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自然門三十六路殺手,多以爪取敵要害,變化莫測令敵難防範

“自然門三十六路殺手”整套拳法,以爪為多,並涵蓋踢、打、摔、拿、滾翻、騰閃、地趟等技,其招式變化莫測,令人難以琢磨,無法防範。因文革時遺失拳譜,致使此拳雖有招式,卻無稱謂,給學者帶來不便,實為憾事。


第一段:

預備勢:

面向東方,含胸松腹、眼睛平視正前方(東方),十指松垂貼於大腿外側,尾閭中正,兩腳併攏,足心涵空,全身放鬆(圖1)。
起 勢:

兩手握拳猛然用力上提至腰部,同時挺腳、收腹,重心略微前傾,頭向左擺,目視左方(北方)(圖2)。
第一勢:

兩手成掌,左手自左腰側沿腹前下砍於右腰側,與右掌在右腰側相交成十字手;左掌在上,掌指朝右;右掌在下,掌指朝前。與此同時,右膝上提,腳尖繃直,頭部右擺,目視右方略下(圖3)。上動不停,右膝向右方(南方)撤一大步成左弓步,同時身體左轉(面朝北方),雙掌向前上方(北方)推出,高與肩平,目視雙手(圖4)。

第二勢:

接上勢,右腳上步,以腳背貼於左膝處,同時,右掌向左下方斜劃至左腰部,左手向右上方斜劃至右肩前。上動不停,右腳向東方邁一大步成右弓步,目視東方(圖5);接式,右手自左腰部向右、前、上方(東方)飛出,左手同時向左、後、下方飛出,身體略右轉,配合腰部發力,目視右手(東方)(圖6)。

第三勢:

接上勢,重心上起移於右腳,左腳前上以腳背貼扣於右膝窩處,同時雙手成爪,自東西兩方向上、向正前方(北方)下抓,目視正前方(北方)(圖7)。上動不停,重心下坐,使右大腿蹲平,與此同時,雙爪自前方(北方)向左、下、上、右、下上方反撩,目視右方(東方)(圖8),接勢,身體緩緩左轉(向西方),頭緩緩向左擺,目隨頭轉。

第四勢:

接上勢,左腳向左方(西方)邁一大步成左弓步,左爪翻腕成爪背朝後,爪心朝前上方,左肘彎屈,使左爪經左腰、經左胸向左前方(西方)抓出;右爪也同時翻腕置於右腰部(圖9)。上動不停,左爪向左下方下抓,回收於小腹前;與此同時,右腳向左方(西方)上一大步,下蹲成騎龍步,右爪向上方、向前、下方抓擊不停,右爪五指用力內扣,右腕略上提目視右爪(西方)(圖10)。

第五勢:

接上勢:左腳向左(東方)邁一步,同時,左手自小腹前以掌背向左方(東方)推出,右爪回收於右腰側,目視左手(東方)(圖11)。上動不停,右手以掌背再向左方(東方)推出,左爪回收於左腰側,目視左手(東方)(圖12)。上動不停,左腳略回收,右爪向左、後、右、前沿頭頂上方環繞一圈(圖13),以三指鎖喉手向右前方橫爪。與此同時,下蹲成低技擊樁,左爪置於小腹前,爪心向下,目視右手(西方)(圖14)。

第六勢:

重心上前,身體向前方(西方)衝躍,左膝上抬,以右腳向前(西方)彈出,並以右手拍打右腳背(圖15、16),兩腳下落成右弓步,右爪向右、前、上方斜抓,爪心向上,左爪向左、右、下方斜抓,左右臂似一直線,目視右爪(西方)(圖17)。

自然門三十六路殺手,多以爪取敵要害,變化莫測令敵難防範

第七勢:

接上勢,身體左轉(朝東方),右爪隨勢向左、前、下方(東方)抓擊,左手回收置喉部(圖18)。上動不停,身體再左轉,屈膝盤坐於地(面對北方),左手翻腕向左、下、後、上方,右手翻腕向右、下、後、上方撩抓,頭再略左擺,目視西北方(圖19)。

第八勢:

重心上起,身體前衝兩步,兩腳蹬地騰空,以騰空側端向前方(北方)蹬出(圖20),下落時,左臂內側、右小臂內側、左肋部、右腿外側同時落地(圖21)。


自然門三十六路殺手,多以爪取敵要害,變化莫測令敵難防範

第二段:


第九勢:

接上勢,右腳向左繞弧一週(圖22),身體隨勢右轉,同時,左腳向右繞弧(圖23),雙腳落地,起身。與此同時,右手向後、向左、向前、向右沿頭頂上方劃弧一週,下抓,置於左肩前;左手自胸前正前方(北方)抓出,下蹲成三七步(即重心前三後七),目視左手(北方)(圖24)。接勢,左腳後撤一步,與此同時,左手回收向後向右向前向左沿頭頂劃弧一週,下抓,置於腹前;右手亦隨之下抓於襠下,然後沿腹、胸前,翻腕劃弧向前方抓出,下蹲成三七步,目視右手(北方)(圖25、26)。接勢,右腳後撤一步,與此同時,右手回收向後向左向前向右沿頭頂劃弧一週,下抓,置於左腹前;左手亦隨之下抓於襠下,再沿腹、胸前翻腕劃弧向前方抓出,目視左手(北方)。


