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天祝:養殖業奏響“富民曲”

近年來,我縣相繼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加大對“白犛牛”“岔口驛馬”等品種的保種選育力度,不斷擴大保種範圍,並通過旅遊開發實施市場化戰略,切實提高和拓寬了農牧民產業化發展之路。

天祝:養殖業奏響“富民曲”

初春時節正是春羔產羔季。在松山鎮芨芨灘村養殖戶沈文禮家的養殖棚裡,100多隻剛出生的新一代品種羔羊 “黑頭薩福克”在羊媽媽身邊撒歡蹦跳,活潑可愛。為了做好羊群疫病防治,這天一大早,鎮獸醫站的工作人員就來到沈文禮家,為他講授羔羊病害預防知識。

松山鎮畜牧獸醫站副站長 許洪福:畜牧獸醫站充分發揮人才技術和信息優勢,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開展動物疫病防治、畜種引進培育和推廣、飼草料等方面知識的培訓,提高農牧民的養殖技能,增加農牧民收入。

天祝:養殖業奏響“富民曲”

這兩年,沈文禮搶抓縣上扶持發展舍飼養殖的政策機遇,通過政策貸款建起了一座高標準養殖場,發展舍飼養殖,積極改良養殖品種,家裡的收入連年攀升,日子過的也一天比一天好。

松山鎮芨芨灘村養殖戶 沈文禮:以前我們松山養的羊都是本地細毛羊,自繁自養。這幾年經過畜牧站和天祝種羊場的協調幫助,給我們提供了像黑頭薩福克、陶賽特等品種的種公羊和本地細毛羊雜交,所產羔羊比細毛羔羊每隻能多賣100到200元。

在芨芨灘村,像沈文禮一樣靠養殖發家致富的牧民還有很多。在牧民王成剛的春季草場上,90多隻去年冬產的“白頭薩福克”羔羊已經長大即將出欄。

松山鎮芨芨灘村養殖戶 王成剛:我養著將近300只母羊,冬季羔已經可以出欄了,春季羔這兩天才開始產羔。養的品種是薩福克,薩福克品種好,長得快,而且病害少。

天祝:養殖業奏響“富民曲”

牧民保銀良家養了300多隻羊,僅僅母羊就有240多隻。保銀良說,牧民不僅僅要養羊,更要科學飼養。

松山鎮芨芨灘村養殖戶 保銀良:現在我們養的是“白頭薩福克”,這個品種可以,當年羊羔子就可以宰三十斤,投資也比較小,出肉率高,收入也好,一年養300只羊,每隻羊成本300元,一隻羊可以賣到1000元左右,一年下來可以賣18萬元。

時下正值“春乏關”,牧民囊增仁前每天都要把牛群趕到最好的草場上,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他家的180只白犛牛頭頭體格健壯。

天祝:養殖業奏響“富民曲”

松山鎮芨芨灘村白犛牛養殖戶 囊增仁前:現在我家養著180多頭白犛牛,到(農曆)4月就產牛犢,今年能產60多頭,收入相當可觀,像去年牛毛和牛肉全部下來收入了20萬,挺好的。

芨芨灘牧民依靠養殖業走上發家致富快車道只是我縣加快推進養殖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按照中央、省、市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我縣積極推進畜牧業戰略性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以牛羊為主的設施畜牧業,實現了生產方式、經營方式、發展方式的歷史性轉變,也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脫貧攻堅進程、促進農民增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記者:高當智 馬仁前昂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