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越南高平省強勢行政區劃調整:2月內撤併3個縣,13個縣市變為10個

本文繼續探討中國、越南類似的行政區劃調整——二縣合併。

凡事瞭解中越兩國行政區劃的人都知道,中國和越南的縣一脈相承,同類縣規模相差不大,都由縣城與周邊鄉鎮組成。因此二縣合併在中越兩國行政區劃調整當中,一直是比較困難的。

在2020年前兩個月,越南對東北部高平省進行了非常強勢的行政區劃調整:撤併3個縣,本省的13個縣、市由此變為了10個。在本次的行政區劃調整過程中,直接撤縣、平等合併均為區劃調整手段,這也是給中國行政區劃調整啟迪比較大的一個方面。

下面地圖表示的就是高平省的三處行政區劃調整的情況。

越南高平省強勢行政區劃調整:2月內撤併3個縣,13個縣市變為10個

越南官方對於高平省的二縣合併,採用了不同說法:

  • 2020年1月10日,通農縣併入河廣縣
  • 2020年2月11日,茶嶺縣併入重慶縣
  • 2020年2月11日,廣淵縣和復和縣合併為廣和縣

顯然,在越南本次的二縣合併行政區劃調整中,前兩次屬於“直接撤縣”,後一次屬於“平等合併”。

越南高平省的通農縣、茶嶺縣由於規模比較小,它們直接被撤銷。

注意:一些互聯網“槓-精”,喜歡用中國的大縣與越南的小縣比,誤認為越南的縣規模“類似中國的鄉鎮”。事實上,中越兩國的縣是完全一樣的行政區劃,在歷史上一脈相承,人口規模也在一個數量級上面。因此,越南二縣合併的難度不應當被低估。

下面地圖是被撤銷的原越南高平省的通農縣,它整體被河廣縣吞併。

越南高平省強勢行政區劃調整:2月內撤併3個縣,13個縣市變為10個

下面地圖是被撤銷的原越南高平省的茶嶺縣,它整體被重慶縣吞併。

越南高平省強勢行政區劃調整:2月內撤併3個縣,13個縣市變為10個

越南二縣合併所使用的這種“撤縣模式”,完全體現了“強勢”兩個字,高平省被撤銷的兩個縣,屬於“人口總量明顯低於平均”,因此直接併入了近鄰的縣,並且由臨近的縣來主導。

另一則同屬高平省的行政區劃調整,就採用了另外一種模式“二縣平等合併”,廣淵縣、復和縣合併為廣和縣——連新縣名都是各取一個字。

廣淵縣、復和縣的情況是這樣的:

  • 復和縣(Huyện Phục Hoà)面積683平方公里,人口較少
  • 廣淵縣(Huyện Quảng Uyên)面積383平方公里,人口較多
  • 經過合併的之後,形成了新的廣和縣,它管轄了3鎮、16鄉,縣城位於廣淵鎮(屬於原廣淵縣),還有和順鎮、馱隆鎮兩個建制鎮。

    下面是越南高平省原復和縣的地圖。

    越南高平省強勢行政區劃調整:2月內撤併3個縣,13個縣市變為10個

    越南高平省強勢行政區劃調整:2月內撤併3個縣,13個縣市變為10個

    原復和縣這個地方,已經屬於邊境縣,也是越南東北部的崇山峻嶺,其東側就是中國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復和縣的面積將近700平方公里,即便放在中國也是中等規模的縣,但本縣人口較少,屬於地廣人稀。

    越南高平省強勢行政區劃調整:2月內撤併3個縣,13個縣市變為10個

    下面是越南高平省原廣淵縣的地圖。

    越南高平省強勢行政區劃調整:2月內撤併3個縣,13個縣市變為10個

    越南高平省強勢行政區劃調整:2月內撤併3個縣,13個縣市變為10個

    原廣淵縣這個地方,也是一片山區,本縣面積383平方公里,原本是高平省面積較小的一個縣,但是其縣城卻成為了新廣和縣的縣城。

    越南高平省強勢行政區劃調整:2月內撤併3個縣,13個縣市變為10個

    越南二縣合併的行政區劃調整,其實動靜非常大,在越南全國700多個縣級行政區中,進行二縣合併的,其實也僅僅有個10個以內。而在中國近年來的行政區劃調整中,二縣合併是寥寥無幾的。因此,越南二縣合併的模式,對於中國也非常有啟迪的意義——雖然這種行政區劃調整比較難,但仍有執行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