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很多企業都想辦法上市,上市有什麼好處呢?

地球王者水熊蟲


企業為什麼要上市?上市具體有什麼好處?首先可以這樣說,除了一些極特殊的公司,所有的公司都以上市為目標,因為公司上市代表著一個公司發展水平的質的提升,是公司發展得到社會認可的一個證明。那麼上市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公司可以獲得更廣泛的融資。上市發行是投融資手段的一個重要渠道,公司通過上市發行股份,會更廣泛的融資,企業擁有發展資金,就能夠進一步做大做強,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打破企業發展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第二,上市公司上市發行能夠給股東帶來豐厚的回報。之所以創建公司,發展公司業務,最終的目的就是要獲得回報,在一級市場奮鬥多年,最後的結果一定要在二級市場得到相應的收益,一旦公司在A股上市,那麼股東的資產都會返十倍幾十倍,瞬間身價就會迅速提升,這也是每一個創建公司的夢想。

綜上,公司上市代表著公司發展得到社會的認可,也代表著融資平臺的,有利於未來公司的快速發展。同時對於個人來說,尤其是創辦公司的原始股東和高管都能夠獲得豐厚的回報,可謂是一舉兩得,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公司上市是所有公司的夢想,也是發展公司的動力源泉。


小散李大鵬


企業上市有如下好處:

一、融資,股票發行的時候,是要說明募集投向的,融資來的錢,可以投資到該項目。也可以用部分資金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就是有錢了。現在有個貶義詞是圈錢,說的是融來了資金,本來可以錦上添花,業績再上一個臺階,結果上市就虧損,投資者套牢。

二、再融資,為什麼提到再字呢,就是以後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再次融資,例如增發新股、配股、發行可轉換債券,發債券等。

三、廣告效應,上市公司還是很高大上的,能上市就說明有實力。項目合作,產品推廣都有一定品牌優勢。

四、有利於傳承。很多富二代不想接手家族企業,那就可以請職業經理人管理。職業經理人是不令人放心的。如果是上市公司,交易所,會計所,律師所,券商等等中介機構都替你盯著管理層。你只需要拿著股份等分紅就行。管理層乾的不好你開會換人。

五、上市後大小股東可以用股票質押貸款。手續比銀行貸款方便。例如上市前,股票價格也就是相當於淨資產,銀行還不認可。上市後溢價很高,即使質押貸款有折價,也會大大高於淨資產,貸出來的款項較多。

六、當公司經營不好了,可以賣殼再賺點錢。

不說了,上市好處多多啊!!!





巴菲特的微笑


公司上市包括境外上市和國內上市,國內主要有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科創板,公司上市主要有8大好處(戰略價值):

1、直接融資通道:直接融資有兩大好處,一是融資金額大,二是不用還本付息。2011年龐大汽貿(股票代碼601258)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融資63億,為公司發展提供了巨大的資金支撐,上市IPO及後續增發融來的資金,既不需要付利息,更不需要還本,上市公司賠光了,股權融來的資金,也是不用還本付息的。

2、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鉅額金額在手,上市公司可以在研發、供應鏈、市場營銷、產品、人才等方面加大鉅額投入,鞏固和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因為競爭對手沒上市,在當前的中國金融市場上,就很難能融到鉅額資金投入公司,競爭對手發展往往就會受資金的限制。

3、股東財富升值:這個好處在招股說明書中從來不會說,但這可能成了當前中國公司削尖了腦袋也要去上市的最大動機。這個升值會有多厲害?順豐快遞2016年度的營業收入約476億元,淨利潤約42億元,順豐2017年2月24日借殼安徽鼎泰新材登陸深交所,順豐控股上市一週時的市值約為2000億元,相當於2016年順豐淨利潤42億的50年總和,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身價當時超過1200億元,相當於2016年順豐淨利潤42億的30年總和,按當時股價,王衛當時1%的股權就值12億元。

