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送團餐、“淨菜到家”,株洲餐企戰“疫”有道

疫情突襲,打得餐飲行業措手不及。於是,外賣、集體配送便成了許多餐飲店“保命”的重要手段。

2月23日,記者從市商務和糧食局瞭解到,全市600家規模較大的餐飲企業中,有50多家恢復營業,其中,28家集體配送服務企業有80餘家門店已營業;另有部分酒店賓館餐飲服務及外賣服務已營業,預計營業率8%。

轉戰外賣和集體配送服務

歲末年初,兄弟廚房按照往年的情況,備好充足的食材,迎接年夜飯“之戰”。誰料想,疫情的爆發,讓兄弟廚房“不戰而敗”。

市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朱軍說,春節期間,我市餐飲企業共退掉或延期婚宴2000多桌、家庭聚會上千場。

面對疫情,餐企如何自救?2月13日,市商務和糧食局發出倡議,市餐飲行業協會推薦了28家餐飲企業開展集體配送服務,助力餐飲單位在“非堂食時期”轉型,儘快復工營業,同時保障復工復產企業對集體用餐配送的需求。

“外賣是我們唯一自救的辦法。”兄弟廚房運營總監周文告訴記者,春節期間,僅部分服務員和廚房人員上班,飯店主要做中晚餐,以周邊一些單位上班的工作人員為主要顧客,每天約有四五百個訂單。

大碗先生是我市較早開通美團外賣業務的餐企,其運營總監賈哲君介紹,“我們最高峰一天送出6000多單。”

愛心彰顯餐企擔當

疫情也讓餐飲企業的上游受到影響,農產品外銷受阻。2月19日,市餐飲行業協會在群裡發佈愛心採購倡議,餐飲企業積極響應。

唐朝山裡紅餐飲公司第一時間就聯繫了醴陵文惠種植養農民專業合作社、醴陵市浦緣蔬菜種植農專業合作社兩家企業,下單採購600斤紅蘿蔔、600斤菜頭;國賓酒店下單採購550紅蘿蔔,青菜頭450斤。

株洲山坡裡黑山羊餐飲公司的幾家門店均未開業,但該公司仍然採購了1500斤蔬菜,通過蘆淞區沿河社區,免費提供給附近的單位及小區居民。

面向全市一線“抗疫”工作人員,兄弟廚房累計提供了一萬餘份免費套餐。抗疫之戰,株洲餐企扛起了後勤大軍的社會擔當。

轉型自救拓展產品和渠道

如何在疫情下維持企業經營,成了不少餐飲業主心頭的難事兒。

“生死麵前,謀求轉型是必然的。”周文介紹,兄弟廚房有9萬會員,下一步將挖掘會員的功能,進一步解決會員的需求。他說,“我們正在建一個小程序商城,以會員制銷售,把核心產品以淨菜配送的方式,把配好的菜打包好,配送給下單顧客,回家直接烹製即可。”

兄弟廚房做淨菜配送具備一定優勢。周文看中了微信社群的運營助力,“兄弟廚房將根據門店位置分區,設置不同區域的客服和微信群,消費者可以選擇添加距離自己最近的客服或微信群下單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