自然門三十六路殺手,多以爪取敵要害,變化莫測令敵難防範

第十勢:

左腳前滑,右腳蹬地跟進,身體下潛,左手扶地,並以右肩著力地面向前(北)方滾(圖27、28),雙腳落地後,迅速起身,左腳向前(北方)墊一步,起右腿向前方(北方)鏟擊,左手立掌護於胸前,目視前方(圖29)。接勢,右腳回收並擺踢後方(南方),身體隨勢略左轉,右手成掌以掌根向前方(北方)下劈,左手護於右肋部,目視右手(圖30)。上動不停,身體隨右手下劈之勢向北方側勢倒地,右腿外側、右脅部、右臂內側、右掌根、左手掌同時著力(圖31)。

自然門三十六路殺手,多以爪取敵要害,變化莫測令敵難防範

第十一勢:

身體左轉,成背部著地、面門朝天之勢,雙手放於頭部兩旁(圖32),雙腿向後收,再向前甩出,快落地時,屈膝使兩腳落地時儘量靠近臀部,同時頭部、雙手同時發力頂地,上身前躍,使身體站起,不停,身體下蹲,雙手自上向前下方拍擊地面,目視前下方(南方)(圖33、34)。
第十二勢:

身體上起,右膝上提,並向外擺;與此同時,左腳發力蹬地向上彈跳;身體右轉,左腳亦隨勢向右前方蓋擊,並以右手拍打左腳(35、36),落地成面對東方之勢。
第十三勢:

兩腳略蹬地彈跳,調整步法,使兩腳間距約寬兩肩,兩手側平,掌心朝下,目視前方(東方)(圖37)。上動不停,重心移至左腳,左腿屈膝下蹲,身體前俯左轉,左臂隨勢向下向左擺,右臂隨勢向右後方擺(圖38);不停,身體後仰,右臂經頭頂上方劃弧至上方,左手置於左後方(圖39);不停,身體右轉,重心壓在右腿上,同時,右手向右後方擺,左手向上向右下方擺(圖40)。上動不停,身體左轉,左手隨勢向左上方擺,右手自右後方向前下方拍擊地面,擺頭,目視右手(圖41)。

第十四勢:

左腳向右方撤半步,雙手回收,相疊於右腰側,頭部右擺,回望右下方(南方)(圖42);不停右腳略前滑,以腳尖虛點地面,成左虛步, 同時右手向上方抓扣,爪心向下,左爪向前方抓扣,爪心亦向下,擺頭,目視左爪(北方)(圖43)。

第三段:
  

第十五勢:

右腳向前方(北方)上步,身體隨之左轉,左膝上提並外擺,右腳蹬地彈跳,藉助身體左轉之勢向左前方蓋擊,並以左手拍打右腳,(圖35、36,唯左右相反),雙腳同時落地,左腿屈膝跪地,右手撐地,左手指天,目視前方(南方)(圖44)。

第十六勢:

重心上起,身體向前方(南方)前衝跳躍,左腳屈膝上抬,右腳向上方彈出,並以右手拍打右腳背(圖45),雙腳同時落地成右弓步勢,與此同時,雙手立掌向前(南方)推出(圖46)。


第十七勢:

右腳向後(北方)撤一步,置於左腳旁,並腳尖點地,成高丁字步,與此同時,右手向下向後向上劃弧,左手向下置於襠前,目視右手(圖47)。上動不停,右腳落實,左腳向左(北方)撤步,並以腳尖虛點地面,與此同時,左手由上向上向外劃孤,右手由上向左下方劃孤置於襠前,目視左手(圖48)。上動不停,左腳再後撤一步,下蹲成左弓步;與此同時,右手翻腕朝上, 向左移至左腋下,再向前向右沿左臂外側向南方立掌推出,左手此時變掌為勾手,隨勢向後方展伸。眼隨右手移走,並定視右手(南方)(圖49、50)。

第十八勢:

接上勢,右手向左向下向右翻腕成勾手,左手同時變勾為掌(圖51)。上動不停,左腳迅速向前墊一步,右腳提膝以鏟腿向南方踢擊,左手立於胸前,目視右腳(圖52)。

第十九勢:

接上勢,右腳向前方落地後,左腳迅速向右方(南方)從右腳後上步成叉步,與此同時,左手屈臂成肘, 向右方頂擊,左手立掌右推右拳,目視右方(南方)(圖53)。


收 勢:

右腳向右邁一步,與左腳併攏,與此同時,雙手握拳,拳心向上,左右相貼(圖54)。不停,雙拳後拉至左右腰彎,身體隨勢略挺胸收腹,頭部猛然左擺,目視北方(圖55)。接式,全身放鬆,雙手下垂,貼於兩大腿外側,頭部迴轉,目視正前方(東方)。

自然門三十六路殺手,多以爪取敵要害,變化莫測令敵難防範

相關文章:


推薦本賬號點以下擊量高的文章和視頻:



(各位愛好者,您們好!本賬號將向大家呈現各類搏擊、功夫、散打、武術等文字、圖片、視頻資料以及國內外搏擊、散打等賽事新聞、評論。歡迎關注本賬號!請點擊右上方“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