4、股東退出通道;股東解禁後,股東可以通過二級市場拋售股票或大宗交易套現退出,就不會象開個小飯店一樣,砸在自己手裡很難轉手。

5、品牌和聲譽;您在上市公司上班,可能會更有自豪感,這就是上市帶來的品牌和聲譽。當然,還包括採購、產品、招投標等各方面的一些優勢。

6、規範公司治理和提高管理; 要上市,證監會對公司治理、公司內部控制、財務管理等各個方面均有更嚴格的規定要求,公司的管理相對於夫妻店或小公司,會更規範些。

7、吸引股權投資機構;一個小公司,如果目標明確就是要努力去上市的,如果要進行股權融資,上市會更吸引股權投資機構,因為他們是要退出的,上市是更方便的退出通道。

8、吸引人才:上市公司通常實力會更雄厚些,福利待遇也會更好些,很多還有股權激勵,人往高處走,良好的辦公環境和優惠的待遇,會更吸引人才。

公司上市主要有以上八大好處,這是公司上市的戰略價值,也是很多公司謀求上市的動機!

祝您的公司順利上市!



紅君諮詢


以前都是專業人士各種回答,今天我們來聽聽上市公司自己的聲音!

12月14日,投資者在上證e互動平臺上提問“貴公司這樣的企業上市的意義是什麼?”,公司回應稱,“我也再(在)找原因。謝謝! ”此外浪莎股份互動平臺表示,到目前為止(今日上午收盤),公司還未收到二股東西藏巨浪被強制平倉的告知信息。

  金融界網站注意到這不是浪莎股份董秘第一次神回覆了,12月14日,投資者在上證e互動平臺上就轉型未有實質行動的原因提問浪莎股份,公司回應稱,“女朋友”沒有找到,咋“結婚”。

  12月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在例行發佈會上強調,加強對“高送轉”上市公司的現場檢查,尤其對其中長期沒有現金分紅的“鐵公雞”嚴格監管。自證監會表態嚴管鐵公雞之後,浪莎股份股價就開始一瀉千里,截至發稿11個交易日狂跌44.39%。

  自1998年上市以來,無論是2007年被借殼之前的長江控股,還是被借殼後變更為現在名稱的浪莎股份,在長達19年的時間裡,這家上市公司竟從來沒有進行過分紅,是名副其實的“鐵公雞”。

  針對上市公司連續19年未分紅的情況,馬中明表示,這是由於歷史原因所致,2007年浪莎股份重組借殼原長江控股上市後,母公司遺留1.6億元報表虧損。依據證監會和財政部聯合下文規定,上市公司分紅以母公司報表為準,經過幾年公司子公司向母公司分紅處理,現已分紅1.45億元彌補虧損,目前母公司仍有近1500萬元需要彌補。

  依據相關規定,若2017年度浪莎股份完成既定經營計劃,全資子公司浙江浪莎內衣有限公司第三次向母公司分紅彌補完成其1417.74萬元的虧損後,合併報表未分配利潤及母公司未分配均轉為正數,預計2018年度公司就可以進行現金分紅。


金融界


企業熱衷於上市,核心目的是為了低成本融資,當然好處不僅限於此。


具體點來講,企業上市,有如下好處:


一、獲得低成本資金,並且不屬於借貸,不用償還,甚至不分紅都沒事

相對於民營企業動輒10%以上的融資成本,股市顯然是成本更低的融資場所。最為關鍵的是,上市融資不是借貸,企業拿到錢後不用考慮償還,沒有還款壓力,股價大跌也不會影響到已經拿到手的資金。股市沒有強制每年分紅的要求,連續多年不分紅的鐵公雞比比皆是。


二、從股市融資後有足夠資金擴大經營規模,改善財務狀況,還可以炒房炒股買理財產品獲得收益

企業運營需要資金,擴大規模需要資金,加大研發投入開拓市場需要資金,總之手裡有錢好辦事。上市後融到的資金不僅可以改善企業財務狀況,如果這些資金暫時沒有明確投向,還可以用於炒房、炒股、購買理財產品。一些上市公司為了保殼只需賣掉幾套房產就能輕鬆實現盈利,避免被ST。還有一些上市公司炒股的收益都能超過主業盈利,每逢業績虧損時出售部分股票,就能改善業績。


三、提高企業知名度

上市是有門檻的,能上市的企業起碼要符合相應條件,而上市成功本身也說明了自身的優秀。全國數以百萬計的企業,而上市公司只有幾千家,除了一二線城市上市公司較多,其他城市上市公司數量並不多。上市對於企業提高知名度非常有幫助,還可以作為廣告語進行宣傳。


