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六十發的四排彈夾為什麼沒普遍裝備部隊?

冬天142881336


這個問題真的是簡單!適合戰場的才是最好的!現在的武器裝備都是落後級別的!還要這種傻大粗的東西噁心人嗎?對付手無寸鐵的人可以!一旦是史詩級的戰爭還是洗洗睡啦!


家有一寶no1


四排60發彈匣,本身就是由兩個30發雙排彈匣,變單排以後再組成雙排,來實現給槍械供彈;因此,有理由相信其可靠性,據此受雙變單的影響,尤其在雙變單過程中,如果有點泥沙,是否會造成供彈不暢的故障,這個擔憂似乎並不能被排除。此外,四排60發彈匣,裝上槍械以後,在臥姿射擊時,就悲催了,被對方爆頭的概率大大提高,比如95式火線本身就高,相當程度上是由於那隻彎彎的30發彈匣所造成的,然後,就是高高的提把,在平地臥姿射擊,就已經極不方便了。
想像一下,95式步槍,換上一隻60發彈匣,趴在平地上射擊時,射手的頭就得高高地昂起,目標就非常明顯了,對方很遠距離就會發現,因此,被對方擊中的可能性,就會成幾何級地上升。
因此,四排60發彈匣,就很少有國家的軍隊採購,並將其裝備到步兵;目前,全球各國軍隊的制式步槍,幾乎都是清一色的30發彈,以維持較高的火力,又不因為彈匣容高,導致士兵臥姿射擊的不便。隨著步兵班特別是特種兵,對於火力的要求持續提高,歐美的一些武器開發商,開始研發大容量的彈匣,現在,還真已經有四排60發彈匣出現了。
那種具有較佳的幾何形狀,整體式螺旋彈簧,以及設計巧妙的聚合物託彈板,可以保證供彈平穩可靠,SrueFire公司推出了那款名為“Mag”系列的彈匣,最初版本就是60發,此後又推出了100發大彈匣,皆採用四排式結構。
“Mag”60發彈匣,是按照軍用標準制造的,供彈系統平穩,具備較佳的耐用性,且保養起來也比較方便,因此,受到了美國等一些國家特種部隊的青睞。
一般情況下,一名美軍特種兵身上會攜帶8個左右的30發彈匣,一次可攜帶240發子彈,如果換成“Mag”四排60發彈匣,只需4個就保持正常的攜彈量,60發的容彈量,在射擊時,較長時間突突突地射擊,確實能讓特種兵享受到到機槍手一般的感覺。但四排60發彈匣,畢竟太長了,因此,除了某些國家的特種兵少量採購裝備以外,很少有哪個國家的正規軍採購,並正式成為步槍的配套彈匣。

國平軍史


對於大多數沒有用過槍的人,其實對槍重沒有具體概念。那麼這裡就計算比較一下,以中國兩種制式步槍的重量為例,來看看60發彈夾的可能性。

81槓:

槍空重: 3.4KG

單發7.62MM: 16.4G

30發滿彈夾: 0.81KG

60發滿彈夾: 1.62KG

30發槍全重:4.21KG

60發槍全重:5.02KG

95式:

槍空重:3.25KG

單發5.8MM: 12.5G

30發滿彈夾:0.52KG

60發滿彈夾:1.04KG

30發槍全重:3.77KG

60發槍全重:4.29KG

從兩相比較來看,如果95式採用60發彈夾實際重量相當於81槓30發彈夾重量。因此單槍重量過重說並不切合實際。

至於有人說由於60發備彈過多,導致射擊暴露時間過長,這也是不符合常理的,戰時不存在必須全自動一下子將所有子彈打完的情況,戰鬥人員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擇點射,短髮,連發模式,完全可以適時隱蔽保護自己。

那麼是使用30發彈夾,還是60發彈夾呢?這是由作戰模式決定的,81槓存在的時期,戰鬥人員主要採用裸眼射擊,近距離作戰,那麼槍支全重應該是槍身加彈夾,最多再加上刺刀的重量。而95式的戰鬥模式更加多樣,從而會增加更多外掛,如瞄準鏡,槍榴彈,熱成像等。那麼全重直線上升,從而大大超過了81槓的重量。

由此得出結論是,如果裸瞄的戰鬥,使用60發彈夾,並無不妥,有很大的可用性,經常在戰鬥過程中看到戰鬥人員將兩個彈夾用膠帶纏在一起,說明是有一定的戰場需求,既能保證較強的火力覆蓋,也能減少換彈時間,更方便壓制對手。然而如果是要加裝多種外掛的情況下就要考慮減重使用的情況了。






野仙湖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因為彈匣設計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

目前05式微聲衝鋒槍採用50、100發四排可拆卸式彈匣。

這個彈匣最初被認為是全新的設計,官媒讚譽有加:這種像“蛋糕條”的彈夾一方面確保槍彈在升彈過程中由四排變為兩排,再由兩排變為一排進入彈膛,反之同樣保證了裝彈時的排彈順序,另一方面同時極大緩解了大容彈量彈匣衝鋒槍主要用於射手的射擊疲勞,更提供了強大的持續火力!

