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武漢有哪些免費遊玩景點?

簡安然


首先謝謝您的閱讀!

武漢免費的景點還是很多的,比如下面這些

1、武漢長江大橋


2、解放公園


3、辛亥革命博物館

4、武漢中山公園


5、楚河漢街

6、江漢路


7、洪山公園

8、漢正街


9、漢口江灘公園等等。

如果你打算來武漢旅遊,我還是建議買一個大武漢旅遊年卡,200元40個景區,門票價值3000左右,很划算

如果你打算遊玩湖北,那就買個湖北旅遊年卡,300元。

真的是非常划算,比你自己去景區買門票好很多。


帶地球儀去旅行


武漢免費開放的景點還是很多的,比如一大批博物館,而且經常會有不錯的新展展出。


1.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是5A景區,也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館藏豐富,是瞭解楚國曆史的一個非常好的去處。

除了有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這樣的鎮館之寶,還有編鐘現場表演可以欣賞,不過編鐘表演需要收費,30元/人,表演時間在25分鐘左右,編鐘表演場次如下:


2.辛亥革命紀念館

位於黃鶴樓旁,因為主要建築通體為紅色,所以又被稱為“紅樓”。

紀念館的前身是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


3.辛亥革命博物館

和辛亥革命紀念館僅一街之隔,走過一個地下通道即可。

辛亥革命博物館的展館並不多,主要介紹的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期間的歷史。我去過兩次辛亥革命博物館,每次參觀完,都久久不能平靜,真的是要“吾輩當自強”啊!只有自己強大了,國家強大了,才有主權、話語權,不會被其他人欺負!


4.武漢市博物館

相比湖北省博側重楚文化,市博物館則更側重武漢市這三千多年的發展,設有《武漢

古代歷史陳列》《走向近代的武漢》等基本陳列館,還設有關於書畫、玉器、陶瓷等展館。比較特別的是,一般博物館都是週一閉館,但是市博是週五閉館。


5.江漢關博物館

位於江漢路路口,江漢關大樓前身是海關大樓,大樓本身就是歷史建築,館內還保留著老式的木樓梯,鐘樓的大鐘每逢整點還會報時。可以在館內看到舊時報關的整個過程,還有關於老租界的歷史。


6.萬林藝術博物館

位於武大校內,是在武大校慶120週年的時候,武大校友捐贈的。

整座建築造型似一塊飛來之石,周圍綠樹環繞,毗鄰武大鑒湖。一般每隔幾個月,就會更新一次展覽。在博物館的頂樓有一個360°的觀景臺,視野很好!


7舍608


武漢景點是不少,但是收費的佔多數,不收費的也有,不收費又好玩的就更少了,總之還是有的,給你推薦幾個你看適合不?

①長江大橋 這個行嗎?不收費,還能免費看奔騰的長江這個主意不錯。長江大橋或許是武漢人都走過,外省跑長途車的司機也都走過。萬里長江的第一座大橋,可以說意義非凡,很有代表性的一座橋,如果你如果的話,就直接看第二個推薦,沒去過建議去看看,尤其是夜景像一條巨龍。

②東湖 東湖之所以推薦給你是因為也是免費的,好玩不好玩主要還是看自己怎麼玩。或許你上了一週的班,或者學生週末過星期,你可以去東湖轉轉,東湖也是5A景區,景點有很多,一天轉不完,可以分兩天轉悠,兩天差不多能看完。

③晴川樓 晴川樓就是晴川閣。武漢人都知道晴川樓,黃鶴樓,古琴臺他們三個是武漢三大名勝,各有千秋,都值得看一看。說起晴川樓,起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算是時間比較久的,明朝叫禹王廟。這個也是免費的景點,玩著還不錯,建議你去試玩一下。


戲遊紀


武漢是湖北省省會,華中地區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長江及其最長支流漢江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 武漢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園林城市,上百座大小山巒遍佈三鎮,近兩百個湖泊座落其間,水域面積佔到全市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其中東湖水域面積33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

武漢著名的旅遊景點很多,免費的也有不少。

1、楚河漢街

楚河漢街是武漢中央文化區一期項目重要內容。項目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總建築面積340萬平方米,是萬達集團投資500億元人民幣,傾力打造的以文化為核心,兼具旅遊、商業、商務、居住功能的世界級文化旅遊項目。定位是“中國第一,世界一流,業內朝拜之地”,將打造成世界文化新品牌。楚河漢街不僅是商業,更是城市歷史文化和生態景觀工程,經濟社會綜合效應十分顯著。“楚河”貫穿武漢中央文化區東西,是文化區的靈魂。楚河”全長2.2公里,連通東湖和沙湖,是國務院批准的武漢市“六湖連通水網治理工程”的首個工程。

