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帶來的思考,什麼時候買房較好?

小丸子88


關於疫情之後房市的走向,一百個人有一百個版本。

我給的版本是,疫情之後將迎來2020年第一波機會,同時也是今年最大的一波機會,也是今年最佳的機會。

從房企的角度來看,房企最難的日子已經結束。

房企最難的時候,不是疫情結束後的回血過程,而是疫情之中面臨資金壓力和銷售壓力,復工又遙遙無期時的無望。

接下來房市迴歸正軌,市場信心恢復,利空出盡,售樓部還將擠滿購房者。

最難的谷底都挺過來了,難不成還指望市場上行的時候開發商搞降價潮嗎?

疫情之後,地方要想保全年GDP、房企要衝全年銷售目標,就得憋足勁兒補回第一季度的差值,這根弦恐怕要一直繃到年底。

從房價來看,2020年不會再有降價潮了。

各種優惠、各種特價房、各種降價的局面,難道不是從去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了嗎?即使沒有疫情,這個春節假期也成了近期房市的谷底。

再度降價,購房者“買漲不買跌”持幣觀望,房企銷量更低。

這與疫情之後房企訴求相違背。房企需要在逐漸走熱的市場中搶客戶、回籠資金,多賣房才是主流,降價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越降價越難賣。多數房企將會穩房價,同時大搞花式營銷吸眼球。

其實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考慮,越是降價多的房企,資金壓力越大,越是降價多的房子,品質往往更難以保證。

從政策層面來看,利好不斷出現,機會已是明牌。

18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下調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10個基點,從3.25%下調至3.15%。

10個基點的幅度不大,但信號意義已經非常明顯了。20日LPR利率同步下降,房貸利率小幅鬆動。房住不炒要堅持,窗口期也要給。

地方上紛紛出臺的救市政策則更加直白一些,從救房市到救房企,最後再到救購房者,衡陽甚至直接推出購房契稅補貼,駐馬店首付比例降低。

只要基本面向好,預期向好,大舉救市的時候往往就是機會出現的時候。


俯瞰城市


那麼對於有購房計劃的買房者來說,影響有哪些呢?

小優的朋友,在他剛畢業的時候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和大多數有北漂夢的人一樣去到了北京。

當然他也和大多數有抱負的年輕人一樣擠進了意見房租1000多元的地下室,但半年後,房東要求漲租,而對於他這樣的低收入者來說,無力抵抗只有去更低租金的地方租房。就這樣,輾轉在五環外居住了不到一年繼續被迫搬家,後來越走越遠,最終到了燕郊。

在這裡,朋友的一位朋友給他做了一個合理規劃,每月固定存錢,把積攢的十幾萬的錢,再加上親戚朋友那裡借的錢一起付了首付,最終定了一套精裝修的小公寓。現在每月按時還月供3000元,生活還有剩餘。在對生活質量沒有影響的前提下,終於有了自己的家,同時也有了歸屬感!再也不用擔心房東漲價被迫搬家,過著流離的生活了。

而這次疫情當前,許多租戶不能進小區,他作為業主就不用擔心這種情況,並且業主也不會被歧視。

許多沒買房的朋友們回不到自己的租所,被迫離職,被迫搬家……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都給沒有房的人帶去了傷害。


所以,這次疫情的爆發,更帶給了我們更多的深刻反思:

1.手裡一定要有存款,無論是夠一年或半年;

2.確保擁有自己的房子。不管房子大小、好壞,但有自己的房子就有目的地、有庇護的港口。一旦有災難就有住處,不用擔心沒地方隔離和預防了。

3.看準時機入手房子,尤其是今年中下旬。疫情當前,許多開發商已經負債累累,為了迅速得到週轉的資金,定會優惠折扣,但現在如恆大和富力等開發商的優惠還只是幌子,因為當前他們還有一定的資金能夠運轉,但持續時間不超過3個月,所以目前他們的折扣只是營銷手段。等到今年中下旬才是眾多開發商真正的生死存亡的時刻,真正的利民措施也就會同步而出了。


炎炎妞妞


疫情買來的思考,什麼時候買房比較好呢?這個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作為一個房產領域的從業者給您一個自己的觀點。

