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配音大師系列之趙慎之

配音大師系列之趙慎之

趙慎之

趙慎之(1924年—2014年12月26日,曾用名:藍小云),天津市人,譯製片配音演員,上海電影譯製廠著名配音藝術家。1942年參加新四軍,任一師三旅服務團團員。1951年後從部隊轉業到了上海電影譯製廠擔任配音演員,擅長為老年婦女角色配音。主要作品有:《紅與黑》、《廣島之戀》、《尼羅河上的慘案》、《望鄉》等。2014年12月26日8時31分,趙慎之因病在上海離世,享年90歲。


趙慎之——難忘“阿崎婆”


趙慎之生於1924年,原本是個軍人,抱著“打日本人”的目的參加了新四軍,後來成為第四野戰軍特種兵文工團的團員。


配音大師系列之趙慎之

年輕時的趙慎之


1951年2月,她緊隨蘇秀進了當時尚屬於上海電影製片廠的翻譯片組當配音演員,先後為《華沙一條街》、《彼得大帝》、《一個人的遭遇》、《父與子》、《科倫上尉》、《鬼魂西行》、《廣島之戀》、《神童》、《望鄉》、《運虎記》等三百餘部譯製影片配音,她尤其擅長塑造老年婦女的角色。


配音大師系列之趙慎之


趙慎之的第一部配音作品是《生活的光芒》。初生牛犢不怕虎,面對話筒,她一點不緊張,按照表演話劇的經驗,亮出響亮的嗓音。“老法師”善意地指出她有舞臺腔,面對錄音話筒,不需要像演話劇那樣,竭力把聲音傳到劇場後面去,而只要像生活當中那樣說話。從《華沙一條街》開始,趙慎之漸漸成熟了,配出了裡面那個小女孩的腔調。


配音大師系列之趙慎之

2011年上海影城籤售會上,童自榮、劉廣寧、蘇秀、趙慎之、曹雷的合影(左起)


1970年以後,趙慎之越來越多地為出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各種老太太配音,同一個聲音傳遞出不一樣的感覺。趙慎之認為,配音演員的二度創作有時候比直接上鏡頭表演更難,在銀幕上已經有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的前提下,怎麼去符合他/她,向他/她靠,這是一門學問。她牢牢記住上譯廠老廠長陳敘一的話:“亦步亦趨,緊隨不捨。”因此她總是先從最能體現角色個性的某一段戲開始配音,逐步進入狀態。於是,無論社會底層的阿崎婆,還是日劇《華麗家族》裡面的貴族老太太,都被她演繹得自成特色。


配音大師系列之趙慎之

趙慎之最後一次登臺


在幾十年的配音生涯裡,趙慎之以她獨特的聲音為許多銀幕形象塑造出各種符合人物個性的聲音形象,將女性的溫婉濡和表現得淋漓盡致,實在令人難忘。


配音大師系列之趙慎之


配音大師系列之趙慎之

《望鄉》│ 阿崎婆

阿崎婆是趙慎之配音的一個重量級角色。趙慎之成功地用自己的聲音塑造了不同情緒之中的阿崎婆。她從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入手,在這兩方面做到高度契合,把一個本性純良卻不幸淪為妓女的老太太心理把握得十分真實,恰到好處地演繹出了那充滿孤獨和辛酸的聲音,而阿崎婆也成為了趙慎之配音生涯中的一個經典角色。


配音大師系列之趙慎之

《悲慘世界》│ 德納第太太

這是一個貪婪、兇惡的婦人,有別於趙慎之以往配音的那些角色,但是她把德納第太太的雙重性表現得淋漓盡致——面對自己的孩子時,聲音溫柔悅耳,其它時候語調中的刻薄與粗俗也是非常到位,兩者之間的轉變非常自然,毫無違和感。


《華沙一條街》│ 小女孩娜嘉

作為成年人的趙慎之成功地為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娜嘉配音, 她運用自己爐火純青地控制聲音的能力,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了小女孩聲音中獨有的那種甜美純淨。


配音大師系列之趙慎之

《孤心血淚》│ 貝蒂

雖然臺詞不多,趙慎之卻以自己開朗、溫柔的語言表情把貝蒂善良、寬容、體貼的高尚人品塑造得十分完美。


配音大師系列之趙慎之


配音大師:趙慎之

“當年我們的譯製片有那麼多觀眾喜歡,我想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很敬業。我們譯製廠有個傳統,我們是一個整體,我們這批人、這一代群體之中,從來沒有嫉妒二字。你配得好,我為你高興;你哪個地方配得不好,我就給你提意見。她說最留戀會聚了邱嶽峰、畢克、喬榛、童自榮、尚華、於鼎、楊文遠、李梓、劉廣寧、蘇秀、丁建華、潘我源和我等等所有上譯廠配音精英的《尼羅河上的慘案》團隊,留戀那個互相提意見不會傷感情的年代,那是永遠不會再有的譯製片的盛宴。”

趙慎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