2、東湖梨園<strong>

武漢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位於武漢市的東部,總面積8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33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毛澤東主席自建國後除了中南海外,在東湖居住的時間最長。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的核心景區之一——聽濤景區以秀麗的江南風光和源遠流長的屈子文化而聞名。景區內岬灣交錯、樹種繁多,內堤路將多個半島相連在一起,亭閣相望,岸線綿長,四季景色美不勝收。東湖聽濤景區還建有全國內陸最大的海沙沙灘浴場、中國第一座寓言雕塑園、楚風園、鱷魚園等。梨園景區在東湖西北岸,與對岸灘頭相望。為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主要園林之一。建國後培育,佔地500餘畝,種有各種果樹和名貴花木,其中以梨為主,因以園名。園中所有樹木,皆依地勢而起伏,高低重疊,蒼翠幽深。一年四季,繁花不斷,沁人心脾,尤其梨花盛開時,酷似無數粉蝶滿園飛舞,殊為壯觀。

3、湖北省博物館

<strong>

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主要承擔著全省文物的收藏、保管、保護、陳列展覽及藏品的研究工作。館舍位於東湖之畔,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 156號。湖北省博物館現總佔地面積達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館藏文物20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近千餘件(套),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

目前,湖北省博物館總佔地面積達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 13427平方米。建築具濃郁楚風,呈一主兩翼、中軸對稱。館舍由編鐘館、楚文化館、綜合陳列樓組成,已擁有專業人員200餘人(其中研究館員9人,副研究館員21人),設有辦公室、陳列部、保管部、社教部、協調部、考古部、文保中心等業務部門。隸屬於湖北省文化廳。

4、武漢大學

<strong>

武漢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與法國同行聯繫最緊密、合作最廣泛的中國高校之一。學校溯源於清朝末期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於1913年由國民政府建立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於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首批國立綜合大學之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學府。

珞珈山,原名羅家山,亦名落袈山。珞珈山現在這個名字,是國立武漢大學首任文學院院長聞一多先生改的。珞,是石頭堅硬的意思;珈,是古代婦女戴的頭飾。“落駕”與“珞珈”二字諧音,寓意當年在落駕山篳路藍縷、闢山建校的艱難。珞珈山坐落在在湖北武昌東郊。巍峨橫亙,岡巒連綿,花木蔥蘢,建築明麗,地處東湖之濱,山光水色,交相輝映,成為一組勝景,遠近傳聞。海拔93米。其東部山腳高低起伏,吞吐曲折,湖水拍擊,噴珠濺玉;山腰佳木交碧,奇花織錦,籬笆錯落,房舍雅緻;每年櫻花盛開時,落英繽紛,令人陶醉。從山腰至山頂,林深茂密,搖蒼飛翠,遮日蔽月,深幽秘邃。珞珈山之上下,巨岩層現,奇石峭立,小徑曲繞,異鳥時鳴。武漢大學坐落在珞珈山之西部,依山構造,建築富麗。近山湖水中有浪淘石,累累羅列,附近還有六一紀念亭、六一烈士墓等革命紀念建築物和航海俱樂部、游泳池等體育設施,使此山更顯輝煌瑰麗,益增遊人欣賞雅興。武漢大學的櫻花道,位於前理學院和老圖書館的下方。道兩旁的櫻花樹枝幹壯實、排列整齊。每年的3月至4月初,繁花滿枝。櫻花花期僅為一週,每到落花時節,落英繽紛的櫻花又為大地鋪上了一層淺淺的“花毯”。每年開花時節,賞花的遊人絡繹不絕。

5、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原同濟醫科大學、原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和科技部幹部管理學院於2000年5月26日合併成立。是涵蓋理、工、醫、文、管等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水平一流的高等學府之一,是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之一。華中科技大學位於九省通衢的武漢市,校園總面積4689323平方米。校園內樹木蔥蘢,碧草如茵,環境優雅,景色秀麗,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喻家山是華中科技大學的一種標誌,也是每一個華中大人的自豪。由於喻家山的原因,華中科技大學也被稱為喻園。登臨喻家山頂,俯瞰正南,能將數千畝華科校區全景盡收眼底;向東、北遠眺,東湖80平方公里煙波浩淼、武大珞珈山及青山武鋼依稀可見。西、南連接科技人文薈萃的光谷高新科技區,東面緊臨國家級的森林公園。喻家山目前現有瑜珈草堂、薰風亭、不鳴不飛亭、鳳飛臺等景點及見證歷史的碉堡和防空洞等“備戰”設施。清晨,人們迎著朝霧,爬山、晨練、晨讀。朝陽透霧、蒼松翠柏、鳥語花鄉、藍天碧水、清風搖曳,除了偶爾一陣悅耳動聽的鳥鳴,沒有誰會忍心打破這裡的靜謐;傍晚,瑜珈草堂的長廊,不鳴不飛亭邊,鳳飛臺上,不時可見對對燕語呢喃的情侶,或依偎、或拉手或漫步。夕陽斜影、青翠幽靜的喻家山,彷彿又變成了愛的天堂。這片遠離城市喧囂的幽幽秀山,成為歷屆華中大人手中的珍寶、心中不滅的情結,成為華中大的驕傲。