樓主這個問題有兩層含義,一是肯定要買房,二是什麼時候買。

第一個問題是第二個問題的基礎,所以基礎的就不多做闡述了,我們來看看第二個問題。然後結合本次疫情來分析下。

何時買房是最合適的,這是潛在購房人都想知道的問題,但是呢,又幾乎很少有人能真正搞明白這個問題,關鍵原因是什麼呢?其實這個問題永遠沒有標準答案。我覺得答案其實還在自己腦子裡,一個人對一個事物的認知程度,決定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那麼到底何時才是買房的最好時機呢,很簡單,當你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時候,該出手時就出手,簡單點就是在沒有特殊阻礙你購房的原因,資金到位了(這個資金最簡單的就是首付準備好了),就下手,也就是當下就買,不要去做無謂的預計,比如什麼時候房價會跌呀,什麼時候房價會漲呀。因為當下我國的房價是平穩的,有些城市的房價可能還是穩中有升,如果一年時間太短的話,我們就以兩年為一個週期,往前推兩年,房價是實實在在地漲了一點的,這就是潛移默化,不知不覺地漲了。中國的房地產一般是以10年為一個大週期,10年前的房價和現在的房價比比,肯定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下一個十年,漲幅肯定不如上一個十年那麼高,但總體趨勢還是上升的勢頭。中國的房價就目前而言,遠沒達到很多磚家所說的拐點,國家對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裡有一句話說的就很明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什麼叫過快上漲呢,答案是不是已經很明確啦。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每一個房價週期裡,價格曲線確實有波動,這其實很正常,有跌的時候,也有漲的時候,但是在這樣的跌漲更替發生時,我們大部分有沒有這個能力去發現真正的時機呢?沒人能準確預測什麼時候跌到底了,什麼時候漲到頂了。而事實證明很多自認為有這個本事的購房人,最後都匯成了一個詞:後悔。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就是代價。

所以需求,有能力了,自己承擔的起,那就該買就買,不用有太多完全沒必要的顧慮。本次疫情我相信會加速很多潛在購房者的購房進程,因為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在發生重大事情的時候,你可能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這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房產豆瓣醬


1、剛需:任何時候買房都是最好的時候。

2、投資性買房:此次疫情對實體衝擊比較大,而且疫情隔離帶來的成交量急劇萎縮,造成了量縮價跌,再加上很多房企(資金成本高,槓桿高)為了破解現金流困境,採取房價打折促銷,一定程度上會加大對房價的衝擊,特別是二線和三線城市。個人認為今年下半年是投資性買房的一個較好的時間節點。

3、對於房市降價,不要抱特別大的期望。比如二三線城市,能夠在年前的價格基礎上降價20%左右,就是非常理想的幅度了。目前很多城市從購房資格、交易條件、首付比例及利率上浮上出臺一些政策,開始穩房價保經濟,也擔心大面積房企倒閉帶來的爛尾樓,在預售制度下的爛尾樓是不穩定因素。所以,房價還是有託底的,別指望給你大五折六哲。一線城市房價能夠在年前基礎上下降10%左右,就不錯了,別看恆大營銷式打折,就是套路。

4、要充分認識房產在接下來的較長時間,缺乏投機價值,但有保值價值。


悅湖潭


現在很多買房的人都在等房價跳水,有些三四線的城市房價即使沒有疫情,也會下降。但是有些城市疫情過後房價是暫時的會有下調,但是不會有跳水似的價格出現。比如說北海,因為無可替代的地理位置的優勢 ,讓北海房價相對比她的鄰居欽州和防城港要高。再一個現在拿地都是幾百萬一畝,建築材料及人工成本要比十年前高出很多。別說房價不會跌,哪怕真的暴跌,在暴跌的基礎上往往已經暴漲好幾輪了。舉個例子,2016年廣東佛山魁奇路地鐵站的地鐵房只要7000起步價,2018年有些地方已經漲價到了3.5萬了,2年時間漲幅500%。就算現在暴跌50%,那也還是1.8萬,是兩年前的2.5倍!換而言之,漲幅是250%。

在2005年的時候政策開始調整,

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

到2010年國家出臺限購,

到2012年房價大幅度增長

到2014年出臺不動產登記

到2015年不動產登記正式實施

到如今二胎開放,個稅抵房貸

您真的等到價格暴跌了嗎?

