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如何看待現在的一些三觀不正的電視劇?

弓長禺頁010


《都挺好》蘇母一個強勢女人,是整個家庭不幸福的根源。男人在其面前沒有尊嚴,沒有任何權利,只是被利用做了這個女人與其弟弟拿到城市戶口的跳板,過後便再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了,沒有經濟掌控權,沒有話語權,沒有子女的教育權;蘇大強在大半輩子的窩囊、壓抑和痛苦中變得心理極度扭曲,這樣一個受害者卻成了千萬電視觀眾唾罵的對象。女人不愛這個男人,為了利益才順從了她那強勢母親的安排,男人與自己都成了她母親的犧牲品。

她的女兒同樣又在母親重男輕女的環境中長大,基本與母親一樣冷漠、強勢,兒子則被培養成不是媽寶男就是啃老沒擔當,兩個兒子都是“怕老婆”的弱勢男人。因此,強勢女人對於家庭的傷害是何等的可怕?本來應該引起大家深刻反思,但最後卻成了年輕人借蘇大強之名,用來埋怨指責自己的父母、公婆,成了網上發洩情緒渠道;蘇母對三個子女的傷害觀眾不但不加以反思,兒子們反而又成了被觀眾“群毆”的對象。蘇母從一個受害者變成了施害者,強勢女人毀三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然而,電視劇為了迎合女性觀眾,反而更多的在指責這些弱勢而又受到強勢女人傷害的男人們。

《我們都要好好的》,女主因為缺少男人的陪伴,抑鬱、自殺、離婚,說是喪偶式婚姻,這是當下最時髦的說法,編導考慮過我們的社會現實嗎?這種三觀不正的電視劇,會給多少家庭帶來負面影響?大量的農村留守婦女、996城市打工族和程序員們的配偶、長年出差在外奔波的地質、鑽探、測量等野外工作人員的妻子,工程安裝技術人員及建築工人的配偶,是否都該去抑鬱、去自殺,去離婚了?何況她們遠沒有女主過得精緻,男人遠沒有男主多金與事業有成,極少部分精英的家庭生活,不應該成為普通人群效仿的對象。



微風拂麥浪


核心原因:劇情雖三觀不正,但寫實,與當今部分民風契合,能博取觀眾共情,同時敏感話題最易引發爭議熱度流;

栗子1:《我的前半生》,劇情線簡言之即前半生靠男人,過渡期靠閨蜜,後半生靠閨蜜的男人;女主羅子君被小三插足婚姻導致生活鉅變,離婚後靠著閨蜜唐晶和閨蜜男朋友賀涵在職場上一路開掛,最終理直氣壯的和閨蜜的男朋友喜結連理,而她母親大言不慚的去找閨蜜唐晶談判,讓她成全女兒和賀涵的感情,至此劇終;本劇表面主題是女人當自強,離異女性憑藉自己的努力東山再起,而本質卻是閨蜜間搶男人的惡俗戲碼,羅子君最終也活成了她最痛恨的小三。

栗子2:《香蜜沉沉燼如霜》必須擁有姓名!簡單總結就是兩個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人跨過殺父殺母殺友之仇走到一起了的故事。劇中男主身為戰神,統帥三軍,卻在本就不算太平的時候拋下軍隊和女主下凡,到了凡間成了煜王又拋下黎明百姓和女主殉情,此為不仁,迴天界之後知道自己的母親殺了兄長的母親,卻能心安理得的在這個時候去要嫂子,此為不義;而女主枉顧殺父奪母之仇心無芥蒂的與男主在一起,此為不孝,大婚之前和別的男人上床,此為不忠,這大概就是愛情吧!

栗子3:《流行花園》,典型富二代公子哥以校園暴力霸道愛上經濟適用女,精緻的利己主義倫,校園裡攀富貴,比權勢,小團體世俗風氣屢見不鮮,沒有絕對的好人,沒有長久的友誼和敵人,雖令人不齒,但不得不承認它是個寫實的微型社會。


不正經漲姿勢小報菌


都挺好這部劇雖然很現實並真實地反映出當前社會,原生態家庭的矛盾,夫妻之間的矛盾,子女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子女之間的矛盾關係,雖真實,但心態很醜陋,把人物塑造得太討人厭,三觀很負能量,1,蘇大強就是一個自私到極點,只考慮自身利益的糟老頭,只會撒潑耍賴,從第1集到結尾都是一個德行,一個嘴臉,2,蘇媽是個重男輕女,把兒子當作寶,把女兒當顆草的不幸婚姻的犧牲品,3,蘇家老大是個口頭孝順的,事事都滿足老蘇的無理要求的愚孝心態,不考慮自己有否能力和金錢,也是一種自私的表現!3,蘇家老二隻是會抖機靈,拍大權在握的蘇媽的馬屁,甜言蜜語得到了啃老的最大理由和好處,以上這幾位實質上都很自私,4,蘇家小女最無辜,由於母親的偏心,得不到所有家人的關心和幫助,反而被二哥欺侮和毆打,謾罵是常態,無人站出來為她說一句公道話,造成畢業後離家自主創業,天不負有心人,通過貴人的幫助,自身不斷努力,才能作出優異成就!劇雖很熱鬧,但對觀看的觀眾有誤導的反作用,我看是看全了,但人物不可學,沒有深意、電視劇要傳遞給觀眾是正面的,正能量的,有教育意義的東西才對!