6、司門口戶部巷

<strong>

戶部巷位於武昌自由路,是一條長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華的早點攤群20年經久不衰。清朝時候,這條百米小巷曾因毗鄰藩臺衙門而得名.武漢人將用早點,稱為“過早”。這最初來自了清代的一首《漢口竹子枝詞》。後在別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被武漢人隨意而隆重的提升“過年”般“過”的位置。以 “小吃”聞名的戶部巷,就是武漢最有名的“早點一條巷”。小巷入口處,銘刻著武漢市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何祚歡寫的小記:“漢味早點米當先,戶部巷裡快熱鮮”,另一頭的巷口兩座石獅矗立,上方是著名書法家陳義經用泰山石刻風格題寫的:“漢味早點第一巷”。戶部巷的鋪面以家庭為單位鋪陳開來,樓上是住家,樓下是賴以生存的食店。這裡的早點夠老,夠味道。有石婆婆的熱乾麵、徐嫂子的鮮魚糊湯粉、陳家的牛肉麵、高氏夫婦的稀飯和煎餅、萬氏夫婦的米酒等30多種特色小吃,較好地保留了武漢飲食文化的特色。

戶部巷經典美食

面窩:面窩是武漢人“過早”常用品之一。它是一種以米粉為原料,加上蔥花和麵窩。據說為清光緒年間漢正街燒餅小販所創制。面窩油炸後兩面金黃、外酥內軟、窩中脆,深受武漢人喜愛

油條:其實是我國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種傳統食品,但這裡的油條與眾不同,其獨到特點是色澤赤金黃,30餘釐米長,立起不彎,松酥泡脆,爽口噴香.如再將油條折斷成三到四節,從鍋中取出蒸熟的糯米攤到板布上搞平,撒上少許芝麻及白糖,再將折斷的油條放到糯米上用力卷,內有油條外包糯米糰,再撒點白糖,要上一碗清米酒或牛奶、豆漿,吃起來十分愜意,別有一番情意。

熱乾麵:熱乾麵是武漢人“過早”中特別喜愛的大眾化食品,它便宜實惠,花上2塊錢,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飽肚子。傳統的武漢熱乾麵,撣的面軟綿爽口中透出一股嚼勁,既不沾牙也不夾生堅硬,用筷子挑面,芝麻醬滑爽而不纏,香氣撲鼻。麵條裡面沒有任何湯水,被燙過以後,就著熱勁完全膨脹開來,還把醬完全吸了進去。漲開的熱乾麵放在嘴裡的感覺是糯糯,原汁原味的面香和醬裡的芝麻香。尤其是芝麻磨碎了摻在醬裡,特別誘人。三兩口,沒什麼感覺一碗麵就進到肚子裡了。

豆腐腦 : 光吃麵,會覺得有點太乾,再來一碗豆腐腦(也叫豆腐花)就非常不錯了。白白的是甜豆花,加了麻油、蝦皮、香菜、蔥花的是鹹豆花,隨客人的需要決定口味。 熱乾麵和豆花,是早點的最佳組合

糊粉湯: 糊粉湯是一種用魚骨熬成的湯加上勁道的米粉,不同於任何其他米粉,它非常的濃稠,並且加有足量的胡椒。油條和糊湯粉是早點不錯的搭配選擇。米粉的彈性,油條的清脆,糊粉湯的濃鮮,搭配起來,讓人有暢快淋漓,欲罷不能之感。

歡喜坨:是一種碩大無朋的空心麻元。優質的歡喜坨,有撒了黑芝麻的油衣,酥脆卻一點也不油膩,內層軟香的糯米包裹著甜甜的豆沙餡,讓人吃了,真的很“歡喜”

糖餈粑: 由糯米精製而成,蒸熟了調味,煎成長條型,外焦內甜,非常可口。

豆皮: 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一種主要食品。所謂豆皮,一共有三層。第一層是綠豆粉兌上面粉和鮮雞蛋,第二層是糯米,第三層是鮮肉、鮮菇、鮮筍等等的餡,放在一口巨大的平底鍋裡做成1釐米厚。吃的時候,切成正方形的一塊一塊。第一層是金黃油亮的,看上去敲進去不少雞蛋。糯米顆顆晶瑩發亮。肉丁和香菇更是誘人。油重而不膩,吃進去,脆、軟、鮮,感受齊全。

