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有沒有覺得現在不上班的人特別多?

紀元之宿命說


有啊,我身邊就好多例子啊!而且關鍵是人家也賺得不錯。羨慕ing

你想想為什麼去公司上班?

公司給你錢換取你的勞動成果,對吧!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下個月才給你這個月的工錢,敢不敢當月給)

所以,如果你能給公司或者其他人提供相應的價值,而且在家就能搞定,不去公司就能搞定,為什麼還要去公司上班?

我身邊不去公司上班的都是以下類型的:

① 寶媽。要照顧孩子,相等孩子大一些再去上班,所以在家搞搞微商啊,賣賣東西啊,一個月小几千都是有的。

②自媒體人。比如我之前的同事A,本來就是廈門的一個美食博主,每個月的廣告費用都比工資高,做了一段時間後,就又自己幹了。最近去臺灣玩了,各種打卡,什麼墾丁啦,什麼奶茶拉,沒辦法人家幾天可能比你一個月賺的還多。

還有專門做頭條號的。寫文章,開專欄,開圈子運營。都能賺錢,而且上班工資還高,而且還自由,想對吧 ,至少不用去公司,少去了很多職場上的勾心鬥角和上下班的堵車,還是很爽的。

③ 畫家,或者樂手。就是可以憑藉自己的手藝吃飯的。像我的同學就有專門畫油畫的,雖然現在還不夠出名,但是也許一幅畫以後就要好幾萬幾十萬呢。

還有個朋友,一起大學組樂隊的!畢業後就自己搞了個琴行,教別人樂器什麼的,也是很賺錢啊!估計再過幾年就可以在廈門買房了。

④ 富二代!從小就知道肯定不會去上班的,反正家裡夠有錢。這個奢求不來,下輩子再說吧。

說實話,我自己也不想去上班的,但是窮啊,得多賺一點錢,不敢all in 在自己的小項目裡面。之前有裸辭過一段時間5個月,都是靠PPT的收入的。其實我要是努努力,再堅持,也許現在也能靠PPT活得不錯的,就是沒有那個勇氣真的不工作!

今日話題——你身邊不去上班的人多嗎?


PPT精選


是的,不上班的人確實比比皆是。

記得前些年,我在單位上班時,公司在工作日因為停電或者其他原因放假時,商場成了我最好的去處,吃喝玩+購物,主要是人少,逛街特別清淨。

那時,大部分人還都是老老實實的在公司坐班的。

17年離開職場時,我陸續發覺身邊同齡人在職場的越來越少了,有的人中年危機找不到工作了,有的去做自媒體了,還有的因為孩子回家相夫教子了,總之,35歲以上的人漸漸轉移了陣地。

那麼,同時問題來了。

每年的畢業生不斷的湧入職場,上班的人應該變量不大。

直到去年我給高校做了立場就業指導講座才發現年輕一代真實情況。

比如說:青島某高校某學院大四的學生,春節前的網籤率不到4%,很多學生都未曾參加過校園招聘。

我調查他們的就業意向,相當一部分人要考研的,為什麼呢?緩就業、慢就業,自己考研完全是隨大潮,而不是出於自己的斟酌。

一部分人要去創業,總之,他們對上班的熱情很低,而期望值很高(比如;起薪高等)

總之,去企業上班的人真的是越來越少了。

現在,我偶爾去商場購物,早就沒了早些年的感覺了,平日裡和週末區別不太大,全是一面鏡子吧。


職場教練如風


確實是這樣,我自己就是全職主婦在家帶孩子,我三個最好的閨蜜之中也有兩個是全職太太。


我是因為家裡老人不能幫忙,我想在孩子上學之前多陪陪他。我的兩個閨蜜一個是上班工資太少,還受氣,老公工資可以養家,索性在家了;另一個是自由職業,在家就能接活兒。


我覺得原因有幾個:

1、現在很多工作並不一定坐班,也就沒有上班一說,但因為網絡的發展,自由職業者接活的渠道變多,在家也能接到活了。還有像自媒體,也是在家工作就可以。


2、對孩子的教育更上心。不是所有長輩都能搭把手,很多媽媽選擇不上班,是想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全身心陪孩子,別太小就把孩子送去託兒所。


現在社會對於不上班的人確實更寬容了,我覺得不上班可以,但是最好堅持工作,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安布的育兒筆記


我身邊不上班的很少,除了帶孩子的小媳婦,和老人家,沒有年輕人在家裡坐吃山空的。大家都活得很努力。

帶孩子的媽媽,還在家裡做手工賺錢呢。

一朋友上班,還天天拉群發優惠券,說是買房了,想每天多掙點。

一同學公務員,晚上在家開班,給孩子輔導作業,為了攢錢結婚。

在能工作,有工作的年紀,好好上班吧,我希望一直上班,養大孩子,孩子大了,自己能攢點錢養老,一直工作到不能工作為止。

曾經換工作,在家裡閒過幾個月,那日子過得超級無聊,每天渾渾噩噩,腦袋都是蒙的,反而全身上下哪哪都不舒服。有工作,有收入,挺好的。

當然如果你在銀行的存款足夠多,不需要為了生計奔波,那也可以乾點別的,學點東西,也可以上班,不為生計,為打發時間,為與人交際……

大傢伙都好好上班,好好活著吧。





瓜舍


身邊有挺多不上班在家帶孩子的女性同胞,我家的鄰居,三十來歲,孩子讀小學,她全職在家帶孩子,偶爾聊天中知道她老公在南方打工,據說是做鋁合金門窗的,月入七八千吧,她婆婆每年給她家孩子交保險,偶爾也貼補一下她們,她挺精打細算的,平時嘮嗑也會抱怨現在物價高,我們這只是北方十八線小縣城,蘋果都要十多塊一斤,出去買次水果三四十就沒了,也就夠吃兩天,反正我覺得如果沒有比較好的條件,不上班在家的話還是需要挺大的勇氣的。


