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媽媽奶奶們別吵了,3招教你正面解讀“隔輩親”

大家好,我是讓讓媽媽,三級心理諮詢師,愛好古法育兒的職場媽咪。孩子出生以前我的slgon是永遠17歲,孩子出生以後發現17歲沒勁,重來一次才夠爽,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我的再生長曆程。

中國人民真爭氣,一場肺炎沒咋地。想問問大家疫情憋在家感覺怎麼樣?特別是那些一家三代困在一起的家庭,是不是特別酸爽(手動壞笑)?詩安的家庭就是這樣一個狀況,一家3代5口人30天,簡直是“階級鬥爭無處不在”,她說孩子早晚被姥姥慣壞,姥姥嫌她管的嚴,倆人打的不可開交。

眾所周知,隔代育兒是個超級雷坑,一不小心就爆,因為“隔輩親”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存在。前幾天山東萊陽的一個“硬核”姥爺火爆全網,因為外孫女說了一句愛吃香腸,隔天就去市場買了12000元的香腸,掛了滿滿一院子,足夠孩子吃一年;內蒙古巴彥淖爾一個姥爺因為外孫女喜歡玩沙子,大手一揮買了40噸沙子給孩子玩,可謂只要有姥爺,處處是馬代。就連我自己也是“深受其害”。昨天“二月二龍抬頭”帶讓讓去姥姥家洗澡,準備了四塊大浴巾,先給孩子洗完,姥姥抱出去的時候左一層右一層一共圍了四層,只剩了一塊擦臉的小毛巾與溼漉漉的我在浴室瑟瑟發抖,這地位,別提了。很多人都討伐老人,說他們的溺愛沒有底線。《紅樓夢》裡的賈母,時時處處護著她的寶玉,難得賈老爹想要教訓一次兒子,賈母也要趕來罵到“先打死了他,再打死了我,豈不乾淨!”在賈母的溺愛下,寶玉只會了些“精緻淘氣”,雖有榮華富貴,也有“金玉良緣”,賈府到底還是破敗倒地。

媽媽奶奶們別吵了,3招教你正面解讀“隔輩親”


媽媽奶奶們別吵了,3招教你正面解讀“隔輩親”


媽媽奶奶們別吵了,3招教你正面解讀“隔輩親”


其實,隔輩親的溺愛也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一生中能夠被無底線的深愛一次,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幸運。

因為有人接納你的不完美。隔輩親最是親,爺爺奶奶們的眼裡,自己的孩子最最好,哪怕他有各種的不足和不完美,老人們也願意捨命相護,不離不棄,無條件的愛著他,做他背後最堅強的支柱。

因為有人給你足夠的信任。心理學上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也叫期望效應,告訴我們,只要發自內心的相信孩子,認同孩子,孩子就會接收到這份期望正向反饋,努力並且真的做到更好。一個家庭中很多時候有這樣的場景,父母責怪孩子,爺爺奶奶挺身而出:我孫子好著呢,你小時候比他笨多了!雖然這樣當面衝突的做法有待商榷,但是無條件的信任確實是很多小孩子一生中最難忘的記憶,特別是那些父母奉行打壓式教育的家庭。

因為有人給你高質量的陪伴。越來越多的父母知道親子陪伴的重要性,但是工作微信群隨時隨地召喚,抖音快手那麼好玩,疫情數據時刻要刷,口罩噴霧隨時要秒,很多人知道做不到,拿著手機看著娃,結果孩子哭著鬧著要手機玩。相反很多老人在這方面做的就很好,他們對手機不那麼上癮,陪伴孩子的時候全情投入,做飯,玩沙,拼圖,每一次呼喚都有回應,每一個舉動都有關注。沒有外來的干擾,只有純粹的情感流動,這種陪伴,有幾個家長能夠做到?

愛因斯坦寫過一封信,如果我們想拯救這個世界和每一個居住在這個世界上的生靈,愛是唯一的答案。愛不可怕,要看你從哪個角度解讀與反思。

我是讓讓媽媽,歡迎大家與我溝通育兒過程中的點滴趣事。關注我的朋友可以私信郵箱,送你幾本實用好玩的電子書。醬,愛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