蛋花米酒:生雞蛋同熱米酒衝出來的食品,味道甜美,香氣恬人。

7、武漢紅樓—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武漢紅樓位於蛇山南麓閱馬場北端。武昌起義後,為鄂軍都督府(湖北軍政府)辦公地。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因主體建築為紅磚砌牆、紅瓦覆頂的紅色兩層樓房,故又稱“紅樓”,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1981年,紀念辛亥革命70週年時,在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 (即清末湖北諮議局的舊址,武昌起義勝利後,革命黨人在此建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建立了紀念館,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在紅樓內開闢的以紀念辛亥革命為主題的專題性紀念館,由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題寫館名,紀念館佔地28畝,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館內收藏有與辛亥革命有關的歷史文物1000多件,歷史照片10000餘張,分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蹟陳列、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蹟展覽、黃興先生生平事蹟展覽等基本陳列;紀念館樓前建有碧樟廣場,廣場中矗立有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銅像。

8、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湖北省武漢市,大橋橫跨於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龜蛇鎖大江),武漢長江大橋於1955年9月1日開工建設,於1957年10月15 日建成通車,大橋的建設在當時得到了前蘇聯政府的幫助,蘇聯專家為大橋的設計與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導。武漢長江大橋是新中國成立後在“天塹”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橋,也是古往今來,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是我國第一座複線鐵路、公路兩用橋,建成之後,成為連接我國南北的大動脈,對促進南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9、武漢江灘(中國最大的江灘,比上海的黃浦江江灘大多了)

武漢江灘為漢口江灘、武昌江灘、漢陽江灘、青山江灘(部分與武昌江灘重合)的總稱。其中漢口江灘設施最為齊全名氣也最大。武昌江灘武昌江灘現在已建成四期:武昌江灘一,二,三期西起於武船,東止於秦園路,武昌江灘全長6200米。從新生路到中山路,至大成路,再到紫陽路,4萬平方米蔥鬱的綠帶,給冬日的江面帶來許多生氣。“梭子景燈”、“紡車雕塑”、“武昌古城門”等景觀,令這個用新型材質鋪裝而成的休閒遊園有了文氣。“芳草青青樹成蔭,小徑綿綿曲折行,江風陣陣送涼意,隔岸萬家燈火明。”漢口江灘漢口江灘位於長江武漢市區北岸,面積160萬平方米,與沿江大道景觀相鄰,與龍王廟景點相連,與江漢路步行街相接,與黃鶴樓景區相望,與長江百舸爭流相映,構成武漢市中心區獨具魅力的景觀中心。“兩江四堤八林帶,火樹銀花不夜天”,這是一位詩人對武漢江灘美景的讚頌。在武漢三鎮的水景中,武漢江灘可謂是這座濱江城市中一道最美麗的風景。三三兩兩的市民或遊人悠閒地走在綠樹繁花之中,穿行於鵝卵石鋪就的小徑,享受著忙碌生活中難得的閒適。

10、江漢路--年輕人必去的休閒購物好地方

位於漢口江岸與江漢兩區之間,東南起自沿江大道的武漢關,向西北延伸,穿中山大道,至解放大道。沿路與黃陂街、洞庭街、鄱陽街、花樓街、江漢一、二、三路、銘新街、吉慶街等垂直相交,全長1550米。 江漢路始名於20世紀30年代,曾有“車馬如梭人似織,夜深歌吹未曾休”的詩名來形容它,也有“小香港”的提法。在此,還可見30年代遺留下來的西洋建築,曾是有名的商業門點集中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成為漢口最繁華的區域之一,人流量大,店鋪達400餘家,其中有經營特色的專業店和老字號90多家,近30個行業。老字號的包括解放前繁盛一時的人民飯店、璇宮飯店、孫中山親筆所書“精益求精”店名的精益眼鏡店、為抵制日貨而開的國貨百貨大樓,現名中心百貨大樓、專賣洋鐘錶的亨達利鐘錶店、冠生園、華康副食、滋美食品廠、武漢中藥店、四季美湯包館。