想想房價調控的這十年,從09年到19年房價漲了十年,

買房真的要趁早,不要等到全款變首付、首付變車庫的時候再買,那時候你哭都找不著調。


麗波北海


以下五個條件出現三個,就可以買房了。

1,利率降了,實實在在的降了

2,開發商出現經營危機了,最好是每年的接近開發商還款的那個時間點

3,90%的人都對房子沒有興趣了,都採取觀望的時候

4,交易額、交易量、房價,三者同時下跌,且連續超過五個月

5,中介店鋪大面積關門

當這些情況出現的時候,就是買房的好時候。



打烊的冬天


受到疫情的影響,現在人們“買房”和“買車”的意願反而更大了。疫情爆發下,眾多居民只能待在家中,所以這如同“禁足”般的生活,讓不少人感嘆:“買一個大些的房子,在家待著可能會更舒服”又或者是:“多買幾套房,還能來回住,比待在一個地方要舒心多了!”。

而對不少仍然需要出門上班的職員,或者是不得不需要外出辦理事務的人來說,他們反而會覺得:“騎車的話擔心受感染,還是開汽車更加安全些”。所以,這才有人說:“在疫情過後,大家可能會更加熱衷買房買車了!”。

另外,現在各地為了阻止外地人員進入,紛紛在收緊管制。如果你不是本地人的話,可能連工作地都回不了。那麼,怎麼判斷你是不是本地人呢?有一個非常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你在本地是否有房。



房有約


疫情對各行各業衝擊很大,平日熱火朝天的房地產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使房地產行業變得艱難。目前,抗擊疫情仍在繼續,新冠肺炎何時會過去我們尚未可知,樓市未來到底走向何處。購房者該如何制定置業計劃?對很多人很多企業都是很大考驗。

那麼對於有購房計劃的買房者來說,影響有哪些呢?

這次疫情當前,很多外出打工並租房子的人來說,絕對是一次思考。許多租戶不能進小區,他作為業主就不用擔心這種情況,並且業主也不會被歧視。

許多沒買房的朋友們回不到自己的租所,被迫離職,被迫搬家……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都給沒有房的人帶去了傷害。

所以,這次疫情的爆發,更帶給了我們更多的深刻反思:

一.手裡一定要有存款,無論是夠一年或半年;

二.確保擁有自己的房子。不管房子大小、好壞,但有自己的房子就有目的地、有庇護的港口。一旦有災難就有住處,不用擔心沒地方隔離和預防了。

三.看準時機入手房子,尤其是今年中下旬。疫情當前,許多開發商已經負債累累,為了迅速得到週轉的資金,定會優惠折扣,但現在如恆大和富力等開發商的優惠還只是幌子,因為當前他們還有一定的資金能夠運轉,但持續時間不超過3個月,所以目前他們的折扣只是營銷手段。等到今年中下旬才是眾多開發商真正的生死存亡的時刻,真正的利民措施也就會同步而出了。




喬爹影視


短期內房價下調空間較大。

春節前後本就是返鄉置業小高峰,加之三四月的小陽春,但因本次疫情的影響,售樓部關閉,中介歇業,房產銷售將會受到極大影響,而伴隨疫情隨之而來的材料,人工成本短期內必將增長,考慮到各地管控不通,也將會在復工後出現一定程度的用工荒。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房地產融資產生的利息逐漸增大,人們受本次疫情影響,必將考慮的家庭抵禦意外風險能力,從而降低購房慾望,這些都將倒置房企大概率選擇以價換量,從而促進快速的資金回籠,以期減少生存發展壓力。

長期看,房價將會趨穩,並將伴隨小幅波動。

房地產行業在GDP增長中的貢獻無需多言,中國城鎮化發展比例已經達到60%,國家調控,逐漸使房子迴歸居住的基本屬性要求,對比SARS時期,房價爆發性增長的空間已不在。但考慮到房地產龐大的體量,出現斷崖式下跌的可能微乎其微。

個人預判,短期會有降價,中長期必將趨穩,總體會有輕微浮動。


十年踐行


這次疫情給我們帶來了超長假期的同時,也讓我們意識到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對於每個人、每個家庭有多麼重要。

其實,大部分人買房都是為了自己有一個窩,有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有一個累了難了能夠休憩的地方,有了房心就安定了。

人都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買房這個事情,自住,真沒有必要考慮的過於多,適可而止,經濟條件能達到的情況下,早買比晚買好,因為時間成本也是成本,而且是大成本。不能一步到位,那就半步走,慢慢置換,讓手裡的錢始終跟上經濟的發展速度,攢錢買房永遠比不上以房換房。房產在我國的實際生活中就是硬通貨,長遠看就是漲,所以不要考慮短期內的起起伏伏,你不是金融專家,你也不可能超抄底高賣。我家買二套房就是看了市場蠢蠢欲動,當機立斷貸款買了二套,當時也有壓力,可是壓力轉化為動力,改善居住條件的同時也變相留住了財富。首套房的朋友那就更應該果斷,不管有沒有這次疫情,條件允許就可以出手。

想想幾年前,想想幾年後,想想會不會為錯失機會而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