四、獲得地方上更多扶持和優惠,貸款也更容易

物依稀為貴,地方上該摩天大樓是面子和成績,擁有上市公司同樣也是成績,不管是不是企業自己努力,地方上的關懷呵護自然也可以談一談。

優質的上市公司可以作為地方名片,能的訂單 關愛自然也會更多一些。更容易拿到土地,更容易獲得貸款,各種優惠條件也更容易得到。


五、股權激勵有助於留住優秀人才,持股高管和員工可以通過出售解禁後的股票實現財務自由

優秀人才需要用優秀的薪資待遇條件挽留,除了拿到手的工資獎金,需要更長時間變現的股權更為誘人。只要企業能夠上市,原始股解禁後就可以變現,超低的持有成本,動輒有數十倍的回報,輕鬆實現財務自由。對比出售股票帶來的巨大收益,企業高管從股市中能夠輕鬆收穫數十倍上百倍的年薪收入,甚至超出企業數年的純利潤總和,這是不上市的企業所不能比擬的。


財智成功


1、借力資本市場,實現企業騰飛的

有些老闆企業經營了十幾二十年,產品有了一定的市場,客戶群也比較穩定了,但是就是太穩定了,增長很緩慢,上市後,通過融資擴大再生產,且上市的同時也提升了企業的知名度和競爭力,企業步入新的發展軌道。

2、以上市企業為平臺,在資本市場縱橫捭闔的

上市公司資本運作手段多樣,除了常規的IPO,配股,增發,發債之外,還可以重組、收購、資產注入、質押、賣殼,有些人控制好幾家上市公司,不僅有A股的,還有境外的,玩得可謂風生水起。

3、資產貨幣化可交易,便於子女繼承的

我不止一次遇到有些民營企業的老闆,他們子女親人眾多,但經營的公司又沒法直接分,怎麼辦呢,上市!上市之後,公司就可以完全貨幣化了,可交易,而且還能享受溢價。大家根據不同情況持有不同比例的上市公司股份,問題完美解決!

4、出於財富安全的目的上市

上市之後,公司就會一定程度的成為一個公眾公司,公眾通過持有股票自動和現有股東成為天然的同盟,黃光裕坐牢之後,國美還是黃家的,為什麼?因為國美已經是一個上市公司了,誰想佔有公眾不會答應,起碼難度會大大增加,至少多了監管部門和無數的散戶股東的眼睛可以盯著。我曾經有一個客戶,他年齡很大了,兒子的情況又不大好,當初和他一起創業的老兄弟們對他兒子威脅非常大,所以他一門心思要在生前解決公司上市的問題。

原因還有更奇葩的,因為保密就不說了,此外公司上市也不全都好處哦。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我來聊聊我的看法,這個問題答案其實顯而易見。

第一:資本市場上市,首先就是可以為企業的發展壯大快速融資,也可以為前期的風險投資者提供一個退出和回報的窗口。很多投資股東或者財務投資者支持企業上市和收購要義就是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前期持續的投資變現獲得投資回報,當然那種戰略投資就另當別論了。

第二:企業上市可以擴大企業在資本市場的知名度和品牌溢價。

第三:也是融資的一種方式,上市後企業的總市值和股票的價值可以影響企業從銀行或者基金、信託融資的能力。這麼說吧上市了企業可以更好地利用股權質押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

第四:上市對於公司的產品銷售、人員招聘、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信譽度都會產生積極影響,企業的無形資產和品牌價值也會在無形中增值。

當然有些企業通過財務造假或者不當方式上市也有圈錢的,這個也是不可否認的。企業當然也可以靠自己的財務資金運營,不需要社會融資,比如老乾媽、華為、娃哈哈。上不上市需要根據企業的經營、財務狀態以及未來的長遠發展戰略綜合考慮,不可一概而論。


溜達王子


  


企業上市好處一:上市能賺錢

  1.“身價”暴漲,股東賺錢: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的股票比鈔票還要值錢,一塊錢的股票要賣到幾塊、十幾塊甚至幾十塊、上百塊錢,企業上市之後,股票價格迅速升高,企業股東“身價”暴漲。