然而,05式微聲衝鋒槍投入部隊以後,官兵對這槍總體滿意,但對於彈匣卻有一些不滿,具體如下:

第一,大容量彈匣在增加了裝彈量同時,也帶來了彈匣託彈簧簧力較大的不足。

官兵反映,四排彈匣平時裝彈非常困難,需要很大的力量,費時很久。

如果是戰時,重新裝填彈匣基本沒有可能,即便身上還有散裝彈藥。

同時,,實戰條件下更換供彈匣也影響戰鬥射速。

第二,彈匣加工有問題。

表面採用了噴塑的表面處理方法,強度不夠。

彈匣短期使用問題不大,長期使用可能出現被機匣的硬質氧化膜磨損的情況。

噴塑層的磨損可能會使彈匣與彈匣出現不匹配,全自動射擊時彈匣可能會出現抖動,導致供彈失敗。

第三,彈匣過長的問題。

因為槍是無託本來就較短,彈匣有很長,導致握把與彈匣之間的距離較小。

如果是中等身材士兵,大體不受影響。

如果士兵是大漢,可能出現手臂較長因而彈匣會咯到手腕部位,士兵會很不舒服。


實際上,大家絕對不要小瞧彈匣。

任何一種彈匣,都是千錘百煉的結果,關係到無數士兵的生死存亡。

為什麼衝鋒槍已經發明瞭這麼多年,而目前世界上還很少有使用3排、4排大彈匣設計的衝鋒槍?

當然是有原因的。


薩沙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科學發明史上的一個著名案例:那就是圓珠筆芯為啥只有這麼長?設計的長一些,用的時間再長一些不是更好嗎?圓珠筆剛唄發明的時候風靡一時,大有替代鋼筆的勢頭,可是好景不長,隨著大量使用,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用到一定程度以後,圓珠筆的鋼珠就會磨損變小,導致漏油。開始生產廠家想了各種辦法,包括組織大量人力物力花費大量時間金錢研究耐磨損的鋼珠,結果卻是耐磨鋼珠倒是研究出來了,但是成本高的嚇人,造成圓珠筆價格也高的嚇人,就賣不動了。後來一個工程師靈機一動:既然用到一定程度就漏油,那我乾脆就把筆芯長度控制在快要漏油的時候,到時強迫你換筆芯不就行了?這樣就不用換高檔鋼珠了,價格也控制住了。所以直到現在,圓珠筆的筆芯長度都控制在那個長度,大家也習慣了到時換筆芯,畢竟換筆芯很簡單,也很便宜,一點都不麻煩!

回到彈夾這個話題,大容量的彈夾和彈鼓都有不可克服的缺點,想克服也不是不行,要麼就是代價太高,要麼就是太麻煩,還會引起諸如彈夾材料、槍與彈夾連接、握持攜帶不方便、射擊姿勢過高等等一系列問題,得不償失。所以還不如像換筆芯那樣,多帶幾個30發的彈夾就什麼都解決了!既省錢又省事!


sunny7154


4排60發子彈看起來非常唬人,可以提供更大量的彈藥,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士兵們很多都反映用起來非常的不方便,結果這個東西最後也就沒有裝備部隊,只是作為試驗用而已。



因為4排彈央雖然容量大了,但是卻會出現那樣那樣的問題,首先會出現彈夾的彈簧彈力不足,導致很多時候會發生機械故障,槍彈無法到位。而在複雜的戰爭情況下,一旦槍彈不到位,會極大的影響戰爭情況。想一想吧,在戰爭中如果出現了特殊情況,彈夾出了問題,導致槍沒法用,那士兵還拿什麼打仗?



還有一點,之前用30發子彈已經是士兵的慣例了,突然增加了一倍的彈藥,導致槍的重量增大,這樣對士兵來說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此外,彈夾裝了60顆子彈,導致彈夾過長,會使士兵拿著槍非常的不方便。首先拿著就不習慣,如果俯下射擊的時候,彈夾過長也會導致槍放的過高,從而讓敵人發現。



總之經過了幾十年的戰爭,一個彈夾30發子彈早已經成為慣例,並且經過千錘百煉,經過了戰爭的洗禮表明了正其正確性,如果改成60發,恐怕會造成很多的問題,所以就沒有裝備部隊。


平安讀歷史


六十四發的四排彈夾,我想不出怎麼合適的把它們安到槍上,然後再怎麼以最方便的方式更換彈夾,還不如一個彈鼓方便,真正戰鬥的時候,最多把兩個彈夾互相反方向纏繞固定,一梭子打完,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更換彈夾,再說了,這種方式都是陷入包圍,孤軍奮戰的時候,為了儘可能的加強火力,儘可能的殺傷敵人所採取的措施,而正常的戰鬥,輕重火力都有,彈藥補給充足,根本沒必要用到這種方式!


情殤73244411


戰場上的統計大數據顯示幾乎很少有人能在一場戰鬥中打完40發子彈[捂臉]


星際統領


其實原因簡單。因為彈夾加粗加長,臥姿射擊據槍不方便,射擊瞄準基線也被臺高;攜帶不便,原有的標準彈夾攜行具裝不下,需要另外改;彈夾內的子彈在雙排變單排時容易出現卡死,子彈頂不到位,故障發生率高。所以只有特種部隊,偵查兵才會量身定製,少量裝備。


吳越雉水君


單兵武器不是子彈越多越好,要知道一個士兵能攜帶150發子彈就不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