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有人說是藥三分毒,又有人說中藥調理身體,無毒副作用,哪個對?

懶羊羊243973331


中醫現在最緊迫的是收集各種藥方,整理驗證有效性,做好雙盲 三期這才是保護繼承中醫。而不是在這裡神話 吹捧中醫,說的太過誇張人們現實中一對照就原形畢露,看看現在各種老中醫層出不窮一個個高深莫測,簡直是陸地神仙,這些人把中醫學害慘了,他們是在毀滅中醫


五米開外


中藥也有毒,因為放鬆警惕毒副作用反而更嚴重,我有朋友長期吃保健中成藥導致皮膚髮黃,渾身無力,去醫院檢查,肝的什麼指標高得嚇人,立即安排住院,並囑咐愛人不要離開,隨時肝昏迷危險,當時家人十分害怕,我的朋友身體素質好,肝的指標降下來了,脫離了鬼門關,從此以後,不再相信藥物養生之道,那次損傷身體不輕,至今手發抖、心發虛,這次教訓很深刻,望大家關注中藥的副作用。


手機用戶5050491879


中藥調理身體肯定是有一定副作用的。到目前為止,除了靈芝,還沒發現其他任何草藥是沒有副作用的。

但是,使用中藥調理,只要能夠嚴守兩個原則,是可以降低藥物副作用的。

一是調理時間。曾經有人問過我藥物療程的問題,嚴格來說的話,其實服用中藥,在療程剛結束時,是達不到“徹底治癒”這個程度的。中醫藥的應用,向來留有餘地,並不會全部靠藥物作用,而是留出一小部分來讓身體自愈。這就是考慮到,是藥三分毒,能縮短用藥的時間就縮短它,在取得最大療效的同時,還要令機體的負擔最小。

二是配伍。藥物的合理配伍,就是用來降低藥物副作用的。比如說相須相使,就是用在合理配伍下,發揮更強的療效,這也是減少藥物用量的方式。比如麻黃桂枝,荊芥防風,川芎白芷,蘇葉香附,金銀花連翹……等等,又比如相畏相殺,則是直接降低藥物的副作用。

此外,雖然有很多人並不十分注重這個問題,但還是要提一提,也就是“變化”。治病也好,調理也罷,我向來不建議一個方子用到底,都需要隨著患者的情況而隨時更改。即使方子有效,但患者病程變化,也要改方子,起碼用藥應減量,避免藥物對機體造成不必要的額外負擔。

綜上,用中藥調理身體,並不是絕對無副作用的,但是用藥者可以把副作用降到最小,甚至輕微到可以忽略。其關鍵,並不在於用什麼藥物,而在於人。


純鈞LHGR


藥物都有偏性,是藥三分毒,所以要用藥最好徵詢專業醫生意見。食品類相對平和點,喜歡的自己可以少量試試。中藥相對於西藥性質又緩和點,真正的中醫用中藥調理身體,迴歸五行協調,一般沒有副作用,適合即可。西醫西藥多數是化學品,對抗原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副作用一般難免…。


全乙枝


得了早幼粒性白血病就要死了,砒霜的毒性也要認了!畢竟副作用和死亡之間得選一個!頭疼腦熱的沒必要選擇副作用大的


姜昊良一直在


傳統醫學認為藥都有偏性,用藥治病是用偏糾偏,從而有了是藥三分毒的說法。也就是人有病了才吃藥。盲目的用藥來保健是自殺行為。


一棵駱駝草


俗稱是藥三分毒是廣知的,不論中,西藥大致如此。用藥治病均是權衡利蔽,既利大於蔽。不良反應及毒性作用大的應慎用或不用。至於中藥也有毒,也有付作用,個別人也有過敏反應,具體用藥均應由臨床醫生指導。


翱翔145405232


中藥肯定是有一定毒副作用的,古人云是藥三分毒,這個是真理。


日本長期吃小柴胡湯,吃出間質性肺炎。


正所謂人參殺人無罪,大黃治病無功。


就算是靈芝,吃多了,某些人也會出現胃腸道不適、腹脹、腹瀉、便秘、口乾、咽乾、口唇起泡等輕微副作用。


就算是喝水,喝多了也會中毒,氧氣更會產生氧自由基了,促進衰老。


所以,中藥調理身體,沒有毒副作用,這個肯定是忽悠人的,其目的在於打廣告。


藥物要遵醫囑服用,只有需要的時候,才服藥。


喵喵喵的喵


是藥三分毒!用對了可以解毒!


用戶6426434211846


半夏有毒,附子更有毒,大國醫李可老前輩恰恰利用這個毒性救治了不計其數危重病人。關鍵是會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