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疫情期間,親戚執意來串門我差點報警:為了面子,只能心存僥倖?


疫情期間,親戚執意來串門我差點報警:為了面子,只能心存僥倖?

事情發生在一週前:

老媽接了個電話,然後說:“你姨婆家的兩個表舅說要過來,中午在家吃飯。”

我下意識問道:“你答應了?”

老媽說:“他們說中午沒飯吃,都是老親,不讓來怎麼說得過去!”

我和小弟堅決反對,卻最終也沒能說服父母,無奈之下只好說:“他們既然執意要來,那就別怪我報警了。”

老媽聽完立刻斥責我說:“你敢!怎麼這麼不懂事兒!”

因為父母干涉,最後當然沒能報警,所以兩個表舅還是來了,從村裡到縣城開著電動車,五個關卡都沒能阻止他們串門兒的腳步。

其實過年聽說過這倆表舅,疫情期間雖然封村了不能走親戚,但他們在本村幾乎每天都有飯局 ,偶爾還喊朋友來家喝酒聚會,最後被村支書再三警告才停止。

疫情期間,親戚執意來串門我差點報警:為了面子,只能心存僥倖?

那天兩人待到下午才走,看著老爸陪他們在客廳大聲說話大口喝酒,真實感到一陣陣窒息。

疫情發生以來,看到很多不顧勸阻聚眾打牌、走親戚的人被報道,還跟著網友一起譴責,卻沒想同樣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家,面對父母的批評和他們口中的人情世故,居然也讓人無力反抗。

01、疫情面前,總有人枉顧生命安全,以身試險

知乎上關於“怎麼勸長輩重視疫情,讓他們今年不要串門...”的問題,有這樣一個回答,是一則對話:

“媽,今年這疫情挺嚴重的,咱就不出門了吧。”

“你看看你這說的什麼話!一點親戚感情都沒有,一天到晚跟個冷血動物一樣,過年哪有不走親戚的?”

“媽,出門要小心,記得戴口罩,別萬一感染病毒。”

“大過年的淨說些不吉利的話,戴口罩喘不過來氣不說還蹭花化妝品,全國這麼多人,要是真感染上,就去買個彩票都能中,還賺了!”

看到以上對話是不是覺得很熟悉?

疫情期間,親戚執意來串門我差點報警:為了面子,只能心存僥倖?

當疫情到來,只要病毒還沒找上門,總有一些人像對話中的媽媽一樣,覺得危險是別處的,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

甚至有些人不僅有這種心理,還在全民抗擊疫情的氛圍中付諸了行動。

記得前段時間刷屏網絡的一則視頻:

上海一位姓陳的先生,應朋友之約去聚餐吃餃子,因為特殊時期小區處於封閉狀態進不去,就想了個辦法躲進車子的後備箱,打算偷偷溜進去,沒想到了地方剛從後備箱爬出來,就被小區保安看到報了警。

被抓時,陳先生也是很無辜,他說:“朋友包了水餃,喊我過來吃,就沒想那麼多……”

疫情期間,親戚執意來串門我差點報警:為了面子,只能心存僥倖?

相信他說的是實情,但話語中卻表現出了一種很要命的態度:對疫情嚴峻程度的不以為然。

也許他不是不知道疫情的嚴峻,只不過在家憋了太久,朋友請吃飯又不好意思拒絕,於是不顧一切想盡辦法赴約。

疫情擋不住走親戚,病毒擋不住朋友聚會,到底是什麼樣的念頭,讓他們不顧生命安全以身試險?

02、為了顧忌面子,人們往往寄心於僥倖

對於沒有拒絕兩個表舅疫情期間來家裡這件事情,事後跟老媽認真聊了一下,我問她:“同意他們過來的時候到底什麼心態,是真的不害怕嗎?”

老媽說:“其實當時內心也很掙扎,很想拒絕,但是人家那麼遠過來,還表示中午沒飯吃,拒絕的話是真的說不出口,再說回頭跟你姨婆也沒法交代。”

我又問:“是覺得這次拒絕了,不僅自己沒面子,也沒給對方沒面子,以後親戚就沒得做了,但來吃一頓飯,又不一定就染上病毒,覺得還是選擇不拒絕比較划算,對吧?”

