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家裡有三畝地,種小麥玉米收入太低,怎樣利用這塊地讓它收入更高?

一菸酒鼎自媒體


效益最大化。這是咱們農村普遍存在的意識薄弱環節。

首先農村土地不能隨意改變其用途,這是國家法律有規定的。那麼如何效益最大化呢?種植一些比較值錢的東西。商業上有一種說法叫做差異化營銷。咱們農村土地要像搭上商業營銷。種植一些週期短,見效快的產品。比如蔬菜,菌類。

其次咱們可以考慮經濟效益最大化,比如水果,藥材。這必須掌握專業的種植方法,精耕細作。

當然農村光靠這幾畝地要多大的收入也不可能的,畢竟資源有限。農業本身就是週期長,利潤薄的行業。咱也希望農村農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山外青山01


三畝地的收穫沒有多少錢呀,個人的地也就7-8百快錢一畝地,要是承包的地一畝也就2-3百塊把,這就是種玉米和小麥,要想收益高些,只有種些經濟作物了,但是那是要技術的,有辛苦,我發現我們這現在種藥材的多了起來好管理比種玉米和小麥效益高多了還好管理,銷路吧也還可以,不過記得選好品種要,今年不防試試。





淡忘不了的記憶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家裡三畝地真的不多,河南是農業大省,人均能分道兩畝多地。一個四口之家也有八畝多。如果你種小麥的的話,畝產八百斤,一斤市價一塊二,一畝小麥也就能賣一千塊錢。除去化肥,種子,農藥。就算不算上人工收割每畝地純利潤大概也就五百塊錢左右。指望種小麥發財,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也有掙到錢的,我們村有人自己家有大收割機器,人家承包了100畝,全部機械化生產,一年也能掙個二十萬。土地量大的話,也還是有機會的,但是你三畝地介意找別的出路。

第一個就是可以種植生薑,生薑是廚房的必需品,事關每一戶每一餐需求量非常大。前幾年一度價格飆升到12塊錢一斤。現在也基本維持在8塊左右。種的好的話一畝地能掙三千多塊錢純利潤,是小麥的五倍。但是生薑種植起來就沒有小麥那麼簡單了,需要精心種植。

第二就是種草莓,現在農村城郊好多草莓園,並且有各種口味,什麼原味兒,牛奶很多種。我們縣城最便宜價格也是20一斤,並且可以通過朋友圈,各種交流群去推廣,全城配送啊,並且還可以開放遊客自主採摘的親子活動,所以草莓也不愁賣,利潤也高。

第三就是養雞,三畝地圈起來散養土雞。現在土雞在農家也很貴,這次過年回家土雞蛋都一塊錢一個了,如果圈養地在公路邊,或者鄉下主路,那就更好了,可以在路邊掛一個賣土雞蛋土雞批發的牌子,肯定不愁賣。

最後我想說,選擇一行一定要堅持,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什麼都不容易,但是堅持做一定有機會。


鄉野一農夫


長年在家的話推薦養蠶,但是要有差不多八十平方的地方來養,現在蠶繭二十五塊左右一斤,三畝蠶樹大概能養活一張蠶,一張養的好有130斤左右,二十天收穫,一次三千塊左右,就快吐絲那時需要的桑葉多,十五天前需要的人工不多,成本也便宜,消毒什麼的,每期三百,利潤可以,一年養十次,還可以做其他農活,每年夏天冬天砍一次桑樹。

如果還有在附近打工或者不想出那麼多人工,可以種桉樹,每年施肥除草加起來三畝需要的人工,前兩年不超過二十工,後兩年基本不需除草,四年一收,畝不算人工收入六千,化肥除去,五千一畝,雖然不多,主要輕鬆。


飛嗨志


家裡有三畝地,種小麥玉米收入低,怎樣利用這塊地讓它收入更高?農民視土地為命根子,可想而知也不忍心撂荒,但土地按照現有種植模式產出又低,怎樣才能利益最大化?這是一個多年來農民久久思考而不得改變的窘迫困境。



