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江岸區“下沉幹部”冷濤:“現在我們沒有時間害怕”


江岸區“下沉幹部”冷濤:“現在我們沒有時間害怕”


“消完毒做完表洗完澡去睡覺。褲子被84消毒液染色都說洗不掉了,買了維C希望多少有點用啊”——2月4日凌晨2∶37,冷濤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配上了身背消毒桶的照片,還加了三個“加油”的表情。

這是江岸區委組織部幹部冷濤下沉社區後,領到的第一個任務——給樓宇消毒。

冷濤去的第一個小區叫先鋒社區,是個老舊小區。小區有68個單元,樓房矮的6層,高的9層樓,“但問題是沒有電梯”,冷濤說,“我們只能揹著40來斤的消毒桶挨個爬樓,一層一層噴灑藥水。”跟冷濤一起下沉社區的還有兩名幹部,加上4名社區幹部,7個人從上午9點開始,一直忙活到了下午4點多,終於把全部樓層噴灑了一遍。

“平常坐辦公室運動量少,那次真是累趴了。”冷濤說。

江岸區“下沉幹部”冷濤:“現在我們沒有時間害怕”


冷濤在辦公室處理社區文檔

2月6日,武漢開展全民體溫監測,要求上門排查與自報自查相結合。此時冷濤已經到了泰寧社區參與摸排工作。這是一個老年住戶超過60%的社區,不少老年人不會用微信報情況,沒有體溫計,社區工作人員必須挨家挨戶敲門量體溫,但這過程充滿風險,很可能碰到新冠肺炎感染者。

冷濤第一次穿上白色防護服,戴上護目鏡,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心裡其實挺害怕的”,冷濤坦言,“從小到大都沒經歷過這種事。”

讓他欣慰的是,居民們很配合,還有不少人說了感謝話。碰到敲不開門的情況,冷濤還會在門上貼一張告知書,告訴住戶如果發現體溫高於37.3℃,及時電話告訴網格員。只要有聯繫方式的,他還會挨個打電話詢問,登記身體情況,一天打100多個電話是常態。

“那時物資緊缺,社區發的一套防護服得反覆消毒用,破了就拿夾子夾住,還得堅持上門。”冷濤說。

冷濤回憶,有一次他給一位老太太送藥,老太太沒戴口罩就開了門,還跟冷濤交談了幾句,沒過多久就傳來老太太確診的消息。

“現在我們也沒時間害怕了,比起在隔離區工作的‘下沉幹部’,社區這點風險算不得什麼。”冷濤說。

隨著武漢防疫工作的深入,武漢所有小區已經實行24小時封閉管理,冷濤和同事們的戰場轉移到了社區檢查點,居民進出登記、查體溫、檢查出入證,事兒很瑣碎,一守就得一天,中午也沒法休息。

但帶給冷濤更多的還是溫暖。他還記得2月15日那天,武漢降溫,下了一整天的雨夾雪,他和社區幹部在露天檢查點堅守,有位熱心居民還特意送來了暖手袋,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讓冷濤特別感動。

談到疫情結束後最想幹嘛,“90後”的冷濤爽快地說:“休一天假,美美睡上一天。”

來源 | 人民日報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