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一類電商與二類電商的操作模式,到底有何不同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講一下二類和一類電商的區別,如果你要拿一類的玩法來玩二類電商,你肯定虧得睜不開眼!

一類電商與二類電商的操作模式,到底有何不同

提醒:疫情期間快遞簽收不好,二類電商商家跑單對於廣告投放地區需更慎重。

二類電商這個叫法從14年開始出現,具體的定義是泛指在今日頭條、抖音,廣點通、智匯推百度,快手等移動廣告平臺上,依託優質廣告流量做單品銷售的商家,交易形式以包郵和貨到付款為主。整體的供應鏈模式為 商家選貨---廣告平臺獲取訂單---商家發貨---買家簽收付款(拒簽退貨),流程短而且形成閉環。簡單來說,淘寶,京東等專業電商平臺上的商家算一類電商,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等平臺上依靠廣告做單品銷售的商家則為二類電商,多以貨到付款的形式,吸引用戶下單。依託龐大的用戶流量,訂單量奇高

一類和二類不一樣的是,二類電商所有的訂單都來自於廣告,是花錢買的訂單,一類是有免費流量的,一類前期沒有免費流量,所以很多商家前期砸錢搶單量,目的是有了銷量後可以帶來免費自然流量和復購,二類不管你消耗多大,是沒有免費自然流量的!有的朋友跟我說我是做復購的,那更不行,二類訂單需要高額的廣告費,根本沒有性價比,沒有性價比,復購的可能有多少?估計電話打過去,客戶會問你能不能給我退了...

一類電商前期虧錢後期可以回本,二類的就比較直觀了,虧了就是虧了,就別想著回本的事了,二類電商算好利潤,控制好廣告出價,能跑就跑,不能跑趕緊停,不要一味的加廣告出價,幻想後面廣告成本會跑低,魯班商家多了,競爭大了,現階段這個方法已經行不通了,一旦廣告成本高了,很難降下來,所以,做二類電商,算好賬,要看到很大利潤才能做,一單賺三五塊的,簽收浮動一下虧死你!


一類電商與二類電商的操作模式,到底有何不同


二類商家幾大誤區

第一,跟爆品,跟爆品可以快速來訂單,這沒毛病,毛病是跟爆款能賺錢嗎?不是你一家再跟,是雨後的春筍,一群人再跟,一個產品跑的人多了以後勢必會造成競爭大,廣告成本飄高,成本降不下來,而且還要擔心貨跟不上,因為大家都在跑,總結,跟品可以,算好成本,千萬不要高廣告出價去跟,想著後面成本能降下來,因為競爭大,降了成本就跑不動了,算成本的時候還要算上退回來的貨,退回來的貨放在倉庫就是垃圾!

第二,不要把簽收率預想的過高,如果把簽收率算的很高,廣告出價肯定就出的高,到時候沒有那麼高的簽收,肯定是血虧。

第三,有些不能統一售價的產品,哪裡都可以拿到,誰想賣多少錢賣多少錢的貨,留的利潤空間不要太高,比如說,我們拿的20塊的產品,如果賣199的話,很容易被別人低價抄底,造成還沒發貨大量訂單就被取消,真實案例,商家售價189的產品三天跑了7w單,被99抄底後,還沒發貨直接取消的訂單就兩萬單,血虧,從此告別魯班。


一類電商與二類電商的操作模式,到底有何不同


廣告費花不出去,沒有訂單,不穩定,儘可能的多找新奇特的產品,找一些平臺沒有的,沒被洗過的。視頻要創新,直觀神奇,去年的爆品都是視頻神奇,車蠟,手電筒,這些都是視頻厲害,還要注意落地頁,落地頁的產品是否和視頻是一樣的,這些都是影響轉化,影響展現的因素。

更多二類電商行業資訊,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或者搜索“二類電商資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