已知的話題前提是,這是一塊田地,而不是被劃分開來的,那麼對於整塊耕地來說,想利益最大化還是有很多思路可以抉擇的。但我很反感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對現在急於變現的農民來說無異於空中樓閣般的畫大餅充飢,比如說在這塊田地建造大棚種菜種草莓的,建造棚舍搞養殖的,農民的現實問題是:手裡沒有更多可以輸出的財力去支撐搞大棚和棚舍,而是想和種小麥玉米一樣的投入,但又要比種小麥玉米收益更高一些。

那麼這個比種小麥玉米“收入更高”的東西到底是個啥?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定,但萬變不離其宗,一定是“經濟類農作物”。但投入財力不能太高,太高的話農民是會放棄這種構想的,種地原本就是一項風險很高的投資,你讓農民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恐懼感要更大於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比如不種小麥玉米了,可以種花生、西瓜、土豆、菊花等,現在已經在農村司空見慣的經濟類農作物,他們起碼不會恐懼未知。大棚種植草莓、香菇等畢竟屬於高投入的農業生產項目,不是隨便搞得起的。



農田又分為旱地和水澆地兩種,能種小麥玉米的,估計也不是什麼條件很好的農村土地,地理位置不好,沒有機井灌溉條件,屬於那種望天收類型的農田。所以咱能不能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地胡亂建議農民搞這個搞那個,就連基本的旱能澆澇能排都達不到的地方的農村土地,提太多可能性是會遺害無窮的。你要理想大,那麼就要真的在土地上打機井、拉上電力、蓋上看護房、搭建大棚,這一路算下來,有幾個普通農民吃得消的?除非是村裡集體搞的農業基礎設施便利到地頭。

我的建議,種植模式可以是這樣的:先種一季春瓜,瓜果類型可以鎖定為西瓜、甜瓜,早熟的那種,那麼下一季可以種蔬菜,晚熟的那種,這樣可以確保一年還能收兩季的經濟類農作物,趕上農村市場瓜果蔬菜的空檔期上市,能賺取的收益肯定要比種植傳統的小麥玉米強的多,可能會是小麥條玉米的三倍以上。當然也可以是麥套瓜種植模式,先種一季小麥,小麥地預留大的行距間隙,用來套種夏秋瓜類,這樣不過會影響機收麥子,應該問題不大。這種模式我認為比上一種更安全,小麥在我地是旱澇保收的莊稼。


放下無謂的幻想,因地制宜地從當地農村實際出發來搞這個三畝地的規劃,同時也要切合自己的經濟實力,俗話說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的,比如在北方大棚種植南方火龍果項目,一般人幹不來,也別去伸這個頭,作為一個農業類基層實踐者,我可以很負責任地提出以上建議。


農村老俗話


家裡只有幾畝地,怎樣種植才能收入更多點,這恐怕是大多這種情況的農民包括我自己都考慮過的問題。怎麼說呢?如果自己打算專心在家種地,又想收入高,見效最快的就是種植蔬菜了,見效慢的就是種植果樹。不管是蔬菜還是果樹,都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要看有沒有市場,有沒有銷路,幾畝地想穩保收入多,種植冷門偏門稀少的瓜果蔬菜不太現實,因為這些瓜果蔬菜的銷路要靠自己推廣,一般情況下推廣成功機會不大,會浪費更多的資金成本。所以本人認為像這種情況,最好還是首先種植常規蔬菜,這樣見效快,基本可以確保收益。舉個例子吧:先一年入冬前育苗蓮花白,也就是包菜,來年3月底4月初栽植到大田做務,5月底6月初收穫,每畝收穫3000顆,每顆3公斤,每斤批發0.5元,收入4500元,除去農藥肥料灌溉等投資(不含人工)大約1000塊,淨收入3500塊,蓮花白這個種植比較省人工,閒暇時間可以到附近打點零工。3月底的時候育苗西紅柿,5月初的時候分苗或間苗,5月底6月初的時候套植到蓮花白田裡,當然後面的施肥灌溉是少不了的。如果種植的是無架西紅柿,產量較低一點,一畝地產量大約6000斤,如果是搭架西紅柿,產量較高,一畝地大約10000斤,可以收穫到9月底10月初,價格多少就不預計了,大家都會算算能收入多少錢,一般情況下批發價除去投資淨收入(不含人工)一畝地大約5000-8000塊,如果行情好的話收入會更高一點。這樣種植的話3畝地一年的淨收入大約有25000-35000塊。如果是種植果樹的話,基本都是3年以後才能掛果,產量也才逐年增加,比方說像北方的獼猴桃,第四年才可以掛果,首年掛果產量不能高,畝產量有3,5百斤就行,否則以後的年份產量上不去,第5年開始產量3,5千斤,第6年產量有8000-10000斤,後面基本保持這樣的產量,批發價格大約3塊左右,但是前期投入比較大,要搭水泥架,一畝地前投入大約要10000-15000塊,但是掛果後收益確實比較大。

