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諾貝爾評委是如何讀懂莫言獲獎小說的?

陳國平攝影


諾貝爾文學獎是世界上最高的文學獎,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不過在這一百多年裡,中國的作家始終是無緣這個獎項,直到2012年才第一次頒發給中國籍的作家莫言。

莫言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可以說是默默無聞,只有極少部分的人再讀過他的作品,但是這並不影響他獲得這個獎項,畢竟對於一個國際大獎來說,它以公正的態度來看待文學,只要是有價值的作品,以及作家,那麼都有可能獲獎;當然全世界有那麼多的作家,想要獲得這個獎,也是比較困難。

想要系列性地瞭解這個獎,我們就要先從這個獎的設立開始說起,也就是諾貝爾獎是由誰創立?為什麼要設立這個獎?

諾貝爾獎的成立的原因

諾貝爾顧名思義,那就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命名,這個名字有點長,而他正是炸藥的發明者;由於他發明了炸藥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還開了一家很大的公司,普及歐洲各地,所以在很短時間內積累了無數的財富,當他在1895年時立了一份遺囑,捐出了所有的財富,設立了五個獎項,分別是化學獎、生物或醫學獎、物理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一共是五大類;後來在1969年又設立了經濟獎,所以現在一共是六個獎項。

諾貝爾在遺囑裡也是寫得很清楚,獎勵給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也就是說只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麼就有可能獲得這個獎。一個人只要獲得這個獎,那麼還可以獲得一筆可觀的財富,這也是大部分人夢寐以求的獎項。

那麼在這裡重點介紹一下文學獎,這也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獎,如果想要獲得這個獎項,作品不僅要有深度,同時還要有理想性。並不是說寫了幾部小說,或者幾首詩,幾部戲劇,那就可以獲得這個獎,這還需要一個作家綜合的素質,所以這個獎與其它的獎不太一樣,更多的還是獎勵給一個作家,並不是某一部文學途中。

莫言獲獎的理由

諾貝爾文學評委會頒發給莫言的頒獎詞說得也很清楚:莫言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我們從這段頒獎詞中,可以知道當時的評委會肯定是讀過了他很多的作品,最後才決定把這個獎項頒發給了莫言。所以莫言能夠獲得這個獎,那些評委會一定是讀懂了他的途中。

諾貝爾評委是如何讀懂莫言獲獎小說的?

諾貝爾評委會在每年的3月份會發出很多的邀請函,讓各個國家的代表推薦有理想性的作品,然後從中選擇有價值的作品,先是進入長名單,然後是短名單,最終再從5位作家中選擇一位。這一切都是在秘密進行,所以很多人說自己入圍了諾貝爾文學獎,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他不會向外界公佈。

那麼這些評委會在進入短名單之後,開始要細緻地讀這幾位作家的作品,把全世界所有翻譯的作品,還有作家母語的作品,全部都要細緻地讀一遍。最後再慎重選擇,過程也是極為複雜,那麼莫言的作品,也是經過了這一系列的過程。評委會中也有懂漢語,例如馬悅然就懂漢語,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能夠讀懂的原因。

最後總結

諾貝爾評委會不僅要讀原著,同時還要讀各種各樣的翻譯作品,所以莫言的作品,他們是可以讀懂,這也就是為什麼莫言能夠獲獎的原因。


品詩讀詞


是一箇中國通馬悅然先生首先讀懂的,他是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海外漢學家。馬悅然稱中國為他的“第二個祖國”,稱莫言為“我的一個老朋友”。

馬悅然是瑞典人,大學時攻讀的是古代漢語和中國先秦文學,24歲時因為讀了中國作家林語堂的英文版《生活的藝術》對中國文化產生莫大興趣來到中國。這是六十多年前的事。

他從此留在中國,不僅精通中文,還曾經前往四川學習當地方言。他用畢生精力,將《詩經》、《論語》、《史記》、《尚書》等中國先秦典籍介紹給西方,他翻譯了《西遊記》、《水滸傳》、《辛棄疾詞》等中國古典文學著作,還翻譯了現當代中國沈從文、北島、顧城、莫言等有代表性的中國作家、詩人的作品,致力於推動中國文學走向世界。

在和莫言成為朋友之前,馬悅然早就是老舍的朋友。

馬悅然的妻子是華人,一箇中國化學教授的女兒,他妻子去世後,他又娶了一個華人。

2012年,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馬悅然實現了他的夙願,7年後(去年),他在家中去世。

所以,要說懂得中國文學,恐怕許多中國人還不如馬悅然,因為並不是很多中國人都有馬悅然那麼漫長的中國生活體驗和對中國文學有過那麼廣泛深入的鑽研和翻譯。

另外,莫言是2012年獲獎的,張藝謀根據莫言發表在《人民文學》1986年第三期的小說《紅高粱》改編拍攝的同名電影,已經在1987年上映,1988年,該片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電影《紅高粱》獲得的這個國際獎無形中成為莫言小說向西方所做的宣傳推廣,而莫言又是這部獲獎電影的編劇之一,保持原作的精華應該沒有問題。簡單說,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的20多年前就已經引起西方文學藝術界的注意,且西方文學界開始對他有所瞭解。

第三,莫言的寫作,是借鑑當時世界文學盛行的魔幻現實主義手法。可以說,莫言將魔幻現實主義手法和中國的國情相結合,創造了中國的魔幻現實主義,並藉此實現了和西方文學的對接。諾貝爾文學獎給他頒獎的理由也著重於這一點:“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

(拉丁美洲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他用魔幻現實主義把馬孔多百年曆史寫得如同一個神話故事。魔幻現實主義寫作,他是莫言的前驅和榜樣。)