  2.鉅額融資,企業賺錢:上市能為企業融來鉅額資金,企業規模迅速擴大。現行新規對上市融資額已沒有限制(原來一般要求企業淨資產的兩倍之內),企業上市能融來多少資金只要取決於企業的能力。

  3.新股東交錢,老股東賺錢:企業上市就意味著老股東賺新股東的錢,因為企業上市融來的資金有一部分(通常是大部分)要歸老股東所有。

  4.上市以前賺利潤,上市以後賺股價:企業的贏利能力和賺錢能力是兩回事。沒上市的企業股東只能靠利潤分紅賺錢,賺一分時一分,賺兩分是兩分,有的時候即使賬面上有利潤,如果應收賬款收不回來,還是隻交稅不分錢,賺得很辛苦。

  5.反覆融資、多次賺錢:企業上市之後還可以通過增發、配股、發行可轉債等方式反覆多次融資。現行新規對上市公司再融資已經取消了時間間隔要求(原來要求間隔12個月),只要符合法定條件(合法贏利),上市公司就能一直“融資到永遠、賺錢到永遠”。

  6.買東西不用花錢:如果你聽到一個公司對另一個公司說:“我想買下你,我不花一分錢,你給我一個億就行了。”你相信嗎?這樣的事可能嗎?

  7.“要”錢不用還:上市融資有一個其他融資方式無法相比的優勢,就是上市公司融資是“要”錢而不是“借”錢,公司願意要、股東願意給,公司拿到這些錢以後,不管股票漲跌,上市退市,錢只管一直用下去,永遠不需要“歸還”給誰。

  企業上市好處二:上市能出名

  “人怕出名豬怕壯”。但企業不是個人,更不是豬,企業就怕不出名,就怕不夠壯。哪個企業願意在市場上默默無聞,誰都不認識你?

  上市是效果最好的免費廣告,能為企業節省幾個億的廣告費。上市之後,股票行情是免費的、數據統計是免費的、新聞報道是免費的、報紙公告的費用也很少。這些信息有多少人在看?光股民就有一億多。

  就拿股票行情來說,如果付錢的話,讓一億多股民盯著屏幕上你公司的名稱從早看到晚一天要花多少錢?

  企業上市好處三:企業上了市、股東得自由

  沒有上市的企業股東要想套現是非常難的。現在股市已經全流通,企業上市之後,只要過了定期(12個月),股東要想變現,基本上只有按幾個電話鍵就可以了。

  企業上市好處四:上市公司“老闆”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能力

  企業家的個人能力能夠發揮多少受到眾多條件的限制,其中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資金。

  上市最根本的好處是解決了資金問題。從理論上說,只要公司經營得足夠好,上市公司融資已經沒有任何障礙。公司上市之後,隨時都可以拿到資金,老闆基本上就進入到了可以“盡情發揮”的境界,他所面臨的最大敵人已不是資金,不是外界條件,而是他自己。

  企業上市好處五:老闆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價值

  企業家是社會的寶貴資源。企業家不應該只考慮自己,認為自己一個人活的不錯就行了。企業家應該最大限度地發揮社會價值。

  其次,企業家應該考慮股東。上市可以給新老股東一個發財的機會。上市公司經營好了,不僅老股東賺錢,後來加入的新股東(包括中小股民)也能賺錢。

  第三,企業家應該考慮社會。企業上市可以給社會一個發財的機會。股票市場上有大量資金,這些資金就是要給上市公司用的。這些資金得到了相應的回報,沒有被亂花掉。一個企業家把資金用好了,就是發揮了最大的社會價值。

  企業上市好處六:企業上市一次,超越對手十年

  根據以往經驗,一般來說,企業上市一次,規模擴大3倍左右,股東身價上漲5—10倍,相當於超越競爭對手大約十年。上市以後還可以不斷進行再融資,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將繼續加速擴大。

  而且,你先上市會使競爭對手上市更加困難。股票市場也是市場,你想融資,別人還想投資,你想賣股票,別人還想買股票。股票市場開在那裡,如果你不上,競爭對手就要上。放棄市場,等於將市場拱手相讓,機會有限,失去一次少一次。