芳芳130305671


三觀不正的電視劇能堂而煌之地在電視上播出,反而有些影視中有些必要的鏡頭卻被刪減,比如美劇《權利的遊戲》中安栢家小男孩被異鬼殺死並釘在牆上的鏡頭全被刪減了,請問某局究竟是哪些人拍板做了這些通過的決定?不可笑嗎?相比之下,有些三觀不正的電視或者文學作品真的可以荼毒很多涉世不深的年輕人很多年,危害更甚!相信很多人當年都追過瓊瑤的書和劇,有多少少女喊著真愛無敵,即使拆散別人家庭也無所謂,甚至把小三包裝得楚楚可憐,正室卻被說得胡攪蠻纏粗俗不堪。還好現在很多人已覺醒,越來越多人發覺瓊瑤的劇和書三觀不正。還有很多抗日神劇,多少匪夷所思的劇情:什麼手撕鬼子,一箭射殺多個鬼子……這些都是三觀不正的電視。脫離實際,異想天開,根本對社會毫無貢獻。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可以激勵年輕人,啟迪世人甚至可以幫助推動社會進步。當年美國阿湯哥主演的壯志凌雲,影響了多少美國人投報空軍為國效力。韓國電影《熔爐》揭露了社會的黑暗,卻也改寫了韓國的法律。還有中國的《戰狼二》,我看得時候熱血沸騰,特別自豪!電影電視的受眾是廣大的平民百姓,要考慮到它的後續影響,三觀不正的電影電視會扭曲現在年輕人的想法。所以,請審查的權威機構多多把控沒有任何正面意義的爛劇,把資源整合拍一些真正叫好,三觀正確的影視劇來!


其木格是朵帶刺的花


第一類抗日神劇

《向著炮火前進》中吳奇隆騎摩托車秀車技加特林掃鬼子;以及八百里開外一槍幹掉鬼子;《抗日奇俠》中手撕鬼子,空手接子彈;《鐵血使命》這部電視劇簡直亮瞎了網友的眼睛,比較狗血了,特別是女主演們濃妝豔抹各種造型,這部劇裡的髮型還是沙宣,這哪裡是抗日劇,不少網友還表示,這部劇每個人是不是都帶著化妝包。《神槍》中抖槍術,能讓打出來的子彈轉彎。

現代的抗日劇氾濫,抗日已經與歷史上的抗日偏離太遠。抗日神劇是為了娛樂大眾,滿足民眾對日本的仇恨心理,把現代槍戰、武俠等融入到劇情當中,打日本鬼子的都變成了神,鬼子都變成了毫無戰鬥力的廢物,這是從根本上否定了八年的抗日,為了增加可看性而一廂情願。抗日劇同時也誤導了觀眾,讓人家以為日本鬼子是好打的,但是對於這些抗日神劇持批判態度的同時,不妨哈哈一笑,知道怎麼回事就行。

第二類霸道總裁愛上我

《何以笙簫默》《金秘書為何那樣》《杉杉來了》《王子變青蛙》等等腐女最愛。沒看過沒有發言權。基本都是存在理想中的愛情。






8090留影社


三觀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三觀的本身我認為沒有一個具體的衡量標準。

人的三觀的形成是和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社會環境和工作環境緊密相鄰。

電影,電視是立體的直面予人教育的直接煤介。三觀不正的影視是會間接的影響人的思想。有部分影視宣傳的就是愛情至上,利己主義個人第一,有些歷史大劇依然擺脫不了,個人英雄主義,卑微的,民族氣節脫失等等。總之三觀不正的影視是對人三觀起一定的引導作用。


yky緣


文藝作品講究個百花齊放,內容、形式的豐富程度也代表著文化的繁榮程度。具體到電視劇也是這樣。

但不管什麼文藝作品包括電視劇,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思想,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追求什麼、反對什麼都應該旗幟鮮明,不能含混不清、語焉不詳,更不能三觀不正。

除了三觀要正,電視劇還要反映現實生活、關注個體命運、回應時代呼喚,這樣的電視劇才是優秀的電視劇。




和諧湘聲


你可以換臺。


用戶22263199723


我們常說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同時又要求別人三觀要正!但是這個標準真的很難把握!

01,《水滸傳》108條好漢,三教九流,魚龍混雜!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我們看《水滸傳》,四大名著之一。改編的電視劇也是受到大家的喜愛!但是,這裡面有幾個三觀正的呢?

是鼓上蚤時遷,還是智多星吳用,亦或是孫二孃?還是景陽岡打虎的武松!

細說起來,整部《水滸傳》好像除了場面宏達,兄弟友情,愚忠朝廷,不知道哪裡有三觀!

02,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存在即有道理!

現在的各種電視劇,已經越來越把各種誘惑當做主流。電視劇宣傳肯定要帶情愛,還要那種親熱的畫面!即使抗日戰爭片也離不開愛情,愛的死去活來!

但是,每部劇都有自己要去表達的中心思想!青春勵志,都市情感,古裝勵志,或者是各種喜劇!只要它大方向的三觀合理,那麼基本就能通過審核!

三觀不正的電視劇其實是在打擦邊球,絕對不會真的背離社會道德,人倫法律。任何反社會,反人類的電視劇不可能播出!


枕上姝


身正不怕影子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