第四,文學是生活的產物,文學是人學。人類生活共同點太多,不管生活在何地,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文學創作不管用何種手法,表現的是人類生活和人類社會,所有文學表現和解剖的都是人性。

第五,西方從來對中國感興趣,並不是有些人憑空想象的一無所知。

第六,《紅高粱》的情節外國人容易懂。

《紅高粱》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曆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粱酒坊,但是在日軍侵華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夥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

是的,二戰是人類的共同記憶。

第七,雖然莫言不是憑《紅高粱》獲諾貝爾文學獎,同時,他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是《蛙》 ,但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不是隻因為一部作品,而是因為他的所有代表作。諾貝爾委員會給他的頒獎詞為: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頒獎致辭還認為莫言“比拉伯雷、斯威夫特和馬爾克斯之後的多數作家都要滑稽和犀利。他的語言辛辣。他對於中國過去一百年的描述中,沒有跳舞的獨角獸和少女。但是他描述的豬圈生活讓我們覺得非常熟悉。意識形態和改革有來有去,但是人類的自我和貪婪卻一直存在。所以莫言為所有的小人物打抱不平——從日本佔領到……”

“對於過去一百年的描述”加上世界潮流的先鋒手法,加上比多數同時代作家更有個性特色,這些不是一般作家所能勝任的。

當時有不少中國作家的寫作已經比莫言更加先鋒,但對於歷史和現實的認識尤其是有廣度和深度的表現似乎不如莫言。

現在閻連科的神實主義則是魔幻現實主義的繼承和創新,餘華則是後現代寫實的迴歸。他們和殘雪有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文學獎永遠青睞那些為人類和人性寫史詩的豐富的深刻的作家,因為他們的創作有益於人類認識自己的歷史從而認識自己,有益於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和人類的進步,同時,文學獎永遠青睞那些富於藝術天才並富於創造性的人。


大悔憶智冰


我首先說,國際評委的文化水平其它必須是豐厚的,否則是不可能登上那個評委的臺階。

有些人可能對莫言作品懷有想法,對於這種思想是無意意的,如果那個不相信,你把你所學到的中國禮義之道,出去走走後門找找關係試一把也就明白了,如果辦成了也能為國爭光啊,?

最好請把這種思想丟了吧,有的人總感覺好作品象是花朵,高貴,富麗,儒雅,情舞飛揚,認為這就是好作品,錯誤的,?

那樣的作品,根本不是大眾的讀物,全是些虛偽的吹捧結構,只能適合一部分人的胃口而一。

(打個比喻)說一下現實問題,就說這幾年的朱之文吧,純粹是老農一個,文化也不高,人品也不是俊傑人物,但是他的補素和宏亮歌喉,唱進了大眾的心理,又加上這些年有點錢從不當吝嗇鬼,能幫就幫能捐就捐,他的慷慨打動了家鄉和全國人,返而又成了文藝界和人們的好榜樣。

他如果是返過來作,也學著飛揚跋扈,一定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喜歡他的,,,?

所以這可能就是諾貝爾評委的高妙之處吧,?





龍華中


中國作家莫言成為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獲獎的最大功臣是陳安娜,因為所有諾貝爾文學獎評委中,懂中文的只有馬悅然,陳安娜是馬悅然的學生,陳安娜供職於瑞典肓文與錄音讀物圖書館,身份是普通的圖書管理員,她所有的翻譯工作都是在業餘時間裡完成的。陳安娜翻譯莫言的作品事出偶然。


黃曉波888888888


你好,我是文學二三事,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莫言曾經說過,他獲得諾貝爾獎,離不開各國翻譯者的創造性工作。


莫言小說的英文版是由葛浩文翻譯的,他是美國著名的漢學家,印第安納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目前也是英文世界最有權威的中國文學譯者。


而他對莫言小說的創造性翻譯,也是比較文學領域經常探討的話題,它屬於比較文學的翻譯研究範疇。如果再細說,就是一個較為深入的文學話題了。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文學二三事


準確的說不是他們如何讀懂了莫言的小說,而是莫言如何選擇了一種文字表達藝術和翻譯技巧,讓這篇文章充分被諾貝爾文章獎的評委給認可了。中國的很多經典文學,四大名著,等等之類的為什麼沒有獲獎,難道說莫言在國內文學界上下五千年就是造詣最高的嗎?不是,只是莫言的這種文體,在恰當的時代,恰當的表達方式下被諾貝爾認可了。當然不了否認莫言的文學,返璞歸真。



鄭州賀哥


各國文字都有譯文,當中國人掌握他國語言文字的同時,外國人也在學漢語、掌握中文。

諾獎評委中,過去通漢語的幾乎為零,提名作品以英文寫作為主,而大陸作家絕大多數只能用中文寫作,評委品嚐不到原計原味的東西,這是多年不能問鼎諾獎的主要原因之一。

莫言時代,評委中已有懂漢語之人,評委之一的馬悅然,便是著名的漢學家,他了解莫言筆下的中國,更懂得莫言所要表達的主題,能直接地將小說的內容,語言風格,風俗民風,較準確地傳遞給評委會,這是莫言的幸運,也是中國文學的幸運。

諾貝爾文學獎的史冊,中國再不是空白。


藝海尋芳


諾貝爾評委說實話,它是按西方國的標準來衡量作品。否則為什麼中國那麼多文藝巨匠都沒有得獎,而只有莫言得獎呢!難道魯迅巴金老舍郭沫若浩然等都不如莫言嗎,非也。因莫言大作適合西方人的謂口也!


瀑布水128732130


文學即人學,人學總寫心。《易》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東方西方,異域同聲,管氏文章,寫人寫心,萬眾喜歡,不亦自然?

金子,若足赤,放在哪兒都發光!


塗之人995


評委未必都讀了莫言的東西,只不過抓住了他醜化國人的描述。否則不會給他這個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