萬事於心不表於情


為什麼很多企業都想辦法上市,上市有什麼好處呢?首先,上市是企業創始人及大股東財富快速增值的最好渠道,以阿里的馬雲為例,如果阿里不上市,馬雲只是個小老闆,一年掙的錢不多,分紅也不多,而阿里上市後,公司的股價增加了幾千倍,於是馬雲成了大富豪,持有阿里股份的原始股東們都成了大富豪,企業上市是企業股東們成為大富豪的道路,只有上市才能創造財富奇蹟。

其次,上市有利於企業更好的融資,更多的融資,企業上市能融到大量的資金,上市公司公司更值錢了,更多的金融機構也願意為企業提供融資,沒有上市的企業因為公司不值錢融資就難得多,融資成本也高得多,上市有利於企業更好的融資。

其三,上市有利於企業獲得更多的資源,企業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源,需要各種資源,上市後各種資源會找上門,對於企業整合資源和整合產業更加有利。

其四,上市有利企業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上市公司更容易讓消費者相信,更容易獲得社會的認可,更容易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讓企業獲得更大的市場。

其五,企業上市後有利於資本運作,上市公司有了充足的現金和公司的更高價值後,可以通過收購優質企業裝進上市公司來進行資本運作,讓企業更好地成長,讓企業更有競爭力。

所以,企業上市的好處太多了,同行業的企業上市與不上市差距太大,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正是因為企業上市之後能夠獲得大把大把的好處,所以這幾年不少達不到上市要求的公司甚至不惜通過財務造假,走“左道旁門”的方式擠破頭皮去上市。從中可見上市對於一家公司而言擁有著怎樣巨大的誘惑力。




那麼,我們的普通公司上市之後究竟能得到哪些好處呢?

(1)公司知名度提升

我們在經過一些上市公司大門口時,常常可以看到緊隨公司名稱之後就是股票代碼,一家公司IPO 上市之後就證明它具備相應的實力、資質、盈利能力,它已經光榮成為 3000 多家上市公司中的一員。


對於應聘崗位的求職者,對於找項目投資的投資人,相比於普通公司他們當然更加傾向於選擇上市公司。上市之後,公司的知名度、影響力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strong>

(2)通過直接融資,獲得廉價的資本

A股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國有企業的融資問題。一家公司通過 IPO 上市之後就可以幾乎沒有成本地融得大量的資本,可以用於公司擴建、人才引進、設備升級、技術研發,當然也可以用於投資。“無中生有”的錢誰不喜歡呢?


從銀行貸款、發債券融資還需要償還本息,但是上市融資基本什麼都不用管,即便是盈利了也可以“一毛不拔”,一分錢都不分紅,完全沒有關係。如此具有誘惑力的事情各大公司當然想擠破頭皮去參與。



<strong>

(3)高管、大股東個人財富的極大增值

高管、大股東往往持有為數眾多的公司原始股,成本非常之低,一旦公司 IPO 過會正式上市,他們手中持有的股份基本都能實現幾十倍、上百倍的翻番。


在巨大的誘惑、造富運動面前,這些高管、大股東還能坐得住麼?他們當然會絞盡腦汁想辦法讓公司上市,然後大發一筆橫財。這也是為什麼 IPO 過程中的“貓膩”屢禁不止的原因所在。

<strong>




(4)更容易獲得當地政府的各項優惠補助,稅收減免甚至是補貼

穩就業、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點和著力點在於哪裡?——是中小企業,遊離在銀行體系之外的眾多小公司吸納了社會上 60- 70% 的就業人口。但是要想幫助這些公司太難了,一旦放低銀行貸款的門檻,將使得壞賬率持續攀升,甚至由此引發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


那麼怎樣才能穩定就業、讓每年動輒數百萬的大學畢業生找到工作繼而促進 GDP 的穩步增長呢?——當然只能依靠這些規模較大的上市公司啦。政府補貼、稅收優惠等等福利也大都是偏向於這些公司的。


所以一旦公司獲得上市的機會,將會得到政府的許多“福利”。




總結

上市對於一家公司而言幾乎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在巨大的誘惑面前幾乎所有未上市的公司都在想方設法謀求上市。已經上市的公司也在想方設法保住自己的“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