這僅僅是舉了兩個例子,具體3畝地想收入更多一點還要根據自己當地的情況,但總之來說想收益多一點就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付出總會有回報的!


佛洲


現在在農村除非你大面積承包士地種植,否則只靠三畝薄田,確實連維持生活都成問題,建議你弄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但要考慮相對的條件及知識:

一丶種植技術方面:

1、一般大棚種植反季蔬菜利潤較大,市場需求量多,銷路順暢,但要掌握相應的栽培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這樣才能豐收高產,種植前應先請教方面的技術人員教導學習。

2、因為是大棚種植,對棚內溫度、溼度、及光照要求及嚴,要時刻掌握,並做相對應調整,土壞檢測、澆水等要求也相對較嚴格,都需具備有專業知識。




曉滿g


家裡有三畝地,你可以選擇種植一些中藥,或者蓋一個小型產品加工廠。

  • 以現在關於農村現有的條件,你可以從事中藥種植,大棚種植反季節水果,草莓什麼的。又可以在土地上種植果樹。間隔大一點,利用間隔可以種植一些牧草,然後喂點羊,什麼的,雞鴨什麼的。
  • 現在我們這裡,好多人都是種植茶葉,比如金銀花,收益遠遠高於糧食
  • 也有的從事螞蚱養殖,一畝年收入可達到1~2萬元
  • 也有從事蚯蚓養殖的,效益都不錯。根據自己的自身資源做決定,土地的價值在與你的認知。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

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讀書分享匯


家裡有三畝地。種小麥玉米收入太低。怎樣利用這塊地讓它收入更高?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下這個問題。

現在種植小麥和玉米。根本就不划算。去了人工,化肥,農藥澆地,耕地播種,基本上也剩不了多少錢了。

家裡有幾畝地,再不能種植投工過多農作物了,想種植中藥材或者水果,耗時耗工少,而經濟收入很可觀。

可以種植白朮、蒼朮、板藍根等中草藥,生產週期一年或兩年。平常讓老人在家裡管理一下除草和施肥,等到收穫的時候,回家採收。

種中藥材,不象種糧食作物那樣,管理那樣嚴格,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經濟收益很低。種中藥材,可以節省許多勞動過程,能省很多的工時,而且經濟效益高。






奮鬥中的老A


家裡有三畝地,首先要看它的地理位置,如果是在離城鎮的兩公里以內的話,我建議可以考慮把它出租給城裡人。現在的人講究的是生活質量,許多人對外面賣的青菜都不太放心,擔心有農藥殘留。有些菜農他們更本都不吃專門種出去賣的青菜,而是另外種一些不噴農藥的不放肥料的青菜供自己食用。雖然有衛生部門,但是他們檢查得過來嗎?我深知道一些菜農的現象,所以也不好多說。

可以先在田裡建好灌溉措施,然後再把田分成各塊小田,然後一小塊一小塊的出租。現在人的生活不在於多,貴在求精。城市人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也許會有許多人樂意去享受和玩弄那三分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