11、中山公園

武漢中山公園是全國百家歷史名園之一,始建於二十世紀初,經過幾代人的艱辛創業,已成為集遊覽、觀賞、文化、娛樂、飲食、遊藝等多項服務功能於一身的大型綜合性公園,是武漢鬧市中的綠寶石。 中山公園佔地32.8萬平方米,其中水上面積6萬平方米。綠地率91%,古樹名木140株。最觀功能分前、中、後區。其中西合璧的園林風景,淳樸雋永的人文景觀,驚險有趣的遊樂項目一直受到廣大遊人的讚譽。 二OO一年,武漢市人民政府對中山公園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工程,奮戰十個月,公園舊貌變新顏,園林景點如門樓雄姿、棋盤山色、金龍戲水、四顧春色、素春茹冰、松月凝碧、湖心秋月、勝利之光、虹霓大展、廣場鴿哨等令人留連忘返;人文景觀如武漢受降堂、受降紀念碑、大門樓、張公亭等令人深沉遐思;大型遊樂項目如過山車、峽谷漂流、太空飛稜、豪華碰碰車、勇敢者轉盤、兒童城、西遊記宮等令人回味無窮。武漢中山公園是遊人的樂園,是遊人心中的詩、心中的歌…

12、武漢市博物館

武漢市博物館藏品豐富,種類繁多。現有藏品 5 萬餘件,展出各類精美文物 2000 餘件,其中:既有清宮造辦處的御製秘器、也有歷代名家高手的傑作;有考古研究價值極高的出土文物,也有工藝精湛的傳世珍品。青銅器中,商獸面紋十字孔甕出土於武漢市黃陂區商代遺址盤龍城,是研究武漢城市歷史發展的重要實物資料;東漢詩經銘文重列式神獸鏡,其銘文經著名的金石學 家羅福頤 先生鑑定為在西晉時就失傳的魯詩。在亡佚了一千七百多年以後重新被發現,尤顯珍貴。玉器中,白玉雙鳳交頸壺,壺底有“乾隆御製”填金篆書款,是從皇宮流散到民間的古玉精品。三國時期的青瓷塢堡, 1986 年出土於黃陂灄口鎮,是一件能充分反映當時地主莊園經濟縮影的典型器物。宋湖泗窯青白瓜稜執壺,出土於武昌縣湖泗窯遺址。該窯址的發現,填補了長期以來宋瓷研究中“湖北無瓷窯”的空白;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為元代青花瓷中的精品,極為少見(元青花四愛梅瓶是在湖北省博物館珍藏)。書畫中,文徵明的草書、仇英的《竹梧消夏圖》、黃鼎的《黃陵廟圖》、朱耷的《貓石圖》等均為明清著名書畫家的作品。

13、晴川閣

<strong>

晴川閣又名晴川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與黃鶴樓、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是武漢地區唯一一處臨江而立的名勝古蹟,有“楚天第一名樓”之稱。

晴川閣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陽龜山東麓禹功磯上,始建於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到二十八年(公元1547年—1549年),為漢陽太守範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宮(原為禹王廟)時所增建,得名於唐朝詩人崔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詩句。與武昌蛇山黃鶴樓隔江相望,形成“對江樓閣相參差”的壯觀勝景。晴川閣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大禹治水的傳說故事、奇特難識的禹碑、揹負無字碑的贔屓、數百年前的武漢三鎮圖等構成了景區豐富的文化內涵。晴川閣飛閣層軒,規模宏大,巍峨壯觀,氣勢不凡,似有鎖大江之英武,加以古色古香的傳統風格,堪稱江城一大景觀。閣飛閣層軒,規模宏大,巍峨壯觀,氣勢不凡,似有鎖大江之英武,加以古色古香的傳統風格,堪稱江城一大景觀。

唐辰


武漢八大免費旅遊景點,全了!

暢遊武漢,不一定要大把大把的花錢。

武漢夜遊一些不花錢的景點,看看小編帶來的武漢好玩的八大免費旅遊景點盤點。既好玩,又不花錢,趕緊來看看吧!

一.武漢大學珞珈山

武 漢大學珞珈山,原名羅家山,亦名落袈山。珞珈山坐落在在湖北武昌東郊。巍峨橫亙,岡巒連綿,花木蔥蘢,建築明麗,地處東湖之濱,山光水色,交相輝映,成為 一組勝景,遠近傳聞。海拔93米。其東部山腳高低起伏,吞吐曲折,湖水拍擊,噴珠濺玉;山腰佳木交碧,奇花織錦,籬笆錯落,房舍雅緻;每年櫻花盛開時,落 英繽紛,令人陶醉。從山腰至山頂,林深茂密,搖蒼飛翠,遮日蔽月,深幽秘邃。珞珈山之上下,巨岩層現,奇石峭立,小徑曲繞,異鳥時鳴。

武漢 大學坐落在珞珈山之西部,依山構造,建築富麗。近山湖水中有浪淘石,累累羅列,附近還有六一紀念亭、六一烈士墓等革命紀念建築物和航海俱樂部、游泳池等體 育設施,使此山更顯輝煌瑰麗,益增遊人欣賞雅興。武漢大學的櫻花道,位於前理學院和老圖書館的下方。道兩旁的櫻花樹枝幹壯實、排列整齊。每年的3月至4月 初,繁花滿枝。櫻花花期僅為一週,每到落花時節,落英繽紛的櫻花又為大地鋪上了一層淺淺的“花毯”。每年開花時節,賞花的遊人絡繹不絕。

