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鄧州電力花園居委會幹部袁苗:讓青春在“防疫阻擊戰”中閃光

她用腳步丈量一棟棟樓層的高度,她用手指叩響一個個住戶的房門,她用手機一次次接打著諮詢和求助的服務電話……

勞累時,她喘口氣伸展伸展雙臂;委屈時,她把眼淚憋進肚裡;評獎時,她總是讓給別人忘卻自己……

她是誰?她是河南省鄧州市花洲街道辦事處電力花園小區一位普通的居委會幹部,今年35歲的女共青團員袁苗。

防疫阻擊戰打響後,作為基層社區的共青團員,袁苗決心把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當成檢驗自己初心的考場,大幹苦幹,渴盼能夠早日“火線”入黨。


鄧州電力花園居委會幹部袁苗:讓青春在“防疫阻擊戰”中閃光

讓孩子吃泡麵睡沙發是常事

疫情就是命令。臘月29日晚上,袁苗的愛人已先行一步去了南陽市防控一線,而她所在的社區也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嚴密部署。

“照顧好你弟弟,千萬不要出去,等我下班回來。”大年除夕早晨,袁苗做好飯菜還沒等孩子吃完,給大女兒交代幾句就匆匆離去。

當時,疫情蔓延所產生的緊張氣氛,使每個人都對已經到來的春節感到隱隱不安,她的兩個孩子也用懵懂的眼神,驚奇地看著爸媽離去的身影。11歲的姐姐無奈地承擔起了照看弟弟的責任,她把門反鎖起來,生怕一不小心弟弟溜出去。

早早趕到單位的袁苗,把領到的表格仔細看看,把各種基礎性常識又熟悉熟悉,至到大家到齊。會後,她一馬當先地投入到重點對武漢返鄧人員、湖北其它地方返鄧人員,進行地毯式拉網排查備案工作之中。

電力花園是鄧州市較大的社區之一,共有20棟樓,800多住戶,僅有兩棟是電梯,剩餘18棟均是步行樓梯,無疑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對此,袁苗毫不畏難,她整天不停地進出樓道敲門、詢問、記錄,直到很晚她才想起下班。

期間,曾有兩次路過自己的單元門口,她都想拐回家,但想起肩頭的責任,擰身又走了。她甚至忙得連春節的餃子都沒顧得準備。

有時候忙完回家,看到兩個孩子不是在吃泡麵,就是在沙發上睡著了,她心疼得直掉淚。

把自己手機號設成24小時熱線電話

基層社區工作千頭萬緒,支部書記忙得團團轉,需要選拔一個得力助手,他知人善任,權衡再三,決定讓袁苗來挑這個大梁,具體負責社區疫情防控。

從此,她日夜忙碌,訂措施找方法,先是在自己手機上建起了一個隔離人員幫扶群,隨時掌握動態變化。同時,為方便不善於微信操作的老年人,她又把自己手機號碼設成了熱線電話,一天24小時不關機,並承諾各家各戶:“有事儘管找我,請大家放心!”

排查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袁苗天天不厭其煩地逐樓棟、逐戶走訪、排查、發告知書,利用公告、宣傳欄、橫幅、小喇叭等形式,不停地宣傳。為了不出紕漏,只要是發現可疑的重點人員,袁苗堅決要進行詳細登記,反覆上門做工作;個別不願配合者,甚至辱罵、威脅,但她總是剋制忍讓,苦口婆心,直到對方配合為止。

袁苗的母親在同她視頻對話中,看到女兒消瘦、憔悴的面容,非要從南陽回來幫幫女兒,但袁苗勸解說:“疫情並沒有完全解除,不能隨便出行,您對女兒的關心就是最大的幫助,再苦再累我也能夠堅持住!”

責任重於泰山。袁苗說,正是家人的理解支持,花洲辦上下齊心協力,頑強拼搏的精神,以及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鼓舞了她,使她渾身有股使不完的勁兒。


鄧州電力花園居委會幹部袁苗:讓青春在“防疫阻擊戰”中閃光

為了42戶居家隔離的特殊人群

眼下,雖然機關部門正對居家隔離人員辦理解除手續,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體檢,但回鄧人員仍然陸續不斷,所以袁苗並沒有松上一口氣。

她幹勁不減,作風不散,每天晚上都要戴她紅袖章到社區的兩個卡口協助巡邏值班,由於她的辛苦付出,越來越多地得到了居民們的理解和支持。對於社區內的42戶被居家隔離人員,袁苗每天陪社區醫護人員兩次上門測量體溫,進行24小時看管監護,併為他們提供各項服務,確保“隔離不隔情,生活有保障。”

一天晚上,正在彙總報表的袁苗,接到超市配送人員的電話,立即奔跑到大門口,接過幾十斤重的各種蔬菜和火鍋配料,拎起來就往這戶姓李的家裡趕。

然而,電話聯繫才得知這家住的是沒有電梯的6樓,走到3樓時她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了,但一想起人家急著吃火鍋,她就咬牙堅持,終於送到門口,遞到了主家手裡。之後,袁苗靠著樓梯喘息,她瞧著掌上被手提袋子勒出的血印,直感覺火辣辣的疼痛。象這種平常瑣事,連她自己也記不清多少回了。

這時,袁苗聽到了口袋裡手機的短信鈴聲,打開一看,是愛人發過來問候她的。原來,這天剛好是他們的結婚紀念日。袁苗立馬微笑著回覆:“親愛的,家裡一切平安,咱們堅持就是勝利!加油!”(河南法制報記者 王海鋒 通訊員 郭光進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