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戰疫·南湖丨餘新鎮返鄉大學生“花樣”戰疫

戰疫·南湖丨餘新鎮返鄉大學生“花樣”戰疫

近日,一組“疫情防控,團團來報到”的手繪漫畫在南湖區餘新鎮返鄉大學生團員內傳播,大大的腦袋上是一條條“小魚”,代表著漁裡(餘新鎮舊稱)青年。

战疫·南湖丨余新镇返乡大学生“花样”战疫

漫畫裡,這些可愛的“小魚”青年或在分發防疫宣傳單,或在小區門口進行體溫測量登記,或在街頭巷口成為流動的“小喇叭”,這些也正是餘新鎮返鄉大學生團員參與的防疫志願服務活動。

战疫·南湖丨余新镇返乡大学生“花样”战疫

這組手繪漫畫出自餘新社區的單一如,1999年出生的她目前在華東理工大學就讀大三,本來在家中過寒假,看見餘新鎮團委號召返鄉大學生團員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微信推文後,第一時間向所在村(社區)報到。

战疫·南湖丨余新镇返乡大学生“花样”战疫

得知單一如會畫畫之後,餘新社區團支部書記盛燕青向她提出了可以用畫筆記錄這段特別時光的建議。在盛燕青的鼓勵下,從最開始的第一幅到最後一幅,歷時大概一週左右,單一如完成了這個手繪作品。

战疫·南湖丨余新镇返乡大学生“花样”战疫

除了通過手繪漫畫的形式,餘南社區的返鄉大學生龐楊丹帶領大家學習錄製了防疫手指舞小視頻。“一群人、一條路、堅持一起走下去”的歌聲在新賢潤苑小區循環,18位大學生一起,用自己喜歡的短視頻一起為中國加油。

自2月15日倡議發出以來,餘新鎮共計47名返鄉大學生團員到村(社區)報到,這其中有兩個身影很熟悉——餘南社區的金婕和永利村的金芳。在2019年的“南燕歸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中,他們分別掛職餘新社區、永利村團支部,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實踐鍛鍊。

战疫·南湖丨余新镇返乡大学生“花样”战疫

金芳

談及為什麼想來做志願者服務,金芳說,“能幫幫忙也挺好的,也算是為防疫做點貢獻。”每天下午,她被安排在黎明苑小區門口向進出人員發放出入證,守住“家門口”。而在曹王村,大學生張軼俊和他的爺爺一起參與防疫平安巡邏,爺孫倆成了一道特殊的志願者風景線。

战疫·南湖丨余新镇返乡大学生“花样”战疫

大學生張軼俊和他的爺爺

目前,47位返鄉大學生團員已在各個志願服務崗位上服務時長超過700個小時,為餘新鎮疫情防控工作貢獻青春力量。

战疫·南湖丨余新镇返乡大学生“花样”战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