地址:武昌區珞珈山

乘車路線:公交413,552,572至正門(八一路珞珈山站)

二.湖北省博物館

湖 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主要承擔著全省文物的收藏、保管、保護、陳列展覽及藏品的研究工作。館舍位於東湖之畔,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 156號。湖北省博物館現總佔地面積達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館藏文物20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 近千餘件(套),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

目前,湖北省博物館總佔地面積達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 13427平方米。建築具濃郁楚風,呈一主兩翼、中軸對稱。館舍由編鐘館、楚文化館、綜合陳列樓組成,已擁有專業人員200餘人(其中研究館員9人,副研 究館員21人),設有辦公室、陳列部、保管部、社教部、協調部、考古部、文保中心等業務部門。隸屬於湖北省文化廳。

地址:武昌東湖路

乘車路線:乘14、108、402、411、552、578、701、709路公交到省博物館站下車,乘605、712、777路到黃鸝路下車即到。

三.楚河漢街

楚 河漢街是武漢中央文化區一期項目重要內容。項目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總建築面積340萬平方米,是萬達集團投資500億元人民幣,傾力打造的以文化為 核心,兼具旅遊、商業、商務、居住功能的世界級文化旅遊項目。定位是“中國第一,世界一流,業內朝拜之地”,將打造成世界文化新品牌。楚河漢街不僅是商 業,更是城市歷史文化和生態景觀工程,經濟社會綜合效應十分顯著。

“楚河”貫穿武漢中央文化區東西,是文化區的靈魂。楚河”全長2.2公里,連通東湖和沙湖,是國務院批准的武漢市“六湖連通水網治理工程”的首個工程。

地址:武昌中北路

乘車路線:東湖路楚河漢街,14路; 411路; 552路; 578路; 701路; 709路; 810路,原武重宿舍,與武漢大學、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建築毗鄰。

四.中山公園

武 漢中山公園是全國百家歷史名園之一,始建於二十世紀初,經過幾代人的艱辛創業,已成為集遊覽、觀賞、文化、娛樂、飲食、遊藝等多項服務功能於一身的大型綜 合性公園,是武漢鬧市中的綠寶石。 中山公園佔地32.8萬平方米,其中水上面積6萬平方米。綠地率91%,古樹名木140株。最觀功能分前、中、後區。其中西合璧的園林風景,淳樸雋永的人 文景觀,驚險有趣的遊樂項目一直受到廣大遊人的讚譽。

二OO一年,武漢市人民政府對中山公園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工程,奮戰十個月,公園舊貌變 新顏,園林景點如門樓雄姿、棋盤山色、金龍戲水、四顧春色、素春茹冰、松月凝碧、湖心秋月、勝利之光、虹霓大展、廣場鴿哨等令人留連忘返;人文景觀如武漢 受降堂、受降紀念碑、大門樓、張公亭等令人深沉遐思;大型遊樂項目如過山車、峽谷漂流、太空飛稜、豪華碰碰車、勇敢者轉盤、兒童城、西遊記宮等令人回味無 窮。武漢中山公園是遊人的樂園,是遊人心中的詩、心中的歌……

地址:江漢解放大道(武漢國際廣場對面)

乘車路線:1、2、電3、42、505、508、522、524、548、549、571等可以到達。

五.司門口戶部巷

戶 部巷位於武昌自由路,是一條長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華的早點攤群20年經久不衰。以 “小吃”聞名的戶部巷,就是武漢最有名的“早點一條巷”。戶部巷的鋪面以家庭為單位鋪陳開來,樓上是住家,樓下是賴以生存的食店。這裡的早點夠老,夠味 道。有石婆婆的熱乾麵、徐嫂子的鮮魚糊湯粉、陳家的牛肉麵、高氏夫婦的稀飯和煎餅、萬氏夫婦的米酒等30多種特色小吃,較好地保留了武漢飲食文化的特色。

【戶部巷美食推薦】

熱 乾麵:熱乾麵是武漢人“過早”中特別喜愛的大眾化食品,它便宜實惠,花上4塊錢,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飽肚子。傳統的武漢熱乾麵,撣的面軟綿爽口中透出一股嚼 勁,既不沾牙也不夾生堅硬,用筷子挑面,芝麻醬滑爽而不纏,香氣撲鼻。麵條裡面沒有任何湯水,被燙過以後,就著熱勁完全膨脹開來,還把醬完全吸了進去。漲 開的熱乾麵放在嘴裡的感覺是糯糯,原汁原味的面香和醬裡的芝麻香。尤其是芝麻磨碎了摻在醬裡,特別誘人。三兩口,沒什麼感覺一碗麵就進到肚子裡了。