清純的珍珠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們這邊還好,年輕的男士也基本都在外面工作,還有一些年輕的寶媽在家裡帶孩子,要是去學校帶孩,其實大多數還是老人多一些。

還有一些寶媽有的就在家裡附近工作,或者就找那種工作自由的,孩子放學了就可以去接一下也挺好的。我們這邊反正年輕人在家裡玩的不多。都在家裡玩,別說被自己家人嫌棄了,鄰居們一口一句口水都能把人淹死了。

可能有的地方年輕人在家裡的也多,扎堆在家沒事的時候可能都會聚在一起打牌吧!這種風氣肯定是不好的,而且如果我們年輕的時候都不賺錢,不去拼搏一下,難道要等老了再去拼搏嗎!

反正我現在暫時是沒辦法工作,因為兩個孩子要有人看著,要不然我也不願意待在家裡,等過晚年把二寶送到學校去,我就可以去工作了,慢慢來吧!

各人觀點,說的不好,還請諒解!





小潔生活錄


身邊也有很多人沒上過班,不是他們不想工作,不想掙錢,其實每個人都有上進心的,也都想過好,只是沒遇到過合適的平臺,我想很多人都這樣遇到合適會很努力的。工作中有很多無奈,有的在忍受,有的想的開不上班,自己想辦法,有的在失業中,我想只要不懶惰不放棄會有出路的。現在年輕人壓力太大了,我做為一個三十來歲的也是其中的一員,還有的他們根本不想上班,有本事的不上班能掙大錢那是牛人,也有的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沒能力掙大錢還不務實掙小錢的。其實我們這不怎麼說年輕人怎麼不上班,只要掙錢就行,有的老人還說找女婿不要找整天就知道上班,每天都一樣,沒想過改善。男人嗎?不要總想著怎麼會過日子,要想著怎麼把日子過好過富,這多有本事。不管不上班的人多不多,他們都會有著自己的想法,怎麼的也得生活啊。


奮鬥呢小凱


有,我以為自己是錯覺,十八線小城市,週一到週五去逛超市,年輕人和中年人、老年人都有,一點不冷清,偶爾去一下大商場,也是人滿為患,到處都是逛街的人,不是說今年經濟不景氣,好多商鋪都在關張嗎,為什麼大家的消費熱情這麼高?

最誇張的是,有一次帶孩子去湖南這邊比較大的連鎖步步高商場吃自助,外面排隊的人九曲十八彎,前臺妹子叫號叫得滿頭大汗,我有被嚇到,但是孩子不肯走,硬著頭皮排到了一個犄角旮旯的位置,拿一次食物走幾百米路,我感覺這裡不上班的人真的挺多的。


哆啦a笑


原因很簡單,現在不僅工資低而且還時間長,工作久了就會麻木了並且喪失了獨立思考能力,誰都不甘於平凡的生活著,都想努力闖出一番名堂來,可成功哪是隨隨便便的?想要成功就要抱團取暖,只有一個成功的團隊,沒有一個成功的個人。想要成功還要集齊更多的想法,一個人有不敢做的事情,但一群人就會敢於挑戰了。所以想成功就去找一些也想成功的人,這樣方能成功。

今年的我25歲,工作時間有6年還久,自己也開過餐飲外賣到最後沒掙到錢,和打工沒什麼區別,最後關門大吉了。如今的我只想賺錢,哪個人不想賺錢?但是我想一個人的力量究竟有限,所以想邀請一些有想法敢於奮鬥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最好是北方的方便一起見面共事的人。只要我們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收穫,連夢想都沒有還談什麼人生?





身邊不上班的大致是這幾類人吧:


1、寶媽


無論你沒生孩子之前在職場有多麼雷厲風行,叱吒風雲,當了媽媽之後,你的生活重心全在孩子身上。


不是沒有婆婆幫忙帶孩子,只是育兒觀念完全不同,擔心婆婆帶不好孩子,只能親自上陣。



當然,也有很多寶媽並不是完全不上班的,她們在照顧孩子之餘也會做點副業,用來補貼家用。


2、自媒體牛人


認識的一個朋友,特別喜歡歷史文化,對這方面也特別有研究。


在某音上擁有了100多萬粉絲,平時靠帶貨或者是接廣告,一個月的收入也有1萬多,不上班也能養活自己。如果每天上班的話,就不能全心全意打理賬號,所以他選擇自由職業。



每天睡到中午起來,開始一天的工作,晚上還能約個朋友吃飯,生活的非常瀟灑。


3、不缺錢的


算不上富二代吧,但絕對是有錢家庭。家裡在一線城市有三套房,其中兩套用來出租,每個月的房租都好幾萬了,父親在事業單位上班,收入不錯,母親全職媽媽,就一個獨生子,上班了一段時間覺得沒有什麼意思,就每天在家,現在準備結婚,打算貸款買一套學區房。


記得有一次我們聚會,他和他爸說這個月沒錢花了(距離月底還有6天)他爸立馬打了2萬塊錢。



所以人家不上班,照樣比我們這些每天累死累活工作的人過的好,沒辦法,這就是差距。


雖然不上班,但是他們都是有經濟來源的,而我們這些普通人,還是老老實實搬磚吧!腳踏實地工作,才是實現財富自由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