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虧損擴大181%,老牌百貨百盛集團陷入轉型困境

記者 | 張子怡

曾短暫爬出低谷期,扭虧為盈的百盛集團,在2019年又走入了業績低谷的萎靡期。

2月24日,百盛集團(03368.HK)公佈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業績,報告顯示,2019年百盛集團銷售所得款項總額實現141.81億元,較去年同比下降6.7%;全年期間經營收益總額實現收入50.26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3.7%;同店銷售下降3.9%;實現經營利潤4.75億元,同比增長179.3%;母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2.23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81%。

百盛集團方面認為,銷售所得款項總額下降主要是因為2019年度關閉業績表現欠佳的門店及同店銷售下降導致。過去一年,百盛集團關閉了五家業績不甚理想的門店。

百盛集團是馬來西亞金獅集團旗下的零售業務分支機構,1994年正式入駐中國零售業市場,在北京復興門開設首家百貨店,也是中國內地最早經營時尚百貨的外資公司。

百盛復興店在90年代被視為北京最高端的商場。它打破了當時市場上百貨店採取的封閉式櫃檯模式,帶來了“專櫃”的概念;引入了很多獨家代理的國際品牌的化妝品,做專櫃經營;門店商品裡有大量的進口商品。

然而,2012年電商崛起,傳統的百貨商業模式不敵市場衝擊。

2012年成為百盛集團業績和規模的分水嶺。百盛集團的業績從2011年巔峰時期的淨利潤11.23億元開始一路下滑。2012年,百盛集團出現了上市八年來的首度淨利下滑的情況,同比下滑了24.24%至8.5億元。

也是在這一年,百盛集團被萬達百貨趕超,丟掉了“國內門店數量最多的連鎖百貨店”的地位,它開始用“關店”的方式進行止損。

據界面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2年到2019年,百盛集團共關閉了29家門店。截至2019年年底,百盛集團在中國27個城市運營管理38家百盛門店(包括概念店「Parkson Beauty」)、1 家金獅廣場、2家百盛優客城市廣場、超市、服飾及餐飲門店。

百盛集團在踉蹌中走向轉型,試圖改變過去留在人們印象中的傳統百貨店的印象。

它曾在財報中強調,未來的規劃和發展,是以中國顧客的需求為本,迎合年輕及不斷增長中至中高等收入富裕顧客的需要,轉型為提供時尚生活概念零售商,匯聚購物、餐飲及娛樂的元素。

全新零售概念店Parkson Beauty是百盛集團嘗試的新業態,目前分別在長沙、青島和南寧有三個零售點。

此外,百盛還創建網紅美妝集合店“PLAY UP”。百盛對它的定位是對在絲芙蘭往下、屈臣氏以上,主要以時尚、潮流人士為目標的消費群,售賣當下最流行的網紅產品。

百盛集團除了跨界發展美妝板塊業務外,還涉足了精品超市、餐飲、城市奧特萊斯等業態。從效果看,美妝板塊在業務中暫露頭角,且持續表現出色。

百盛集團2019年中報顯示,化妝品與配飾類別佔商品銷售總額約51.7%,時裝與服裝類別佔約40.5%,家居用品與電器類別佔約5.2%,餘下約2.6%則是由食品與鮮貨類別所貢獻。

百盛集團轉型升級的道路中,化妝品與配飾類別正在取代時裝類別成為百勝集團商品銷售結構中的最大貢獻來源,但該類別的電商滲透率也在逐年提高。

此外 ,線下美妝集合店品牌亦是來勢洶洶。WOW COLOUR、THE COLORIST等彩妝集合店作為後起之秀,上新頻率速度快,正在快速攫取線下美妝市場份額。

不過,百盛集團仍然對美妝板塊業務充滿信心,快時尚則是百盛集團新業務發展方向。根據公告,2019年百盛集團成功推出自己的快速時裝品牌“evry-D”,並在短期內以專櫃形式成功落戶五家零售店,這也是百盛在業務轉型及創新方面的新動向。

在一系列轉型動作面前,百盛集團的虧損仍在擴大,轉型之路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