豆 皮: 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一種主要食品。所謂豆皮,一共有三層。第一層是綠豆粉兌上面粉和鮮雞蛋,第二層是糯米,第三層是鮮肉、鮮菇、鮮筍等等的餡,放在一 口巨大的平底鍋裡做成1釐米厚。吃的時候,切成正方形的一塊一塊。第一層是金黃油亮的,看上去敲進去不少雞蛋。糯米顆顆晶瑩發亮。肉丁和香菇更是誘人。油 重而不膩,吃進去,脆、軟、鮮,感受齊全。

蛋花米酒:生雞蛋同熱米酒衝出來的食品,味道甜美,香氣恬人。

地址:武昌司門口

乘車路線:公交14、19、576路中華路站下即可。

六.漢口江灘

武漢江灘為漢口江灘、武昌江灘、漢陽江灘、青山江灘(部分與武昌江灘重合)的總稱。其中漢口江灘設施最為齊全名氣也最大。

漢 口江灘位於長江武漢市區北岸,面積160萬平方米,與沿江大道景觀相鄰,與龍王廟景點相連,與江漢路步行街相接,與黃鶴樓景區相望,與長江百舸爭流相映, 構成武漢市中心區獨具魅力的景觀中心。“兩江四堤八林帶,火樹銀花不夜天”,這是一位詩人對武漢江灘美景的讚頌。在武漢三鎮的水景中,武漢江灘可謂是這座 濱江城市中一道最美麗的風景。三三兩兩的市民或遊人悠閒地走在綠樹繁花之中,穿行於鵝卵石鋪就的小徑,享受著忙碌生活中難得的閒適。

地址:武漢市江岸區沿江大道

乘車路線:公交:1路、212路、30路、 402路、502路、 523路、527路、601路 在沿江大道三陽路下。

七.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湖北省武漢市,大橋橫跨於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龜蛇鎖大江),武漢長江大橋於1955年9月1日開工建設,於1957年10月15 日建成通車,大橋的建設在當時得到了前蘇聯政府的幫助,蘇聯專家為大橋的設計與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導。

武漢長江大橋是新中國成立後在“天塹”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橋,也是古往今來,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是我國第一座複線鐵路、公路兩用橋,建成之後,成為連接我國南北的大動脈,對促進南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八.武漢晴川閣

武漢晴川閣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位於漢陽龜山東麓的禹功磯上,與武昌蛇山黃鶴樓隔江相望,形成“對江樓閣相參差”的壯觀勝景。晴川閣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大禹治水的傳說故事、奇特難識的禹碑、揹負無字碑的贔屓、數百年前的武漢三鎮圖等構成了景區豐富的文化內涵。

晴川閣飛閣層軒,規模宏大,巍峨壯觀,氣勢不凡,似有鎖大江之英武,加以古色古香的傳統風格,堪稱江城一大景觀。閣飛閣層軒,規模宏大,巍峨壯觀,氣勢不凡,似有鎖大江之英武,加以古色古香的傳統風格,堪稱江城一大景觀。

地址:漢陽洗馬長街86號

乘車線路:30、45、108、561、553、535、532、559、803路

智享城市,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好啦,泥萌可以默默收藏了~


生活指南錄


武漢免費的景點太多了,感覺收費的景點倒是少,除了黃鶴樓和武漢大學(櫻花節要買票)以外都沒去過其他收費景點,免費的景點有這麼些,舉幾個不錯的地方:

1.湖北省博物館:人氣爆棚的地方,週末要排長隊,裡面的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鈹是個看點,其實我還沒去過,因為時間關係只能留到下次去武漢了

2.武昌起義紀念館、辛亥革命紀念館:這兩個紀念館是面對面的,中間隔著個首義廣場,這兩個地方看點也不少,可以瞭解武昌起義和辛亥革命的歷史

3.東湖:面積比杭州西湖還大,這裡的櫻花也是很美的,不過櫻花節已經過去了,如果五月份去應該可以看到月季花

4.武漢長江大橋:長江大橋也雖說用於行車,但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在我國的第一座長江大橋上來一次徒步,欣賞長江風光,吹著江面的風也是一種享受

5.武昌城、楚望臺:兩個地方連在一起的,武昌起義的發生地,有武昌城的城門、炮臺、還有碑林

6.龜山:這裡的電視塔下方是最好的欣賞長江日出的地方,黃鶴樓、長江大橋、江面來往的船隻、橋面來往的汽車、緩緩升起的太陽形成一幅生動的畫面,不過看日出要早點起來才行。


釘頭槌


武漢不花錢的景區有不少,可以去東湖看看,閒暇之餘騎輛自行車沿湖轉轉!順便到楚河漢街去逛逛...