老媽點頭說:“對,正是如此。”

是啊,一邊是如果拒絕,當下就掉面子,而另一邊是即使人來了也不一定會感染,風險成本孰大孰小,一目瞭然。

基於人情,父母的顧忌都可以理解,疫情過去,迴歸正常的工作生活,我和小弟可以跟這些本就不熟悉親戚老死不相見,但是父母卻要在經營了半輩子的人情事往來中繼續生活。

但此時我只想告訴他們:疫情當頭,還對自己和別人生命安全毫無顧忌的親戚,真的不值得拿全家的生命安全去陪他們任性。

疫情期間,親戚執意來串門我差點報警:為了面子,只能心存僥倖?

想起作家韓寒曾說過的一句話:

“人之所以活的累,是因為放不下架子,撕不開面子,解不開情節。”

深以為然。

其實跟老媽聊過後,還有一個深刻感受,那就是她之所以拒絕不了兩位表舅,除了人情面子,還有一個念頭起決定性作用,那就是僥倖心理

在心理學的概念中,僥倖心理就是指妄圖通過偶然的原因,去避免災害獲取的成功,這種心理往往成為許多悲慘、失敗的罪魁禍首。

而在這次疫情中,無論是不顧疫情亂跑聚會的人,還是面對前來串親者不懂拒絕的人,正是抱有一種這樣的僥倖心理,即:感覺也沒什麼危險,所有人都死完了,才有可能輪到我吧。

疫情期間,親戚執意來串門我差點報警:為了面子,只能心存僥倖?

為了顧忌面子,我們常常寄心於僥倖,災難面前這種心態真的不可取。

03、疫情當頭,放下面子和僥倖,才是對生命最大的負責任

疫情期間,“女兒舉報父母外出打牌聚會”一度登上熱搜,起因是四川眉山某區街道工作人員接到一個女子的舉報電話,是一個女兒舉報自己的父母,說他們不聽勸阻出去打牌了。

新聞一經發出引來網友紛紛響應,表示在家會態度堅決頻繁“查崗”,其中一位網友說道:“我爸打牌,我也報了警,現在全家遠離他,生怕他在外面傳染病毒。”

疫情期間,親戚執意來串門我差點報警:為了面子,只能心存僥倖?

也有網友鄭重告誡父母:“如果你出門不戴口罩,我就像當年你們舉報我上網吧一樣舉報你……”

疫情期間,親戚執意來串門我差點報警:為了面子,只能心存僥倖?

網友的這些行為,對於親人來說,雖然看起來有點不留情面,甚至不近人情,但是對於阻止疫情蔓延卻非常有效。

一時的不留情面,換來的卻是家人感染概率的降低,相對來講,這才是對家人生命安全最大的負責。

法國詩人呂凱特曾說:

“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

而這種對於度過生命的不善於,不僅僅是指荒廢人生,還有在人類的重大災難中,心存僥倖對自己生命的輕慢和不珍惜。

近些天來全國疫情逐漸被控制,確診人群逐漸下降,大片省市地區已經長時間感染人數零增長,很多城市也開始復產復工,交通管制逐步解除,真有一種疫情全面勝利的錯覺,於是不少人開始放鬆警惕,解除防護走出家門。

就像前兩天,一則來自四川廣元的視頻刷爆網絡,視頻中市民紛紛出門曬太陽,卸掉口罩扎堆喝茶,喝茶的地方人山人海全是腦殼,人群相當密集。

疫情期間,親戚執意來串門我差點報警:為了面子,只能心存僥倖?

而事實上全國各地防疫“一級響應”並未解除,形勢依然不容忽視,僥倖心理也同樣不可在此時萌生,不聚眾,不走親訪友,外出不與人親密接觸,做好自身防護依舊很有必要。

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弗恩特斯說:

“生命在前進的同時,它就是在走向死亡。”

面對漫長的時間和種種災難,我們值得以任何方式看輕生死,走向死亡,唯獨不能因為所謂的面子和愚蠢的僥倖心理,而忽視了生命的脆弱。

因為,相對於一時的失面子,失去生命才是最不划算的事。

今日話題:疫情期間面對執意來家的親戚朋友,你會為了面子和僥倖心理接受嗎?

作者簡介:楚二姑娘,認真寫字的80後雙魚女,惟願以夢為馬,詩酒書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