故事,而是為了迎合世俗讀者的需求,客觀上,紅樓夢也正是由於有了高額的後四十回,才得以廣泛流傳的。再者,後四十回中是含有真意元素的,但不在人情故事中。


魏永臣550


那是現代眼光、侷限看後四十回這樣想的,傳說是高鶚續的後四十會,高鶚與曹雪芹是同時代人又是出版商,當然他希望故事圓滿,但迫於當時的形勢就“賈雨村言”、“甄士隱”還是不錯的,看了一些所謂指望紅樓夢這塊自留地吃飯的人續補的紅樓夢無論語言生活氣息都不如那個後四十回,倒是“口無遮攔”超越了那個時代氣候,也許沒有文字獄的限制。

總之曹雪芹是不是寫到八十回後寫沒寫紅樓夢都是個迷,作為偉大作家他不可能不會有偉大的構思,夢那有結尾?那不是痴人說夢?曹雪芹在開頭就暗示了夢的源起和設想夢醒時分的情景又何必結尾?有這個必要嗎?

正如有個詩評人士評李白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說的那樣,如果低頭思故鄉改作思父母妻兒子女那就失去了詩的更高境界和意味,同樣“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如果在夢中讀懂了“痴”、“味”,也就達到了讀紅樓夢的意義,各有各的“痴”各有各的“味”誰都可以續“痴”誰都可以續“味”……


真佛無相


高鶚所續《紅樓夢》後四十回,確實有不符曹雪芹原意之處,但又不得不承認,他的續本是所有續本中最好的一個。

《武林外傳》的第一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第二部卻遜色了不少,這還是出自於同一個作者之手,可見續書難做。續書原本不易,為曹雪芹這個天縱英才的書作續,那更是難上加難。

高鶚是應程偉元之邀參與《紅樓夢》續書的,乾隆五十六年出版了程甲本,在乾隆五十七年又出版了程乙本。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是“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可謂是嘔心瀝血耗盡了精神。在創作的態度上,二人之間差距已是千溝萬壑。更何況還有創作能力的差別,作品人物把握的差別。

一千個讀者有一個哈姆雷特,高鶚心中自然也有他自己對紅樓夢的理解。他按自己理解作出他心中的《紅樓夢》,想要所有人滿意,也是不可能的。在他之後也有不少《紅樓夢》續本,同樣也沒出現人人滿意的作品。

我記得八七版《紅樓夢》的導演曾說過,他拍《紅樓夢》時,除了一些場景略去沒拍,只要是拍攝之內的內容,都是一字不改的。這反應了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人對《紅樓夢》的敬畏之心。高鶚生活在乾隆時期,那時候《紅樓夢》還沒有走向聖壇,高鶚對這部作品也不可能存有敬畏之心。他按照自己的喜歡做些改動,違背了曹雪芹的意願,在他看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時代的因素,也不能過於苛責。

高鶚畢竟和曹雪芹的時代接近,對當時的禮儀和同時代人的心理的把握,顯然還是強於後人的。後世有不少紅迷對《紅樓夢》過度解讀,造出許多歪曲和誤解。他們這些人才真是褻瀆了經典,高鶚和他們比起來,又高明瞭不少。

高鶚的續作,對於《紅樓夢》的傳播意義非凡,這是高鶚對《紅樓夢》做出的了不起的貢獻。而且在整體上,高鶚也基本遵循了《紅樓夢》悲劇色彩,也不是毫無價值。


飛露灑我裳



老閒同志


讀書的人都想一探究竟,紅樓夢,人們看不到全貌,便有了續書人,直到今天仍有人在續。續書人畢竟只是續書人,他沒有著書人的文筆、經歷、閱歷,沒有著書人的情懷,他所續的紅樓就沒有紅樓的味道。我無意貶低程偉元高鶚等續書大家們,但他們畢竟不是曹雪芹!幾百年過去了,有的現代人仍想續寫紅樓,我想問的是,現代人能有曹雪芹那樣的社會意識嗎?能回到乾隆年間去體驗嗎?能穿越到雍正時代去想一個人嗎?我只能說,想續書的願望是可貴的,但是是不能實現的,因為曹雪芹是不可代替的。


風林559


紅樓夢後四十回雖然不符合原著,但是沒有他的這四十回,這個曹雪芹嘔心瀝血之作(當年不知道有沒有寫完後面的,還是寫完了丟失了,現在無從考證)一定會有遺憾!

我至今為止大概看了有三遍,還是有很多地方沒看透!這本書他不是像某些書簡單的書寫愛恨情仇,他還把康熙、雍正、乾隆王朝的封建思想,等級制度交代的淋漓盡致!而且書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個個與眾不同,形象鮮明!

實際上看紅樓夢,最終的結果不是多重要,因為現實的生活和書裡的情節都是一樣的!要麼歡樂大結局,要麼悲慘的結局!比較重要的是整本書的歷史、人物的刻畫,銜接的一氣呵成!

這個真是太厲害了,百看不厭,所以說後四十回即使不是曹公本意也沒啥的,高鶚續了後面的讓紅樓夢這本百科全書堪稱完美!今天我們能夠品讀欣賞到這麼好的著作,真是要感謝曹公和高鶚了!


鳳姐223038671


《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內涵豐富,文學造詣也相當高,引得後人不斷追捧,以至形成了紅學研究,可惜作者只畄下前八十回,令後人很是遺撼,於是續寫者眾多,以彌補心中的缺撼,但後來者都很難達到曹公的高度和文學水平,難以被認同,高鶚所續後十四回,水平和曹雪芹也相差甚遠,只不過大致按照前八十回的脈絡,將故事演繹下來,使得《紅樓夢》這一名著得以完整面世,所以被大家所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