到市內的古琴臺公園去領略一下古人高臺遇知音的境界,武大的櫻花也即將開放.武大櫻花🌸全國聞名.每年引來全國各地的遊人競相參觀!

另外湖北省博物館和美術館也值得一看,去美術館欣賞一下各種現代抽象藝術展覽,到省博物館去感受楚文化的歷史.聆聽曾候乙編鐘演奏出的天籟之音!兩家展館在一條路上,市內有多條公交和地鐵到達.交通很方便。

晚上可以去吉慶街和戶部巷品嚐一下武漢的各種小吃.體驗一下老漢口的夜市文化!











虎虎生財W虎眼觀世界


武漢長江大橋

  橫臥於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的江面上,是中國第一座橫跨長江的橋樑。大橋為公路鐵路兩用橋,上層為公路,雙向四車道,兩側有人行道;下層為複線鐵路。全橋總長1670米,正橋的兩端建有具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各高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人上下。

  網友印象:名氣超大的一座橋,很宏偉的一座大橋,果然名不虛傳,氣勢宏大氣派,鋼筋有力的跨越在江面上。夜晚的武漢長江大橋特別漂亮,讓人印象深刻。

  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第一座橫跨長江的橋樑,大橋為公路鐵路兩用橋,上層為公路,雙向四車道,兩側有人行道;下層為複線鐵路。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橋身為三聯連續橋樑,每聯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為終年巨輪航行無阻起了很大的作用。 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被列入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蘇聯援華156項工程之一,於1950年起正式開始進行大橋的測量和設計,1955年9月動工建造,1957年10月正式通車。1956年6月,毛澤東曾由武昌游泳橫渡長江,到達漢口,視察大橋施工後寫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臨江大道與濱江大道之間

武漢好玩的免費景點 武漢有名的免費景點

武漢好玩的免費景點 武漢有名的免費景點

  司門口戶部巷

  戶部巷位於武昌自由路,是一條長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華的早點攤群20年經久不衰。以 “小吃”聞名的戶部巷,就是武漢最有名的“早點一條巷”。戶部巷的鋪面以家庭為單位鋪陳開來,樓上是住家,樓下是賴以生存的食店。這裡的早點夠老,夠味道。有石婆婆的熱乾麵、徐嫂子的鮮魚糊湯粉、陳家的牛肉麵、高氏夫婦的稀飯和煎餅、萬氏夫婦的米酒等30多種特色小吃,較好地保留了武漢飲食文化的特色。

  【戶部巷美食推薦】熱乾麵:熱乾麵是武漢人“過早”中特別喜愛的大眾化食品,它便宜實惠,花上4塊錢,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飽肚子。傳統的武漢熱乾麵,撣的面軟綿爽口中透出一股嚼勁,既不沾牙也不夾生堅硬,用筷子挑面,芝麻醬滑爽而不纏,香氣撲鼻。麵條裡面沒有任何湯水,被燙過以後,就著熱勁完全膨脹開來,還把醬完全吸了進去。漲開的熱乾麵放在嘴裡的感覺是糯糯,原汁原味的面香和醬裡的芝麻香。尤其是芝麻磨碎了摻在醬裡,特別誘人。三兩口,沒什麼感覺一碗麵就進到肚子裡了。

  豆皮: 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一種主要食品。所謂豆皮,一共有三層。第一層是綠豆粉兌上面粉和鮮雞蛋,第二層是糯米,第三層是鮮肉、鮮菇、鮮筍等等的餡,放在一口巨大的平底鍋裡做成1釐米厚。吃的時候,切成正方形的一塊一塊。第一層是金黃油亮的,看上去敲進去不少雞蛋。糯米顆顆晶瑩發亮。肉丁和香菇更是誘人。油重而不膩,吃進去,脆、軟、鮮,感受齊全。

  江灘公園

  漢口江灘公園上起武漢客運港,下至丹水池後湖船廠,全長7公里,分三期進行規劃建設。第一期工程從武漢客運港至粵漢碼頭長1.04公里,綠地面積14萬平方米,以大面積綠化和濱江公共休閒活動空間為主,展示城市景觀,第二期工程(武漢長江二橋至三陽路段)於2003年9月28日對市民開放,形成3.4公里長的“綠化濱江長廊”。江灘公園保持了親水、生態、休閒的特色。江灘公園內有長椅供遊人休息觀景,清晨是喜歡鍛鍊的人們的好去處,佇立江邊,“不盡長江滾滾來”。晚上,燦豔的燈光,習習的江風,讓你留連忘返。







旅行者小姜


《武漢歡迎你!》











每週一哥121


強烈推薦東湖,現在去正合適,其他的就不多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